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19例使用巨和粒皮下注射1.5mg/d,连用5~12d;B组(空白对照组)17例只使用一般补血和提升血小板计数的普通药物。每周观察巨和粒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连续观察3周。结果:化疗结束后A组血小板计数[(42.00±12.29)×10^9/L]明显低于化疗前[(192.00±73.56)×10^9/L](P〈0.05),B组血小板计数[(44.58±11.74)×10^9/L]亦明显低于化疗前[(203.37±75.28)×10^9/L(P〈0.05)。A组治疗1周和2周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的比例(42.11%、100.00%)均明显高于B组(0、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19例患者未出现明显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论: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应用。方法对化疗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统计、观察。结果吉赛欣均能使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患者恢复至正常范围(4.0×10^9/L),恢复时间3-15d,平均5.6d。结论吉赛欣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作用好,不良反应小,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调整剂量及频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和重组白介素11(rhIL-11)对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血小板输注和rhIL-11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血小板输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小板变化幅度(15.0±26.8)×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5.4±6.4)×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恢复〉50×10^9/L和≥100×10^9/L所用的时间(4.8±1.4)d和(7.2±1.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血小板输注和rhIL-11有效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明显,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化疗后血小板≤20×10^9/L的10例白血病患者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第1个周期作对照;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4h皮下注射rhTPO15000u为用药组,连续用药最长14d(血小板≥50×10^9/L停用)。监测血及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骨髓象。结果用药组血小板最低平均值及血小板恢复最高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最低值分别为15×10^9/L、5×10^9/L;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分别为450×10^9/L和256×10^9/L,P〈0.001)。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用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d和16d(P〈0.05)。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所需的天数用药组分别为1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d(P〈0.001)。血小板输注量用药组少于对照组,P〈0.001。用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化疗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个别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关节痛和头痛。用药后未见原始细胞增多者。结论rhTPO可减少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的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的输注,且毒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瑞血新)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用rhG—CSF治疗30例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Ⅲ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小于1.9×10^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小于0.9×10^9/L时开始用rhG—CSF100ug皮下注射,每日1次,白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或中性粒细胞大于2.0×10^9/L时停药.结果rhG—CSF能使化疗后Ⅲ度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的白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平均时间为5天。结论rhG—CSF可有效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减少感染机会,能保障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咖啡酸片在促进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造血恢复时的用药时机。方法将诱导缓解后首次强化治疗阶段的7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观察组1于化疗开始前1d开始口服咖啡酸片(300mg/次,3次/d),观察组2于化疗后白细胞〈4×10^9/L时开始口服咖啡酸片(300mg次,3次/d),观察组1、观察组2和对照组均在白细胞〈4×10^9/L时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d。结果观察组1第14d、第21d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观察组2和对照组,观察组1人均G—CSF用量和血小板输注量显著低于观察组2和对照组。结论咖啡酸片在促进AML患者化疗后造血恢复时于化疗前1d开始用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剂量、血小板计数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最低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P=0.131);治疗组血小板最高值为(161.81±30.21)×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t=6.88,P=0.025);治疗组血小板恢复时间为(11.89±5.13)d,明显短于对照组(t=7.84,P=0.021);治疗组血小板输注量为(7.12±3.11)U,明显少于对照组(t=7.73,P=0.028)。治疗组出血率28.00%,对照组出血率76.00%,治疗组在总出血人次及口腔出血、皮肤出血、泌尿道出血、消化道出血例次中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促进血小板生成并且减少输注血小板量,有效降低了血小板低下带来的潜在危险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化疗后血小板计数≤20×10^9/L的25例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第一周期(对照组)化疗后出现血小板计数≤20×10^9/L时给予输注血小板悬液;第二个周期(治疗组)化疗结束后,在前述治疗基础上,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给予皮下注射rhTP0 15 000 u,每日1次,连续7d,若未见效,最多延长至14 d;血小板计数≥75×10^9/L或血小板绝对数升高50×10^9/L时停药.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小板最低平均值为12.4±6.7×10^9/L和(10.8±9.0)×10^9/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20×10^9/L的持续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8±1.3 d和6.5±1.7d(P<0.05).血小板恢复至≥50×10^9/L、≥75×10^9/L、≥100×10^9/L所需的天数治疗组分别为7.4±1.4 d、9.5±1.5d、11.7±1.8 d,短于对照组的10.3±1.6 d、12.4 ±2.0 d、15.4±2.8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小板输注量为13.0±6.8u,对照组血小板输注量为18.5 ±7.6 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rhTPO能有效促进血小板的恢复,减轻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的输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 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当化疗后血小板低于50×10~9/L给予rhIL-1125 ug/kg/d,皮下注射,在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从下降最低值升高至100×10~9/L时,停止继续给药;或在给药后血小板计数从化疗后下降最低值开始计算其绝对值≥50×10~9/L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继续或停止给药。对照组出现Ⅲ/Ⅳ度血小板下降时不给予rhIL-11。结果治疗组血小板由最低值恢复至100×10~9/L或绝对值升高50×10~9/L为(5.56±2.39 d),对照组为(8.48±2.71 d)。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良反应为轻微乏力、骨骼及关节肌肉疼痛、恶心。结论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杨娜  刘华林  刘瑞海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2):115-116,119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青岛市儿童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2008年新发ALL共31例为实验组,于CAT巩固化疗结束后24h测血小板,当其≤50×10^9/L时,给予50μg/kg或1.5mg/d皮下注射rhIL-11,连续应用7~14d或应用至血小板达到正常水平。以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2001年新发ALL病儿33例为对照组(两组化疗方案相同)。对照组于巩固化疗结束后不给予rhIL-11皮下注射治疗。结果化疗结束后两组血小板数量比较无明显差异,用药后7、14d比较,两组血小板数量差异均有显著性(r=3.275、3.198,P〈0.01)。治疗组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r=2.425,P〈0.05)。应用rhIL-11后,仅1例出现下肢关节疼痛、乏力,4例出现注射部位疼痛,1例出现头晕,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rhIL-11可明显升高儿童ALL化疗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下降的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化疗后血小板≤20×10 9/L的12例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2个周期化疗,第1周期作为自身对照,第2周期当血小板≤50×10 9/L时皮下注射rhTPO15000U/d为用药组,连续用药8~14d(血小板升至t〉75×10 9/L停用),监测血及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结果用药组血小板最低平均值(11±4)×10 9/L与对照组(9.4±2.9)×10 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20×10 9/L的持续天数用药组为(7.6±2.0)d,和对照组[(8.7±2.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分别为(253±86)×10 9/L和(178±53)×10 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输注量用药组为(21.7±3.9)u,对照组为(24.2±5.1)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rhTPO可减少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持续时间,提高血小板恢复后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白介素-11治疗骨肉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6例化疗期间血小板减少达Ⅲ度以上(Plt≤50×10~9/L)的骨肉瘤患者36例,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18例。A组化疗结束后12-24h内给予皮下注射rhIL-11单用,0.75mg/次,1次/d; B组化疗结束后12-24h内给予皮下注射rhIL-11,0.75mg/次,1次/d,第3天后加用rhTPO, 15000U/次,1次/d,A、B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当血小板≥100×10~9/L或至血小板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即可停药。结果 B组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较A组平均升高9×10~9/L,B组血小板减少达Ⅲ度以上时间较A组平均减少2.5d,B组持续用药天数比A组平均缩短了2.6d,且不良反应及输血率明显降低。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白介素-11治疗骨肉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骨肿瘤治疗中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IL-11)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49例放化疗后伴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23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放化疗结束24h后给予按50μg.kg-1.d-1剂量给予IL-11 ih,连续应用至血小板数≥100×109/L。对照组放化疗后不给予IL-11治疗。结果治疗组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的平均时间为6.3d,明显短于对照组9.3d(P〈0.05)。治疗组中不良反应为:发热、肌肉关节疼痛、乏力、头痛、房颤及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应用IL-11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观察我院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共96次化疗,采取平均分配、对照原则,将化疗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AML、ALL病例数相同;所包含诱导治疗及巩固强化治疗病例数相同.观察组:于血小板计数≤75×109/L开始皮下注射rhIL-11Ala10 40μg/g,连续10~14 d;ANC< 1.0×109/L同时应用G-CSF 5μg(kg·d)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仅于ANC< 1.0×109/L应用G-CSF 5μg(kg·d)皮下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于血小板计数<20×109/L输注血小板、血红蛋白<60 g/L输注红细胞.结果 在第14日及21日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36.7±9.4)×109/L和(97.4±16.8)×109/L,对照组分别为(24.5±8.9)×109/L和(78.3±19.1)×109/L,同一时间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20×109/L平均天数为(7.4±2.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7±3.4)d(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平均天数为(15.4±2.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2.7±4.3)d(P<0.05).观察组血小板输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副作用方面,观察组中仅发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2例,尿素氮轻度增高1例,头痛3例,肌肉、关节疼痛4例,发热2例,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可取得较好疗效,毒副作用轻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减毒增效升白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低于4.0×10^9/L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服用减毒增效升白汤,1剂/日,水煎服。对照组服用利血生20mg、鲨肝醇100mg,3次/日,口服。两组疗程均4周。试验采用单盲法。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中医证候等变化。结果:升高白细胞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3.08,P〈0.01)。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54.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39.84,P〈0.01)。结论:减毒增效升白汤对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旭林 《中外医疗》2011,30(12):40+42-40,42
目的评估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30例曾因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给予rhIL-11预防性治疗。结果 PLT最低值对照周期为(50.11±12.85)×109/L,低于治疗周期(69.78±25.23)×109/L;PLT≤75×109/L的平均天数对照周期为(8.87±3.21)d,治疗周期为(3.46±3.24)d。血小板恢复至〉80×109/L所用天数也短于对照周期。结论 rhIL-11能降低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减少血小板处于危险期的持续时间,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减少的346例样本,分为血小板数(80~100)×10^9/L组,(60-80)×10^9/L组,(40~60)×10^9/L组,(20-40)×10^9/L组,〈20×10^9/L组。以手工法分别计数血小板数,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血小板计数为(80~100)×10^9/L组,(60-80)×10^9/L组,共150例,全自动血液分析计数法、手工法二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计数为(40~60)×10^9/L组,(20-40)×10^9/L组,〈20×10^9/L组,其中87%117例二种方法有极显著差异(P〈0.01),仪器法计数结果明显低于手工计数法,13%25例二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EDTA盐抗凝静脉血、仪器法测定血小板数,计数偏低、特别是〈60×10^9/L时,需用手工法计数加以复核,并观察血小板质和量的变化,当仪器法与手工法结果悬殊特别大时,应考虑为假性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d,每天一次,疗程14 d,血小板计数大于100×10^9/L停药,或给药至血小板计数比给药前增高≥50×10^9/L,动态观察患者血常规,定期监测肝、肾功及凝血功能.结果 38例ITP患者接受rhTPO治疗后,完全反应(CR)18例,有效(R)15例,无效(NR)5例.治疗前血小板平均值为(4.97 ±2.15)×10^9/L,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84.13±42.13)×10^9/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09,P<0.01).所有患者按照2011年中国专家共识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新诊断ITP组,第二组为持续性及慢性ITP.第一组患者21例,治疗前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5.48 ±2.42)×10^9/L,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95.76±42.57)×10^9/L,完全反应(CR) 14例,有效(R)4例,无效(NR)3例,总有效率85.7%,治疗有效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至30×10^9/L用时中位数为5(3 ~13)d,第二组患者17例,治疗前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4.35±1.61)×10^9/L,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69.76 ±37.96)×10^9/L,完全反应(CR)4例,有效(R)11例,无效(NR)2例,总有效率88.2%,治疗有效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至30×10^9/L用时中位数为3(3 ~14)d,两组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多数患者对药物耐受良好.结论 国产rhTPO治疗新诊断和持续性及慢性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百杰依(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即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至70×109/L以下21例,定期复查血常规使其自然恢复超过90×109/L,作为自身对照周期(第一周期),在下一周期化疗结束后24h开始应用百杰依1.5m g/d皮下注射,连用4~10天,观察血小板变化为治疗周期(第二周期).同一患者前后化疗方案及剂量强度相同.结果 治疗周期(化疗+百杰依)血小板最低值、化疗第15天血小板数值回升幅度均高于对照周期,血小板恢复至≥90×109/L以上的时间少于对照周期,差异有显著性.不良反应以I~I I级乏力、肌肉关节疼痛为主.结论 百杰依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下降有确切的治疗作用,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与血小板增多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斌  黄羽 《广西医学》2009,31(11):1677-167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36例恶性肿瘤Ⅰ、Ⅱ期44例(A组),Ⅲ、Ⅳ期92例(B组),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组血小板。结果B组血小板增多发生率51.09%,高于A组的18.18%、健康对照组的6.00%,B组血小板计数为(279.17±78.94)×10^9/L,较A组的(196.91±83.08)×10^9/L及健康对照组的(171.48±57.33)×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可引起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恶性肿瘤发展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