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A对照组38例和B对照组32例,观察组使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A对照组使用甲氨蝶呤单独治疗,B对照组使用艾拉莫德单独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结果治疗后,各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均显著减轻(P0.05或P0.01),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VAS评分均较A、B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关节肿胀数仅较A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RA较单用疗效更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艾拉莫德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在非绝经期类风湿关节炎(RA)女性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首次接受药物治疗的非绝经期RA女性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口服艾拉莫德片,观察组口服艾拉莫德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2组患者也可同时应用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转录因子(NF-κB)水平;评估2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DAS28评分、RF、ESR、IL-1、CRP、TNF-α和NF-κB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Ⅲ级药物毒性反应,内分泌和生殖系统也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艾拉莫德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非绝经期RA女性患者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王虹蕾 《临床医学》2013,33(8):36-38
目的 探讨短期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强克)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1例和对照组5例,实验组给予强克皮下注射治疗3个月,每周1次,每次50 mg,同时给予艾拉莫德治疗,每日2次,每次25 mg.对照组给予艾拉莫德,剂量及方法同实验组,疗程3个月,随时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任何不良事件,在0、2、4、8、12周监测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肝功能、肾功能、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ACR20、ACR70、ESR、及CRP实验室指标均较入组时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实验组停用强克时,两组的上述指标均进一步改善,两组间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期强克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重症RA,可以减少强克的疗程,有效缓解RA的症状和降低抗体水平,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中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 (sFasL)和白细胞介素 18(IL 18)水平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 70例RA患者血中sFas、sFasL、IL 18和类风湿因子 (RF)、C 反应蛋白 (CRP)含量。结果 RA患者sFas、sFasL、IL 18、RF、CRP含量分别为 ( 3.75± 1.79)ng/ml、( 12 15± 10 17)pg/ml、( 6 6 .6± 4 9.6 ) pg/ml、( 4 87±6 6 1)IU/ml、( 2 .75±4 .14 )mg/dl,与对照组 [( 2 .37± 1.2 9)ng/ml、( 4 43± 2 4 5 ) pg/ml、( 32 .2± 2 0 .5 ) pg/ml、<30IU/ml、<0 .0 1mg/dl]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sFasL与CRP、RF呈正相关 (r =0 .5 36 ,r =0 .394 ,P <0 .0 5 ) ,sFas与IL 18呈正相关 (r =0 .80 8,P <0 .0 1)。结论 sFas、sFasL、IL 18与RA的发病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40例我科收治的气血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再造生血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DAS28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RF、ESR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两组疗效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降低RF、ESR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炎性因子改变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门诊及住院就诊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依据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RF、ESR、晨僵、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DA S评分及VA S评分变化、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TNF-α低于对照组[(31.23±8.74)vs.(36.46±9.12)pg/m L],IL-6低于对照组[(2.62±0.31)vs.(3.67±0.36)pg/L],CRP低于对照组[(15.26±1.03)vs.(17.38±1.10)mg/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RF低于对照组[(15.34±1.21)vs.(20.25±1.24)U/m L],ESR低于对照组[(24.36±1.57)vs.(28.95±1.60)mm/h],晨僵少于对照组[(16.73±1.28)vs.(18.97±1.34)],关节肿胀数低于对照组[(47.28±0.40)vs.(6.73±0.45)],关节压痛数低于对照组[(6.18±0.52)vs.(9.36±1.05)min],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DAS28低于对照组[(1.93±0.20)vs.(2.18±0.26)分],VA S低于对照组[(2.23±0.25)vs.(3.07±0.12)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25.00%高于对照组20.0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身心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抗类风湿药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6例,治疗组给予抗类风湿药酒治疗,对照组给予健脾壮腰酒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活动障碍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实验指标(ESR、RF、CRP)明显改善(P0.05),3个月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类风湿药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健脾壮腰酒相比,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甲氨蝶呤和雷公藤多苷治疗,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状况和静脉血检测指标值。结果两组患者关节晨僵时间、疼痛评分、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治疗后少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少(P 0. 05)。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值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后ESR、CRP、RF值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 0. 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缓解关节症状,调节生化指标值,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其中62例为活动期患者,50例为非活动期患者,同时选择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类风湿因子(RF)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hs-CRP、抗CCP、RF及ES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活动期患者上述检测指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hs-CRP、抗CCP、RF与ESR显著相关(P<0.05)。结论 hs-CRP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期的敏感指标之一,与抗CCP、RF及ESR联合检测对病情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M-CSF、IL-8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8例RA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给予观察组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与骨代谢指标水平,并观察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CSF、IL-8、CRP、ESR、RF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M-CSF、IL-8、CRP、ESR、R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MID、T-P1NP明显升高,β-CTX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N-MID、T-P1NP明显高于对照组,β-CT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对RA患者血清M-CSF、IL-8等实验室指标具有显著得调节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骨代谢。  相似文献   

11.
12.
13.
高原与平原冲击波物理参数和生物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高原冲击波与平原冲击波的物理参数和生物效应。方法实验猪25只,随机分为高原组15只和平原组10只,分别布放于距离爆心5.0m和6.0m处,用10kg TNT爆炸致空气冲击伤,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观察伤后28h动物存活情况和大体形态学改变。结果高原组与平原组相比,冲击波传播速度两组间差异未见显著性,高原组超压峰值总体趋势稍低于平原组,但正压持续时间和冲量总体趋势略高于平原组。伤后28h高原组动物存活12只,平原组存活8只。病理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出血和肺水肿,部分动物有肠道浆膜下出血和心内膜下出血,高原组与平原组相比,肺损伤程度更重,可加重1个等级。结论高原环境下冲击波传播速度未见明显改变,超压峰值有所降低,持续时间和冲量有所增加,肺损伤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4.
病人对节假日护理工作满意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萍  周瑞珍 《护理学报》2005,12(9):21-23
目的 探讨节假日护理工作薄弱点,提出改进对策,提高病人满意率.方法 随机选取175例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同一病人对正常工作日及节假日两个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10个项目满意情况分别填写.结果 两个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10个项目满意率对比,经x^2检验,其中9项有显著性差异(P<0.005),分别为:病区环境主动介绍,疾病知识康复指导,介绍治疗护理的配合要求,主动交谈、了解病人需求,观察饮食、介绍饮食知识,告知药物不良反应及帮助服药到口,主动巡视病房,床单、病员服随脏随换,及时帮助解决所遇问题.结论 持续质量监测,改变传统的思维和管理模式,病人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改观.  相似文献   

15.
护士营养知识认知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护士营养知识认知状况的分布情况,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80名护士进行相关营养知识调查,并对其不同学历、年龄、科室及不同类型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护士临床营养知识平均分高于基础营养知识;非手术科室护士平均分高于手术科室护士;不同学历层次与不同年龄段护士的平均分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士营养知识认知状况分布不均衡,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黄疸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黄疸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游泳组)100例和对照组(单纯沐浴组)100例,观察新生儿出生时及生后7d的体重、身长、摄奶量和胎粪初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新生儿生后7d的体重、身长、摄奶量和胎粪初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黄疸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和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黄痘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游泳组)100例和对照组(单纯沐浴组)100例,观察新生儿出生时及生后7d的体重、身长、摄奶量和胎粪初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新生儿生后7d的体重、身长、摄奶量和胎粪初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黄疸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和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体系的构建,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拓展了新的学术领域。体质是通过组织器官表现出来的脏腑气血阴阳之偏颇和功能活动之差异,是人体生理活动综合状况的反映。《灵枢·本藏》说:“五脏者,固有大小、高下、坚脆、端正、偏颇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由于个体的五脏六腑的特质差异,造成了个体的体质差异。1胃质的概念及研究意义胃质,是指胃的形态和功能相对稳定的特质。脏有大小、坚脆、偏颇之异,腑有小大、长短、厚薄之别,因此胃也有形态的不同和功能的差别。如《灵枢·论痛》说“:筋骨之强弱,肌肉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