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蛋白选择性指数(SPI)测定,是肾病与肾炎肾病型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报告我科1984年~1986年收治的31例肾脏病患者,同时测定SPI和尿FDP的结果,探讨对其肾脏病分型及治疗的指导作用。本组患者根据南京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标准诊断。  相似文献   

2.
本文按照北戴河肾炎座谈会分型及诊断标准,对28例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者,测其尿 C_3、FDP、L_zM 的含量作为分组治疗的指标。发现尿 C_3、FDP 二项阳性者11例有效率为45.4%,阴性者12例有效率为83.3%。提示阳性者单用激素或加用细胞毒药物疗效均较差,且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在目前国内尚不能普遍开展肾活检等技术情况下,用以上指标对了解疗效,指导诊断,判断预后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症候群。据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讨论,将NS分为Ⅰ型及Ⅱ型。前者无持续性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无持续性肾功能不全,高度选择性蛋白尿,尿FDP及C_3值正常。后者常有高血压、血尿、肾功能不全,蛋白尿为非选择性,尿FDP及C_3阳性。一、病因:凡能引起肾小球疾病者几乎均可发生NS。目前所知大部分与免疫学机理有关,部分为遗传因子,机械因子等非免疫因子间接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临床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一)原发性:即原始病变发生在肾小球的疾病。目前国内临床分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球肾病都可在疾病进程中出现NS。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我院1979~1982年住院的成人原发性肾脏疾病113例尿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尿FDP)测定结果,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一、各类型肾炎患者尿FDP的阳性率比较本组病例中,急性肾炎、隐匿性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各20例,慢性肾炎53例(普通型18例、肾病型25例、高血压型1例,合并尿毒症9例)。尿FDP阳性率以慢性肾炎合并尿毒症100%(9/9)最高,其次为慢性肾炎肾病型95.8%(24/25)。慢性肾炎普通型55.5%(10/18),隐匿性肾炎45%(9/20),急性  相似文献   

5.
林镜凤  许映卿 《广东医学》1998,19(8):635-636
我院近年来对%例合并血液病凝状态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来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及方法1.且治疗对象:均符合全国儿科肾脏病协作组有关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ill。36例中单纯型肾病力例,肾炎型肾病13例。男班倒,女IO例。年龄<3岁2例,-7岁24例,-12岁10例。豆.2血液高凝状态诊断依据:实验室凝血象指标:①血浆纤维蛋白原(吨)>4.ogiL;②血小板计数>AnXl0凡;③尿FDP阳性ZZ.5把几;④血小板粘附试验(pAer)增高(正常值男0.Wi土0.op,女0.394t0.0519);⑤抗凝血酶见(AT-Ill…  相似文献   

6.
1965~1976年北京市11个儿科单位收治了肾病综合征580例,其中113例为肾炎型。具有显著血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者称肾炎型,其它称单纯型。113例肾炎型中,48例单用环磷酰胺或与强的松联合治疗,其余病例用强的松治疗。多数病例都合用了中医治疗。肾炎型分析并与单纯型比较如下:(1) 肾炎型浮肿及蛋白尿消失都比单纯型晚,在环磷酰胺组更明显;(2) 在疗程完成时,肾炎型完全缓解率约60%,单纯型约90%,(3) 在环磷酰胺组肾炎型与单纯型三年复发率约25%,在激素组则达75%及50%。  相似文献   

7.
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下称尿FDP)的测定,在判断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兹将我们测定的250例结果报告如下: 测定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测定,共250例,其中(1)健康成年人42人,(2)其他泌尿系疾病29例,(3)原发性肾病29例,(4)慢性肾小球肾炎150例(其中肾病型50例,普通型100例,均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继发性肾脏改变)。其诊断分型及临床疗效参照1977年全国肾病座谈会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了255例各种肾脏疾病尿FDP。对尿FDP排出量与肾病的分型、病情演变及疗效观察作了初步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单纯性肾病尿FDP阳性率较低,且排出量亦低,而肾炎性肾病、紫癜肾炎、狼疮肾炎及肾盂肾炎其阳性率和排出量均较高。肾功能衰竭组,肾功能损害愈重,尿FDP排出量愈多。随着病情恶化,尿FDP亦相应上升。而治疗过程中,随着病情好转,尿FDP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尿IL-6和TNF-α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含量变化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技术对 49例PNS活动期患儿血尿IL - 6、TNF -α含量进行检测 ,并对其中 39例缓解期患儿血和尿中IL - 6、TNF -α等指标进行了复查。比较单纯型肾病与肾炎型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血尿IL - 6、TNF -α含量变化。结果 PNS活动期无论肾炎型肾病还是单纯型肾病 ,血和尿IL - 6、TNF -α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单纯型肾病组与肾炎型肾病组相比 ,血尿IL - 6含量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血尿TNF -α含量两组间差异明显 (P <0 .0 1)。PNS缓解期单纯型肾病组和肾炎型肾病组血和尿中IL - 6、TNF -α含量均较活动期显著下降 (P <0 .0 1) ,但肾炎型肾病组血尿IL- 6、TNF -α含量与单纯型肾病相比仍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血和尿IL - 6、TNF -α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PNS病变活动和估计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血和尿TNF -α含量变化对临床上鉴别单纯型肾病与肾炎型肾病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教研室,为了探讨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简称FDP)与小儿肾小球疾病的关系,自1979年以来对105例小儿各型肾炎和肾病测定了尿FDP,并进行了动态观察,测定结果提示,急性肾炎的尿FDP与病情轻重有一定平行关系;单纯性肾病的特点是尿FDP多为零,即使有升高,其升高幅度也小,持续时间也短;在肾炎性肾病中,尿FDP明显升高,且持续时间长;尿FDP随病情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治疗小儿频复发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37例频复发肾病综合征患儿(24例单纯型肾病综合征和13例肾炎型肾病综合征),每日口服MMF(20~30 mg/kg),泼尼松(1 mg/kg),疗程3~6个月.结果:37例肾病患儿中,24例单纯型肾病经MMF治疗后完全缓解17例(70.8%),部分缓解4例(16.7%),未缓解3例(12.5%);而肾炎型肾病13例经MMF治疗后完全缓解6例(46.2%),部分缓解3例(23.1%),未缓解4例(30.7%).8例微小病变(MCD)经MMF治疗后均完全缓解;以增生为主要病变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共23例,MMF治疗后完全缓解17例(73.9%),部分缓解4例(17.4%),未缓解2例(8.7%).结论:MMF治疗单纯型肾病综合征频复发病例的效果明显优于肾炎型肾病综合征频复发病例;且对于以增生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频复发肾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20,(4):506-509
目的:探讨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这五项凝血指标水平与肾病综合征的关联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13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和136例健康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组的FDP、FIB和D-二聚体检测高于肾小球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肾病综合征组的D-二聚体、FDP阳性率分别为86.8%和68.4%高于肾小球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肾病综合征组的PT和APTT结果低于肾小球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肾炎组D-二聚体、FDP、FIB、PT和APT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可以提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凝状态和血栓风险,有利于患者的合理诊疗及血栓预防。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一种能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的简便方法,作者运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了139例2~14岁各种肾脏疾病[包括INS组、链球菌感染后肾炎(PSGN)组、无症状性血尿、间质肾小管病等]患儿139例,其中男102例,女37例;共测定尿唾液酸225例次,并与88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发现单纯型肾病,活动期尿唾液酸含量显著升高,是肾炎型肾病活动期的2倍,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等其他肾脏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肾炎型)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肾炎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共40例,均符合肾病综合征(肾炎型)的诊断标准,其中随机抽取20例给予泼尼松治疗,患者年龄1.5-14岁,平均8.2岁,男12例,女8例;另外20例给予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患者年龄1.8-13岁,平均7.5岁;男11例,女9例.观察两组患儿缓解的时间、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雷公藤联合泼尼松治疗组在治疗肾病综合征(肾炎型)缓解率及有效率方面疗效明显高于泼尼松对照组.结论 雷公藤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肾炎型)疗效明显优于泼尼松单独治疗,而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有效免疫指标,对27例急性肾炎和6例肾病进行动态观察。肾炎极期血清CH_(50)和C_3明显下降,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如持续降低,病程迁延。40天后多数恢复正常。CH_(50)和C_3有助于急性肾炎、类脂性和肾炎性肾病的鉴别及肾炎时判断病情和估计予后。肾炎时尿溶菌酶和CH_(50)随病情好转而下降,与尿常规相平行,尿溶菌酶是反映肾功能的良好指标。血清IgG、IgA、IgM及淋巴细胞绝对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和PHA皮试反应虽有变化,但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6.
报告4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尿蛋白选择性。患儿年龄为1~13岁。男31例,女9例。单纯型18例,肾炎型22例。以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判断尿蛋白选择性。选择性蛋白尿者21例,非选择性蛋白尿者19例。单纯型者72.2%(13/18)为选择性蛋白尿,肾炎型者36.4%(8/22)为选择性蛋白尿,二者差异显著(P<0.05)。选择性蛋白尿者激素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选择性蛋白尿者(P<0.02)。尿蛋白选择性预测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反应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76.9%。作者认为,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判断的尿蛋白选择性,可作为预测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反应的无创伤性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陈国强  余宏川 《吉林医学》2010,31(18):2777-2778
目的:为了解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对98例肾活检的肾小球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临床表现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检后符合临床诊断7例;轻度系膜增生性5例,微小病变1例,局灶节段硬化1例;余4例分别诊断为血清阴性乙肝相关性肾炎2例,IgA肾病1例,IgM肾病1例,临床与病理符合率63.6%。;56例临床表现为紫癜性肾炎,52例病检均为系膜增生性,占92.8%。其中Ⅱ级改变33例(58.9%),临床表现为血尿伴少量蛋白尿24例,符合肾病综合征9例;Ⅲ级改变19例(41.1%),临床表现为血尿伴少量蛋白尿10例,符合肾病综合征9例(16.6%)。余4例病检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8.2%),临床表现均为肾炎性肾病;临床表现为乙肝相关性肾炎6例。病理确诊5例,1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结论:结果显示,临床表现与病理大部分均符合,但有5例临床与病理诊断不符,且临床表现轻重与病理改变轻重并不平行,仅凭临床表现进行诊治,有误诊、过度治疗、延误治疗的可能,肾脏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血清瘦素(leptin)的变化。方法:对93例肾小球疾病患儿(排除肥胖患儿)清晨空腹测血清leptin,其中肾病综合征33例、急性肾小球肾炎31例、紫癜性肾炎29例;并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血尿素氮及肌酐、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设正常对照组26例均为健康体检儿童,清晨空腹测血清leptin。分别比较3组疾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血leptin差异,3组疾病之间血清leptin的差异;分析血清leptin与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血尿素氮及肌酐、尿NAG酶之间的关系。结果:3种疾病患儿的血清leptin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组升高最明显(P<0.01);血清leptin与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与血尿素氮及肌酐、尿NAG酶无相关性(P>0.05)。结论:儿童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的血清leptin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血清leptin水平可作为临床判断肾脏滤过吸收功能状态的一个间接指标,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7年8月至1988年2月,对40例肾脏病人测定尿免疫球蛋自、C_3来判断肾小球病损程度及激素治疗效果的研究,现报告于下。资料与方法肾病组40例中男37人、女3人,年龄12~70岁。正常人组20名,男12、女8例,年龄19~40岁。急性肾炎4例,慢性肾炎普通型2例、高血压型2例,肾病综合征Ⅰ型18例、Ⅱ型11例,狼疮性肾炎3例。有18例作了肾活检,其中系膜增生性肾炎9例,膜增生性肾炎2例,膜性肾炎3例,硬化性肾炎3例,微小病变性肾病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性肾病31例,肾炎性肾病9例。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以水肿为主,且为就诊首原因。经休息、限制钠的摄入、利尿消肿,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单纯性肾病完全缓解率70.1%,肾炎性肾病完全缓解率33.3%。合并感染9例均为呼吸道感染,低钠血症4例,甲状腺功能减低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脑血管栓塞1例。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泼尼松治疗单纯型肾病完全缓解率高于肾炎性肾病,对激素耐药的肾病综合征患儿采用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的疗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并发症及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治疗依从性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