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4眉~2000年9月我院对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施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莹 《河北医药》2001,23(1):70-71
近年来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在国内外应用成功率较高 ,并发症少。 1990年10月~ 2 0 0 0年 5月我院成功地为 11例AMI患者直接行PTCA手术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1例患者 ,男 10例 ,女 1例 ,年龄 6 5~ 84岁。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心绞痛 ,其中心源性休克 2例 ,心律失常 7例 ,心力衰竭 2例。心电图显示 :ST段明显抬高。冠状动脉造影 (CAG)显示 :单支血管病变 7例 ,二支病变 3例 ,三支病变 1例。梗死相关血管 :左主…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4年12月起对15例冠心病病人成功地实施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即应用气囊导管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改善冠脉血流。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新的非手术疗法,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PTCA的研究现况。 1964年,Dotter和Judkins介绍了经皮插入导  相似文献   

5.
200例冠心病患者,63例为心肌梗塞后择期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132例患劳力型心绞痛、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为急诊PTCA。PTCA方法按常规进行,195例成功,成功率97.5%。扩张232处病变,其中左前降支病变147处,右冠病变63处,回族支病变22处。冠脉病变分型:A型病变118支,B1型病变68支,B2型病变21支,C型病变25支。C型中21支为完全闭塞病变,17例手术成功。手术并发症包括急性血管闭塞2例,血管内膜撕裂C型以上15例,死亡1例。4年随访中,5例患者症状复发,其中3例为原扩张部位再狭窄。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我院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3例。均为男性,年龄40~61岁。病变血管1支、2支和3支者各1例,2例成功。  相似文献   

7.
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即用经皮穿刺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冠状动脉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冠脉内支架是一种可被球囊扩张开的多孔不锈钢管,它在冠脉内起支撑作用,用于预防PTCA后再狭窄和急性闭塞,也常用于PTCA后残余狭窄及轻度内膜裂病人。我国自九十年代开展此项工作,临床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
刘志勇  吴熹 《江苏医药》2001,27(3):210-211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CABG)于 1968年由ReneFavaloro首先应用大隐静脉做“桥”的材料完成了旁路手术。以后 ,由于手术技术及心肌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 ,CABG手术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都大大下降。 80年代中期以来 ,由于在术中普遍应用了内乳动脉 ,取得了很好的远期临床效果。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在 1978年由AndreasGruentzig应用于临床 ,随着导管技术、导管材料及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 ,PTCA已成为和CABG并驾齐驱的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CABG手术创伤性…  相似文献   

10.
1997年7月至1998年12月先后为30例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扩张成形术(PTCA),均获得满意疗效,手术成功率高,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恢复甚快。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洪浪  盛国太 《江西医药》1999,34(6):326-329
目的 探讨PTC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1998年4月 ̄1999年4月,17例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其中3例为急性心肌梗塞,15例患者的21外冠状动脉病变成功地进行PTCA,其中10例患者的12处病变置入12枚支架,立即行冠脉造影。结果 17例冠状动脉扩张满意,无残余狭窄,所有病例胸痛缓解或消失,1例术后7个月再发心绞痛,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结论 显示PTCA和支架术是安  相似文献   

12.
13.
《上海医药》2012,(2):6-6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通过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等方法将导管、导丝、球囊沿动脉送至冠状动脉相应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数秒钟至数分钟,消除冠脉狭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12h内进行急诊PTCA,术后即刻行血管造影并进行随访(6—12个月)观察,评价其疗效。结果48例患者共扩张57支血管,其中左前降支36支,左回旋支12支,右冠状动脉9支;完全闭塞性病变24支,成功率为75.0%(18/24),而不完全闭塞性病变33支,成功率97.0%(32/33)(P〈0.05)。随访6-12个月,40例(83.3%)无靶血管再狭窄及与其相关的心绞痛、心肌梗死,8例(16.7%)因靶血管再狭窄而进行支架植入治疗。结论急诊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心肌细胞的影响 ,对 2 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冠心病患者 ,分别测定其术前和术后 6、1 2、2 4、4 8、72h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水平 ,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患者术前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为 (0 1 0± 0 0 4 ) μg/L ,肌酸激酶MB同工酶为 (1 1 5± 2 5)U/L ;有 1 1例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术后 6h升高至 (0 2 4± 0 0 4 ) μg/L ,4 8h达峰值为 (0 86± 0 1 4 ) μg/L ,96h渐降至 (0 2 6± 0 0 6) μg/L ,球囊扩张总时间长及扩张次数多者升高明显。仅有 2例患者术后肌酸激酶MB同工酶增高。结果提示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可对心肌细胞造成微小损伤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6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临床分析为老年AMI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连续行直接PTCA的AMI患者共139例,根据年龄分成≥65岁和<65岁2年龄组,比较其在院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在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面,随年龄老化,不利因素显著增加。在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院期间病死率,≥65岁组为16%,<65岁组为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65岁以上老年患者直接PTCA有较高的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在院期间PTCA预后与年龄密切相关。合并心源性休克可能是AMI患者直接PTCA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8.
殷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69-3470
近几十年来,冠心病研究进展迅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再灌注治疗尤其引人注目,它对限制梗死范围,保持心功能及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得到一致的肯定.以溶栓治疗相比,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即时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成功率高,再梗死率低,缺血复发少,而出血的并发症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的发生率低,使AMI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老年(≥70岁)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发病时间12h以内,70岁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TCA(必要时冠脉内植入支架);并随机选择同期72例发病时间12h以内,未行溶栓或PTCA的70岁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和1年随访。结果治疗组中68例患者术后即刻血流皆达TIMIⅡ~Ⅲ级,手术成功率97.14%,治愈率98.57%,1年内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18.57%,因心脏原因再住院率21.43%;对照组死亡9例,治愈率87.50%,1年内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33.33%,因心脏原因再住院率43.06%,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1年随访治疗组心功能明显较对照组为优。结论直接PTCA治疗老年(≥70岁)急性心肌梗死治愈率高,能更好地消除梗塞后心绞痛,保护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高龄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CAD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以随机选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非老年CAD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二组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且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所有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血管特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二组的PCI的成功率和干预率无显著性差异。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围术期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经过积极妥善处理恢复正常,术中无死亡病例,且随访结果也无差异。结论 PCI在治疗老年CAD患者上安全可靠,且治疗效果较佳,并发症少,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