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者采用豚鼠离体胆囊平滑肌条标本,观察P物质对乙酰胆碱、多巴胺引起的离体胆囊平滑肌收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P物质可引起胆囊平滑肌收缩并呈剂量—效应依赖性。②阈上剂量P物质(4×10~(-7)M)可明显加强乙酰胆碱(10~(-5)~10~(-7)M)及多巴胺(10~(-3)M)引起的离体胆囊平滑肌条的收缩效应。由此启示:P物质作为一种兴奋性递质或(和)调制物(Modulater)可与乙酰胆碱和多巴胺共同参与胆囊平滑肌运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郁散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氟西汀组、抗郁散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其中50只大鼠采用CUMS制备抑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检测脑内5-HT和NE含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抗郁散中剂量组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0.05),行为活动明显增多(P〈0.05),对糖水的偏嗜明显增强(P〈0.05),脑内单胺神经递质NE和5-HT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抗郁散具有改善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特征,明显提高CUMS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5-HT和NE的含量,提示抗郁散通过提高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5-HT和NE的含量或活性,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郁散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氟西汀组、抗郁散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其中50只大鼠采用CUMS制备抑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检测脑内5-HT和NE含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抗郁散中剂量组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0.05),行为活动明显增多(P<0.05),对糖水的偏嗜明显增强(P<0.05),脑内单胺神经递质NE和5-HT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抗郁散具有改善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特征,明显提高CUMS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5-HT和NE的含量,提示抗郁散通过提高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5-HT和NE的含量或活性,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豚鼠和家兔分离与未分离的环肌和纵肌标本上,对比观察它们对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反应的区别,分析参与活动的受体。主要结果①在分离和未分离纵肌之间未见明显的区别,对两种刺激均发生收缩反应;而分离和未分离环肌则有明显的区别,前者对两种刺激均不反应,后者都发生收缩,提示环肌的收缩有赖纵肌-肌间神经丛的存在。②在豚鼠回肠纵肌上含M受体和α_1受体,环肌上除M受体外,尚有N受体,未见α受体;兔的纵肌上以M和α_2受体为主,在环肌上未见此两类受体。  相似文献   

5.
给大鼠静脉注射P物质后,观察大鼠在体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发现P物质能引起大鼠心脏的收缩幅度显著加强,而对心率无明显改变。注射前收缩幅度为9.74±0.36mm,往射后即刻收缩幅度为11.64±0.49mm(P<0.001),5分钟后为10.78±0.43mm,(P<0.001),切断大鼠双侧迷走神经前后注射P物质所引起的心脏收缩加强效应来见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PSS)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纹状体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余5组(分别为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PSS大、中、小剂量组)均以线栓法制作急性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栓塞前30 min,PSS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PSS 10 mg/kg、5 mg/kg和2.5 mg/kg及尼莫地平3 mg/kg,缺血1 h再灌注4 h后进行神经病学评分.另取大鼠60只,分组及处理方法同上,各组大鼠缺血2 h再灌注1 h后断头取脑,分离大脑皮层、纹状体,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出现神经运动功能障碍,PSS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均明显改善,PSS各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皮层及纹状体5-HT、DA、NE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SS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各单胺类递质含量均升高(P<0.05).结论:PS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改善单胺类递质的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7.
8.
海仁酸(KA)刺激大鼠延髓腹侧面头端(RVM)引起血压上升,同时伴有脊髓胸段和延髓的P物质样免疫活性(SPLI)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和肾上腺素(AD)含量增高;而中枢各脑区的NA和AD含量无明显变化。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h)P物质(SP)拮抗剂D-脯~2,D-苯丙~7,D-色~9-P物质(D-SP)可拮抗KA引起的增高血浆NA和AD的作用,从而阻断了KA的升压效应。提示延髓—脊髓SP能下行通路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参与KA的升压效应;而中枢儿茶酚胺系统不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症发作情绪障碍对P物质(SP)、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发作情绪障碍患者95例,给予患者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治疗前、治疗4、6、8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采用情感障碍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情绪障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不同时间患者脑脊液内P物质、神经肽Y、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结果 治疗4、6、8周时,患者HAMD、HAMA、情感障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8周时,患者NPY、5-HT、5-HIAA、NE均高于治疗前,S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罗帕西汀片治疗抑郁发作时情绪障碍,能显著抑制抑郁、焦虑及情绪障碍症状,改善患者多种神经递质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12只麻醉、肌肉麻痹及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的家兔,用五管微电极记录膈运动神经元单位活动,并观察微电泳给予单胺类递质对单位活动的影响。微电泳给予5-羟色胺(5-HT)可引起膈运动神经元单位兴奋,微电泳给予赛庚啶(C)能阻断这一兴奋效应。微电泳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A)可引起膈运动神经元单位兴奋,微电泳给予酚妥拉明(P)也能阻断NA的兴奋效应。提示5-HT和NA递质可能在脊髓水平呼吸驱动信息的整合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14只昆明系小鼠中建立了穿梭箱条件回避反应(CAR)行为模型。观察 P 物质(SP)对小鼠(CAR)记忆的影响。以(CAR)的正确反应率连续3 d 达80%以上为达标标准。达标后实验组(8只)立即腹腔注射 SP,对照组(6只)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然后逐日检查它们CAR 的保持情况。结果表明:①SP 能明显延缓动物记忆的消退。48h 记忆检查发现实验组 CAR正确反应率为(67±3)%,对照组为(57±9)%,p<0.01,两者有极显著差异。②SP 能显薯增强实验动物记忆的保持,实验组 CAR 完全消退天数为(8.13±0.83)d,对照组为(5.00±0.63)d,两者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2.
下呼吸道的P物质能神经纤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ABC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免疫反应纤维在豚鼠和大白鼠下呼吸道内的定位分布。这些纤维主要分布在气管、支气管、肺内各级支气管的粘膜上皮、平滑肌、外膜疏松结缔组织、肺泡隔和肺内血管壁及其周围。呼吸道粘膜的基膜和神经上皮体也呈P物质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雄性成年SD大鼠离体下丘脑,腺垂体,睾丸三级组织进行培养顺序灌注,观察了P物质对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黄体生成素及睾酮分泌的影响。将实验动物50只,随机分成五组,前三组进行下丘脑,腺垂体培养;后两组进行腺垂体,睾丸培养。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P物质拮抗剂对雌性大鼠孕酮生成的中枢性影响。在间情期中,侧脑室注射P物质拮抗剂2μg/1μl,引起下丘脑、腺垂体和卵巢的P物质明显降低,而血清孕酮明显增加,以侧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做为对照。这些结果证明,在雌性大鼠间情期中,P物质可能对孕酮生成有一种中枢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