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估算中血尿素氮(BUN)肌酐(Cr)变化曲线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脉压、血红蛋白等指标分为大量出血组(出血量800 ml)42例和非大量出血组(出血量≤800 ml)43例,采集2组患者入院时及出血后24 h、48 h、72 h、96 h静脉血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BUN和Cr水平,并计算BUN/Cr值,比较不同时期2组患者血清中BUN、Cr水平及BUN/Cr值。[结果]入院时及出血后24 h、48 h、72 h、96 h,大量出血组患者血清BUN水平均高于非大量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出血后24 h及48 h血清BUN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2、8.632,P0.05);2组患者血清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BUN/C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2组出血后24 h及48 h血清BUN/Cr值较入院时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36、7.638,P0.05);2组患者BUN/Cr值的峰值均出现在出血后24 h和48 h,出血72 h后明显下降,出血96 h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且2组BUN/Cr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大量出血组患者BUN/Cr值峰值高于非大量出血组。对于消化道出血,血清BUN界定值为5.45 mmol/L,血清Cr界定值为61.34 mmol/L,血清BUN/Cr值界定值为86.9 mmol/L。[结论]血清BUN、Cr及BUN/Cr值可作为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生化指标,BUN/Cr值是鉴别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依据,应用BUN/Cr值可简便快速且非侵入的估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与肌酐(creatinine,Cr)比值(BUN/Cr)对小肠出血患者行小肠镜检查时进镜途径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因潜在小肠出血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在出血48 h内行BUN和Cr检测的1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2016年我院纳入并随访的急性心衰患者406例。根据入院患者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和尿酸正常组。随访24个月后比较2组全因病死率。绘制Kaplan-Meier曲线,并对可能影响全因死亡的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索高尿酸血症与心衰长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86例(70.4%)患者患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通常合并有肾功能不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更高、心功能更差的特点。随访24个月后,128例(31.5%)患者死亡,高尿酸血症与全因死亡增加相关(P=0.006)。多变量调整后,高尿酸血症为急性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1.64,95%CI:1.07~2.53,P=0.025)。结论:高尿酸血症为急性心衰患者长期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是指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脏结构受损,表现为心排血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灌注减少的一种病理状态,是人类心血管疾病发病、死亡和住院主要因素之一。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的心律失常发生风险更高,因此,临床上通过早期检测有效指标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病人心律失常情况意义重大。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与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相关,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GGT、BUN/Scr与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律失常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UACR)联合血肌酐(SCr)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60例作为高血压组,根据血压水平将其分为高血压1级组、高血压2级组和高血压3级组,根据GFR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滤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简称急性心衰)患者对不同水平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1例接受超滤治疗的急性心衰患者,按超滤前肌酐清除率分为A组[肌酐清除率60 ml/(min·1.73 m2)以上,30例]、B组肌酐清除率[30~59 ml/(min·1.73 m2),34例]和C组[肌酐清除率15~29 ml/(min·1.73 m2),17例]。观察超滤治疗后24 h、1周血肌酐、肌酐清除率水平、红细胞压积(HCT)及血尿素氮肌酐比值的变化。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在超滤治疗后24 h肌酐、肌酐清除率、HCT较超滤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肌酐水平较前升高,肌酐清除率水平较前下降,HCT较前升高,而超滤治疗后24 h血尿素氮肌酐比值较超滤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患者在超滤治疗后1周肌酐、肌酐清除率、HCT及血尿素氮肌酐比值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在超滤治疗后24 h肌酐、肌酐清除率、HCT、血尿素氮肌酐比值较超滤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8-05于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以AECOPD为第一诊断入院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法获取AGR对预后结局的最佳截断值,并以此将研究对象分为高AGR组(AGR≥1.295)76例,低AGR组(AGR<1.295)50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高AGR组与低AGR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和痰培养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AGR组的CRP、IL-6、PCT、合并感染人数、住院时间、出院1年内因急性加重需再次入院治疗人数及死亡人数低于低AGR组,BMI、FEV1%高于低A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ECOPD患者的AGR水平与CRP、IL-6、PCT、住院时间呈负相关,与BMI、FEV1%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AGR能够对AECOPD患者的预后结局进行预测,且有助于评估患者肺功能情况,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河北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诊治的AHF患者86例,依据随访6个月结果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随访期间再入院或死亡)、预后良好组(随访期间未再入院),对比两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H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分析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LT3S)对判断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测短期内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入选240例AHF患者,对其进行疾病严重程度指数APACHE II评分,检测其脑钠尿肽(BNP)水平、甲状腺功能。统计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电话随访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生存情况。结果: 入选240例AHF患者中,并发的患者70例,发生率为29.2%;并发LT3S与并发非LT3S AHF患者间APACHE II评分、BNP水平、住院期间病死率和随访期间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6) vs.(20±6);(784±188) mg/L vs.(697±200) mg/L;17.1% vs. 7.6%;11.3% vs. 3.4%,均P<0.05]。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APACHE II评分和BNP水平是AHF患者短期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标准偏回归系数=-0.872,HR=0.683,95%CI:0.536-0.847,P<0.05;标准偏回归系数=1.531,HR=1.257,95%CI:1.317-1.864,P<0.05;标准偏回归系数=0.417,HR=0.997, 95%CI:0.922-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APACHE II评分的AUC大于BNP水平和FT3水平的AUC;而BNP水平和FT3水平的AUC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93,95%CI:0.831-0.965;0.720, 95%CI:0.640-0.806;0.698,95%CI:0.586-0.751)。结论: AHF患者伴LT3S的诊断,对预测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入院血氯水平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发表在PhysioNet的中国成人住院心衰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氯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T1组(Cl≤100.2 mmol/L,n=604)、T2组(100.3104.8 mmol/L,n=609)。主要终点为90 d全因死亡和心衰再住院复合终点。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终点事件的风险预测因子。结果 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三组全因死亡和心衰再住院复合风险显著不同(P=0.010);组间心衰再住院风险存在显著差异(P=0.021),但全因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P=0.470)。多因素调整的Cox模型显示,入院血氯水平与全因死亡和心衰再入院复合终点风险负相关(HR=0.96,95%CI:0.94~0.99,P=0.012)。与T2组相比,T1组的全因死亡或心衰再住院风险显著增高(HR=1.29,95%CI:1.16~1.77,P<0.001);T3组与T2组之间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升高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访新发心力衰竭(NOHF)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将uACR纳入现有模型是否可以提高预测性能。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在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632例老年T2DM患者。检测基线的尿白蛋白和血肌酐水平计算uACR,并根据uACR分为三组,包括正常蛋白尿组(<3 mg/mmol, 31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30 mg/mmol, 215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30 mg/mmol, 107例)。取随访数据截至2022年12月。比较三组的基线资料,采用生存分析比较三组随访4年的NOHF风险。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和限制性次样条曲线评估uACR与NOHF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净重分类改进(NRI)和综合判别改进(IDI)比较将uACR纳入现有模型前、后的预测NOHF的性能。结果 共纳入63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6.4±7.2)岁,男性421例(66.6%)。三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餐...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力衰竭由于其高患病率和死亡率,成为一种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疾病。本研究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收缩压与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在259所美国医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进入此队列研究。患者根据入院时收缩压进行分组;低于120m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73例,根据PDW的测量值分为3组:低PDW组(PDW <15.9 fL)、中PDW组(PDW15.9~16.8 fL)及高PDW组(PDW≥16.9 fL),每3个月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1次,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包括心源性死亡和心脏事件,终点事件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80 d、1380 d及1098 d。结果 与低PDW组相比,全因死亡发生率:中PDW组升高3.3%,(HR=1.033, 95%CI 0.714~1.494, P=0.865),高PDW组升高55.3%(HR=1.553, 95%CI 1.113~2.168,P=0.0096);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中PDW组降低16.2%(HR=0.838, 95%CI 0.497~1.413, P=0.508),高PDW组升高68.5%(HR=1.685, 95%CI 1.082~2.623, P=0.021);心脏事件发生率:中PDW组降低27.7%(HR=0.723, 95...  相似文献   

14.
心肌肌钙蛋白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预后提供了信息,但是它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明确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随机尿液中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水平的比较,探讨UACR与CHF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血管内科患者517例,按糖尿病(DM)有无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检测氮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确定心衰患者178例,并按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49例,Ⅲ级组71例,Ⅳ级组58例.分别检测心衰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C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分析不同分组之间UACR的差异.结果 CHF患者尿液UACR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不论DM有无,UACR均与心衰正相关(P<0.01).按心功能分级分组后组间差异显著(P<0.01).UACR与RDW、NT-proBNP对心衰诊断呈正相关(R=0.314;R =0.357,P<0.01).结论 尿液UACR在CHF患者中明显升高,与是否有DM无关,且升高幅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联合检测UACR与RDW、NT-proBNP 对CHF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ACI患者151例,根据其出院3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31例)和预后不良组(20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急诊早期诊断指标的意义.方法 选择急诊科72例急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接收的急性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老年患者66例为对照组.到达急诊科30 min内检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静脉血浆BNP(ELISA法)和cTnI(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水平,并进行床旁胸部X线检查,观察有无肺门影增宽现象.结果 病例组患者PaO2、血浆BNP及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胸部X线检查肺门影增宽的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不同PaCO2分组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有差异(P<0.05),过度通气组和正常组更多出现急性心力衰竭(P<0.05).不同病因所致各心衰指标变化也有明显差异.肺源性心脏病患者PaO2低于其他4种疾病,而且PaCO2明显高于其他4种疾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浆BNP水平低于其他4种疾病,且与冠心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心肌病血浆cTnI值与其他4种疾病相比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的心力衰竭指标结合必要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在急诊早期诊断老年人急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发生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从社区体检中心筛查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30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进行血生化指标及尿蛋白与肌酐比值的测定,根据检查结果分为MAU阳性组(n=141)及MAU阴性组(n=389).结果 MAU阳性组年龄较大,男性及吸烟比例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探讨随机尿的尿蛋白与肌酐的比值测定是否能代替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监测尿蛋白的排出情况.方法 利用美国Beckman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X9),采用双缩脲比色法测定尿蛋白,采用Jaffe动力学法测定肌酐.结果 当肌酐清除率(Ccr)>10,20~,50~80,>80ml/min时随机尿蛋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射血分数降低的急性心力衰竭(AHFrEF)和非AHFrEF患者的远期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首次入院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80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2组:AHFrEF组152例,LVEF 40%;非AHFrEF组128例,LVEF≥40%。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左心房扩大、左心室扩大、Killip分级为IV级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等发病率,以及吸烟史、高血压和糖尿病、心房颤动等发生率,并记录血尿酸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利钠肽(BNP)水平。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记录随访期内心血管源性再住院率及病死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HFrEF组患者再住院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AHFrEF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AHFrEF组患者左心室扩大、高血压、ACS、尿酸 420μmol/L、BNP 220 mg/L、hs-CRP10 mg/L发生率显著高于非AHFrEF组(均P 0. 05); AHFrEF组患者因ACS再住院率及总再住院率均高于非AHFrEF组(均P 0. 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血尿酸、血BNP、血hs-CRP是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的危险因素(均P 0. 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血尿酸、血BNP、血hs-CRP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均P 0. 05)。结论:AHFrEF患者3年内远期预后较非AHFrEF患者差,高血压、高尿酸、高hs-CRP和高BNP水平是影响AHFrEF患者再住院和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