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及曹县人民医院1996年6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B超和CT检查能发现囊肿但不能确定类型。浆液性囊腺瘤7例均行肿瘤局部切除;黏液性囊腺瘤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体尾切除5例;囊腺癌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胰体尾切除术2例,胰体尾加脾切除1例。光镜下浆液性囊腺瘤囊壁由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组成;黏液性囊腺瘤囊壁由高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可见乳头状突起;囊腺癌囊壁细胞核异形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及间质浸润。15例获得B超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1~129个月),除1例行胰体尾切除加脾切除的老年囊腺癌患者术后6个月死于营养衰竭和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并发糖尿病外,其余患者生存满意,未见肿瘤复发。结论B超和CT是本病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加强对本病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是提高诊治率的关键。手术切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38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1月~2005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8例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了分析.结果胰腺囊腺瘤、囊腺癌主要发生在胰体尾部(79%),女性多见(84%),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超声和CT是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组病例超声的诊断率为66%,CT为78%,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对诊断意义不大.38例胰腺囊腺瘤、囊腺癌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1例,胰体部分切除1例,胰体尾切除21例,肿瘤摘除8例.手术切除的28例胰腺囊腺瘤中25例获得随访,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23例健在.8例胰腺囊腺癌手术切除5例,4例获得随访,3例存活.手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为28%.结论胰腺囊腺瘤手术切除后可以达到治愈,囊腺癌切除后也有较高的生存率.术中病理检查是术式选择的关键,对于诊断明确的良性肿瘤可行胰腺局部切除术,或行肿瘤摘除术.  相似文献   

3.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的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3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胰腺囊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多为病程较长的上腹部肿物和胀痛。B超、CT及ERCP等能协助诊断。全组手术切除率为80.0%(良性肿瘤100%,恶性肿瘤70.0%)。肿瘤位于头颈部者7例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保留十二指肠及少量胰头的胰腺近全切除1例、胰腺节段切除2例、胰颈肿瘤摘除1例;位于胰体尾者17例中行肿物摘除1例、胰体切除4例、胰体尾切除及脾切除11例、胰节段切除及胰空肠Roux-en-y吻合1例;6例广泛转移者仅行活检及姑息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胰瘘( 20%) ,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依据上腹部肿物及影像学检查(超声、CT) 来发现。其手术切除率较高,预后较好,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首选手术方式为包括部分胰腺组织的全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4.
胰腺素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78-1998年收治的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胰腺囊性肿瘤的1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腺囊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临床表现为病程较长的上腹部肿物和胀痛。钡餐、B超、CT及ER-CP能协助诊断,本组11例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胰体尾加脾切除6例,肿瘤单纯切除2例,囊肿-空肠袢式吻合1例,手术切除率为90.9%,术后1例死于腹内感染并峰主血症术后存活的10例均获随访(100%)。1例胰腺囊腺瘤手术后3个月死于心肌梗死,1例胰腺囊腺癌术后4年3个月死于癌转移,其余均健在,结论 凡中青年女性,上腹或左上腹出现较大肿块,且病程较长。结合B超和CT检查可对本病的诊断,胰腺囊腺瘤或囊腺癌,癌体虽较大,均有完整的包膜,而易于分离切除,首选手术方式为包括部分胰腺组织的全肿瘤切除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常见类型、诊断及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98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B超、CT和Mill等影像学检查也能发现胰腺囊肿病灶但不能确定具体类型。本组胰腺囊腺瘤57例(浆液性囊腺瘤32例,黏液性囊腺瘤25例),黏液性囊腺癌1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9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9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26例,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28例,胰腺节段切除术7例,胰体尾切除加脾脏切除25例,肿瘤摘除术12例。术后均进行随访,3例胰腺囊腺癌患者于术后6个月到4年期间死于癌转移或其他疾病,1例囊腺癌患者术后9个月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后现仍生存,其他均存活。结论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手术切除为治疗该肿瘤的最有效手段。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提高其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良性病变切除术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 2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院对胰体尾部良性病变施行切除脾动静脉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 8例。8例病人中 ,男 5例 ,女 3例。年龄 18~ 6 2岁 ,平均 4 0岁。术前CT检查均提示胰体尾良性病变 ,术中、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胰腺囊腺瘤 2例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1例 ,胰腺假性囊肿 3例 ,胰体尾外伤 2例。术前B超及CT检查脾脏正常 ,均行切除脾动静脉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手术方法 :充分切开胃结肠韧带进入小网膜腔 ,置入S拉钩向上牵开胃壁 ,使胰体尾和脾门完全显露。控查肿瘤 ,并取少许组织送快速病理检查 ,如为良性肿瘤 ,则准备行保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浆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瘤7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B超和CT诊断胰腺囊性肿瘤的正确率分别为85%(11/13)和92%(12/13).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胰体尾部切除3例,胰腺局部切除3例,囊壁大部切除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21例胰腺囊性肿瘤的病例资料.结果 21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1例,黏液性囊腺瘤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其中仅7例患者伴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其他均为健康体检时所发现.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胰尾切除术、2例行胰腺肿瘤摘除术、4例行胰腺节段切除术;1例囊腺癌患者仅可行姑息手术,其余20例患者随访11~96个月,均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任何影像学检查都不能准确判断胰腺囊性肿瘤的具体病理类型;及时手术探查是防止肿瘤癌变的重要手段,除了已经获得明确诊断、肿瘤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浆液性囊腺瘤之外,都应该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探讨中国大陆2000~2010年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联合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和中国知网等多家中文数据库有关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文章,总结分析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中国大陆2000~2010年共报道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1 865例,男女比例为1:2.1。有完整年龄报道的共1 536例,平均年龄50.8岁,40~60岁的患者约占总病例数的75.9%。65.3%分布在华东及华中地区。54.9%以上腹部疼痛不适为主要症状。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以胰体尾切除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主,占64.0%。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主要分布在华东及华中地区,以中老年女性多发,因术前诊断困难易被误诊,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以胰体尾切除和Whip-ple术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19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9例患者中浆液性囊腺瘤8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4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囊腺癌1例。行B超或CT发现胰腺占位病变。位于胰头部5例,胰体部8例,胰尾部6例。行肿瘤摘除术4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5例,胰体尾+脾脏切除手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1例囊腺癌患者困肝脏转移伴腹腔广泛转移、侵犯大血管而肿瘤不能切除仅行胃空肠、胆肠吻合。术后发生胰瘘2例,腹腔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无同手术期死亡病例。19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80个月,平均45.2个月。1例囊腺癌合并肝脏转移患者于术后7个月死亡,其余良性肿瘤患者均未见复发,最长已存活5年。结论胰腺囊性肿瘤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发现,手术切除是理想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术式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6月~200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4例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B超和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达到88%(21/24)和92%(22/24),但不能准确区分其类型。3例浆液性囊腺瘤未行手术治疗;21例手术者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远端胰腺切除术8例,胰腺节段切除术1例,肿瘤摘除术3例,胰瘘是主要的并发症。本组患者均获随访,3例未手术者肿瘤无增大,1例囊腺癌因复发转移于术后11个月死亡,其余均健在,术后无复发。结论B超和CT是胰腺囊性肿瘤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黏液性囊性肿瘤以及伴有症状的浆液性囊腺瘤需手术治疗。胰腺囊腺瘤手术切除后可获治愈,囊腺癌术后疗效也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胰腺囊性肿瘤26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6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和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8%(23/26)和92%(24/26),但不能准确区分其组织类型。26例均行手术治疗并获随访,1例黏液性囊腺癌病人因复发转移于术后11个月死亡,其余均存活,无复发。结论伴有症状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以及黏液性囊性肿瘤及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因有恶变倾向及临床不能鉴别其良恶性,需手术治疗;而无症状的浆液性囊腺瘤可观察随访。胰腺囊腺瘤手术切除后可获治愈,囊腺癌术后疗效也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胰体尾部肿瘤的手术切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 探讨胰体尾部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近18年来,采用手术治疗胰体尾部肿瘤45例,其中恶性肿瘤33例,良性肿瘤12例;行远端胰腺切除17例,联合脏器切除24例,肿瘤局部切除4例。结果 病理类型:胰体尾癌33例,胰岛细胞瘤8例,囊腺瘤2例,上皮样纤维瘤1例,囊性畸胎瘤1例。切除肿瘤最大径:胰体尾癌平均为(8.0±2.6)cm;胰岛细胞瘤平均为(6.5±2.4)cm。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胰瘘2例,膈下脓肿2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上消化道出血 1例,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3例,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结论 远端胰腺切除术是治疗胰体尾部肿瘤的有效方法;术前需常规做好联合脏器切除的准备;胰腺残端的处理选用主胰管结扎加褥式缝合法可有效避免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Cystic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 are uncommon. The authors present one case each of a cystic carcinoma (possibly acinar, which is a rare variant of pancreatic carcinoma), cystadenocarcinoma arising in a mucinous cystadenoma and cystadenoma. These cases illustrat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and management of these lesions. The macrocystic cystadenoma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premalignant and merits aggressive treatment, while the microcystic type is considered benign. If the cystadenoma is removed completely, there should be no recurrence. The cystadenocarcinoma differs from duct carcinoma; usually, the tumour can be removed, and when this is possible the prognosis is excellent. Both the cystadenoma and the cystadenocarcinoma can be mistaken for a pancreatic pseudocyst. The distinction i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5.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发病率低,生长缓慢.我院自1979年12月~1995年3月收治胰腺囊性肿瘤共23例(男8例,女15例,年龄18~71岁),其中囊腺瘤13例(5例恶变)、囊腺癌10例.本文详述了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生物学特性;提出误诊的主要原因.认为提高诊治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熟悉各影像学征象.肿瘤经手术完全切除后病人可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胰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8年来209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胰头肿瘤149例,胰体尾肿瘤54例,全胰癌6例;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加脾切除术59例,姑息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5例,内引流术64例。结果 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42.37%,3年生存率13.56%,5年生存率6.78%,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姑息性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20%,3年生存率6.67%,明显高于未手术者;内引流术后1年生存率仅为9.38%,3年以上生存率为零,与未手术者无明显差异,但生存质量有所改善。结论 根据术前CT和磁共振显像(MRI)检查,对胰腺癌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和分级分期;并根据术中探查肿瘤是否侵犯血管,有无局部或远处转移,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和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Hou BH  Ou JR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8):1409-1411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合理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2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6例,女性26例,年龄24~76岁.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6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瘤9例,其中1例为黏液性囊腺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肿瘤位于胰头颈部12例,位于胰体尾部20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13例行胰体尾切除术(其中2例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3例行胰腺肿瘤摘除术、4例行胰腺中段切除术;1例囊腺癌患者仅行姑息手术.术后发生胃瘫3例、胰瘘5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全组2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10年,3例患者于术后4~34个月分别死于癌转移或其他疾病,其余26例患者均存活,且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胰腺囊性肿瘤术前应首选无创的CT检查,及时手术探查是防止肿瘤癌变的重要手段;具体的手术方式选择应按个体化原则,并应遵循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保留器官的手术方式更要重视术后胃瘫、胰瘘等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