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类以表皮内棘细胞松解为特点的严重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临床表现为松弛性的水疱及大疱,易破溃而露出大片鲜红的糜烂面,容易继发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因感染、败血症及恶病质而死亡[2]。天疱疮患者皮肤受损范围广泛、面积大,尽早控制皮肤损害,使糜烂面愈合,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并提高治愈率[3]。因此,创面护理治疗对本病的预  相似文献   

2.
<正> 大面积皮肤糜烂剥脱性疾病,在皮肤科常见的有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及中毒性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这些疾病多发病急剧,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和严密护理则可导致电解  相似文献   

3.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头发毛囊中抗体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疱性类天疱疮(B P)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1],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表皮下水疱形成,免疫荧光检查示真表皮交界处C3和IgG等呈线状沉积,在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类天疱疮抗体。本研究拟通过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拔出的头发上残留毛囊中类天疱疮抗体的沉积情况,以期建立一种快捷、损伤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大疱性皮肤病,特点是在皮肤及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1])。一般天疱疮的水疱护理主要采用小水疱(直径1cm)不处理使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直径1 cm)无菌低位抽吸疱液的方法 ~([2]),且均保留疱壁~([3])。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对轻症天疱疮患者的皮损采取清除水疱及疱壁,然后暴露创面的方法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1]。寻常型天疱疮是最常见和严重的类型。对皮肤、黏膜糜烂面的护理,防止继发感染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我科于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对30例天疱疮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其中男11例,年龄(47~84)岁,平均61.55岁;女19例,年龄(37~90)岁,平均  相似文献   

6.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出现表皮下大疱,基底膜带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多数患者血清中有抗表皮基底膜带自身抗体。治疗上按轻重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但重症病人治疗较为困难,尤伴有其它基础疾病的病人,而我们在临床上运用中药辨证联合免疫抑制剂成功的治疗了1例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瘢痕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线状IgA大疱病等表皮下大疱病均存在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线状IgA大疱病与瘢痕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不仅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在基底膜带处沉积和结合方式相似,而且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的靶抗原亦可相互重叠。大疱性类天疱疮及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种罕见且可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按照临床和病理特征,原发性天疱疮可分为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和红斑型四种类型[1]。各型天疱疮皮肤黏膜损害的共同特点为:水疱、大疱发生在红斑或外观正常的皮肤上、疱壁松弛、尼氏征阳性[2]。疱壁易破形成糜烂面,糜烂面上附有淡黄色或褐色痂皮[3]。此外,口腔、咽喉、食管、外阴、肛门外生殖器黏膜常常受累,严重者可泛发全身[3-4],是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中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性大疱病是指一组发生在皮肤和黏膜,以水疱、大疱为基本损害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特征是患者血清中存在破坏皮肤黏附结构的自身抗体.其表现形式多样,根据水疱所在部位及自身抗体靶向结构蛋白的不同可分为表皮内水疱病和表皮下水疱病.表皮内水疱病以天疱疮为代表,表皮下水疱病包括大疱性类天疱疮、瘢痕性类天疱疮、线状Ig...  相似文献   

10.
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顽固性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朱国军(四川省西昌市第五一九医院,615000)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全身泛发性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常以激素为首选药物。我们收治一顽固性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仅一次血浆换疗法取得了显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Current Aspects of Modes of Action of Dapso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报告1例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患者女,71岁。左大阴唇外侧斑块1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左大阴唇外侧一2cm&#215;2cm灰黑色浸润性斑块.质地中等,边缘清楚,表面散在红色点状糜烂面,无明显渗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下方大量基底样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呈条索状嵌入真皮增生的纤维间质中,彼此吻合形成网状,基底细胞胞核大而深染,胞质少,呈嗜碱性,表皮基膜完整,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