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CLAG方案(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使用CLAG方案±地西他滨治疗的7例难治、复发AML患者,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收集国内关于C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7例患者经CLAG方案±地西他滨化学治疗(化疗)1个疗程后, 4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3例未缓解(non-remission,NR)。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7例),血流感染、肠道感染和消化道出血各1例,无化疗相关死亡。4例CR与2例NR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最终选入5篇文献进行分析,CR率在34.6%~78.8%之间,加上本研究7例患者共104例, CR患者为61例。结论:CLAG方案对难治、复发AML有效,化疗所致骨髓抑制较重,但安全性良好,患者可耐受。一旦获得CR,尽快行allo-HSCT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单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微小残留病灶(MRD)阳性的AML/MDS患者19例(其中AML 18例,MDS-EB-1 1例),使用地西他滨治疗。结果:移植后首次检测到MRD阳性中位时间为4(1~44)个月。所有患者使用地西他滨1~4个疗程,中位随访时间25(9~53)个月。15例评价为有效,总有效率78.9%(15/19),且至随访截止持续MRD阴性。9例患者使用1个疗程后MRD阴性,5例使用地西他滨2个疗程后MRD转阴,1例使用地西他滨3个疗程后MRD转阴。4例评价为疗效不佳,其中2例分别使用地西他滨2个及4个疗程,期间MRD持续阳性,后形态学复发;2例用药后1个月复查形态学复发。死亡6例,5例为疾病进展死亡,1例为使用地西他滨7个月后血常规下降,脑出血死亡。MRD阳性患者使用地西他滨治疗后中位无病生存时间17(1~3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9(2~30)个月。地西他滨治疗后3年预期总生存率68.0%±13.7%,3年预期无病生存率63.0%±11.1%。结论:地西他滨单药治疗可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MRD阳性患者再次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含地西他滨方案治疗的26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6例老年AML患者首程治疗后17例达完全缓解,3个疗程后18例达完全缓解,1例达部分缓解,总有效率73.1%。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17例出现肺部感染,2例出现败血症,3例出现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结论: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AML患者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究及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起源于髓系干、祖细胞的高度异质性疾病。60岁以下的成人AML患者经联合诱导化疗后80%都可以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1-2],但对于中危AML,化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率高达55%~60%,5年生存率低于30%。因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中高危MDS及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MDS及AML患者10例。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10例患者,其中3例获得完全缓解(CR)30%,4例为部分缓解(PR)10%,1例获得骨髓缓解(mCR)40%。总有效率为80%。大多数患者出现了可以耐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和老年AML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常规诱导化疗无法达到缓解或缓解后复发是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DNA 甲基化转移酶 抑制剂地西他滨可抑制DNA 甲基化, 在肿瘤细胞中具有双重性作用, 包括激活沉默基因以及低剂量促分化、高剂 量产生细胞毒性。近年来, 地西他滨无论是联合化疗药物, 还是联合其他靶向药物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正越来越多 地应用于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 特别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地西他滨+CAG方案及H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5例老年初治AML分为地西他滨+CAG治疗组及HAG治疗组,23例病人予以地西他滨+CAG方案治疗,22例病人予以HAG治疗,地西他滨+CAG治疗组病人在第1疗程后间歇21 d左右进行第2个疗程;HAG治疗组病人在第1疗程后间歇14 d左右进行第2个疗程,评价并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地西他滨+CAG治疗组的完全缓解(CR)率为78.3%,总有效率为95.7%;HAG治疗组CR率为54.5%,总有效率达为77.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西他滨+CAG方案CR率及有效率与HAG方案相当、没有更多的不良反应,化疗强度,敏感性更大,在老年初治AML病人中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与单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老年AML患者按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单用传统的CAG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个疗程后完全缓解9例(45%),9例部分缓解,2例完全无效,总有效率90%,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分别为12个月和19个月;骨髓抑制15例,肺部感染8例。对照组治疗后完全缓解7例(35%),部分缓解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分别为6个月和13个月;骨髓抑制18例,肺部感染12例,肠道感染2例,败血症2例,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老年AML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增加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单用CAG方案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选取76例老年AML患者,将其中46例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者设为观察组,其余30例单独行CAG方案治疗者设为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种方案治疗老年AML均有一定疗效。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MDS相关老年AML者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非MDS相关者(均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肺部感染、胃肠道反应、发热均明显增加,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均P0.05)。观察组中肺部感染率与年龄呈正相关(r=0.906,P=0.013)。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AML疗效较好,尤其是对于MDS相关的老年AML,但同时肺部感染、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增加,部分老年人不能耐受,尤其是高龄患者需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临床上使用地西他滨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4-2020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地西他滨治疗并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8例CM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总生存率,无白血病生存率,累积复发率及治疗相关死亡率等指标,观察18例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治疗高危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移植时机.方法 选取allo-HSCT治疗的AML患者47例,其中高危AML 17例,难治AML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AML10例.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 )23例,第2次完全缓解期(CR2)11例,未缓解进展期(NR)13例.接受同胞供者骨髓和(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6例,非血缘脐血移植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环孢素联合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47例患者46例(97.9%)获得植入,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4.5(10 ~ 36)天和26(12-90)天.16例发生急性GVHD(34.8%),Ⅲ度以上4例.在可评估的39例患者中,10例出现慢性GVHD( 25.6%),复发6例(12.8%),移植相关死亡12例(25.5%),32例(68.1%)患者存活.高危难治AML患者CR1、CR2、NR期移植生存率分别为75.5%、72.7%和40.0%.MDS转AML患者CR和NR期移植生存率分别为0%和75.0%.结论 allo-HSCT有助于提高高危难治AML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且最好在首次缓解期进行移植.对于MDS转AML患者可立即行allo-HSCT,无需等待化疗达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12.
报道1例同时伴有AML1-ETO和BCR-ABL1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罕见病例。BCR-ABL1可能协同AML1-ETO融合基因促进白血病发生发展。化疗联合达沙替尼靶向治疗可早期获得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 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和传统治疗方案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骨髓增殖性疾病(MPD)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MDS/MPD转化的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应用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11例和传统治疗方案17例(其中"3+7"标准方案8例、CAG方案6例及支持治疗3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地西他滨联合预激组中完全缓解(CR)7例(63.6%),未缓解(NR)4例(36.4%),总有效率(ORR)为63.6%;传统治疗组中CR 4例(23.5%),分别为"3+7"标准方案2例、CAG方案2例,NR 13例(76.5%),ORR为23.5%。地西他滨联合预激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骨髓原始细胞数对于缓解与否无差异(P0.05)。2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肺部感染、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和心力衰竭,经过输血和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均可以耐受,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13年9月,地西他滨联合预激组和传统治疗组的中位生存分别是15个月和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老年转化性AML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老年转化性AML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DAC)联合半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及阿克拉霉素(Acla)的预激化疗方案(CAG)与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和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MDS/AML患者临床资料,12例接受DAC-CAG(D-CAG)方案,9例接受CAG方案,诱导缓解后患者继续巩固化疗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比较2组患者的总反应率(0RR)、总生存率(0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的ORR分别为83.3%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存活,6例死亡,2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问9(5~46)个月。2组2年OS率分别为66.7%、和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感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平均粒细胞缺乏时间、平均红细胞输注量、平均血小板输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后,21例患者均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无一例死亡。结论:D-CAG及CAG方案治疗MDS/AML均有较好的疗效,D-CAG方案诱导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不良反应与CAG方案相当,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皮下注射联合CHAG预激方案(D-CHAG)治疗复发难治性或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采用D-CHAG预激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性或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D-CHAG预激方案治疗的17例患者中,14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达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为33(24~45)d。14例完全缓解患者中,微小残留病灶阴性10例,包括初治5例,复发难治5例;微小残留病灶阳性4例,其中3例为难治患者,1例为复发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对于老年或复发难治性AML患者,D-CHAG预激方案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难治性或复发性白血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白血病的诊断依据如下:①标准诱导缓解方案2疗程未达到完全缓解(CR)者;②首次CR后半年内复发者(早期复发);③首次CR后半年后复发(晚期复发),但再用原诱导方案治疗无效者;④复发2次及以上者.凡符合上述一条者即为难治性白血病.难治性白血病中的"难治"两字含义极为复杂,目前还远未达到完全认识其本质的程度,这也是目前对此尚无有效对策的原因所在.鉴于复发性白血病常呈难治倾向,故一并讨论.主要治疗措施包括:①化疗方案的调整包括应用新化疗药物和大剂量化疗②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③MDR的逆转④生物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前两者已应用于临床,其余尚处于不同实验阶段,下文分别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预处理方案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全身照射(TBI)或全骨髓联合全淋巴照射(TMLI)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被应用于接受allo-HSCT的复发难治白血病患者中。然而,由于TBI可导致短期或长期毒性,TBI正逐渐被新发展的TMLI所取代。本研究旨在探讨以TMLI-IDA-CY为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评估22例接受以TMLI-IDA-CY为预处理的allo-HSCT的复发难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在22例患者中,观察到Ⅰ级恶心或呕吐8例,Ⅰ~Ⅱ级腹泻9例,Ⅰ~Ⅱ级口咽黏膜炎8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Ⅲ~Ⅳ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结果是可以接受的(2年总生存率49.3%,累积复发率47.2%,无病生存率47.8%,移植相关死亡率9.1%)。+100 d、+365 d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7.3%和53.7%。结论:在接受allo-HSCT的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使用TMLI这种新放疗手段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DAC)联合半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及阿克拉霉素(Acla)的预激化疗方案(CAG)与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和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MDS/AML患者临床资料,12例接受DAC-CAG(D-CAG)方案,9例接受CAG方案,诱导缓解后患者继续巩固化疗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比较2组患者的总反应率(0RR)、总生存率(0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的ORR分别为83.3%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存活,6例死亡,2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问9(5~46)个月。2组2年OS率分别为66.7%、和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感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平均粒细胞缺乏时间、平均红细胞输注量、平均血小板输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后,21例患者均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无一例死亡。结论:D-CAG及CAG方案治疗MDS/AML均有较好的疗效,D-CAG方案诱导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不良反应与CAG方案相当,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总体预后较差,生存期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惟一可能治愈的方案。但是即使采用更积极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3年存活率也仅达到16%。高剂量化疗方案在获得较佳缓解率的同时常常伴有严重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后续移植的进行。我们设计应用吡喃阿霉素(THP)或者阿克拉霉素(Acla)与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成的CAG或TAG预激方案对复发难治性ALL患者进行再诱导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CAG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西他滨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缓解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P0.05)。2组患者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肝功能损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生存时间16月,明显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6月(P0.05)。结论对老年AML患者实施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的缓解率,并且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