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根据世界神经调控学会定义,神经调控是一项集神经科学、计算机、机械、材料及临床实践于一体的新兴的技术。该技术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通过传送电信号等方式可逆性的调控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及外周神经系统,从而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在神经调控的方式上,先后有脑深部电刺激、脊髓点刺激、骶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电刺激等相继应用于临床。在适应证上,神经调控也先后应用  相似文献   

2.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具有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的潜在价值。我们检索了PubMed、CNKI数据库,分析了低频rTMS、高频rTMS、持续模式化刺激(cTBS)三种刺激模式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的临床疗效,发现低频rTMS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高频rTMS和cTBS的疗效尚不明确。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于幻听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1985年Barker等[1]首先创立的一种非侵入技术,其通过磁场诱导周围介质产生电流而兴奋神经组织,并由此调节神经活动[2]。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在TM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神经电生理技术,不仅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也可应用于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变  相似文献   

4.
rTMS技术在精神和神经科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复经颅磁刺(repe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rTMS)是在经颅磁刺激(TM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本文就其基本原理和精神与神经科临床应用及安全性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神经调控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拟定于2012年9月21-23日在北京世纪金源香山商旅酒店召开。会议以"神经调控在中国的发展"为主题,以世界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为背景,邀请国内外著名神经调控专家及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全新展示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的发展。神经调控技术是一项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运用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改变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神经调控治疗涉及疼痛、癫、帕金森病、精神病、心绞痛、肠易激  相似文献   

6.
<正>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近年来新兴的无创神经调控手段之一,其借助两个头皮电极输出恒定的低强度直流电至特定的皮质区域。tDCS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起初主要应用在神经行为紊乱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其在各种神经疾患中的应用效果。有假说认为其主要作用机制涉及皮质兴奋度、神经递质的调节等。在1964年,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世界神经调控学会(INS)将"神经调控技术"定义为科技、医疗和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领域内,通过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电或化学作用方式,对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邻近或远隔部位神经元或神经信号转导发挥兴奋、抑制或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神经功能之目的[1]。这一定义目前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将来用于临床的超声和光动力技  相似文献   

8.
<正>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 CS)是一种新兴的无创脑调控技术,该技术使用的设备简易且易于实施,将电极片用凝胶或生理盐水附着在颅骨上,设置恒定的电流强度(1-2 mA),电流通过引起特定皮质区域膜电位的改变来进行脑调控。目前在睡眠和认知领域的初步研究中发现tD CS可能会改变睡眠、促进觉醒、提高认知功  相似文献   

9.
经颅交流电刺激是一种无创的电刺激疗法,有望成为干预大脑相关疾病的一种新的神经调控方法。本文中简要介绍与经颅交流电刺激干预疗效的相关因素、可能的治疗机制、临床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认知功能障碍与神经网络的完整性和可塑性受损有关。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然而,一种新型、无创、安全的神经电生理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导航系统帮助下可靶向调控受损的神经环路、调节可塑性、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文中将重复经颅磁刺激调控认知网络、改善认知功能及其机制的最新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转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TMS)由Barker等1985年首先创立,作为一种无痛、无损伤的皮层刺激方法及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很快得以临床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在TM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但由于技术水平和工艺方面的限制,一直停留在低频率、刺激次数少的水平上。近年来,Dantec Ma-glite-r25、Cadwell Rapid-Rate Sitmulator(CRRMS)等刺激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常伴有疼痛症状,共同的感觉通路、神经环路可能是导致抑郁和疼痛症状同时存在的原因,为神经调控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潜在靶点。目前,电休克治疗、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光照治疗、经颅超声刺激等无创神经调控治疗抑郁和疼痛症状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正在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治疗抑郁症伴疼痛症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此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为临床实践及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其中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作用于大脑皮质和脊髓等部位的无创电刺激技术,能够经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调控大脑皮质各区域的功能。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是经颅磁刺激技术的一种类型,基于其安全性高的特点,目前,研究人员应用这一技术治疗老年痴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低频经颅磁刺激进行概述,并对其在治疗老年痴呆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神经调控技术在神经精神疾病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上常用的神经调控方法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实现,如电、光、声、磁、热等。其中经颅磁刺激治疗(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在神经精神疾病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传统TMS需要在靶刺激部位诱发动作电位发挥治疗作用,所用磁场的强度高达20000高斯(gauss,G),在头脑中产生的电场强度在100V/m以上,较易引起头皮发麻。  相似文献   

16.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通过在靶区内产生感应电流,具有检测并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及抑制性等作用,具有安全无创、操作简单等特点。根据其刺激参数、靶点选择以及启动治疗时机的不同,rTMS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随着电生理及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的发展,rTMS应用于精神疾病治疗的研究将逐步深入,使其在临床治疗领域中得到愈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经颅磁刺激和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颅磁刺激(TMS)技术是一项相对无痛无创的电生理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经颅磁刺激的基本原理和部分参数;讨论了TMS在探索癫痫患者皮质兴奋性的作用,与抗癫痫药物的关系和安全性,以及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治疗癫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进行性大脑退化性疾病,以认知功能障碍及人格改变为主.随着我国人均平均寿命的增加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多,AD对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危害及其造成的社会负担日趋严重,据中国阿尔茨海默协会统计,目前我国有600万痴呆患者,其中>60%为AD,预防与治疗AD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基于电磁场理论的无创脑神经刺激技术,通过改变大脑皮质的感应电流来改变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进而影响脑内物质代谢及神经电生理活动,具有深部刺激、不良反应少与无创伤等优点[1].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重复序列规律性的TMS脉冲刺激,通过改变大脑皮质神经突触活动来调节大脑皮质功能[2].rTMS已经用于治疗多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状态等[3-4]以及对轻、中度AD的辅助治疗[5],其改善大脑皮质兴奋性、神经突触连接的重塑性、靶向皮质血流的效应已在许多研究领域得到重视[5].本文将rTMS治疗AD的现状以及可能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可以对大脑皮质、脊髓神经根及周围神经进行无创电刺激的技术,可以通过改变神经元兴奋性进而调节大脑皮质各区域的功能。近10余年来,许多研究者尝试运用这一技术治疗神经疾病,包括运动障碍疾病、脑卒中、癫痫、耳鸣、神经痛、抑郁症、偏头痛等。本文在此简介经颅磁刺激的原理,并对其在治疗神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神经血管性疾病。近年来,非药物治疗应用于偏头痛预防受到关注。针灸的效果可能来自于安慰效应。随机对照试验证实经皮眶上神经刺激预防偏头痛安全有效。迷走神经刺激对发作性或偏头痛预防可能有良好效果。枕神经刺激主要用于慢性偏头痛的预防;翼腭神经节刺激对偏头痛预防尚有待证实;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及无创性小脑电刺激可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一些研究显示对偏头痛预防可能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