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不明病因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病变黏膜炎症具有连续性、弥漫性的特点.近几十年来,本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1].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一直是UC确诊的金标准,肠镜检查也是本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即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腹痛(以左下腹为主)、腹胀、腹泻。此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西药治疗常运用抗菌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只能针对疾病的发作期使用,长期应用有一定副作用,故采用中药治疗,尤其对本病缓解期的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类型、疾病活动度、既往用药及中医证型分布。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21年7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UC患者共302例,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别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发病类型、疾病活动度、病变范围、内镜下评分、既往用药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等信息,分析比较老年UC的临床特征。结果:302例患者中,≥60岁患者共87例,占总人数的28.81%;其中60岁前确诊者68例,≥60岁确诊者19例,分别占老年UC的78.16%和21.84%。临床发病类型中,初发型老年患者仅1例,占总人数0.33%。慢性复发型老年患者86例,占总人数28.48%。属重度活动期的老年患者1例,占总人数0.33%,而轻中度活动期老年患者共72例,占总人数23.84%。病变属E1~E2的老年患者共78例,占总人数25.83%;病变属E3的老年患者9例,占总人数2.98%。回顾患者既往2年内用药发现口服或局部应用5-ASA的老年患者61例,占总人数的20.20%;静脉或口服激素的老年患者3例,占总人数0.99%。使用硫唑嘌呤的老年...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迄今病因未明.此病属中医"肠癖"、"痢疾"、"滞下"、"肠风"、"脏毒"、"泄泻"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肯定,显示出独到之处,现归纳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瘦素在人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以结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25例作为阴性对照。酶联免疫法观察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2)浓度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组织中瘦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理组织中,瘦素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者,其血清中TNF-α的含量也高于对照者,IL-2则相反。结论瘦素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过量表达,可能通过细胞因子TNF-α的上调和IL-2的下调诱导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中医治疗及中医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和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医组73例采取中医疗法加中医护理,对照组37例单纯服用西药治疗及一般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P〈0.05)。结论中医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并中医护理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治疗护理组。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病,中医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特点,本文从中医诊疗指南制定、循证学评价、中医药抗UC复发、中医治疗机制等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UC的若干进展。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β、TNF-α和IL-10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它们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分为UC组(6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IL-1β、TNF-α和IL-10表达水平的检测: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三者在UC组、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结果UC组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并与临床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UC组血清中IL-10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发病过程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与抑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不一致,可能存在细胞因子网络的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辨证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0 引言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迄今未明,UC 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为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与 UC 的相关性以及中医辨证的关系,我们对 UC 患者100例和体检健康者50例做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UC 组: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龄21岁~65岁,平均43岁.正常组:50例,均为体检健康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18岁~30岁,平均23岁.UC 中单纯湿热内蕴型19例,兼脾胃虚弱型21例,兼气滞血瘀型15例,兼脾虚气滞血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分型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炎症性肠病。中医学没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名记载,根据本病的临床特征,类似于中医之“肠游”、“痢疾”、“泄泻”和“腹痛”范畴。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侯论》中指出:“凡痢,口里生疮,则肠间也有疮也。”此乃中医学对UC口腔并发症最早之描述。  相似文献   

12.
培菲康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NF-α、IL-10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培菲康对三硝基苯磺酸钠(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TNF-α、IL-10水平的影响,寻求UC治疗的有效新途径。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n=10):正常对照组(G1)、模型对照组(G2)、培菲康治疗组(G3)、奥沙拉嗪治疗组(G4)、培菲康和奥沙拉嗪联合治疗组(G5),经不同处理和治疗后,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TNF-α(两步法)、IL-10(S-P法)表达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肠组织中TNF-α、IL-10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G1组各指标显著低于G2组(P0.001),肠组织结构正常;与G2组相比,G3、G4、G5组TNF-α、IL-10细胞阳性率和TNF-α、IL-10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与G3或G4组相比,G5组TNF-α、IL-10细胞阳性率和TNF-α、IL-10mRNA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01);G3或G4组之间,TNF-α、IL-10细胞阳性率及TNF-αmRNA水平无差别(P0.05),而G4组IL-10mRNA水平明显低于G3组(P0.001)。结论TNF-α、IL-10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培菲康能明显降低该过程中肠组织TNF-α、IL-10的表达水平,可能通过调控这两个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13.
细胞因子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溃疡性结肠炎 ( UC)是弥散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 ,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 ,其中免疫反应异常尤为受到重视。已经证实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结肠粘膜的炎症免疫反应 ,与 UC的发病及转归密切相关。与细胞因子相关的治疗 ,已在国外试用于临床 ,并取得初步疗效。本文仅就 UC的细胞因子发病机制和治疗综述如下。1 细胞因子与 UC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细胞因子是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肠巨核细胞、上皮细胞等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及免疫功能 ,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小分子多肽的总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图像数据化技术分析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舌象特征,为建立UC的中医客观化辨证评价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UC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共纳入226例,其中大肠湿热证89例,脾气亏虚证46例,脾肾阳虚证18例,肝郁脾虚证40例及寒热错杂证33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45例.使用TDA-1舌诊仪及中医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为未来该类疾病临床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完成治疗的29例活动期UC患者,作为观察组...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8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玉柱 《山东医药》2010,50(47):97-98
目的探讨TNF-α、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8例活动期(病情为轻度12例、中度15例、重度11例)、22例缓解期UC患者(观察组)及2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血清TNF-α及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活动期患者TNF-α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均〈0.05),缓解期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中、重度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TNF-α和IL-8参与了UC的炎症过程;血浆TNF-α和IL-8水平可作为判断UC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和复发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是一种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为细胞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近年来有研究发现,HNF4α对肠道屏障功能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在炎性反应中HNF4α表达减少可促进其下游炎性因子表达。肠黏膜组织中HNF4α基因表达缺陷可引发慢性自发性结肠炎。进一步研究发现HNF4α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成为UC防治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局部结肠黏膜炎症反应为主的,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近20年的研究表明,该病主要与免疫异常、基因变异相关,而感染、饮食、职业、慢性阑尾炎、口服避孕药、围生期和儿童等因素以及是否维持治疗、心理因素等则是导致UC的复发因素;中医学认为饮食因素、外邪侵袭、七情内伤则是造成UC复发的主要原因。1现代医学对UC复发因素的研究1.1感染与UC复发的关系1.1.1感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有人[1]总结到,大肠埃希菌、分枝秆菌、拟杆菌、温和气单孢菌、…  相似文献   

19.
田旭东教授常年致力于脾胃病的诊治,尤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诊疗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推崇辨虚实、查寒热、分期论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期起病较急,多为实证、热证,以大肠湿热证多见,宜清热化湿,调和气血;缓解期病程缓慢,多为虚证、寒证,以脾虚湿蕴证多见,宜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其用药加减也别出心裁,始终以清热解毒凉血、消导护胃之品贯穿疾病全程,再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临床辨证辅以祛湿、化瘀、益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   总被引:45,自引:9,他引:36  
1 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 我国在1978年杭州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上制定了第一个《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治疗标准(草案)》,后经1986年成都慢性腹泻会议,特别是经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讨论修订后的新标准(太原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