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实施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内科治疗方案,研究组采取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方案,对2组患者72 h内止血成功率、半年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整体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72 h内止血成功率(100. 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 00%)(P 0. 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半年的动脉源性胃出血复发率(2. 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 00%)(P 0. 05);研究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 00%)显著低于对照组(27. 50%)(P 0. 05);研究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97. 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 50%)(P 0. 05)。结论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实施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可在72 h内成功止血,安全可靠,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动脉源性胃出血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研究组行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45.45%,(P0.05);研究组止血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研究组再出血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45%(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36%(P0.05)。结论 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可有效提高动脉源性胃出血的临床疗效,降低再出血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及分支栓塞对肺结核大咯血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57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3例,行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分支栓塞;治疗组154例,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造影、锁骨下动脉分支栓塞。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2%和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3.2%和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有胸背痛或发热,无脊髓损伤及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出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66.9%和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严重疼痛发生率分别为7.8%和2.9%,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骨下动脉分支栓塞可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辅助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6例,予微弹簧圈栓塞的作对照组,予微弹簧圈栓塞联合血管内支架辅助的作研究组,分析两组疗效、治疗相关指标、预后、并发症、复发等。结果研究组进行性头痛、嗜睡、动眼神经麻痹等8.33%、5.56%与2.78%,均比对照组27.78%、25.00%与19.44%少(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50.36±4.73)min、住院时间(8.13±1.64)d均比对照组(66.24±5.36)min、(13.57±1.82)d少(P〈0.05);同时随访1年研究组再出血5.56%、载瘤动脉狭窄2.78%等并发症比对照组25.00%、8.33%少(P〈0.05);随访1年和2年研究组复发率11.11%、16.67%均比对照组30.56%、38.89%少(P〈0.05);随访2年内研究组动脉瘤的完成闭塞率83.33%,比对照组63.89%高(P〈0.05)。结论对颅内宽颈动脉瘤予血管内支架辅助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且预后生活质量良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鼻内镜下鼻腔电凝止血术,观察组采取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72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造影情况、介入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39例全部抽出肉眼可见的红色、白色碎屑或红色血栓条,未发生无复流现象,远端小血管栓塞明显小于对照组(P=0.028).两组住院期间均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能有效保护远端血管,吸出冠状动脉内血栓,避免远端血管栓塞.该方法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内存在大量血栓的情况下行介入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三氧化二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选用常规肝动脉栓塞疗法,研究组选用三氧化二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比较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心电图T波及ST-T改变、胆红素异常、白蛋白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AST升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年生存率比较(46.34%vs.3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T波及ST-T改变、胆红素异常、白蛋白降低、ALT升高、AST升高发生率分别为2.44%、4.88%、4.88%、7.32%、7.32%,明显低于对照组(17.07%、24.39%、21.95%、24.39%、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三氧化二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05-5407
探讨实验性栓塞治疗动脉造影阴性的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疗效。对72例经内镜治疗失败的十二指肠出血患者进行常规腹部血管造影,无论是动脉造影阳性还是阴性患者,均给予介入栓塞治疗。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及钢圈。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48例动脉造影阳性表现为对比剂外溢、假性动脉瘤、血管畸形等,止血有效率为68.75%(38/48)。24例造影未有阳性发现者行实验性栓塞,其止血有效率为62.50%(15/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所有患者均未见胃肠道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对动脉造影阴性的十二指肠出血行实验性栓塞治疗亦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治疗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8例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6个月的抗凝治疗,其中以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治疗的为治疗组(34例),以传统抗凝药华法林治疗的为对照组(34例),比较利伐沙班和华法林对慢性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 06%和94. 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的出血率(23. 53%)低于对照组(38. 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复发率为5. 89%显著低于对照组23. 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使用期间无调药和停药,而对照组发生率为32. 35和8. 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各组内皮功能如血纤溶酶活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6-酮前列腺素f1α和血浆内皮素-1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 0. 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对慢性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血栓栓塞复发率,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陈冰  任东平  侯朝晖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12-1213,1216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解放军空军总医院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观察组)和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各40例,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成功,止血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止血有效率95.00%(38/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疼痛、感染及继发性贫血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止血率与子宫切除术效果相似,但是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少和患者恢复快,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