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部分地区不同人群中圆孢子虫感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圆孢子虫 (Cyclosporecayetanensis)是一种肠道寄生虫 ,可引起慢性或顽固性腹泻 ,并与患者免疫功能有关。为了解安徽省不同人群有无圆孢子虫感染 ,我们于 2 0 0 1年 7~ 8月对安徽省部分地区进行圆孢子虫感染调查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①对象 :采集淮南、合肥、蚌埠等 1 1个地市市区及郊区幼儿园幼儿和在校小学生粪便标本 40 0份 (男2 1 7份 ,女 1 83份 ) ;幼儿和成人顽固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 78份 ,顽固性腹泻伴疑似免疫功能低下者 32份 ,共 2 1 0份(男 1 66份 ,女 44份 )。②方法 :询问现病史、既往史、个…  相似文献   

2.
O13 9血清群是 1992在印度、孟加拉国腹泻爆发及流行中新发现的一种非 O1群霍乱弧菌 ,具有产生霍乱毒素的能力。我国自 1993年从腹泻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此菌后 ,国内陆续有该血清型流行的报道。本文在 2 0 0 1年和 2 0 0 2年从两例腹泻病人的粪便中各分离到一株 O13 9霍乱弧菌。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无痛腹泻、米泔样大便 ,腹泻多时每小时达到 6次以上。经治疗均痊愈。现将实验室的检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海安县双溪乡和南屏乡卫生院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粪便。菌株号分别为 0 1582和 0 2 659。1.2 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6日,某校学生李某早餐后40分钟有恶心、呕吐、腹泻症状出现,于9时后相继又有学生出现腹泻症状,于15时30分首例住院,17时该校就诊住院学生人数达17人。于17时20分卫生监督所、监测中心派卫生监督、检验人员到中心医院儿科病房进行调查。采集样品有病人呕吐物1份,胃液2份送到检验中心检验。9月8日10时最后1例住院,住院学生达139人。  相似文献   

4.
1992年8月6日,浙江省某体育训练大队发生一起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该大队食堂自制色拉拌四丁凉菜,于8月6日晚上向运动员提供晚餐,43人共食,进食4小时后出现首发腹泻病例,24小时内共有36人发病,发病率达83.95%。 本次发病潜伏期4~8小时,36名食物中毒者共同症状为腹痛、腹泻、发热,其中最高腹泻次数达18次/日,最高体温达40℃,此外有5人出现呕吐症状。 采集粪便标本22份及病人呕吐物1份。 接种SS平板培养后出现无色、小而半透明,表面光滑,菌落中心呈黑色菌落,经三糖铁斜面培养,有9株便样初步生化反应符合沙门氏菌属,用  相似文献   

5.
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3月 17日 ,大连某大学发生一起学生因食用炸鱼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场采集患者粪便 6份、可疑剩余食物 2份 ,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及鉴定。根据临床症状、病原学检验、血清学鉴定 ,确诊为肠炎沙门氏菌所致。现报告如下。临床症状 患者体温在 39℃以上 ,伴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潜伏期短者 6h ,集中在 12~ 2 2h发病 ,呈急性胃肠炎型。材料与方法 现场采集患者粪便样品 6份 ;可疑剩余食物2份 ,其中 1份为炸鱼 ,1份为炖片口鱼 ;采集 6份患者双份血清 (急性期和恢复期 ) ,放入冰箱内待测抗体效价。按G…  相似文献   

6.
副溶血性弧菌 (V .P菌 )所致的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在沿海地区夏秋季较为常见。已有文献[1] 报道 ,耐热直接溶血素 (TDH )和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TRH)是其致病的主要毒力因子。鲁开国等[2 ] 曾建立了两类溶血素基因的PCR检测方法。本文应用此法对 2 2例食物中毒患者粪便样本及模拟食物标本进行了检测并与常规法进行了比较。1 材料与方法1 1 样本  2 2份食物中毒患者粪便样本分别来自2 0 0 0年 7~ 9月发生的 4起食物中毒。其中A起食物中毒患者粪便样本 7份 (A1~A7) ,B起食物中毒患者粪便样本 6份 (B1~B6 ) ,C起食物中毒患者粪便…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龙海市腹泻患者912份和健康人群509份的粪便进行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及病原菌的测定。经2年的调查结果:共分离11种病原菌,ETEC是这次监测的主要致病菌,其中腹泻患者检出ETEC203份,占22.26%;健康人群50份,占9.82%,P<0.05,两者显著意义。ETEC检出月份在7、8、9月为高峰,基本上与腹泻发生的月份一致。儿童对ETEC及混合感染性较高于成人。为人群中引起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为以后腹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调查与方法1.1调查对象:选择2个自然村作为定点单位,采取到卫生院就诊的腹泻患者粪便912份,同时在定点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确定引起腹泻的病原体,对腹泻患者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5份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GI型和GII诺如病毒RNA检测。结果5份患者粪便标本中,1份检出GII型诺如病毒核酸。结论大连地区的感染性腹泻病例中存在GII诺如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春市儿童医院婴幼儿杯状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方法收集长春市儿童医院2008—2012年间所有5岁以下(0—59月龄)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PCR法进行检测。结果共采集粪便标本2082份,其中HuCV阳性292份,检出率为14.0%,男女比例3.0:1,以25-50月龄为主,检出高峰为2—4月份。结论HuCV检出率居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第2位。做好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工作有利于早期的采取干预措施,制定防控措施和方法,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一起涉外船舶船员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stx1)感染性腹泻调查处置情况,为处置类似境外输入性传染病疫情事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3月10-25日,16名船员中5例患者出现腹泻、腹疼症状,经运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对16份肛拭纸标本和10份粪便样进行检测,显示1份肛拭纸标本和2份粪便样品EHEC-stx1阳性。结论该输入性疫情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应加强信息统一管理,妥善处置涉外传染性疫情。  相似文献   

11.
<正>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引起腹泻国内尚未见报道,但国外对该原虫感染而引起临床症状的报道日益增多。为了探讨人芽囊原虫致病情况,1990年7~8月份在焦作地区收集居民粪便383份,查出单纯人芽囊原虫感染者34例,其中有临床症状者19例(55.88%)。引起腹泻等症状较重者二例,现报告如下。病历资料例1、女,13岁,学生。患者入夏以来反复出现腹泻、腹痛、厌食、乏力。每日排便2~4次,大便色黄、稀薄、偶有水样泻。病人面黄,嘴唇苍白,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1995年8月17日上午10时许,乐清市东联乡西塘村30多人,食用连桥村吕××出售的(米麻)糍后,约1小时,陆续出现噁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腹泻、头晕,最为突出的症状为呕吐,次数多者达15次左右,食后5小时,再无发病,发病大多在2~3小时之间,共发病28例,最小年龄为3岁,最大80岁,服药后大多数在10小时内症状消失,病程短,愈后良好。 采集患者大便13份,呕吐物5份,糖汁1份,经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和血浆凝固酶试验,甘露醇分解试验,证实2例粪便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茵,取其典型菌株,接种肉汤培养后,经小白鼠动物试验,证实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这次中毒的原因是由于:1.(米麻)糍污染,据查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一起群体感染性腹泻的病因查找。方法:采集病人粪便标本77份,按GB/T4789-2003、《卫生防疫细菌检验》进行检测。结果:77份标本中有13份检出宋内氏志贺菌,1份检出乙型副伤寒沙门菌,1份检出福氏志贺菌。结论:该次群体感染性腹泻事件,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人临床症状确认是一起以宋内氏志贺菌为主的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群体感染性腹泻事件。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 7月 ,我们从 1例急性腹泻病人粪便中 ,分离出 1株拟态弧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 腹泻标本 1份 ,取自 65岁女性患者 ,其食用变质的西瓜 3h后 ,出现腹泻 ( 5~ 1 0次 /d) ,水样便 ,量多 ,后为粘液便伴畏寒、恶心、呕吐 ,无腹痛、无发热。1 .2  相似文献   

15.
王勇  刘秀梅 《卫生研究》2001,30(4):231-233
以兔抗小圆结构病毒 (SRSV)超免疫血清作为包被抗体 ,建立了可对腹泻粪便样品中SRSV进行直接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应用该方法 ,对北京地区 1998~ 1999年秋冬季收集到的 45人份的腹泻粪便样品 ,进行了SRSV存在情况的检测及腹泻人群中SRSV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 ,有 1份粪便样本呈SRSV强阳性 ,有 2份为微弱阳性。经负染电镜观察进一步鉴定 ,在ELISA强阳性样本中可见到典型的SRSV样病毒颗粒。两种方法均可在腹泻粪便样品中检测鉴定出SRSV的存在 ,并反映出在北京地区 1998~ 1999年秋冬季人群中有SRSV散发感染的情况 ,且SRSV感染占腹泻发病患者的比例约为 2 2 %。  相似文献   

16.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发病急、来势凶猛、传播快是该病的特点 ,因而及早培养鉴定出霍乱弧菌对控制该病的流行和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在 1995年 9月~ 2 0 0 0年 9月期间 ,对我科 12 5 6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和呕吐物培养霍乱弧菌的方法进行改进 ,大大缩短了阳性结果的报出时间 ,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标本来源  1995年 9月~ 2 0 0 0年 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急性腹泻患者新鲜粪便样本 10 42份 ,呕吐物 2 14份。1.1.2 试剂 所用培养基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制品厂 ,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购自卫生…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9月,鞍山某酒店发生一起5人食物中毒事件,根据临床症状、病原学检验、血清学鉴定,确认本次中毒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所致。现报告如下。1 临床表现潜伏期2 7~3 2h ,病人症状轻微,主要为腹痛、腹泻、水样便、少数恶心呕吐,体温在3 8~3 9℃间。2 材料与方法现场用肛拭采集患者粪便样品5份,采集5份患者双份血清(急性期和恢复期)。按GB 4789 6-94《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有关方法进行培养鉴定。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由卫生部成都制品研究所生产,在有效期内使用。3 结果3 1 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 5份患者粪便分别接种肠道菌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一起外籍船舶船员感染性腹泻疫情进行病原学检测。方法 采集外籍船舶船员的粪便10份、肛拭子样本16份、血液9份、其他样品6份。依照《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 271—2007)和《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通过细菌培养、核酸检测及毒力基因检测等方法来鉴定本起感染性腹泻疫情是否由O157∶H7引起。结果 从腹泻患者的肛拭子和粪便中,检出2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stx1基因核酸阳性,患者血清中检出志贺毒素EHECstx1,并且从肛拭子和粪便中培养出2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菌株。结论 本次外籍船舶船员感染性腹泻是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并排除本次感染性腹泻是由O157∶H7引起的疫情。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7月 8日晚栖霞市寨里镇中学陆续有 6 0余名学生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系学生食用鲜黄花菜造成的集体食物中毒。1 中毒情况调查1999年 7月 8日上午该校食堂采购人员从外地购进一批鲜黄花菜 2 0 0kg。晚饭用 30kg与鸡蛋、西红柿加工成汤菜 ,近6 0 0名学生食用。晚饭时间为 17点 40分 ,19时开始有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个别出现肢体麻木感。至 2 2时我站接到报告 ,赶到现场调查时有 6 0余人出现上述症状。潜伏期 1~ 4小时 ,腹泻多者 4次 ,少者 1次 ;11名症状较重者入院对症治疗。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岁儿童轮状病毒腹泻发病情况,为建立轮状病毒监测系统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4月主动入户或电话随访玉环市玉城街道、坎门街道和大麦屿街道≤2岁儿童,并向其监护人了解每周腹泻情况,于24 h内采集腹泻儿童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和基因分型。结果 2016年12月—2017年4月期间平均监测1 907人,发生腹泻302例次,腹泻发病率为158.36/1 000人年。共检测粪便标本277份,检出轮状病毒阳性60份,阳性率为21.66%;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为31.46/1 000人年。中度腹泻患者的轮状病毒阳性率为40.00%,高于轻度腹泻患者的15.45%(P0.05)。0~3月龄儿童发生腹泻25例次,无轮状病毒腹泻病例;3~24月龄儿童发生腹泻277例次,轮状病毒腹泻60例次,不同月龄组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基因G分型以G9为主,47例次占78.33%;P分型以P [8]为主,58例次占96.67%。结论玉环市2岁及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为31.46/1 000人年,以G9P [8]型为优势流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