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头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关于头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文献,采用循征医学的评价方法,对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收集,共纳入13篇文献,总计119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提示头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治疗方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RD=0.09,95%CI(0.05,0.14),P0.001]。在HAMD量表评分的系统分析中,仅2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体针组PSD患者的量表评分高于头针组[WMD=-3.72,95%CI(-4.84,-2.6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效,但入选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不高,降低了这一结论的可靠性,尚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王茜  郑淑美  唐美霞  崔海 《中医学报》2016,(8):1227-1231
目的:对体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1日—2014年5月1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文献研究质量,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均为百忧解,治疗组为体针的20篇,治疗组为体针结合百忧解的7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针组治疗中风后抑郁优于百忧解组[MD=0.84,95%CI(0.27,1.45),P=0.004],体针结合百忧解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也优于百忧解组[MD=3.66,95%CI(0.38,6.94),P=0.003]。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优于百忧解,但是仍需要更多大样本、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研究现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搜集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经过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评价其特征及偏倚风险后,使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包括581例患者。经分析,靳三针对有效率、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3,95%CI(1.75,5.26),P0.0001;MD=-2.05,95%CI(-2.79,-1.31),P0.00001;MD=-2.05,95%CI(-2.79,-1.31),P0.00001]。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靳三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结果存在明显优势。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质量较低,极可能存在偏倚,影响了结果的论证强度,需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眼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性。方法:根据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制定检索策略,以眼针、中风等为检索词,在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的主题词字段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方法学质量评价,最后对所有研究进行合并统计量分析合成,评定眼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6篇,其中试验组共385例患者,对照组共322例患者,均为眼针配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比较。对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示:OR合并=5.05、95%CI=3.13~8.13、P0.00001,说明眼针配合药物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要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眼针配合药物可有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但是纳入文献病例的基本情况、诊断标准、干预措施、结局评价标准均不统一,纳入文献较少,方法学描述不足可能使本研究结果产生偏倚,影响论证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近10年来发表于期刊的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比单纯康复疗法和/或常规西药干预(对照组)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6篇,总病例数为1 7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2,95%CI[1.16,1.28],Z=7.80,P0. 01);在改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MD=-0.66,95%CI[-0.78,-0.53],Z=10.62)及改善吞咽障碍临床评价量表评分(MD=2.01,95%CI[1.78,2.24],Z=17.30)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 01)。【结论】针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所纳入分析的文献质量不高,结论有待更高质量的临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阿戈美拉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VIP、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搜集有关阿戈美拉汀联合常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提取治疗前后各项研究中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睡眠障碍量表(SDRS)等评分,以及生物因子(BDNF、NGF、NE、5-HT)水平,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合计3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阿戈美拉汀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其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MD=-13.79,95%CI:-18.18~-9.41,P<0.001),且有效率为83%(95%CI:0.52~1.15,P<0.001);NIHSS评分明显降低(MD=-6.35,95%CI:-7.50~-5.20,P<0.001),BI指数明显升高(MD=17.73,95%CI:5.52~29.94,P<0.001),SDRS评分明显降低(MD=-19.71,95%CI:-23.86~-15.57,P<0.001);BDNF水平明显升高(MD=2.95,95%CI:0.90~4.99,P<0.001)。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阿戈美拉汀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失眠症状,且一定程度提升BDNF水平,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所得结果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评价杞菊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等数据库,查找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2月。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文献,病例共8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杞菊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干眼症在总有效率[OR=5.20,95%CI(3.16,8.58)]、泪液分泌量(schirmer)[MD=1.96,95%CI(0.64,3.28)]、泪膜破裂时间(BUT)[MD=3.10,95%CI(2.26,3.95)]、不良反应[OR=0.72,95%CI(0.33,1.55)]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000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治疗后的schirmer、BUT也优于单纯西药组;杞菊地黄丸联合西药有助于提高干眼症患者的总体疗效和安全性,但由于所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双盲RCT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合并失眠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下列数据可:CNKI、WANFANG DATA、VIP、SinoMed、PubMed、EMbase,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今2019年5月,寻找国内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严格依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使用Cochrane评价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展开文献质量评价,最后运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展开Meta分析。共检索到325篇文献,最终纳入7个研究文献,共纳入68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50例,对照组334例。结果中药+常规组在提高总有效率[RR=1.24,95%CI(1.05,1.47),P=0.010]、提高睡眠效率[MD=13.32,95%CI(11.21,15.43),P0.00001]上优于常规组;与催眠西药+常规组对比,中药+常规组在提高总有效率[RR=1.24,95%CI(1.08,1.41),P=0.002]、降低AIS评分[MD=-5.54,95%CI(-6.32,-4.76),P0.00001]方面疗效显著。中药+催眠西药+常规组在降低AIS评分上[MD=-4.81,95%CI(-5.67,-3.95),P0.00001],疗效优于催眠西药+常规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在治疗COPD合并失眠上,无论联合催眠西药与否,相较于不用中药或单用催眠西药治疗而言,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本次Meta分析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偏低,研究结论仍有待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研究、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2):1723-1730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通过对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结果分析,为临床医学治疗提供合理的补充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收录的,自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公开发表的使用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对照试验,同时追溯所需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完善相关检索的文献,若遇到无法下载的文献,进行手动检索,最终经质量评价后纳入文献,采用Review Man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5篇,共计1 207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总有效率:艾灸优于常规西药,meta分析两组间:RR=1.21,95%CI[1.14,1.28],Z=6.44,P<0.000 01;(2)VAS评分:艾灸优于常规西药,Meta分析两组间:WMD=-2.71,95%CI[-4.90,-0.52],Z=2.43,P<0.05;(3)WOMAC评分:艾灸优于常规西药,Meta分析两组间:WMD=-6.79,95%CI[-12.35,-1.23],Z=2.39,P<0.05;(4)WOMAC疼痛评分:艾灸优于常规西药,Meta分析两组间:WMD=-1.34,95%CI [-2.50,-0.17],Z=2.25,P<0.05;(5)膝关节功能:艾灸优于常规西药,Meta分析两组间:WMD=12.54,95%CI[6.93,18.15],Z=4.28,P<0.000 1;(6)Lysholm指数:艾灸优于常规西药,Meta分析两组间:WMD=12.13,95%CI[6.87,17.39],Z=4.52,P<0.01;(7)Lequesne指数:艾灸优于常规西药,Meta分析两组间:WMD=-4.22,95%CI[-5.74,-2.70],Z=5.45,P<0.01。结论: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疗法,但仍需要大样本以及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验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后,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纳入23篇文献,共2 675例,其中治疗组(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1 382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1 293例。各研究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加西药常规治疗在提高心电图疗效[RR=2.84,95%CI(2.28,3.55)]、心绞痛疗效[RR=4.13,95%CI(3.12,5.47)],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WMD=0.29,95%CI(0.05,0.52)],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WMD=-0.98,95%CI(-1.33,-0.63)]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WMD=-1.42,95%CI(-2.18,-0.65)]方面均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组。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在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疗效,升高HDL-C,降低LDL-C和hs-CRP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受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评价常规西药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Embase,搜集数据库中常规西药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RCT,评价指标为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总治愈率、PaO2、CRP指标、WBC水平等。用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对文章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 3.6.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3个随机对照研究,一共2188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用西药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在临床有效率(RR=1.22,95%CI[1.15,1.28],P<0.01)、临床治愈率(RR=1.21,95%CI[1.10,1.33],P<0.01)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RR=1.22,95%CI[1.15,1.28],P<0.01)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CRP)(MD=-10.70,95%CI[-13.80,-7.60],P<0.01)、白细胞水平(WBC)(MD=-2.43,95%CI[-3.12,-1.75],P<0.01)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常规西药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在治愈率和有效率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和数量有限,血必净的安全性和效果需要更多大样本和高质量随访临床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黛力新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 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所有关于黛力新治疗伴有精神因素慢性胃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Jadad量表对各独立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纳入文献,运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22篇文献纳入研究,共计2179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092例,对照组10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4.30,95%CI(3.29,5.62),P0.001];焦虑评分方面治疗组SAS评分[SMD=-1.77,95%CI(-2.53,-1.01),P0.001]和HAMA评分[SMD=-3.18,95%CI(-5.18,-1.17),P0.001]均低于对照组,抑郁评分方面治疗组SDS评分[SMD=-2.69,95%CI(-4.20,-1.19),P0.001]和HAMD评分[SMD=-2.89,95%CI(-5.39,-0.40),P0.001]均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综合评分HAD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40,95%CI(-1.91,-0.89),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而且能显著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索近年来公开发表的中医护理干预冠心病兼焦虑抑郁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中医护理干预冠心病兼焦虑抑郁的疗效。 方法 通过电子和手工检索,全面检索2009—2018年间公开发表的中医护理干预冠心病兼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制定纳入及排除标准,根据标准纳入合格的临床研究,确定总有效率、SAS评分、SDS评分、HAMD评分为结局指标。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和Stata 14.0软件对资料进行异质性检验、合并效应量、发表偏倚分析,完成Meta分析。 结果 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76篇,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1项研究,共纳入1 079例病例,其中试验组560例,对照组519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分,结果显示文献质量一般。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R=1.25,95%CI:1.14~1.37,P<0.001)、SAS评分(WMD=-8.70,95%CI:-14.74~-2.66,P=0.005)、SDS评分(WMD=-9.11,95%CI:-11.36~-6.85,P<0.001)、HAMD评分(WMD=-5.41,95%CI:-6.07~-4.74,P<0.001),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异质性检验结果示,总有效率和HAMD评分的每项研究均P>0.10,具有同质性;SAS评分和SDS评分每项研究均P<0.10,具有异质性。Egger检验结果显示P=0.092,表明出现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 结论 中医护理对冠心病兼焦虑抑郁患者有明显改善效果,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一般,需要更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评价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方法:在CENTRAL、Pub Med、Embase、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中检索关于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AECB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截至2016年3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方法质量后,用Rev Man 5.3软件作Meta分析。结果:最终得到13篇文献,共12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发现:相较于单纯西医治疗,小青龙汤联合西药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OR=5.72,95%CI(3.83,8.56),P0.00001],缩短患者咳嗽缓解时间[MD=-2.04,95%CI(-3.02,-1.06),P0.00001],喘息缓解时间[MD=-1.89,95%CI(-2.07,-1.07),P0.0001],咳痰缓解时间[MD=-1.60,95%CI(-3.20,0.00),P0.0001]。结论: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AECB在临床疗效方面可能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但鉴于所纳入的研究质量低下,有待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RCT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2018年10月前发表的关于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脂肪肝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由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对临床疗效指标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和改良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7项RCT(4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脂肪肝与对照组西药常规疗法相比,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2.64,95%CI:1.57~4.45,P=0.0002);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优于对照组(MD=-17.76,95%CI:-20.00~-15.52,P0.00001);治疗后总胆固醇(TC)优于对照组(MD=-0.38,95%CI:-0.63~-0.14,P=0.002);治疗后甘油三酯(TG)优于对照组(MD=-0.49,95%CI:-0.84~-0.14,P=0.007);所纳入的研究均未报道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表明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常规疗法,但由于所纳入的研究总体质量较低,研究的数量和样本量均较少,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双盲等严格设计的RCT来验证其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Pubmed、Cochane Library、Embase、CNKI、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有关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献,根据Revman软件上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RevMan5.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随机对照试验,其中英文文献2篇,中文文献10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相较于常规治疗能够降低血清肌酐(MD=-11.98,95%CI:-22.80~-1.16,P=0.03),降低尿总蛋白(MD=-0.18,95%CI:-0.28~-0.08,P=0.0002),降低尿微量白蛋白(MD=-6.35,95%CI:-10.75~-1.94,P=0.005),降低收缩压(MD=-5.25,95%CI:-9.42~-1.08,P=0.01),降低舒张压(MD=-3.25,95%CI:-4.68~-1.81,P<0.00001),降低血钾(MD=0.09,95%CI:0.04~0.15,P=0.00009),而内生肌酐清除率、尿蛋白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血糖、血尿素氮、血浆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不良反应等指标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保护肾功能优于常规治疗,但与血糖、不良反应等预后结局的关系尚不明确,且纳入文献质量中等,因此有必要开展此方面的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该文通过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进行meta分析,为该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风""抑郁症""随机"等为关键词,检索2017年6月以前的7个数据库,包括:CNKI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 Med。结果:共纳入19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独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联合抗抑郁药,其疗效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上优于抗抑郁药,表现为:临床有效率RR=1.15,95%CI(1.10,1.2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MD=-2.43,95%CI(-3.33,-1.53),脑卒中量表NIHSS MD=-1.24,95%CI(-1.65,-0.82)。结论:单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者联合抗抑郁药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方面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抗抑郁药,同时中药的使用明显降低了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率,说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方面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Pub 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中有关浮针疗法(试验组)vs传统针刺疗法或康复训练(对照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资料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试验组和对照组共涉及病例1 0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OR=5.42,95%CI[3.45,8.52])及在改善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SMD=-0.45,95%CI[-0.67,-0.22])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SMD=-1.46,95%CI[-1.87,-1.06])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在改善运动功能评价(FMA)评分(MD=2.93,95%CI[4.50-1.97,7.8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结论】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总有效率及在改善SHSS评分、VAS评分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疗法或康复训练,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质量普遍较低,研究结论尚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外治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5个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4月,收集所有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随对照试验(RCT)。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严格评价的过程。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数据分析运用Revman5.1软件。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1076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外治法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在淋巴水肿有效率和减轻患肢疼痛方面优于单独使用其他治疗方法(RR=1.37,95%CI:[1.25,1.50],P0.000 01)、(MD=-0.53,95%CI:[-0.94,-0.12],P=0.11)。上肢周径的分析结果不一致,其中有5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药外治法联合其他疗法在缩小上肢周径疗效方面优于其他治疗方法。结论:中药外治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可以减轻患者患肢的淋巴水肿程度,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base、Pub Med database以及Cochrane library,收集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Jadad量表加上随机隐藏的质量标准来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279例产后抑郁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HAMD积分变化情况说明针刺与基础药物等效(MD=-1.03,95%CI[-2.58,0.52],Z=1.31,P=0.190.05)。(2)HAMD减分率得出的痊愈率说明针刺组与药物组等效(RR=1.17,95%CI[0.38,3.59],Z=0.27,P=0.780.05)。(3)中医证候疗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率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HAMD等量表变化情况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产后抑郁上,针刺治疗与基础药物、安慰针等效,优于安慰剂治疗,针刺配合基础治疗优于单纯基础治疗。针刺治疗安全有效,但可能存在晕针、疼痛等的不良反应。由于缺乏高质量文献的纳入及本研究存在敏感性不确定的因素,因此上述结果需要谨慎看待,结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