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疾病内镜治疗术后气囊预防性扩张的临床价值。[3-法]将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经氩离子凝固疗法(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透明帽辅助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using cap-fitting,EMRC)、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术后患者,分为术后气囊预防性扩张组(治疗组)和未进行预防扩张组(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未发生食管狭窄、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对照组发生吞咽困难患者5例,3例为一过性,未经临床处理自行缓解;另2例应用气囊扩张2次、3次后症状消失。[结论]对于全周型BE行APC治疗3次以下及EMRC、ESD术后创面超过2/3管腔的患者,术后早期进行气囊预防性扩张,可以有效预防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技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位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的黏膜下肿瘤,采用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治疗,包括直接结扎、透明帽辅助结扎、双通道内镜结扎以及联合黏膜下剥离术(ESD)结扎.术后内镜随访,评价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自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共入选128例黏膜下肿瘤患者,食管28例,胃82例,十二指肠18例.3例采用直接结扎法,105例采用透明帽辅助结扎法,8例采用双通道内镜结扎法,12例联合ESD结扎.111例患者接受内镜随访,16例病灶(14.4%)较前明显缩小,16例(14.4%)尼龙绳未脱落,其余71例(63.9%)病人病灶完全消失,治疗有效率为92.8%.均未出现迟发性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尼龙绳结扎联合其他辅助方法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是安全及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类癌的内镜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经内镜切除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的17例十二指肠球部类癌患者资料,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2~52岁,平均(36.3±8.4)岁。结果17例患者术前均应用超声内镜诊断,其中考虑为异位胰腺4例,类癌13例,最大直径0.4~1.0cm,均与固有肌层分界清晰。内镜治疗均取得成功,采用透明帽辅助切除法,术中与术后无并发症出现。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均证实为类癌,因此超声内镜的术前诊断准确率为76.5%。患者平均随访观察(20.5±12.4)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病例。结论超声内镜可以有效地判定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浸润深度,评价内镜下切除指征,但无法术前定性诊断。内镜透明帽辅助下切除治疗十二指肠类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FICE辅助下氩等离子凝固术( APC)治疗肠化型Barrett食管( BE)的效果。方法选择肠化型BE患者72例,随机分为FICE辅助下APC治疗组38例(观察组)、普通胃镜下APC治疗组34例(对照组),分别在FICE内镜辅助、普通胃镜下行APC治疗。分别于BE黏膜完全消除后3、6、12个月进行内镜及病理随访。结果观察组首次治疗后内镜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分别为11、19、4、8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 FICE辅助下APC治疗肠化型BE虽不能提高治疗效果,但能提高首次治疗后内镜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丽水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ESD治疗低位直肠LST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内镜下ESD治疗一次性成功,术后未见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3~6月未见病变残留.[结论]ESD治疗低位直肠LST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内镜微创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下应用改良透明帽治疗食管狭窄处异物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58例内镜下应用改良透明帽治疗食管狭窄处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异物的类别、滞留部位、内镜下治疗状况、治疗时机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改良透明帽的应用价值.结果 58例中,54例食管狭窄处有异物的患者得到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3.1%;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5.2% (3/58),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死亡.结论 内镜下用改良透明帽取出食管狭窄处异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窦孤立性黏膜隆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7例胃窦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经超声内镜明确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并愿意接受内镜治疗的患者,实施ESD治疗.[结果]本组患者ESD治疗均为一次性完成,未出现出血、穿孔、狭窄等并发症,术后1、3、6个月经内镜复查未见病变残留.[结论]ESD治疗胃窦孤立性黏膜隆起病变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VIO200D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的大肠息肉进行内镜下治疗。结果258例老年患者共检出525枚息肉全部使用APC治愈,根据息肉大小和形态,使用APC灼除302枚(57.5%),APC切除89枚(17%),黏膜下注射后APC切除134枚(25.5%),局部渗血者行APC电凝或钛夹止血。术后2例(0.8%)出现少量便血,予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无穿孔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APC可作为老年人大肠息肉的首选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控制聚桂醇不同剂量的应用观察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治疗内痔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入组的60例患者进行CAES治疗内痔出血,控制聚桂醇一点注射的剂量在2 mL内,总结常规或急诊硬化注射治疗的止血疗效,近期和远期出现再出血的情况,以及术后和随访期间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60例患者中有24例为急诊内镜下硬化...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治疗胆、胰疾病的一种方法,而术后出血是EST的并发症之一。EST术后迟发性出血有一定的隐匿性,我们运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成功治疗了3例EST术后迟发性出血,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上食管异位胃黏膜(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the upper esophagus,HGMUE)是指胃黏膜出现于食管上段,且引起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因其位于颈段食管,在胃镜检查时常被漏诊或误诊。自2006年1月到2007年12月,我们在10000余例胃镜检查中发现39例该病患者,行病理学检查确诊后进行了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内镜前端透明帽在内镜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透明帽辅助黏膜下肿瘤结扎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异物取出、内镜下静脉曲张结扎术和硬化剂注射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经内镜隧道式黏膜剥离术等。本文就不同类型透明帽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漏斗型先端帽辅助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5例我院收治的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25例,采用漏斗型透明帽尖端,拨开阑尾开口的Gerlach瓣,应用取石网篮对准阑尾内口进行钝性分离和插管,将取石网篮插入阑尾腔内约4~5 cm,张开后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阑尾腔,直至无脓性分泌物排出。结果 手术成功23例,成功率达92%,失败2例,失败率8%。手术成功的患者术后腹痛症状立即明显缓解,治疗成功率100%。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26 d,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阑尾切除率13.1%。结论 漏斗型先端帽辅助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手术成功率高,治疗效果显著,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食管癌、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2月~2009年4月经色素内镜筛查且活检证实为早期食管癌及重度不典型增生的32例患者,在静脉麻醉下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透明帽法治疗,其中早期癌8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4例。结果对早期食管癌及重度不典型增生的32例患者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透明帽法治疗,成功27例,小量出血2例,无穿孔及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严格筛选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透明帽法治疗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软式内镜下透明帽辅助硬化术治疗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双矿医院收治的经软式内镜下透明帽辅助硬化术治疗的56例内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首次硬化治疗止血成功率、术中及术后肛门疼痛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情况。 结果首次硬化治疗止血成功率为89.2%(50/56),术后6个月观察,达到痊愈标准的41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达98.2%(55/56)。疼痛情况:治疗时:无疼痛42例(64.6%)、轻微疼痛12例(21.4%)、剧烈疼痛2例(3.5%)。术后48 h:无疼痛53例(94.6%)、排便痛3例(5.3%)、持续疼痛0例。患者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42例(75%)、满意11例(19.6%)、不满意2例(3.5%)、非常不满意1例(1.7%)。 结论软式内镜下透明帽辅助硬化术治疗内痔出血具有首次治疗成功率高、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非镇静状态下透明帽辅助治疗与常规内镜治疗前、治疗中2 min时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作呕反应程度,治疗完成时间,食管黏膜损伤情况和视野清晰度,以评价内镜头端透明帽辅助食管上段异物取出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和耐受性。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透明帽辅助治疗组(72例)和常规内镜治疗组(72例);分别监测患者检查前、检查中2 min时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作呕反应程度,治疗完成时间,食管黏膜损伤情况和视野清晰度。结果透明帽辅助治疗组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与常规内镜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帽辅助治疗组的视野清晰度明显高于常规内镜治疗组(P<0.01);透明帽辅助治疗组的治疗完成时间、作呕反应、黏膜损伤率均低于常规内镜治疗组(P<0.05)。结论内镜头端透明帽辅助食管上段异物治疗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食管静脉曲张在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食管静脉曲张在无痛胃镜下进行套扎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182例肝硬化患者,共进行267例次内镜下套扎治疗,将其分成2组,其中普通内镜组115例次,无痛胃镜组152例次,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调查患者对内镜下套扎治疗的耐受情况及医师对手术的满意度,无痛胃镜组观察术前及术后7天的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结果无痛胃镜组术中收缩压与术前相比下降9.5%(P〈0.01),舒张压下降15.3%(P〈0.01),均为一过性,术后即恢复;普通胃镜组术中收缩压与术前相比升高10.5%(P〈0.01),舒张压升高13.45%(P〈0.01),亦为一过性,术后即恢复;两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操作医师对食管蠕动及视野满意度无痛胃镜组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P〈0.01)。结论食管静脉套扎术在无痛胃镜下进行是一种安全、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隆起病变内镜下治疗多种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经内镜治疗的十二指肠隆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内镜手术方法、并发症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例中除1例十二指肠癌、1例类癌、1例>2 cm的间质瘤转外科手术外,其余114例均行内镜治疗.114例中行氩气凝固术45例,圈套切除术27例,内镜黏膜切除术36例,3例十二指肠囊肿行开窗引流术,3例直径≤2cm的间质瘤行介入性超声内镜(EUS)随访;4例术中发生出血,均在内镜下用钛夹或者氩气刀止血成功.术后随访1~12个月总有效率100%.[结论]十二指肠壁较薄,操作空间相对较小,内镜治疗时尤需注意切除深度.对来源于固有肌层的直径>2 cm的病变,不主张内镜下治疗;对≤2 cm的病变采用EUS随访为较适宜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消化道病变内镜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3月~2009年3月,采用内镜下APC单独或联合治疗509例消化道病变患者,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53例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及息肉残迹经APC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内镜,黏膜色泽正常,原治疗部位无复发。68例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治疗后1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内镜复查病灶好转或消失。17例Barrett食管患者6个月后内镜及病理检查示14例恢复为鳞状上皮,12个月后复查未见复发。38例消化道出血经APC治疗后均未再出血。12例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晚期食管癌患者经APC治疗后实现再通。15例食管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经APC治疗病灶消除。6例联合黏膜切除术早期癌患者治愈。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APC在消化道病变内镜介入治疗中效果显著,且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黏膜白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3月-2011年11月,采用内镜下APC治疗137例胃黏膜白斑患者,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37例患者中,黏膜白斑病检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7例(48.91%),伴轻度异型增生27例(19.71%),浅表性胃炎的43例(31.39%),治疗3月后复查胃镜示黏膜白斑病灶均消失,原黏膜白斑处病检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消失65例(97.01%),异型增生消失23例(85.19%),浅表性胃炎消失40例(93.02%):原黏膜白斑处病检示萎缩性炎症伴肠化3例(4.48%),萎缩性炎症伴异型增生4例(14.81%),浅表性炎症3例(6.98%),治疗有效率92.70%,所有病例治疗中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2年未发现癌变病例。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白斑,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