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原发肺癌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原发性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自2000年以来我科收治病理确诊的4例多原发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多原发肺癌中同时癌3例,异时癌1例,均为双侧肺,第一原发肺癌与第二原发肺癌间隔时间为35月。结论多原发肺癌发病率不高,早期诊断,积极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仍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多原发大肠癌(MP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42例MPCC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进行总结。结果MPCC占同期大肠癌患者的71%(42/592),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SC)32例(762%)64处癌灶,异时性多原发癌(MC)10例(238%)20处癌灶,首发癌灶与再发癌灶间隔时间18~105个月。SC患者中高、中分化腺癌比例高于MC患者(P<005),而含黏液分泌腺癌比例低于MC患者(P<005)。2组患者肿瘤大小、发病部位、是否合并腺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DNA错配修复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10例肠梗阻患者中,6例接受结肠支架桥接一期根治手术。结论MPCC以双发癌为主,主要分布在直肠、乙状结肠。对于MPCC患者中的低分化、结直肠黏液腺癌、合并结肠腺瘤者,应予结肠镜密切随访。结肠支架置入桥接一期切除术可提高SC的检出。 相似文献
4.
多原发结直肠癌(MPCC)又称重复性结直肠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原因及机制不详,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诊治指南,临床医师极易漏诊,延误病情。本文报道1例结直肠同时性+异时性多原发四重癌的病例并复习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MPCC诊治的警觉性。 相似文献
5.
异时性多原发结肠癌是在不同时间(相隔≥6 mo)内在不同的部位相继出现结肠恶性肿瘤且病理排除同一种肿瘤复发及转移.本例患者在20年的时间内先后发生横结肠、升结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及空肠腺癌,均行手术切除及术后全身化疗后疗效好,患者术后长期生存,临床上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肿瘤科和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46例多原发癌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首发癌与第2原发癌的间隔时间以及生存时间。结果本组46例多原发癌中,异时性多原发癌41例,同时性多原发癌5例。首发癌和第2原发癌的中位年龄分别为69岁和77岁,胃肠道为好发部位。肿瘤间隔时间5年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40个月,肿瘤间隔时间≤5年组的中位生存期为84个月,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首发癌术后5年的生存率为76.1%。第2原发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21.7%。第2原发癌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非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对于多原发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可延长其生存时间,肿瘤间隔时间愈长,生存期愈长。对多原发癌患者的治疗应持积极态度,只要肿瘤及患者情况允许,应尽量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neoplasams,MPMNs),尤其是3个癌瘤以上的MPMNs较为罕见,但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现报告我院收治的双侧多原发性肺癌合并同期原发口腔癌1例,并通过对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多原发性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l,MPLC)是指在同一个体上,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癌,其组织类型相同或不同,但各肿瘤之间无从属关系。肺重复癌(dual primary bmnchogeni carcinoma)是指同一患者存在肺多原发癌或肺与其它器官重复癌,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且易误漏诊。肺重复癌包括肺多原发性肺癌。根据肿瘤发现时间MPLC,分为两种:(1)同时性(synchronous):即肺两个以上的原发癌在同一时期内发生并被发现;(2)异时性(metachronous):即切除第1个原发性肺癌之后又发生第2个原发性肺癌。 相似文献
9.
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例右半结肠合并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均符合右半结肠合并直肠重复性癌的诊断标准,其中3例为同时性多原发癌(SCRC),1例为异时性多原发癌(MCRC)。4例患者中,3例SCRC患者均行两个部位的联合根治性手术,在右半结肠根治术中均保留中结肠动脉左支和左结肠动脉;MCRC患者第一次行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时未保留中结肠动脉左支,第二次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直肠癌根治术。4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漏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至今,平均随访时间为8.75±4.57个月,未发生转移或复发。对于右半结肠癌合并直肠癌行右半结肠癌加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时,应保留中结肠动脉的左支及/或左结肠动脉,避免出现剩余结肠发生缺血坏死,出现吻合口漏和狭窄。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异时性进展期腺瘤(MAA)的发生率。方法纳入2008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外科手术或内镜切除)并进行3年结肠镜随访的结直肠癌患者。患者在术后6~36个月内完成≥2次结肠镜随访, 且2次结肠镜检查间隔时间>6个月。收集患者年龄, 性别, 肿瘤部位、分期、病理学特征, 合并基础疾病情况, 术前癌胚抗原、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基线结肠镜检查结果, MAA检出情况等资料。根据年龄(±2岁)、性别、原发肿瘤部位(同一节段)和肿瘤分期将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按照病灶数1∶1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配对。计算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和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MAA的累积发生风险。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A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14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配对。配对后,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36例(78个癌灶), 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78例(78个癌灶)。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组患者1、2、3年MAA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1.1%(4/36)、22.2%(8/36)、... 相似文献
12.
13.
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临床特点分析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31例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 分析肿瘤发生、分布及治疗与预后.结果:31例患者, 平均5.1年出现次发癌, 平均3.8年后3例出现第3癌, 平均3.5年后2例再发第4癌. 45.2%的患者合并存在腺瘤. 59.5%的首发癌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大部分次发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好于首发癌或与之相同;首发癌术后平均存活8.3年, 5年生存率84.8%.结论:大多数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首发癌位于直肠及乙状结肠. 合并存在腺瘤是发生该病的危险因素, 根治术后应进行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4.
大肠多原发癌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多原发癌是指发生于大肠的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癌,根据第二癌距第一癌的发病问期,又可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SC)和异时性多原发癌(MC),临床易漏诊或误诊.1998~2006年,我们共收治19例大肠多原发癌患者,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癌症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全球肺癌发病人数为209.3万,死亡人数为176.1万,发病率(11.6%)和死亡率(18.4%)均居全球恶性肿瘤的首位[1]。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居恶性肿瘤的首位,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15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约78.7万,死亡病例约63.1万[2]。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取决于病情分期及患者的一般状况,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既可对中早期肺癌行根治放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也可对晚期肺癌行姑息减症放疗[1]。本文对放疗在肺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肺癌合并十二指肠癌非常少见,一点癌临床上更罕见,极易误诊、漏诊,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术中仔细探查和定期随访是防止多原发癌漏诊、误诊的关键,确诊主要靠病理.本文撷取较罕见的一例以上消化道大出血为表现的异时性肺、十二指肠多原发癌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多原发性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 )是指在同一个体同侧或双侧肺内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以诊断时间间隔6 个月为界,将其分为同时MPLC (synchronous MPLC,sMPLC )和异时 MPLC (metachronous MP... 相似文献
19.
肺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的产生。肺癌MDR的机制十分广泛,其中以ATP结合盒结构超家族成员参与耐药机制的研究较多。本文重点综述目前研究较多的P一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肺耐药相关蛋白和乳腺癌耐药蛋白与肺癌MDR的关系,并对其他肺癌MDR的发生机制如肿瘤细胞内解毒物质作用增强、药物作用靶点减少、DNA损伤修复功能增强及凋亡与抗凋亡机制的失衡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