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同时与之相关的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增加.他汀类药物除了调脂作用以外,还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抗氧化应激等途径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总体而言,及时启动他汀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是有益的,尤其是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凝血功能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循环学杂志》2016,(1):69-7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较为常见的病因。DN凝血功能异常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早期发现及干预可以减少血栓形成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西医常以抗血小板、抗凝药物防治血栓形成,但缺少大量前瞻性研究,且副作用较多,中医药对防治血栓和降低副作用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尿蛋白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指标之一,研究发现它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本文关注了糖代谢异常对微血管的影响,并重点论述了尿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微血管病变的关系以及内在机制,证明尿蛋白可作为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早期预警指标和糖尿病进展的无创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微血管病(Microvascular Diseases)是缺血(氧)、氧化应激、自身免疫等多种病因造成微血管及其周围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结缔组织病、肾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多种疾病共同的病理过程[1]。研究表明,微血管功能障碍发生早于大血管病变[2,3],微血管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预后和转归。然而,临床常用的踝肱指数(Ankle  相似文献   

5.
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瘦素与 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照组、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各 30例 ,其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包括糖尿病肾病 2 5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2例 ,同时合并DN与DR者 7例。检测血清瘦素、胰岛素及血糖浓度 ,分析瘦素水平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无微血管病变组及微血管病变组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为 (7 2 0± 2 11) μl/L、(7 95± 3 78) μg/L及 (10 2 6± 4 37)μg/L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 (t=2 .18,P <0 0 5 )及对照组 (t=2 .71,P <0 0 1) ,而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瘦素浓度与体重指数、胰岛素呈正相关 (r =0 .2 9,P <0 0 5 ;r =0 .34,P <0 .0 1)。结论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血清瘦素浓度升高 ,瘦素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高热量饮食与链脲菌素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测定Hcy水平,观察其与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大鼠成模12周后,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基底膜及视网膜毛细血管壁的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22周后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升高。结论 Hcy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Hcy血症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阿斯匹林(ASA)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对服用ASA的95例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及46名正常对照者血小板数目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小剂量ASA能降低GMP-140水平,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破坏,有效地阻止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与微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 3 3 4名 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合并微血管并发症但未合并大血管并发症者 3 2人作为微血管并发症组 ,并选择年龄与之匹配的无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 55人作为无并发症组 ,观察二组患者血清vonWillebrand因子 (vWF)水平 ,并与年龄相接近的正常对照组 ( 4 0例 )比较。结果 :血清vWF水平正常对照组 0 .92U± 0 .44U/ml;无并发症组 1.15U± 0 .42U /ml ;微血管并发症组 1.3 7U± 0 .44U/ml;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vWF、空腹血糖分别与糖尿病人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显著相关 (ExpB分别为 3 .0 2 3 ,1.3 3 7,P <0 .0 5~ 0 .0 1) ,以vWF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糖尿病病程、甘油三酯分别与vWF呈显著独立正相关 (B =0 .53 ,0 .3 5,0 .2 9,P <0 .0 5~ 0 .0 1)。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此变化随着微血管并发症的进展呈进行性加重。以vWF升高所反映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细胞形态异常与其有关。本文对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进行测定分析,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讨: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测定82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浆ET及NO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ET水平升高(P<0.01),与IAI呈现负相关,而NO则明显下降,与IAI呈正相关,在伴有微血管病变中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两者共同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vW因子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v W因子 (vonWillebrand因子 ,vWF)是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的一种重要的内皮下粘附蛋白 ,参与血小板粘附、聚集 ,是血小板粘附于受损微血管的一个重要因子 ,在微血管内皮细胞受到刺激时释放至血浆 ,其水平升高已经成为微血管内皮损伤标志之一。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认为微血栓形成在微血管病变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导致微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小板被激活、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1] 。vWF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  相似文献   

12.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677C→T突变与糖尿病微血管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677C→T突变与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将168名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diabetic microangiopathy,DMA)组,采用PCR-RFLP检测各组MTHFR677C→T突变,统计各组对象的突变频率。结果 与无糖尿病微血管病患者和正常人相比,糖尿病微血管病患者MTHFR677C→T(T/T基因型)变频率更高(22.6%vs6.7%和5.5%,P<0.01),MTHFRT/T基因型对MDA的OR值为3.36,P<0.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中MTHFR677C→T突变为其发生微血管病的一种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据美国WebMD医学新闻网(2016-12-03)报道,一项新研究证实,虽然吸烟对健康已经非常有害,但加上糖尿病会让早死的风险增加更多。研究发现,同时有糖尿病的吸烟者的早死风险比没有血糖疾病的吸烟者多增加1倍。纽约Montefiore医学中心的临床糖尿病中心主任Joel Zonszein博士认为,吸烟对所有人都不好,但对于那些糖尿病患者更不好。这篇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这种疾病的女性吸烟者来说,有糖尿病的女性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增加了80%。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微血管病的临床病理生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患者大多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糖尿病性微血管病(diabetic microangiopathy)密切相关。本文将针对糖尿病性微血管病的临床病理生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胰岛素及胰岛微血管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表达水平;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及胰岛微血管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小鼠胰岛β细胞数量、β细胞/α细胞数量比、β细胞分泌颗粒数量及胰岛素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糖尿病组小鼠胰岛微血管数量,CD3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微血管内皮细胞及胰岛周细胞线粒体肿胀变性;微血管基膜厚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时血清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糖尿病时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其与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对53例Ⅱ型糖尿病和32例对照组的血清NO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NO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有微血管病变(有肾脏病变和/或神经病变)组的血清NO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1);尿蛋白排泄(UAE)增高组血清NO高于UAE正常组(P<0.05)。结论:糖尿病时血清NO浓度增高;高NO水平引起肾小球高滤过的同时对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的扩张比对出球小动脉的扩张更明显,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蛋白尿排出增加;过量NO的产生具有神经毒性,可耗竭神经元内的能量储存,使神经元死亡。以上结果均参与糖尿病肾病和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据美国2000年统计,每年新增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由DN引起近50%。因而DN的早期诊断并控制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报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DM2)患者肾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本文通过检测DN患者血清Hcy水平,以探讨患者体内Hcy水平与DN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防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糖 尿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四大慢性病之一 ,它可使人致残、致命 ,又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终生疾病。其严重性是因长期高血压所导致的血管受累而引起的慢性并发症。在我国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比非糖尿病者高2倍 ,合并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比非糖尿病者高 2 5倍 ,糖尿病肾病引起肾功能衰竭者高 17倍。如何防治糖尿病的慢性 北京同仁医院糖尿病、内分泌科 ,邮政编码 北京 10 0 73 0本文 2 0 0 0 -0 5 -10收到 ,2 0 0 0 -9-2 0接受并发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 糖尿病肾病与微循环及血液粘度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16 …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血管病变机制与防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糠尿病的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其大血管病变性质为动脉粥样硬化(AS),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等大血管,而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有的慢性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肾等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机制与防治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型糖尿病 (DM)发病率高 ,DM微血管并发症为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高血压为大血管病的一般危险因素[1] ,其与微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少见报告。为此 ,我们探讨了高血压对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16 2例 2型DM患者 (男 6 4例 ,女 98例 )均为住院病人 ,年龄 5 3.32± 7.98岁。DM的诊断依据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标准[2 ] 。微血管病变以糖尿病肾病 (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为代表[3 ] 。其中DN诊断以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大于 2 0ug/min为依据 (放射免疫方法 ) ;DR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