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以皮肤破坏性溃疡为特征的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少见[1],发于头皮者更为罕见。我科于2013年12月收治1例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亚种感染的头部坏疽性脓皮病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医特色换药临床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枕骨部位有发的头皮发生结核样型损害,至今尚未有报道。头皮被认为是麻风的“免疫带”,麻风患者头皮受累虽已有报告,但属罕见,且主要见于多菌型麻风,大部分侵犯秃发部位。本文报告1例男性患者,45岁。主诉双腿和头皮发生红斑6个月,损害无主观症状,逐渐扩大,家族中无类似发病。皮肤检查示:头皮枕骨部位有一高起的环状斑块,边界清楚,直径1寸大小,色红,表面干燥,感觉缺失,损害部位毛发稀少。右足背和左小腿中侧面各有一较大的类似损害,无神经粗大。皮损部涂片检查未见抗酸杆菌。头皮损害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上部有边界清楚的致密肉芽肿,主要由淋巴细胞和少量郎罕氏巨细胞组成,未见抗酸杆菌。患者日服DDS100mg/d,RFP 每月1次600mg,空腹监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罕见头皮小汗腺痣合并乳头状汗管囊腺瘤。患者男,78岁,出生时即发现头皮黄豆大小肿物。皮肤科检查:头皮顶部可见一肤色及玫瑰红色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部分表皮呈疣状增生,真皮深层可见大量结构正常的小汗腺腺体及导管;另一部分表皮向真皮凹陷形成囊状腔,囊状腔下部可见乳头状突起,乳头状突起由两排细胞组成,乳头状突起基质内可见较多浆细胞。诊断:头皮小汗腺痣合并乳头状汗管囊腺瘤。予手术切除皮损及皮瓣修复术。术后18个月电话随访无复发。  相似文献   

4.
皮肤浆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疾病,其特征是多发红棕色结节伴多克隆浆细胞增生。本文报道3例皮肤浆细胞增多症患者,其中2例患者为发生于下肢的浸润性暗红色斑块,1例患者表现为头皮上的红色斑块,临床罕见。2例患者γ-球蛋白升高,1例患者IL-6升高,3例患者尿蛋白电泳均异常。组织病理示真皮内较多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均有Kappa、Lambda阳性,3例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5.
斑驳病一家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斑驳病(piebaldism)又称部分性白化病,是一种罕见的局限性皮肤和毛发的先天性色素脱失症,发病率低于0.5/万,无种族差异,国内报道甚少。我们在湖北恩施发现一个家系,7例患者,报道如下。先证者女,14岁。出后时前额中央部位头皮呈白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罕见部位的迟发型多发性脂囊瘤。患者女,64岁。头皮、面部和耳部多发黄色结节10年。皮肤科检查:头皮、面部和外耳道多发,表面光滑,均匀,淡黄色的囊性结节。皮损组织病理:真皮下一囊腔,囊内为淡红色均质物质,囊壁为复层鳞状上皮,缺乏颗粒层,囊壁可见多个皮脂腺附着。诊断:多发性脂囊瘤。  相似文献   

7.
脂肿性头皮及脂肿性脱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肿性头皮及脂肿性脱发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头皮增厚,触之似吸水海绵.此外,在脂肿性脱发增厚的头皮区还可见脱发或短发.头皮组织病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均可见皮下脂肪组织增生.临床表现为良性.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1 病历摘要患者男,70岁。头皮结节5个月余。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头顶部出现一红色结节,伴轻微瘙痒,结节逐渐增大,部分破溃,有血性渗出,于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头皮结节)肉芽肿型血管瘤合并头皮溃疡。因术后复发,患者1个月前再次于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9.
蜱咬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头皮起疹,伴瘙痒7天。1周前患者去山区郊游,回家1天后感觉头皮疼痛和瘙痒,头皮出现一黑褐色赘生物,自行外擦皮炎平软膏,无效,疼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头皮出现皮疹伴瘙痒2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侧顶部头皮出现黄豆大丘疹,伴瘙痒,正常肤色,无疼痛。近2年来,皮疹略增大,1周前瘙痒加重。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侧顶部头皮可见一孤立的黄豆大丘疹,正常肤色,质硬,表面粗糙,顶端可见角栓(图1)。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中央呈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脂水肿性头皮伴脂水肿性脱发。患者女,44岁,因头皮肿胀、增厚伴脱发5年余就诊。皮肤专科检查:患者头顶部可见一面积约9 cm×18 cm的梭形毛发稀疏区域,残留断发<2 cm,脱发区头皮呈黄褐色,稍隆起,明显增厚,触之柔软,似海绵状;拉发试验阴性。头部MRI示头皮下脂肪层不均匀增厚。皮损组织病理示:毛囊数量减少,毛囊由增生的纤维组织替代,少许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为脂水肿性头皮伴脂水肿性脱发。患者及家属拒绝治疗,随访半年余,病情未进展。  相似文献   

12.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头部瘙痒30余年,加重1月。患者幼年起头皮即隆起折叠成回状,20岁后头皮折叠迂回形成嵴沟,症状更加明显,并出现头部瘙痒症状,曾自购"肤轻松"外用止痒,近1月来头皮瘙痒症状加重,自用"肤轻松"后症状无明显减轻。患者既往体健,有烟酒嗜好,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凝胶治疗头皮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10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97例头皮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4例,每晨1次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凝胶外搽头皮;对照1组,31例,每晨1次卡泊三醇搽剂外搽头皮;对照2组,32例,每晨1次倍他米松搽剂外搽头皮。疗程4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时对头皮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第2周时,治疗组患者的PASI评分为(9.12±2.54)分,低于对照1组的(12.26±2.23)分及对照2组的(10.11±2.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时,治疗组患者的PASI评分(4.02±2.78)分,明显低于对照1组的(8.26±2.23)分及对照2组的(6.11±2.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4周时,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8.24%、82.35%,均高于对照1组的25.81%、54.84%及对照2组的34.38%、65.63%,但仅治疗4周时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凝胶治疗头皮银屑病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管状乳头状顶泌汗腺腺瘤.患者女,26岁.因右侧头皮黄色无毛斑块26年就诊.体格检查示右侧头皮黄色无毛斑块,边界清楚,表面粗糙,局部糜烂渗液.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疣状增生,皮脂腺和顶泌汗腺增生.一部分顶泌汗腺与表皮相连,形成乳头状突起,其间质中有较多浆细胞浸润;另一部分顶泌汗腺位于真皮深部,不与表皮相连,形成较多管腔样结构,管腔内见顶泌汗腺呈乳头状突入管腔.结合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本病为1例罕见的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管状乳头状顶泌汗腺腺瘤.  相似文献   

15.
回状颅皮主要表现为头皮过度增生和重复折叠,形成一种脑回状的特有外观,它可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两种.脑回状真皮内痣(cerebriform intradennal naevus,CIDN)是一种少见的继发型回状颅皮,皮损波及整个枕部和部分顶部头皮的巨大型更为罕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儿童巨大型脑回状真皮内痣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鬓角区瘢痕性秃发的修复方法及其效果。方法萎缩性瘢痕采用分次切除4例;分次切除加额颞顶有发头皮瓣旋转推进3例;带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瓣转移1例;微小头皮片毛发移植3例,其中同期以耳轮缺损缘为蒂耳后乳突区皮瓣修复耳轮大部缺损1例;头皮预扩张鬓角重建4例。结果除瘢痕分次切除额鬓角发际线不整1例外,14例效果满意。结论根据鬓角区瘢痕部位、形状大小、邻接有发头皮残存状况、患者意愿及经济能力等因素选择修复方法。面积小于3.0 cm×2.5 cm的宜采用分次切除或毛发移植;大部分或完全缺失者,用头皮扩张术可获得较理想的鬓角重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1例成人头皮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病例并探讨头皮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诊断标准。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我科门诊发现的1例成人头皮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根据患者头皮丘疹的特点、毛囊内容物直接镜检所见的大量成团簇样聚集的厚壁孢子和马拉色菌培养的阳性结果,可诊断为头皮马拉色菌毛囊炎。长期使用抗生素、多汗、皮脂溢出及搔抓是其诱发因素。结论:对于有易感因素并且反复出现头皮毛囊性红色丘疹患者,应作皮损毛囊内容物直接镜检及马拉色菌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任意皮瓣修复头皮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1月23例头皮任意瓣膜修复手术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皮损恢复情况及皮瓣部毛发生长情况。结果23例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100%,无皮瓣坏死、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出现小面积皮瓣边缘发黑结痂,经过多次换药后二期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皮下小面积积液囊肿,经积极抽取积液进行封闭注射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部分毛发生长正常,切口无瘢痕增生,且皮损无复发。结论头皮皮损切除后创面修复是皮肤外科的常见问题,临床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局部任意皮瓣修复头皮缺损是直径在6 cm以内的头皮缺损的常用方法[1],且具有外形美观,皮损切除和创面修复1次完成,皮损无复发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头皮、前额左侧及左眼周围皮肤出现簇集性水疱伴疼痛1周。当地私人诊所以"带状疱疹"予外用自制"黄金膏"(成分:黄柏、黄连、天花粉、丹皮和冰片等)后,头皮局部出现红肿、糜烂和渗出,未予重视,连用5天后,头皮糜烂加重,伴明显灼痛。既往无皮肤过敏及药物过敏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头皮斑块1年余。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一淡红色斑块,逐渐增大至指甲大小。发病以来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治疗。既往体健,无类似疾病家族史。查体: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科情况:头顶见一直径约1.6cm×1.6cm大小的淡红色圆形斑块,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