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缝合未受损的健康组织,诸如在疝修补术等,其愈合过程不象损伤、炎症和修复后疤痕形成,为了阐明其中的伤口崩破力、羟脯氨酸浓度、挤出的缝合线以及愈合过程的组织学特点,作者取OF-1雌鼠作下列实验,作腹壁小切口,用不同方法缝合肌筋膜层10针:(1)缝线拉拢肌筋膜缘后打结;(2)缝线打结很紧,使组织有缺血性损伤;(3)缝合线层切开的肌肉,作为切口损伤实验;(4)缝合电烙肌层,作为热损伤实验.每组用24只鼠,各再分成3小组,分别用000丝线、polyglactin910或聚丙烯线缝合,每组为24只鼠,每1小组为8只鼠.3周后处死动物,取出整个前腹壁,切成3条各宽1cm的纵行带,每条包括1/3的肌筋膜缝合.测定其中央条的崩破力,即计量缝合破裂对所需的持续牵引力(10g/sec),测定含有疤痕组织宽约1.033mm组织条的重量和羟脯氨酸含量,计点已无拉拢伤缘作用的挤出缝线数.为了比较缝线和缝线间疤痕,另取2组鼠进行实验,游离出腹壁肌层的缝线,作20个矢状切片,分成10条组织带,每条含有缝线间疤痕组织.结果 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复方中药消毒剂消毒藻酸盐印模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制备好的个别托盘制取藻酸盐印 模,将印模分别放入浓度为108个/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的菌悬液中浸泡染菌,再 将染菌后的藻酸盐印模分别浸泡于浓度0.25%、0.50%的亿人安消毒液、2000 mg/L的84消毒液中,分别浸 泡3、5、10、15 min。将消毒后的印模放入100 ml的0.90%生理盐水中浸泡3 min后取出,用倾注培养法对活 菌培养,并进行活菌计数。结果 3种消毒液在作用10 min与15 min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 肠杆菌的灭菌率为100.00%;在3 min与5 min时两种浓度的亿人安消毒液的灭菌率为97.62%~98.61%,84消 毒液的灭菌率为99.43%~99.64%。结论 0.25%浓度以上的亿人安消毒液浸泡藻酸盐印模10分钟以上对金黄 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的灭菌率达到100.00%。  相似文献   

3.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与PGA进行组织构建的适宜接种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乙酸(PGA)与成纤维细胞已被证实可以应用于体外组织工程肌腱的构建,本试验旨在探讨应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与PGA在体外进行组织构建时的适宜接种浓度.方法 酶消化法获得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至第2代,按照低、中、高三种浓度接种于PGA材料分别作为实验组1、2、3,传统浓度细胞接种的作为对照组,各组样本数n均为3,分别于接种后3天、1周、2周和4周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 接种后3天实验各组无明显差异,细胞在材料上黏附伸展良好.1周和2周时,各组细胞均有明显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ECM extra cellular matrix),但实验组1、2的ECM不如实验组3和对照组丰富,此后该现象更为明显.至第4周时,实验组1仅形成厚薄不均的薄膜状物,其余三组均形成组织样结构,但实验组2形成的细胞--材料复合物结构略为松散.结论 应用本实验组中高浓度接种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体外构建工程化组织可以达到传统所用更高浓度的接种效果,以节约细胞,减少取材.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8例严重葡萄球菌(3例为金葡菌,5例为表葡菌)感染在常规抗生素治疗失败后,改用利福平联合青霉素、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治疗的经验。实验室证实金葡菌和表葡菌对利福平高度敏感,其最小抑菌和杀菌浓度分别为0.0078和0.25μg/ml。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胚胎在子宫内接触乙酸羟孕酮对雄性大鼠成年后肝脏代谢的影响。方法:让怀孕1天、7天和14天的 Wistar 白化大鼠分别接触高于正常浓度的乙酸羟孕酮(10 mg/kg 和25 mg/kg)。出生的雄性仔鼠在可控条件下喂养,出生90天后处死,迅速切取肝脏组织称重,并用于生化分析。结果:胚胎发育时期接触过乙酸羟孕酮的大鼠肝脏中的琥珀酸酯脱氢酶、谷氨酸酯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盐脱氢酶、苹果酸酯脱氢酶以及转氨酶(aminotransaminases)的活性显著提高,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下降。此外,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实验大鼠肝脏组织脂质氧化反应的增加,抗氧化酶(谷胱甘肽 S 型转移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也有显著增加。结论: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胚胎发育时期接触过乙酸羟孕酮的大鼠的氧化代谢、抗氧化机制以及脂质过氧化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转氨酶活性的增加表明线粒体的完整性被损伤和破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两种常用非吸收性肌腱缝线的生物力学特性及组织相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肌腱修复术的缝线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3-0 TICRON聚酯缝线和3-0真丝缝线各100根,分为两组.A组:3-0 TICRON聚酯缝线;B组:3-0真丝缝线.将2组缝线各80根分别随机埋入40只SD大鼠腹部皮下,术后1、2、3、4周各组取材,对缝线周围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及HE染色,观察缝线周围炎性反应程度及缝线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对缝线进行生物力学测定,测定缝线初始张力强度及术后4个时间点的张力强度.结果 A组术后1、2周时缝线周围炎性反应明显,3、4周时炎性反应逐渐减轻至消退.B组术后各个时间段缝线周围炎性反应均较A组严重,并且炎性反应消退慢.3-0 TICRON聚酯缝线的初始张力强度为(19.02±0.63)N、机体内4周维持张力强度为(17.80±0.64)N,大于3-0真丝缝线的初始张力强度(15.40± 0.44)N和机体内4周维持张力强度(9.79±0.54)N,并且3-0 TICRON聚酯缝线张力强度的衰减速度小于3-0真丝缝线.结论 3-0TICRON聚酯缝线组织相容性好,局部炎性反应轻,抗张力强度维持时间长,衰减速度慢,修复肌腱断裂比3-0真丝缝线理想.  相似文献   

7.
表皮葡萄球菌通常被认为一种不致病的共生性细菌。当血中、伤口或尿液中培养到这种细菌时,过去一般认为是污染。最近一些报告证实此菌能引起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人工心瓣膜手术后心内膜炎、尿路感染、外科伤口感染及血管内导管性感染等。作者等自1977年1月至1978年8月这20个月中,在外科重点护理病房发现26例血培养表皮葡萄球菌阳性,其中3例为污  相似文献   

8.
病例 女,23岁,因鼻小柱偏斜来就诊。采用皮下埋线牵引法矫正鼻小柱偏斜,术后第1天出现术区严重肿胀,引起高度重视。查找原因,证实为在手术操作过种中,用戊二醛浸泡消毒的缝线未经生理盐水冲洗,而直接缝于深部组织,造成深部组织化学烧伤。对患者采取预防感染及支持治疗,术后3d以缝线为中心出现液性波动,于口内切口行引流术,清除坏死液化组织,同时取标本送检,无细菌及脓细胞,证实为化学物质所致深部组织烧伤,每日引流换药至无坏死物引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格拉司琼在体外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将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终浓度分别为0.5、0.25、0.125和0.0625 mg/mL,与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培养,每个实验重复三遍,所有菌株的稀释的系列测定均进行两次。结果格拉司琼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格拉司琼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随着格拉司琼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至0.0625 mg/mL时仍有明显的抑菌作用(P<0.05)。格拉司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在格拉司琼浓度为0.125 mg/mL时消失。结论格拉司琼在体外可以抑制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对于预防麻醉相关的感染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同取代级羟乙基淀粉对健康成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200/0.5与羟乙基淀粉130/0.4对血小板表面的粘附作用和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方法用经过荧光素异硫氰酸盐标记的羟乙基淀粉200/0.5(Ⅰ组)分别将20位健康供血者的血液稀释成0%、5%、10%、20%、30%和40%浓度亚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被羟乙基淀粉200/0.5粘附的血小板的百分数和血小板活性的变化,以判断羟乙基淀粉200/0.5粘附血小板的程度和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同时与羟乙基淀粉130/0.4(Ⅱ组)相同稀释浓度亚组比较。结果被荧光素异硫氰酸盐标记的羟乙基淀粉200/0.5粘附血小板的百分数在10%稀释组开始呈浓度依赖模式增加(P<0.05),对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减少作用也在10%稀释组开始呈浓度依赖模式增加(P<0.05),而不同稀释浓度的羟乙基淀粉130/0.4对血小板粘附与活性均无影响。结论羟乙基淀粉200/0.5的10%以上稀释组对血小板表面过多的粘附可以通过阻碍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活性影响血小板功能,而羟乙基淀粉130/0.4不同的稀释浓度对血小板功能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78,自引:2,他引:78  
目的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和疗效。方法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501例,术后出现PGS2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和诱发因素。结果术前流出道梗阻和胃肠吻合方式是术后PGS的高危因素。胃镜、X线口服造影和核素标记胃排空测定对PGS的诊断有价值。经非手术治疗,术后PGS在术后6周内一般可以恢复。红霉素对PGS的疗效有明确的个体差异。结论胃镜检查时对残胃予以适度刺激有助于PGS的治疗,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什么情况下需要放置减张保留缝线(retentionsutures),需要先了解影响切口裂开的手术技术和病人全身性因素,为此Makela分析了芬兰Oulu大学医院于1989~1992年发生的48例正中剖腹切口裂开的病因,非全层裂开者不包括在内,另取48例无正中剖腹切口裂开的病例作为对照,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诊断、急症或择期手术大致相仿,有可比性.两组资料均用卡方分析、Fisher和t测验等统计分法处理.结果 48例切口裂开时间平均在术后8±2天(3~13天),在再次手术时证实裂开的明显原因有缝线切割组织40例、缝线断裂7例和缝结滑脱1例.裂开的前腹壁筋膜用吸收性缝线连续(40例)或间断(8例)缝合,28例加用了钢丝保留缝合,2例未加用保留缝线者又发生裂开而需再次缝合修补.2例在术后30天内死亡(4%),3例在出院后90天内死亡(6%),平均住院时间25±15天.7例在随访1年时出现切口疝(15%).对照组未发生术后30天内死亡和切口疝.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脓毒症大鼠重要脏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SOCSs)基因表达的规律及其与细胞因子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20%体表面积Ⅲ°烫伤后金葡菌攻击致脓毒症模型,检测动物肝、肺组织中SOCS1、SOCS2和SOCS3 mRNA表达,并测定组织中干扰素-γ(INF-γ)水平.结果烫伤后金葡菌感染大鼠肝、肺组织IFN-γ产生均显著增多,分别于伤后0.5 h和6 h达峰值(P<0.01).同时,动物肺组织SOCS1、SOCS2和SOCS3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其中SOCS2和SOCS3 mRNA表达改变较为迅速,伤后0.5 h即明显高于对照组,2h达峰值.肝组织SOCS1 mRNA表达于伤后2 h明显增强,24 h仍维持于较高水平;而肝脏SOCS2和SOCS3 mRNA表达仅呈现升高趋势.金葡菌肠毒素B单抗早期干预后,随着肺脏IFN-γ产生减少,肺组织SOCS1、SOCS2和SOCS3基因表达亦明显降低.结论烫伤后金葡菌感染可诱导体内SOCSs表达上调,其改变与IFN-γ的"消涨"密切相关,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金葡菌脓毒症时炎症反应平衡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盐酸昂丹司琼在体外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将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终浓度分别为0.5、0.25、0.125和0.0625 mg/mL,与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培养,每个实验重复三遍,所有菌株的稀释的系列测定均进行两次。结果昂丹司琼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昂丹司琼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随着昂丹司琼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至0.0625 mg/mL时仍有明显的抑菌作用(P<0.05)。昂丹司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在昂丹司琼浓度为0.125 mg/mL时消失。结论昂丹司琼在体外可以抑制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对于预防麻醉相关的感染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烧伤患者深静脉导管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了解烧伤感染后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深静脉导管中形成生物膜的过程.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8月在笔者单位住院的20例烧伤患者深静脉导管分离的细菌,分别与各自的标准菌株对照.深静脉导管尖端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将菌株体外培养12、24、48、72 h和5 d后,进行细菌生物膜半定量黏附试验测定,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双荧光染色观察并测定生物膜厚度.对数据进行团体t检验.结果 深静脉导管分离的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鲍氏不动杆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6株,均为耐药菌株.SEM下可见深静脉导管内层表面形态多样、程度不一的生物膜.细菌被大量胞外多糖复合物包埋、彼此粘连融合成片状,生物膜呈团状聚集,形成立体多样结构,结构内可见少量红细胞,少数细菌被不完全包埋,尚可见黏着的菌体.深静脉导管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培养24、48及72 h的吸光度值大于界定值;鲍氏不动杆菌培养12、24、48和72 h,吸光度值均大于界定值;铜绿假单胞菌培养48 h后,吸光度值开始大于界定值.CLSM观察可见,培养24 h时,除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外,其余菌株均有散在的绿色荧光,不密集,多数靠近培养皿基底部,红色荧光充满视野.48 h时绿色荧光明显增多,从基底部向上扩延,部分与红色荧光重叠,形成视野中黄色荧光,鲍氏不动杆菌最明显,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绿色荧光的强度和分布上,临床菌株明显多于标准株.培养72 h时铜绿假单胞菌和其标准株的绿色荧光增多,其他菌株图像中黄色荧光布满视野.培养5 d时绿色荧光较分散,以靠近基底部较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在培养后48 h形成成熟的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则在72h.培养后72 h鲍氏不动杆菌的生物膜厚度为(18.2±3.6)μm,大于标准菌的(9.4±2.6)μm(t=5.42,P<0.05),是3种菌中生物膜最厚者.结论 烧伤临床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能在深静脉导管内形成生物膜,其耐药菌株牛物膜形成能力和程度均大于普通菌株,以鲍氏不动杆菌尤为明显,成为烧伤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实验证明广泛肝切除后的肝功能衰竭与肝能量负荷的显著减少有关。尽管在术后常用糖耐量试验测定肝能量代谢,但对残肝能量的动态变化却无精确的测定方法。肝内酮体比例,即乙酰乙酸与3-羟丁酸之比和肝线粒体游离辅酶Ⅰ与辅酶Ⅰ脱氢酶之比是相称的。由于乙酰乙酸和3-羟丁酸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故动脉血中此两者之比可以作为肝酮体比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宁泌泰胶囊对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增殖以及体外培养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梯度稀释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1457),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8325-4、Newman、MU50),大肠埃希菌(ATCC25922、CFT073)对宁泌泰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浓度的宁泌泰对表皮葡萄球菌1457、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8325-4,以及大肠埃希菌CFT073和ATCC25922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MIC检测结果显示,宁泌泰对表皮葡萄球菌1457、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8325-4、Newman、MU50以及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CFT073均具有抑制效果,MIC为20 mg/ml;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宁泌泰能够抑制表皮葡萄球菌1457、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8325-4,以及大肠埃希菌CFT073和ATCC25922体外生物膜的形成。结论:宁泌泰胶囊既能够抑制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增殖,也能够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具有较为全面的抗细菌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胆总管的修补在胆道手术中普遍应用,笔者用胆道镜经T 管窦道对胆总管壁的缝线进行了观察,检查7例,发现2例管腔内有悬浮缝线,对此进行讨论.例1.女,66岁.因胆囊炎胆总管下端结石手术.术后33天在无菌操作下经T 管窦道行胆道镜检查术,术中发现窦道内口下方及后方有缝线8条(线结9只),悬浮在管腔内,即用组织钳夹取,因牢固缝在壁上不能勉强拉出.只取出2只缝线圈,其圆周直径25mm,线脚长3mm,缝线上附着分泌物.  相似文献   

19.
用多孔淀粉吸附双歧杆菌后再喷雾干燥制备活菌粉,考察了喷雾干燥工艺过程对活菌存活率的影响,将得到的活菌粉装入肠溶胶囊制成肠溶性活菌粉胶囊,接着考察了该肠溶性活菌粉胶囊在加速贮藏条件下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用多孔淀粉吸附双歧杆菌后,不仅在喷雾干燥过程中,而且在贮藏过程中,多孔淀粉对活菌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临床危险因素及PGS发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5月间收治的422例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PGS的危险因素,并比较出现PGS与未出现PGS患者的术后无复发生存情况.结果 422例患者术后PGS发生率为9.5%(42/44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65岁、术前合并焦虑症和低蛋白血症、术前存在幽门梗阻、术后血糖升高、毕Ⅱ式吻合、手术时间超过4h、术后使用自控型镇痛泵以及术后日补液量超过3500 ml者PGS发生率较高(均P<0.05),这9项因素可作为PGS发生的潜在临床危险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合并临床危险因素的个数与PGS发生率呈线性正相关(r=0.967,P<0.05).术后215例(50.9%)患者获得了3~60个月的随访,其中30例发生PGS患者和185例未发生PGS患者的术后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26.1和33.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具有临床危险因素的胃癌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PGS发生概率增加,且PGS的发生会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