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是本虚标实之病证,转移是肺癌低治愈率和高致死率的直接原因.肾为五脏之本,正气亏虚之根本在于肾虚.随着肺癌进展,癌毒损伤五脏,耗伤正气,正气受戕亦甚,久病及肾,故"肾虚"贯穿于肺癌发生及转移的整个病程.补肾扶正、培元固本是临床扶正治癌、预防肿瘤转移的常用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小细胞肺癌极易发生远处转移,其中以脑、骨最为常见。中医学认为,正虚邪盛则病进。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虚骨弱则癌毒侵袭,进而发生脑、骨转移。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健脾补肾既可扶助全身之正气,同时肾强则骨壮且髓海充实。所以,中医治疗应以健脾补肾为主线,兼以解毒抗癌,同时调理其他脏腑之功能,从而达到防治小细胞肺癌转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肾禀先后二天,为一身之本,与生命始终。肾滋五脏六腑之阴,发五脏六腑之阳。肾精、肾气易损易虚,“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只虚不实”,肾虚致百病杂生,证象纷繁。补肾为本,合以治标之法,多获佳效。肾与内分泌、免疫、生化代谢等多系统密切相关,临床病证多见肾虚,补肾方药对多系统有良好调治作用。强调重视对肾虚本质及补肾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肾禀先后二天,为一身之本,与生命始终。肾滋五脏六腑之阴,发五脏六腑之阳。肾精、肾气易损易虚,“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只虚不实”,肾虚致百病杂生,证象纷繁。补肾为本,合以治标之法,多获佳效。肾与内分泌、免疫、生化代谢等多系统密切相关,临床病证多见肾虚,补肾方药对多系统有良好调治作用。强调重视对肾虚本质及补肾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肺癌发病率高、生存期短、治疗难度大。张培彤教授从事肿瘤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本文整理并分析了张培彤教授治疗化疗期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经验。张培彤教授认为积聚病本就存在正气亏虚、癌毒内陷,加之化疗作为外来“毒邪”侵袭,加重了患者正气虚损,导致气血亏虚、脾肾失养。因此,原发性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治疗思路重在益气养血、健脾益肾、祛瘀化痰、减毒增敏。张教授在此治则基础上灵活用药,随证化裁,获得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赵晨  任路 《中医学报》2020,35(7):1400-1403
围绝经期女性在经历了经带胎产后,肾中气血阴阳虚损,肾虚精亏髓减,髓不上荣,则"肾脑失济"。"肾脑失济"为围绝经期妇女惊恐障碍的核心病机。惊恐障碍又使得肾中精气益虚,肾病及脑,脑病累肾,肾脑相互为病而致身心疾患。本病属围绝经期情志疾病中的重症,对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危害,其病位在脑,根源于肾,多以肾虚为基础,与心、肝、脾脏相关,多以补肾益髓、安神定志为治则,给予针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李虹 《河北医学》2000,6(7):657-658
1 肿瘤临床常用扶正治则1.1 益气健脾此法是治疗气虚的基本方法。对于肿瘤的形成,《医宗必读》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外证医汇编》更指出:“正气虚则成岩”。宋元时期的医学家曾提出“养正积自消”的著名治则。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甘草、白术、茯苓、山药等。1.2 温肾壮阳癌症患者,每伴肾阳虚或脾肾不足之证。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因此,通过健脾补肾,有助于增强脏腑功能,改善全身状况。补肾阳的药物常用者有附子、肉桂、鹿角、仙灵脾、肉苁蓉、巴戟、脂等。中医认为“阴阳互根”,故在运用补肾…  相似文献   

8.
国医大师刘嘉湘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扶正治癌“理论,提出正气亏虚为肺癌发病之本,脾胃虚弱乃正气亏虚之源,脾胃损伤伴随肺癌全程。总结刘教授治疗肺癌经验,其辨证论治、处方用药处处体现其顾护脾胃之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9.
脾虚补肾五法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虚可影响及脾而引起脾亦虚,在这种情况下,因肾虚为本,脾虚为标,通过补肾,即可使脾虚复原。这种治术,应当称为补肾生脾法。但古之医家,拘于五行生克理论,认为肾属水,脾属土,水只能生木,不能生土,而究之临床,生心火补脾土的情况又较为少见,故就说“肾藏真火,火生土就是补肾中命门之火以生脾土。”因此,医者  相似文献   

10.
中医扶正固本治则的药理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扶正固本治则是从整体出发,调动机体内在因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肾在中医脏腑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补肾”在扶正固本治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多种疾病发展到肾虚阶段时,均可用补肾、调整阴阳的方法加以治疗,充分显示扶正固本治则的重要性。现就扶正固本治则的药理学基础加以探讨:1 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肾上腺皮质是机体应激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多种不同疾病的肾阳虚或以肾阳虚为主,或阴阳两虚者,24h尿的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经补肾治疗后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补肾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肺肾均有抗御外部,同主津液运行和同主呼吸的机理,提出小儿支气管哮喘以禀肾虚为内因,外邪侵袭为在,而痰是外邪袭肺和肾虚不能化气的病理产物;痰声作哮是现象,气之升降不利实质,哮喘病的本虚是肾虚。由于肾气虚,不能卫外御邪;肾虚水泛,湿聚为痰;肾虚不能纳气而致呼吸困难。肾虚决定了小儿哮喘的反复发作。故治疗哮病,当予补肾法,本病为上实下虚,本虚标实之证,故在发作时也宜标本同治,攻补兼施,调气着手,宣降纳  相似文献   

12.
癌毒是肺癌"传舍"的根本,具有易伤正气、其性沉伏、发病猛烈、其性善行、易与痰瘀凝结等特性,也是肺癌传变的主要原因。癌毒通过本经顺传、借他经传、借他经逆传、五行相生相克、气-水之道等途径发生转移。另外,癌毒所舍之处必为虚处,癌毒久舍,则正气愈虚,"传舍"趋势愈盛,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扶正固本治则是从整体出发 ,调动机体内在因素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肾在扶正固本治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多种疾病发展到肾虚阶段时 ,均可用补肾、调整阴阳的方法加以治疗 ,充分显示扶正固本治则的重要性。现就扶正固本治则的药理学基础加以探讨。1 对垂体 -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肾上腺皮质是机体应激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多种不同疾病的肾阳虚或以肾阳虚为主 ,或阴阳两虚者 ,2 4小时尿的 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人 ,经补肾治疗后均有显著提高 ,说明有些扶正固本作用是通过调节垂体 -肾上腺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总结了朱佳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分析了肺癌的病因病机,包括烟毒袭肺,邪毒侵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正气亏虚等;痰瘀互结,癌毒阻肺,气阴两虚是肺癌的病机。痰、瘀是第二病理产物,既是邪毒侵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正气内虚,产生肺癌的致病因素。癌毒阻肺是肺癌发生的关键,是肺癌的致病之根,病变之源。肺阴亏虚贯穿于肺癌的始终。扶正、祛邪、固护是肺癌的治疗原则。扶正是指益气养阴,温煦阳气。祛邪包括宣肺祛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以毒攻毒等。固护是指疏肝理气,调理脾胃。文中详细介绍了朱佳教授治疗肺癌的经验方肺消瘤散,其组方配伍工整,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疏肝理气等功效。  相似文献   

15.
崔玉衡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本,痰湿血瘀内停为标,其中又以脾湿、血瘀、肾虚为主要矛盾。治疗上当遵循"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补虚泻实。虚者主要是肾虚、脾虚、血虚、气虚,实者主要是肝郁、气滞、痰湿、血热、血瘀。治疗过程中应详辨虚实,去其所偏,培补肾气,调和气血,以使"阴阳合而生化著矣"。当归芍药散乃汉代张仲景治疗妊娠腹痛的名方,对因肝郁脾湿、血瘀血虚引起的多种妇科疾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故崔师以之为主方并据情配合活血化瘀及疏肝健脾补肾等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林胜友教授治疗肺癌常用药对。[方法]通过跟师临证,分析整理林师治疗肺癌临床病案,从配伍特色、用药规律及常用剂量等方面总结其经验。[结果]林师认为正气虚损是肺癌的病理基础,癌毒、热毒、药毒相互影响致机体阴阳失衡,寒热错杂;正气不足者,常用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等药对扶助正气;属邪实者,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等药对以祛除邪实。[结论]林师治疗肺癌强调分清正邪的主次关系,重视固护脾肾,整体调护,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从肾虚血瘀调治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病机、治则。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病机是卵子发育延迟和排出障碍,主要病理基础是肾虚血瘀,由于肾虚致肾主生殖的功能失调,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于平衡,水湿内停,痰湿内生,壅阻冲任胞脉,气血瘀滞成癌,使卵子难以排出、卵巢逐渐增大。补肾活血法可作为中医治疗PCOS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崩漏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统撮经血,从脏腑论肝脾肾功能失调是主要原因。而肾虚是崩漏发病的根本原因。就气血论崩漏的病机可概括为:“热,瘀、虚”;澄源治本求因,施以“清,攻,补”;复旧相机病情,调补“肝,脾,肾”。不同年龄生理特征及病因病机各异,治则青年多摄肾佐以健脾,中年养肝疏郁为多,老年健脾为主兼补肾气。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藏象中肾脏的角度入手,阐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认识到外感湿热疫毒是其发病外因,正气亏虚是发病内因。肾虚是慢乙肝正虚的核心,肾虚贯穿了整个慢乙肝病程,肝肾同源从肾论治理论的核心。以此探索慢性乙型肝炎从肾论治的理论依据,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辩治提供新思路,从而发挥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王为兰根据30余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病位在肾督;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肾虚督空是AS病因之本。肾虚督空,邪自内生或外邪内侵,诸邪留滞督脉,不通则痛,肾虚督滞是关键病机。活动期病机为湿热毒邪阻络。肾虚精亏是本,督脉阻滞是标,病性为本虚标实。提出了"治疗AS扶正重于祛邪,扶正重在补肾,补肾重在补阴填精,祛邪重在通督"的学术观点。"益肾通督汤""清热养阴除湿汤"是治疗AS的代表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