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红花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加红花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体积的变化;结果 尼莫地平加红花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水肿体积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尼莫地平组(P〈0.01)。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红花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明华  刘涵  张渝  田君 《山东医药》2009,49(40):83-84
目的探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组(n=36)和常规对照组(n=24),观察两组清醒人数、觉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治疗1个月后的GOS评分、病死和植物状态人数之比,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清醒人数所占比例升高,觉醒平均时间缩短,GCS评分和1个月后的GOS评分升高,植物状态及死亡率降低。结论早期行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喻敬国 《山东医药》2008,48(22):52-53
将51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硫酸镁+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并比较治疗后第7天脑水肿发生率、第10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伤后半年Glasgow预后(GOS)分级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重度脑水肿发生率低,GCS评分高,GOS分级优(P均〈0.05)。认为早期硫酸镁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能减轻脑水肿,促进清醒,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24h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d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水肿程度及治疗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脑水肿程度及3个月的GOS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以减轻脑水肿,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残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急性脑损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2次,疗程14 d。两组患者伤后3个月根据格拉哥昏迷(GC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脑水肿改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为57.5%,预后改善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两组并发症无增加。结论依达拉奉对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温控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1(ET-1)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治疗组用亚低温治疗仪将患者急性期7 d内的肛温持续控制在36-37℃;对照组未控制体温,当体温超过38℃时予常规方法降温。收集两组入院后第1、3、7天的血清标本,用放免法检测NSE和ET-1水平。结果治疗组第3、7天的NSE和ET-1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根据伤后3-6个月的GOS评分,治疗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温控制在36-37℃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NSE、ET-1浓度,降低其预后不良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朱俊卿  王玉轩 《山东医药》2009,49(30):57-58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急性期应用养血清脑颗粒的疗效。方法将伤后24 h内入院,GCS 5~8分,选择保守治疗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和B组(40例)。A、B组均行常规保守治疗,A组24 h后经鼻饲管给予养血清脑颗粒首次8 g,以后4 g/次、3次/d。分别观察治疗7 d时再出血发生率、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治疗30 d时GCS升高值和治疗后3个月GOS。结果A、B组治疗7 d时,再出血发生率相近(P〉0.05),A组急性脑梗死发生率低于B组(P〈0.05);治疗30 d时GCS升高值和治疗后3个月GOS A组均高于B组(P均〈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出血急性期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沈佳琦 《心电与循环》2022,(2):187-189+196
目的 探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余姚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脑室内颅内压监测与调节56例(观察组),未实施脑室内颅内压监测与调节5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硝普钠用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硝普钠用量、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NIHS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不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脑室内颅内压监测与调节,能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预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24 h损伤脑组织中Bcl-2、活性氧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GOS评分分成未清醒组(GOS评分1~2分)13例和清醒组(GOS评分3~5分)1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伤后6~24 h损伤脑组织中Bcl-2和活性氧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未清醒组与清醒组比较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P〈0.05),伤后6~24 h脑组织活性氧水平与预后呈负相关(r=-0.471,P〈0.05),Bcl-2水平与预后无相关性(r=0.136,P〉0.05)。结论脑组织活性氧水平在颅脑损伤早期明显升高,参与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炎性反应过程,是造成继发性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进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后6个月应用格垃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HBO)辅助治疗。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OS)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GCS、GOS评分明显升高,证实HBO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有明显疗效,可降低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神经损伤程度、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观察组患者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及减轻神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陈自平  邹国荣  龙敏 《山东医药》2009,49(39):90-9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4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应用盐酸纳洛酮0.3mg/kg,输液泵24h持续静注,3d后减量为4.8mg/d,连用7d后停药。10d后比较两组头颅cT脑水肿程度、GCS评分、3个月后GOS、KPS和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头颅CT脑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GCS、GOS、KPS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拮抗继发性病理损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个月内颅高压、脑组织切口疝发生率情况;按GOS评判标准,伤后3个月评定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半个月内颅高压、脑组织切口疝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可以使患者的疗效更为良好,并且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硫酸镁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承居  冯延江 《山东医药》2007,47(31):105-106
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首先15min内静脉滴注2g硫酸镁,然后7.8g硫酸镁加入液体24h持续静注,连用3d;对照组除硫酸镁外其他治疗完全相同。住院期间监测患者血清镁和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含量,伤后2周记录患者GCS评分。结果治疗组NSE含量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好于对照组。认为硫酸镁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中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并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48例重型颅脑损伤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患者,比较在出现潜在的呼吸衰竭前和后,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办学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后一个月的生存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力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4.5±2.5)天,短于晚期治疗组(8.6±4.7)天,脱机率为70.8%,一个月后生存率为75%,GOS评分优于晚期治疗组。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可尽早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低氧血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伤后1个月内血清皮质醇变化与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9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按照伤后1、14、28 d进行检测,与30例门诊健康人群对照组比较;伤情严重程度采用GCS评分,预后采用伤后1个月GOS评分,对皮质醇变化与GCS、GOS的关系进行临床相关性研究;部分患者行头颅MRI检查,了解下丘脑-垂体区影像学改变与皮质醇变化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结果颅脑损伤后第1天所有患者皮质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型组显著高于轻型组(P<0.05),在伤后1个月的时间窗中,皮质醇异常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预后按GOS评分,预后不良组伤后第1、14天的血清皮质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早期头颅MRI发现下丘脑-垂体区异常改变者皮质醇持续异常。结论颅脑损伤后皮质醇均明显升高,损伤越严重,升高越明显,故可用来判断受伤的严重程度;在预后GOS评分中,预后越差,皮质醇升高持续时间越长,可用来进行预后评估。颅脑损伤患者下丘脑-垂体区影像学改变与皮质醇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和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1、2、3周Glasgow昏迷评分(GCS)及3个月后Glasgow预后分级(GOS)。结果治疗2、3周,两组患者死亡率和GCS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治疗组GOS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后期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泵注尼莫地平下控制性减压术防治老年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颅脑损伤病人,将其中行持续泵入尼莫地平下控制性减压术治疗的40例病人设为观察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4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不同时点(术中、术毕、术后6个月)颅内压变化情况,术后脑梗死发生情况及脑梗死体积,术后6个月相关预后评估量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CSE)、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术中、术毕、术后6个月颅内压均较对照组同时点显著降低(P0. 05)。观察组脑梗死发生率为5. 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 00%(P0. 05);观察组平均脑梗死体积为(5. 87±1. 14) cm3,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1. 72±2. 96) cm3(P0. 01)。观察组术后6个月GOS、NCSE及BI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 01)。结论持续泵注尼莫地平下控制性减压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颅内高压,降低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于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血生化指标、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对患者进行检查,治疗组的体重(BW)、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肌围(AMC)、平衡NB(g/d)的减少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氮平衡,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和骨骼肌的合成,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降低消化道出血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