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60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足月儿临床表现主要是呕吐、溢乳等反流症状;早产儿临床表现是以呼吸暂停为主的呼吸道症状;极低体重儿常伴有喂养不耐受,反复胃潴留;有窒息史的新生儿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病.主张饮食和体位治疗是新生儿主导治疗方案;对有窒息史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重视胃肠道和呼吸道症状;药物治疗过程中观察腹胀情况,了解有无喂养耐受的假象,预防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出院宣教告知家长饮食和体位治疗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出院带药时,对西沙比利、吗丁啉等药物需详细说明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小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并综合分析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喂养指导,体位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凤辉  杨春香  尹忠元  李丽媛 《护理研究》2008,22(12):1035-1036
综述了小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并综合分析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喂养指导,体位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31例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06年1月-2007年12月31例确诊为胃食管反流患儿的病历资料,包括体位安置、呼吸暂停的护理、喂养、洗胃、药物治疗等方面。结果:经精心治疗护理,患儿的呕吐症状减轻或消失,呼吸暂停未再发作,无1例猝死发生。结论:通过洗胃、合适的体位安置和合理喂养能有效地减少或防止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42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观察内容及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洗胃、体位摆放、饮食护理、抚触和药物治疗。认为运用此种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新生儿的胃食管反流,从而降低胃食管反流引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儿体重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体位护理对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与体位的关系以及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对2001 年1 月~2003年12月胃食管反流的新生儿早期实施体位疗法设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进行前瞻性观察。结果早期实施体位护理对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早期实施体位护理是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明霞 《护理与康复》2011,10(2):152-153
总结17例胃食管反流诱发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对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及饮食,正确实施氧气雾化吸入及药物治疗,加强用药期间的监测,重视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指导。经治疗和护理5~7 d,胃食管反流症状消失,哮喘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8.
58例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预防早产儿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的护理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8例有胃食管反流的早产儿采取消化道护理、体位护理、抚触等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早产儿的胃食管反流,患儿住院期间体重均有所增加,治疗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和抚触对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影响及其护理。方法将2005年1月~2008年12月胃食管返流的新生儿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2005年1月~2006年12月)、干预组30例(2007年1月~2008年12月)。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体位干预和抚触,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呕吐次数、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及体重增长情况。结果治疗7d后两组新生儿在呕吐次数、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及体重增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护理和抚触干预新生儿胃食管返流效果显著,是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GER)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的功能不全,使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临床表现,1~4个月为最好发年龄.我院2003年8月至2006年2月共收治GER新生儿46例.经综合护理、抗反流、少食多餐喂养等处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总结8例胃食管反流患儿留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鼻肠管置管与确认、喂养护理、管道维护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8例患儿留置鼻肠管后反流、呕吐、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等情况有明显改善,体重达到理想增长目标,经过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好转出院。对于胃食管反流患儿,留置鼻肠管能显著改善反流、呕吐症状,减少早产儿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预防和治疗新生儿胃食道反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本科住院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使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体位护理、饮食护理、洗胃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防止胃食道反流;对照组单纯使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胃食道反流作为空白对照,不采取任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呕吐或腹胀的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或腹胀的治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喂养基础上,给予正确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治疗新生儿胃食道反流的时间,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和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对76例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患儿使用奥美拉唑及多潘立酮联合治疗,严密观察患儿用药前及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正确使用24h食管pH监测、电子胃镜检查方法保证其治疗效果。结果结合体位护理、喂养指导、各项检查配合,76例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改善及消失;24h食道pH监测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前后的电子胃镜检查及活检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评价,发现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表现逐渐好转或消失,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且治疗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宋丽娜  季锋  吴刚  韩新巍 《全科护理》2016,(32):3409-3410
对12例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症状病人进行护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24 h食管联合阻抗监测、心理干预以及呼吸道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中正确配合以及术后体位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药物应用是加强手术疗效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体位于预对吸入性肺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胃食管反流的新生儿早期实施体位疗法设观察组及对照组比较,进行前瞻性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呕吐、吸入性肺炎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3 d后呕吐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 体位干预能有效地减少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呕吐症状,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食管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临床表现为烧心、反酸、反食等,甚至出现反复发作的难治性哮喘、慢性咳嗽、胸闷、不典型胸骨后疼痛、咽部不适、咽部异物感。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抑酸、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及外科手术治疗等,但患者花费多、治疗周期长,手术则创伤大、疼痛明显、留有手术瘢痕。自2006年4月以来,我中心在国内首创应用Stretta微量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本法为无创治疗,且临床效果明显。现将我中心Stretta微量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10例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心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对35例胃食管反流致吸入性肺炎的新生儿采取体位、饮食和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是一组特殊的新生儿,由于自身原因和其他原因,极易发生胃食管反流(GER),可使新生儿发生呕吐、吸入性肺炎、呼吸暂停、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地护理对新生儿至关重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笔者将近些年极低出生体重儿胃食管反流的病因、诊断方法以及西医(体位、饮食、药物、抚摸、消化道护理、外科)、中医及其他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行综述,旨在给临床护理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返流致早产儿呼吸暂停15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了15例因胃食管返流致频繁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护理体会,强调早产儿生后5d内出现难以解释的溢奶、呕吐、呼吸暂停应考虑是胃食管返流,应及早进行呼吸心率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护理,用适宜的喂养方法,必要时用1%SB洗胃,暂禁食,口服甲氰咪胍、吗叮啉,经治疗15例患儿均痊愈出院,3个月后复查,情况均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5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包括健康心理辅导、体位管理、振腹与穴位按摩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结果:干预组胃食管反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缓解反流症状,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