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背景分析世居高原地区藏族、汉族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及胆红素有助于了解世居高原人群CSFP特点及发病机制。目的比较世居高原地区藏族、汉族CSFP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及胆红素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干部保健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为CSFP的患者222例,其中藏族患者93例(藏族组),汉族患者129例(汉族组)。比较两组患者及不同海拔高度藏族、汉族CSFP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和D-二聚体(D-Dimer)]、红细胞相关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 (1)两组患者RBC、Hb、HCT、DBiL LC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组患者PT短于藏族组,D-Dimer低于藏族组,MCV、TBiL、IBiL高于藏族组,RDW小于藏族组(P<0.05)。(2)不同海拔高度藏族CSFP患者D-Dimer、MCV、TBiL、DBiL、I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高度较高的藏族CSFP患者PT长于海拔高度较低者,RDW高于海拔高度较低者,RBC、Hb、HCT高于海拔高度较低和中等者(P<0.05)。(3)不同海拔高度汉族CSFP患者PT、D-dimer、MCV、RDW、TBiL、D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高度中等和较高的汉族CSFP患者RBC、Hb、HCT高于海拔高度较低者,海拔高度较高的汉族CSFP患者RBC、Hb、HCT及IBiL高于海拔高度中等者(P<0.05)。结论世居高原地区藏族、汉族CSFP患者PT、D-Dimer、MCV、RDW、TBiL、IBiL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换血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凝血功能、血乳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病理组),并选取同期生产的6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和60例健康新生儿分别作为生理组和对照组。病理组均采用换血治疗,各组检测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FIB),血乳酸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胆红素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和血乳酸水平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预测效能,并采用Pearson分析病理组血清胆红素与血乳酸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理组和生理组血清TBIL、DBIL、IBIL、血乳酸、PT、APTT高于对照组,病理组血清TBIL、DBIL、IBIL、血乳酸、PT、APTT、TT高于生理组(P<0.05);生理组和对照组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治疗后血清TBIL、DBIL、IBI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在胃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95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以同期在医院体检的15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RDW及胆红素的差异,以及胃癌患者术前RDW和胆红素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胃癌组RDW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加深、肿瘤最大直径增加、TNM分期升高、CEA增加、CA19-9增加,胃癌组患者的RDW升高,而TBIL、IBIL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肿瘤最大直径增加、TNM分期升高、CEA增加、CA19-9增加,胃癌组患者DBIL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和胆红素可能是胃癌患者的潜在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支架术后长期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0例AMI患者为AMI组,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CRP的浓度。6个月内对AMI组患者进行心血管事件评定,发生心血管事件为事件组,其余患者为非事件组,对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CRP、TBIL浓度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患者TBIL、DBIL、IBIL浓度更低,CRP浓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事件组比较,事件组患者TBIL浓度较低,CRP浓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6个月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的CRP、TBIL浓度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其R-Square(确定系数)为0.851(P0.01)。结论 AMI患者TBIL、DBIL、IBIL浓度较健康体检者低,而CRP浓度更高;TBIL浓度越低,CRP浓度越高,AMI患者支架术后长期(6个月)预后越差。联合检测TBIL、CRP浓度可预测AMI患者支架术后长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能更准确预测其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95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194名健康志愿者为志愿者组,检测其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以及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的DBIL、IBIL和TBIL与志愿者组相比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MI患者的TBIL与SAP患者、UAP患者相比,有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心病患者之间的DBIL、IBIL检测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清胆红素科预防或控制疾病的进展,同时还可指导疾病的临床治疗,调节患者体内调节体内胆红素水平对预防和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45岁以上固定大量无偿献血者铁蛋白(FER)、血红蛋白(HGB)等检测情况,评估固定大量无偿献血对献血者铁代谢及血红蛋白等健康指标的影响,为无偿献血招募宣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招募2006—2016年青岛地区45~65岁固定大量无偿献血者,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指标:FER、HG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从某三级甲等医院查体中心随机抽取45~65岁未献过血志愿者作为对照,按不同年龄段及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5~54岁男性大量献血者的FER显著低于未献血组(P0.01),HCT低于未献血组(P0.05),RBC、HGB、MC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5~65岁男性大量献血者FER低于同年龄未献血组(P0.05),HGB、RBC、HCT、MC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5~50岁女性献血者的FER、RBC、HGB、HCT、MCV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1~65岁女性献血者的FER低于未献血组(P0.05),HGB、MCV高于未献血组(P0.05),RBC、HCT与未献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男性大量献血者FER与献血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HGB与献血量之间呈负相关,P0.05,HCT与献血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RBC及MCV与献血量之间无相关性(P0.05);女性大量献血者FER、RBC、HGB、HCT、MCV与献血量之间无相关性(P0.05)。(6)男性大量献血者,FER高于正常范围的例数与不献血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女性大量献血者,FER高于正常范围的例数与不献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5岁以上男性长期大量献血FER低于不献血人群,但未引起HGB、RBC、MCV的降低,FER的降低与献血量相关;FER高于正常比例少于不献血组。45~50岁女性大量献血者未见FER、RBC、HGB、HCT、MCV的降低,而51~65岁女性献血者的FER低于未献血组。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的大量献血者应采取不同的招募措施和延伸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6例临产孕妇与68例育龄非妊娠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进行检测,将两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临产孕妇组血清D-Dimer和Fi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T、APTT、TT时间短于对照组;PLT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掌握凝血与纤溶功能及状态对预防产科并发症、保护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胆红素水平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85例冠心病组患者和46例对照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并使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患者的PWV及ABI。结果冠心病组TBIL、DBIL、IBIL及AB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PW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IL及DBIL水平越低,PWV越高;IBIL水平越低,ABI越低。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胆红素水平的降低与PWV的升高及ABI的降低有密切关系。胆红素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它与PWV及ABI联合预测评估冠心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和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我院或门诊的老年EH患者388例(EH组),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及血生化检查,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3组:无斑块组142例;稳定斑块组132例;不稳定斑块组114例。另选择同期体检且健康者8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CAS与空腹血糖(FPG)、Hcy、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尿酸、铁蛋白、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结果 EH组患者的CAS和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63.40%vs 31.71%、(12.69±3.58)μmol/L vs(6.96±2.89)μmol/L,P0.01]。EH患者CAS发生率为63.40%,与无斑块组比较,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的FPG、TC、TG、LDL-C、Hcy、尿酸、铁蛋白、Fib、CRP显著升高,而TBIL、DBIL、IBIL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S斑块与血清TBIL、IBIL水平呈负相关,与FPG、TC、LDL-C、Hcy、尿酸、铁蛋白、Fib、CRP、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EH患者血清TBIL、IBIL是CAS的保护因子,而FPG、Hcy、尿酸、铁蛋白、Fib和CRP则是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胆红素及氧化应激表达,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3月~2016年12月于琼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EH患者187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患者分为EH患者(对照组,n=97)和EH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研究组,n=90)。检测患者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另外检测血清中氧化应激水平,包括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胆红素水平及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同时分析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患者的各检测因子水平及相关性,另外分析各检测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体质指数(BMI)、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TBIL、DBIL、IBIL、SOD和NO水平均明显下降,而HCY、MDA及OX-LDL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升高,各组患者检测因子水平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内膜增厚组相比,内膜斑块形成组和内膜狭窄组患者的TBIL、DBIL、IBIL、SOD及NO水平明显下降,而HCY、MDA及OX-LDL水平显著升高;与内膜斑块形成组相比,内膜狭窄组患者的TBIL、DBIL、IBIL、SOD及NO水平明显下降,而HCY、MDA及OX-LDL水平显著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T值与TBIL、DBIL、IBIL、SOD和NO水平呈负相关,而HCY、MDA及OX-LDL水平呈正相关(P0.05)。同时,各检测指标存在密切的相关性,TBIL、DBIL、IBIL、SOD和NO水平与HCY、MDA及OX-LDL水平之间呈负相关,TBIL、DBIL、IBIL、SOD和NO水平之间呈正相关,HCY、MDA及OX-LDL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冰冻血浆(FP)与红细胞(RBC)中等比例输血对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凝血功能及生存周期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在不同FP与RBC输注比例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相同例数。低比例组(FP∶RBC≤1∶2),中等比例组(1∶2FP∶RBC1∶1),高比例组(FP∶RBC≥1∶1)各38例。比较各组血制品使用情况:FP、24 h RBC、RBC总量、血小板(PLT)及冷沉淀;输血前后血常规水平:血红蛋白(Hb)、PLT;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K~+、Ca~(2+)水平;以及输血治疗后:治愈、未治愈、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低比例组FP输注量最少,中等比例组明显高于低比例组,高比例组最高,且三组比较差异显著(F=15.46,P=0.01)。各组24 h RBC输注量、住院期间RBC输注总量、PLT及冷沉淀输注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各组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T、INR、APTT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比例组PT、INR、APTT均明显大于输血前,且明显大于低比例与中等比例组(P0.05);中等比例组PT、INR数值略高于高比例组,APTT略低于高比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K~+、Ca~(2+)浓度均明显低于输血前(P0.05);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比例组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比例输注成分血能有效减少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浆输注量,改善凝血功能,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随机选择2014-07至2016-03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568例,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438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患者130例(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患者中单支病变者166例、双支病变者150例和三支病变者122例,以Gensini积分中位数34分为界分为低分者和高分者各219例。依据总胆红素(TBIL)水平是否大于17.1μmol/L分为TBIL正常组(n=426)和TBIL升高组(n=142)。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包括生化全套、血常规)、彩色多普勒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各组之间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差异。结果:(1)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TBIL、DBIL和IBIL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胆红素血症(HBI)的检出率有下降趋势;TBIL升高组的冠心病检出率也有下降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组患者病变累及的冠脉支数越多、Gensini积分越高,TBIL、DBIL和IBIL水平越低(P0.05),且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BIL、DBIL、IBIL水平均与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正相关(r=0.390,r=0.283,r=0.426,P均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BIL和IBIL水平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呈负相关(B=-3.766,B=-2.705,P0.05)。(4)TBIL、DBIL、IBIL水平均与冠心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负相关(r=-0.617,r=-0.473,r=-0.580,P均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且不依赖胆红素存在的形式,低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严重程度、临床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01~2016-12该院住院的183例CHD患者作为CHD组,并选择同期住院其他疾病(呼吸疾病、心率失常、肺炎等)患者90例作为非CHD对照组。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将CHD组患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62例,双支血管病变组77例和多支血管病变组44例。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41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9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0例。结果 CHD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值、间接胆红素(IBIL)值和直接胆红素(DBIL)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中TBIL、IBIL和DBIL含量显著低于双支及单支病变组,且双支病变组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将冠脉病变的支数与TBIL、IBIL、DBIL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0.433,P0.05;r=-0.392,P0.05;r=-0.415,P0.05,血管病变的支数与TBIL、IBIL、DBIL水平呈负相关。STEMI组和NSTEMI组TBIL、DBIL和IBIL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和SAP组,并且UAP组TBIL值显著低于SAP组(P0.05)。将冠心病的不同临床分型与TBIL、DBIL、IBIL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0.388,P0.05;r=-0.314,P0.05;r=-0.353,P0.05,TBIL、DBIL和IBIL值随冠心病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病变支数、CHD严重程度有负相关性,其水平可以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SD)对大鼠凝血功能及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20±1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笼饲养组(CN组)、大平台饲养组(TC组)、睡眠剥夺组(SD组)及睡眠剥夺恢复组(SR组),每组各8只。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MPM)建立睡眠剥夺模型,连续剥夺5d,颈内静脉采血,置于抗凝管内,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总数(WBC)、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Hb)含量及血小板(PLT)计数;采用自动分析仪检测止血参数,包括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与CN组和TC组比较,SD组大鼠毛色暗淡,易激惹,体重减轻(P0.05);WBC明显增加(P0.05),RBC及Hb含量明显减少(P0.05),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及TT值明显延长(P0.05),FIB值明显降低(P0.05)。与SD组比较,SR组大鼠WBC明显下降(P0.05),RBC及Hb含量明显增加(P0.05),PLT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及TT值明显缩短(P0.05),FIB值明显升高(P0.05)。SR组与CN组及TC组比较,体重明显减轻(P0.05),其余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组与TC组比较,体重、WBC、RBC、Hb、PLT、APTT、PT、TT及FIB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长时间SD可能导致大鼠凝血功能障碍及贫血倾向,睡眠剥夺后可通过延长合适的睡眠时间来改善机体的凝血功能障碍及贫血倾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病时间均24 h,根据相关分类诊断标准,将纳入患者分为轻症AP(MAP)与重症AP(SAP)2组,其中MAP患者59例,SAP患者51例,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比较各组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变化,并分析其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结果]在凝血功能方面,NC组与MAP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D-二聚体(D-dimer)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的PT、APTT、FIB、D-Dimer均明显高于NC组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管内皮功能方面,NC组与MAP组的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的RHI明显低于NC组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增强指数(A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炎症因子方面,NC组与MAP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的IL-6、TNF-α均明显高于NC组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PACHEⅡ评分方面,SAP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AP组患者的PT、APTT、FIB、D-Dimer、RHI、IL-6、TNF-α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P0.05);SAP组患者的PT、APTT、FIB、D-Dimer、IL-6、TNF-α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9、0.61、0.32、0.37;P0.05);RHI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27;P0.05)。[结论]MAP患者凝血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基本正常,而SAP患者出现凝血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且与患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观察AP患者的凝血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严重程度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75岁老年人外周血循环中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和血液相关指标的关系, 明确该老年人外周血循环的EPCs水平与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募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保健医疗部(老年医学科)2008年收治的≥75岁老年人114例, 采集临床资料, 以2020年12月31日为随访终点, 对入组时不同水平的外周血EPCs数量和血液相关指标以及全因死亡事件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构建的低、高水平EPCs组血液指标中, D-二聚体(D-Dimer)为潜在分类标志物[变量投影重要性值(VIP)=4.750];不同水平EPCs组血液相关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D-Dime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人群的血循环EPCs数量与RBC、HGB、HCT呈正相关, EPCs数量与GGT、D-Dimer呈负相关(r=0.364、0.343、0.336、-0.312、-0.312, 均P<0.05);循环EPCs数量与≥75...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患者30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按照2种方法进行分组:①根据造影结果,无冠心病者为对照组(75例),冠心病者为观察组(225例);②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4组:A组无血管病变(75例),B组单支血管病变(119例),C组2支血管病变(54例),D组3支或主干血管病变(52例)。抽取所有患者空腹血,检测血浆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计算出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结果:①观察组患者TC、LDL-C、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LDL-C/(HDL-C+TBIL)、TC/(HDL-C+TBIL)]及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DL-C、DBIL、IBIL及TBI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以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组的比较中,TBIL、IBIL、LDL-C、LDL-C/(HDL-C+TBIL)、TC/(HDL-C+TBIL)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LDL-C/(HDL-C+TBIL)、TC/(HDL-C+TBIL)及纤维蛋白原的优势比(OR)分别为1.75、1.65、2.01;可信区间分别为1.02~2.86、1.05~2.77、1.63~3.02,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④相关性分析显示,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与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r=0.60,r=0.56,P0.05);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亦呈正相关性(r=0.32,P0.05)。结论: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性,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与纤维蛋白原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围手术期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3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按手术种类分为单膝和双膝置换2组,采用美国Medtronic autoLog血液回收系统进行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分别测定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血液中RBC、Hb、HCT、PLT、PT、APTT、TT、FIB,比较2组回输量的变化及其对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回输自体血量43 134ml,占总输血量的52.6%。术后RBC、Hb、HCT、PLT、FIB均不同程度减少,PT显著延长(P0.05),APTT、TT无明显变化。单膝置换组术前与术后第1天的PLT、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双膝置换组术前与术后第1天的RBC、Hb、HCT、PLT、P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的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结论:自体血回输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异体血量的输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行改良等离子辅助下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50例老年患者为治疗组,健康体检老年自愿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治疗组术前术后6个月血液中RBC、HGB、HCT、AHI和夜间LSa02的变化.结果 术前检查老年轻中度OSAHS患者RBC、HGB、HCT分别为(5.5 ±0.8)×1012/L、(172.4±15.8) g/L、(58.5±6.3)%,老年重度OSAHS患者RBC、HGB、HCT分别为(6.7±1.2)×1012/L、(197.2±18.6)g/L、(72.6士8.9)%,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老年轻中度和重度OSAHS患者RBC、HGB、HCT均低于术前(P<0.05);术前治疗组老年重度OSAHS患者EPO为(1.76±0.54) ng/ml,高于轻中度组(1.21 ±0.43)和对照组(1.12士0.35)ng/ml(P <0.05),术后老年重度OSAHS患者EPO比术前有所降低(P<0.05),术前治疗组老年重度和轻中度OSAHS患者ANP高于对照组,但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老年重度和轻中度OSAHS患者的变化均不大,无统计学差(P>0.05);术后老年轻中度OSAHS患者AHI、夜间LSa02为(8.5±3.8)次/h、(88.2±12.7)%,老年重度OSAHS患者AHI、夜间LSa02为(13.4±3.9)次/h、(82.9±11.5)%,AHI均低于术前,夜间LSaO2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 改良等离子辅助下的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对治疗老年OSAHS患者有较好疗效,且能够有效降低老年OSAHS患者RBC、HGB、HC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和蛋白C(PC)的变化.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肝硬化PVT患者20例作为血栓组,肝硬化非血栓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ACA和PC进行检测,对比血栓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根据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各级别上述各指标差异.结果 血栓组ACA阳性患者7例(35%),对照组4例(10%,P=0.045).血栓组ACA-IgG为(10.15±5.31)U/ml、PC为(2.47±0.62)mg/L,对照组分别为(6.70±3.75)U/ml和(2.93±0.88)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PT、APTT、Fib和ACA-IgM结果相似(P>0.05).PT、APTT、Fib和PC在Child-Pugh各级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CA-IgG和ACA-IgM随肝功能恶化而升高,但各级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血栓组ACA阳性率为35%(7/20),而对照组ACA阳性率为10%(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 肝硬化患者凝血和抗凝系统存在明显异常.肝硬化PVT患者与无PVT患者相比,ACA-IgG明显升高而PC则明显降低,ACA-IgG和PC在肝硬化PVT形成中可能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