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镇痛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行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镇痛组(观察组, n=40)与罗哌卡因联合吗啡镇痛组(对照组, n=40),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术后24 h、48 h静息、活动、咳嗽时的VAS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8 h静息、活动、咳嗽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瘙痒1例,恶心呕吐1例,无终止用药病例;对照组皮肤瘙痒10例,恶心呕吐9例,终止用药1例。结论罗哌卡因与芬太尼配伍在硬膜外镇痛分娩中应用,可提高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产妇心血管在用药后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罗建伟  王润 《中国当代医药》2011,(24):78+80-78,80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患者镇痛满意度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64例,ASAⅠ~Ⅱ级,年龄22~66岁,体重45~75kg,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吗啡组(n=32)。均以手术结束前15min给予0.2%罗哌卡因7ml,后用镇痛泵以2ml/h速度硬膜外持续泵注泵液。芬太尼组泵液为芬太尼0.3mg、罗哌卡因200mg、氟哌利多5mg加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吗啡组泵液为吗啡3mg、罗哌卡因200mg、氟哌利多5mg加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持续镇痛48h后拨除硬膜外导管。全部患者术后观察4、8、16、24、36、48h,记录两组:①VAS Ramsay镇静评分;②镇痛满意度;③尿潴留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8h两组患者VAS及镇静评分,镇痛满意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吗啡组发生尿潴留、恶心、呕吐率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0.01)。结论:芬太尼或吗啡术后PCA泵硬膜外镇痛在VAS、镇静评级、镇痛满意度方面无显著差异,但芬太尼不引起术后尿潴留,其机制可能与芬太尼不引起组胺释放、不扩张静脉血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鞘内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对罗哌卡因单次脊椎麻醉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邮市中医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择期于单次脊椎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70~85岁,ASAⅠ~Ⅲ级,以随机数表法分为鞘内吗啡组(观察组,n=30)与舒芬太尼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以25G脊椎麻醉针行单次脊椎麻醉,观察组患者以0.5%重比重罗哌卡因2.5 ml+100μg吗啡鞘内注射;对照组患者以0.5%重比重罗哌卡因2.5 ml鞘内注射,术后继以舒芬太尼2μg/kg+100 ml生理盐水,以2 ml/h背景量行PCIA。分别于术后6、12、24和48 h记录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布氏舒适度(BCS)评分,以谵妄评定法(CAM)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并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瘙痒、恶心呕吐、镇静嗜睡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内VAS与B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8 h时,观察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BC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吗啡单用或伍用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产妇200例,按PCEA镇痛配方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 M组(3 mg吗啡), R组(100 mg罗哌卡因+3 mg吗啡),每组100例。于镇痛后6、12、24、36、48 h分别进行痛觉评分(VAS)、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观察单侧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等周围神经并发症,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肠胀气等不良反应。结果与R组比较, M组术后6、12、24、36、48 h的镇痛评分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肠胀气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侧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吗啡单用或伍用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均满意,但单用吗啡镇痛组单侧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等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分别复合氢溴酸高乌甲素和吗啡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氢溴酸高乌甲素20mg+0.15%罗哌卡因共100ml;B组,吗啡10mg+0.15%罗哌卡因共100ml,两组均采用100mlPCA泵,流量2ml/h,单次PCA0.5ml,锁定时间15min,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h镇痛效果均满意,但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罗哌卡因复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术后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纯罗哌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骶管阻滞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男性尿道下裂患儿50例,随机分成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组(RM组),每组25例。R组全麻诱导后用0.25%罗哌卡因0.5mL/kg进行骶管阻滞,RM组用0.25%罗哌卡因0.5mL/kg复合吗啡7.5μg/kg进行骶管阻滞。记录两组患儿手术、麻醉以及镇痛时间。术后24h内记录不良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R组平均镇痛时间为(9.8±2.6)h,RM组镇痛时间为(16.2±3.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6,P〈0.05)。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相似(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9,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7.5μg/kg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骶管阻滞镇痛,镇痛时间长,效果确切,没有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硬膜外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行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为A,B 和C 3组各20例。A组:0.25%罗哌卡因150 ml;B组:0.15%罗哌卡因150 ml;C组:右美托咪定1.0 mg/kg+0.15%罗哌卡因150 ml。观察患者术后4、12、24、48 h VAS镇痛、镇静以及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记录术后24 h运动阻滞程度和术后恶心、呕吐、尿储留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 h组间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24和48 h A组和C组VAS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运动阻滞程度评分A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0.15%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疗效好,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局麻药引起的下肢神经麻木,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甲状腺手术患者术毕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局部浸润组和对照组各30例,局部浸润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用1%罗哌卡因5 mL在手术切口周围做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患者不做局部浸润麻醉处理.记录术后4、8、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两组切口渗血程度、切口拆线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并于术前、术后4、24 h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其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 术后4、8、12、24 h局部浸润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渗血程度、切口拆线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h的血浆皮质醇浓度较术前明显增高,且对照组高于局部浸润组(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术毕切口局部浸润罗哌卡因对术后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比较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或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CEA)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的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RM、RF两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时,RM组硬膜外注射负荷量0.2%罗哌卡因 1mg吗啡共5ml,然后接镇痛泵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和0.005%吗啡;RF组硬膜外注射负荷量为0.2%罗哌卡因 0.01mg芬太尼共5ml,然后接镇痛泵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和1ug/ml芬太尼;2组镇痛泵流速均为2ml/h;记录使用镇痛泵后30min及1h、4h、8h、24h、48h各时间VAS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并观察恶心呕吐、尿潴留、出汗、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使用镇痛泵后各时段VAS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RM组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RF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或芬太尼用于术后CEA均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而复合芬太尼并发症较少,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吴小龙 《海峡药学》2010,22(12):122-123
目的 比较0.2%罗哌卡因分别配伍喷他佐辛与吗啡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骨科手术患者100例,ASAI~Ⅱ级,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喷他佐辛镇痛,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吗啡镇痛.全程镇痛24h,逆回病房后(VAS=0)开启PCA泵,分别记录开机后4、8、12和24h的VAS评分、Ramesay评分、运动阻滞、血压、心率和PCA泵患者的按压次数(D1)和实际进入次数(D2)的比值.同时记录皮肤瘙痒、愚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肌力均可在4h内恢复.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2.3±4.5)h和(20.3±4.9)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e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3例患者有皮肤瘙痒表现,观察组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喷他佐辛配伍罗哌卡因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硬膜外求后镇痛,缓解患者痛苦,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剂量布托啡诺联合吗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作用。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50例,ASAⅠ-Ⅱ级,均采用硬膜外单次镇痛,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B组,n=25),对照组(C组,n=25)。胎儿娩出后给予镇痛首剂。B组:镇痛首剂采用布托啡诺1mg+吗啡1.5mg+0.25%罗哌卡因共6ml,C组为吗啡2.5mg+0.25%罗哌卡因共6ml。观察术后24h内产妇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及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的VAS、BCS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8%)与C组(36%)比较,明显减低(P<0.05);③术后24h皮肤瘙痒发生率:B组(24%)与C组(68%)比较,也明显减低(P<0.05)。结论单次布托啡诺联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满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用于小儿股骨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小儿股骨骨折患儿60例,分为I、F组。手术结束后,两组患儿接受病人自控镇痛(PCA):I组行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F组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镇痛。于术后48h内各观察时点记录疼痛评分、镇静评分、PC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满意度及患儿生命体征。结果:疼痛评分:F组在术后0.5、1、2、4、8、12h低于I组(P〈0.05)。镇静评分:F组在各时点低于B组(P〈0.05)。PCA按压次数:F组少于I组(P〈0.05)。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I组(P〈0.05)。镇痛满意度:F组高于I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用于小儿股骨手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骶管预注吗啡用于痔切除术后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骶管内预注吗啡用于痔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痔切除手术60例,选用单次骶管阻滞,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吗啡1.5 mg+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局麻药;Ⅱ组:吗啡2 mg+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局麻药;Ⅲ组:仅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局麻药,观察3组术后4,8,16,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Ⅰ组和Ⅱ组术后4,8,16,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Ⅲ组(P<0.05),Ⅱ组VAS评分又低于Ⅰ组;不良反应Ⅰ组和Ⅱ组稍低于Ⅲ组,3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2 mg骶管内预注用于痔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患者舒适,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级18Ⅱ级1865岁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A组为15μg舒芬太尼+0.33%罗哌卡因;对照组30例:0.33%罗哌卡因30mL。常规检测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并对阵痛与麻醉的效果进行详细观察。结果麻醉后的10min、20min、30min、60min、120min,两组患者的B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镇静评分在麻醉后20mL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值>0.05)麻醉效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优于单用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硬膜外腔多模式镇痛对妇科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子宫切除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吗啡5mg+罗哌卡因125mg+氟哌利多2.5mg),术毕时连接PCEA泵;B组:采用吗啡硬膜外腔镇痛,术毕时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氟哌利多1.5mg,18h后硬膜外再追加吗啡2mg,拔出硬膜外导管;C组:采用吗啡单次硬膜外腔镇痛术复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术毕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氟哌利多1.5mg后拔出硬膜外导管,18h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8h后重复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观察记录3组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均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明显少于A、B组(P〈0.05)。结论:3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是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方式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结肠癌根治手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 60例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组)地佐辛5mg+1%罗派卡因10mL+生理盐水至100mL,(M组)吗啡5mg+1%罗派卡因10mL+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2组患者48h VAS镇痛评分、自控镇痛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评分、自控镇痛次数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啡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0.005%)应用于椎管内术后镇痛,其镇痛效果与同等剂量(0.005%)吗啡相当,而不良反应如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少于吗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分别复合芬太尼用于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的患者,腰硬复合麻醉,术后随机分为2组,Ⅰ组(n=20):0.125%甲磺酸罗哌卡因;Ⅱ组(n=20):0.125%布比卡因。2组均复合芬太尼2μg/kg。观察2组患者术后48h内的生命体征、出血量、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生命体征、出血量、WHO疼痛分级、PCEA总用药量及有效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低血压发生率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25%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黄攀 《中国药房》2010,(28):2660-2661
目的:观察氟哌利多、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分别在开始缝合前静脉注射0.9%氯化钠10mL(A组)、氟哌利多1.25mg(B组)、托烷司琼5mg(C组)。术毕清醒后拔管,观察记录术后24h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B、C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利多和托烷司琼均可显著降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二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曲马多、芬太尼分别和罗哌卡因合用对于子宫全切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经腹子宫全切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R组:0.15%罗哌卡因(n=20);F组:0.15%罗哌卡因+0.0004%芬太尼(n=20);T组0.15%罗哌卡因+0.5%曲马多(n=20);3组术后均应用首剂镇痛药0.5%罗哌卡因6ml硬膜外注入,连接一次性微量泵进行硬膜外镇痛。监测术后不同时间的VAS疼痛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观察恶心等不良反应和下肢运动阻滞情况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总体满意度评分。结果R组VAS评分明显高于F组以及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和T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R组和T组(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各组间以及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和T组镇痛总体满意度优良率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曲马多、芬太尼分别与罗哌卡因合用均可达到有效的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曲马多与罗哌卡因配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硬膜外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