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母血浆中游离胎儿DNA检测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无创产前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孕中期血清学筛查高风险、高龄妊娠等因素,孕龄在15~26周之间,且拒绝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进行母血浆中游离胎儿DNA的高通量测序,阳性结果孕妇,通过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染色体非整倍体情况。结果1269例孕妇血浆样本经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到22个结果异常,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1O例21-三体、3例18-三体、性染色体异常6例,3例性染色体误诊。无创胎儿21-三体、18-三体综合征检出正确率达100%,但胎儿性染色体检测准确率较低,约为66.7%。结论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具有无创性,且与传统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相比,诊断胎儿21-三体、18-三体综合征的特异性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超声筛查胎儿染色体三体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在妊娠中期和中晚期对产前诊断染色体有异常指征的3 297例孕妇行羊水或脐血穿刺术检查染色体核型,比较超声异常组、唐氏高危组、高龄孕妇组的染色体三体检出率为7.14%,并分析染色体三体与超声异常的关系。结果接受羊水穿刺并培养成功的3 110例孕妇中,检出染色体三体53例,染色体三体检出率为1.70%;3 110例孕妇中超声异常98例,其中检出染色体三体7例,染色体三体检出率为7.14%。超声异常组染色体三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唐氏高危组1.15%(14/122 2()χ2=20.842,P<0.001)、高龄孕妇组0.73%(5/688)(χ2=23.489,P<0.001)。187例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染色体三体18例,染色体三体检出率为9.62%;187例孕妇中超声异常128例,检出染色体三体12例,染色体三体检出率为9.38%。结论超声筛查胎儿染色体三体既具有重要价值,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运用联合筛查的方法,可取长补短,提高染色体三体胎儿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孕早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在筛查胎儿异常中的作用。方法收取我院12 000例孕妇采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分析妊娠结局。结果 12 000例孕妇实施超声测量后,胎儿异常孕妇有80例、异常率为0.67%。在80例胎儿异常孕妇中,预后不良有13例,5例孕妇接受染色体检查、4例为染色体核型异常、1例染色体核型正常孕妇在孕中期发现伴有先天性心脏病,8例未实施染色体检查孕妇中,先天性心脏病有2例、系统畸形有3例、死胎有3例。结论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越明显,胎儿异常(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几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区产前筛查情况,在怀孕期间对胎儿可能发生的先天缺陷做出风险率预测,再结合产前诊断,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先天缺陷儿的出生。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对2008年6月7日至2011年6月7日来我院产科门诊自愿进行产前筛查并符合条件的孕妇共1376例进行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缺陷(NTD)筛查。结果高风险孕妇103例。其中唐氏综合征高风险90例,其内包含4例母龄高风险;神经管缺陷高风险13例,其内包含2例母龄高风险。经烟台市及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复筛及穿刺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21-三体高风险26例,占筛查总例数1.889%,选择性终止妊娠11例,随访6个月~2年高风险孕妇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3例,21-三体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产前筛查出高风险人群,再用各种产前诊断方法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确诊试验,以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并优化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并评价其在胎儿21、18、13、X和Y染色体数目异常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常规穿刺取羊水或脐带血样本196例,经低渗、固定、制片、老化等,直接利用两组特异性探针(GLP 13/GLP 21和CSP18/CSP X/CSP Y)进行原位杂交,快速检测羊水或脐带血细胞中21、18、13、X和Y染色体的数目,并同时对样本进行经典的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以≥90%的细胞显示的荧光信号点数目作为染色体数目的判断标准,正常情况下GLP 13/GLP 21探针组显示2个绿色荧光点/2个红色荧光点,CSP18/CSP X/CSPY探针组显示2个蓝绿色荧光点/2个黄色荧光点(女性)或者2个蓝色荧光点/1个黄色荧光点/1个红色荧光点(男性).196例羊水或脐血均在72~96h内给出报告,检出21三体综合征7例、l8三体综合征2例、性染色体异常(47,XYY)1例,与1个月后报告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方法可用于快速产前诊断胎儿21、18、13、X、Y染色体数目异常,与常规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结合,可快速准确地检测胎儿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对分析胎儿心室强回声灶染色体核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204例心室强回声灶的胎儿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结果: 204例均穿刺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检出染色体异常2例.结论: 对心室强回声灶合并其他器官微小异常的胎儿行羊水穿刺术染色体检查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将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用于多发畸形胎儿的分子遗传学分析,并探讨其在辅助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超声诊断为胎儿全身多发畸形的妊娠妇女31例,孕妇年龄20~37岁,孕周21~27周.在超声引导下获取羊水或脐血,再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结果 31例多发畸形脐血样本均进行了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中4例培养失败,1例无核分裂象,培养成功的26例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者23例,异常3例,核型异常率为11.54%(3/26).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中有4例未发现致病性染色体缺失/重复,21例发现了微缺失和微重复,但均为染色体多态性,不具有致病性,6例检查异常,异常率19.35%(6/31).结论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具有分辨率高、覆盖广泛的优势,不仅弥补了培养失败和细胞活力不够无法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缺陷,还能从亚显微结构发现缺失和重复,对于畸形原因的分析和解释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在高龄孕妇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疾病产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于解放军967医院优生优育中心就诊的587例进行NIPT的高龄孕妇临床资料。按年龄将孕妇分为35~39岁组(n=425)与年龄≥40岁组(n=162)。采用NIPT高通量测序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检测结果提示,21-三体、18-三体、13-三体及性染色体高风险者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进行羊水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测结果提示低风险者通过电话随访进行验证。结果 587例受检者NIPT检测结果提示,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高风险者11例,其中,21-三体6例,18-三体3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异常(45,XO;47,XXX)2例。NIPT检测阳性率为2.21%(13/587)。13例高风险孕妇行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21-三体6例,18-三体2例,13-三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2例。应用NIPT后介入性产前诊断率为1.87%;其中21-三体阳性预测值为100.00%(6/6),18-三体阳性预测值为66.67%(2/3),13-三体阳性预测值为50.00%(1/2),性染色体阳性预测值为100.00%(2/2)。35~39岁年龄组染色体异常高风险发生率为1.18%(5/425),年龄≥40岁组染色体异常高风险发生率为4.94%(8/1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T检测对高龄孕妇胎儿21-三体、18-三体及性染色体符合率较高,可明显减少高龄孕妇介入性产前诊断,提高产前筛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羊水检查是产前对胎儿进行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羊水穿刺检查一般在妊娠16~20周之间进行,因为此时羊水量相对较多(约为200~400毫升),不仅易于抽取,不至于对胎儿造成损伤,而且胎儿的脱落细胞经培养后存活率高,便于进一步深入检查。若穿刺时间过早,会因羊水量少而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过迟则羊水细胞的存活率低,不利于深入分析检查。羊水穿刺检查可以诊断出以下几种胎儿疾病:染色体异常疾病通过对羊水细胞的培养,进行染色体数目及结构的分析,可诊断染色体异常的疾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此病与性别有关。通过对羊水细胞…  相似文献   

10.
由于胎儿期诊断方法如超声检查,血清、羊水胎甲球(AFP)测定等的引用,使在妊娠早期诊断胎儿某些缺陷成为可能。曾有过异常儿如神经管缺陷的妇女很可能再孕异常儿(5%)。这可利用羊水AFP 值来预测。但没有生过异常儿的妇女亦可能孕有异常儿,也可测母血清AFP 值来筛选。除神经管异常外,前腹壁联合异常、高位肠梗阻、先天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后皮肤皱褶厚度(nuchal fold, NF)增厚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及分布,明确NF增厚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14周胎儿NF≥6 mm为NF增厚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013-01至2016-12医院67例NF增厚胎儿的产前诊断临床资料,其中18~23+6周胎儿行羊膜腔穿刺,≥24周胎儿行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死胎在流产后取胎儿组织送检,分析胎儿标本的染色体核型及基因拷贝数变异结果。结果 67例NF增厚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13.4%(9/67),其中21-三体4例,18-三体2例,性染色体异常1例,病理性致病性基因拷贝数变异2例;孤立性NF增厚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发病率为3%(1/33),显著低于综合征性NF增厚胎儿(23.5%,8/34)。结论 NF是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重要指标,对于NF增厚的胎儿的产前诊断,除了常规检查核型以外,还需要重视检测基因拷贝数变异,特别是综合征性的NF增厚胎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最佳孕周范围。方法:采用二联血清标志物筛查方法对孕中期孕妇1620例进行产前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或随访到胎儿出生。结果:检出高危孕妇95例,在14-20孕周中,以14周的筛查准确率显著低于其他孕周(P〈0.05)。结论:15-20孕周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可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正确判断胎儿先天性缺陷的超声特征及诊断时间,以便及时确诊胎儿畸形,提高入口素质。方法:就我院2003年5月-2006年4月初次门诊孕妇进行超声产前筛查,诊断胎儿畸形206例。孕妇年龄21—42岁.筛查孕周14—32周。畸形者均于外院引产证实。结果:206例畸形儿中,以唇裂居首,其次分别为神经系统畸形,泌尿系统畸形,骨骼系统畸形,水样胎,心血管畸形,死胎伴羊水过少等。结论:加强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工作规范化管理、提高产前筛查的质量是降低缺陷儿出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8~11周稽留流产的发生原因及其胚胎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关联。方法对120例稽留流产孕妇(孕8~12周)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绒毛染色体培养、制备和G显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稽留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培养成功106例,失败14例,成功率为88.33%。对培养成功的核型进行分析,核型异常者32例,异常率为30.19%。其中,数目异常者3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者1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发生稽留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稽留流产胎儿绒毛进行染色体分析,可为病因诊断及指导优生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脐带穿刺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4例超声引导下行脐带穿刺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均穿刺成功。14例发生一过性并发症,其中,子宫收缩5例,羊水混血1例,胎盘及脐带穿刺部位渗血7例,术后胎儿心动过缓1例。检出染色体异常6例,宫内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脐带穿刺术应用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较安全,有助于对染色体异常和宫内病毒感染的检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声像特征及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经羊水穿刺或脐血穿刺胎儿染色体检查确诊为18-三体综合征的胎儿声像特征.结果 19例18-三体综合征16例有两个及以上异常声像表现.最常见异常为心脏畸形(9例),其次为手畸形(5例),再其次为脉络丛囊肿,脐膨出,Dandy-Walker综合征,唇裂,食道闭锁,小颌畸形,足内翻,膈疝,单脐动脉等.结论 中、晚孕期超声筛查是提高产前检出18-三体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中孕期产前超声检查在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胎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10月在我院经羊水细胞、脐血细胞及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非整倍体异常的38例胎儿早中孕期(11~28周)产前超声异常声像图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8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非整倍体异常的胎儿中超声显示异常32例(84.2%,32/38),包括21-三体17例(17/23)、18-三体11例(11/11)、13-三体2例(2/2),45,X 2例(2/2)。其中单发畸形10例(31.2%,10/32),多发畸形12例(37.6%,12/32),仅表现为超声软指标10例(31.2%,10/32)。18-三体、13-三体、45,X胎儿均有超声结构异常,18-三体胎儿中8例表现为超声结构异常合并软指标异常。21-三体胎儿中10例,仅表现为超声软指标异常,7例表现为超声结构异常合并软指标异常。38例非整倍体异常胎儿中以心脏畸形检出例数居多(31.5%,12/38),而颈部淋巴水囊瘤是45,X胎儿的典型超声表现。结论非整倍体异常胎儿常伴有异常的超声声像图表现,部分还有相应的典型超声畸形谱和超声软指标,早中孕期产前超声检查作为非侵入性检查技术对于非整倍体异常胎儿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胚胎停育患者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胚胎停育和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以及基层医院开展的意义。方法 收集168例胚胎停育患者胚胎绒毛组织,采用机械剪碎方法直接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并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 168例胚胎停育患者胚胎绒毛组织体外培养成功165例,成功率98.21%。165例标本中染色体异常核型90例,占54.55%。低龄孕妇与高龄孕妇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53.17%和58.97%,2组异常核型异常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404,P>0.05)。但2组间异常染色体分布呈现不均匀态势,高龄孕妇异常核型主要为常染色体三体,常染色体三体异常占比高龄孕妇与低龄孕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17,P<0.05)。自然受孕与辅助生殖受孕后自然流产的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56.31%和53.23%,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1,P>0.05)。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胚胎停育的主要原因,其异常核型发生率以及分布特点的不同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产前超声诊断的21例cAVSD胎儿的超声资料,分析其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胎儿的临床结局.结果 产前超声显示12例为单纯cAVSD,9例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即复合型cAVSD.12例单纯cAVSD胎儿中2例核型异常,9例复合型房室间隔缺损胎儿中6例核型异常.经产前咨询后,9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2例胎儿中,4例宫内死亡,出生的8例胎儿中,2例未接受手术在新生儿期死亡;6例接受手术,4例存活均为单纯cAVSD.结论 胎儿cAVSD常合并其他结构畸形,且与染色体异常关系密切.复合型cAVSD结局较差,单纯型cAVSD结局相对较好,但围生期胎儿丢失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1例孕17周超声发现室间隔缺损,主动脉与肺动脉内径接近,单脐动脉的胎儿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 对羊水细胞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父母外周血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G显带分析提示胎儿核型为45,XY,-13[45]/46,XY,r(13)(p11q34)[35],父母核型均正常,胎儿染色体异常为新发突变。CMA检测胎儿为 13号染色体长臂q32.3q34存在13.6Mb缺失,为致病性CNVs,13号染色体长臂q31.3q32.3存在7.2Mb重复,为致病性未明CNVs。不同检测方法嵌合情况存在差异。结论 本例13单体,13环状染色体嵌合体胎儿产前超声诊断表现为心血管发育畸形,相关发育基因的缺失和重复可能是表型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