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有关文献中中药的消化系统毒性的报告及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文献研究方法 ,对 12 2种具有消化系统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及其有效成分与消化系统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消化系统的毒性主要集中在四气属性中寒、热两类药物 ;五味属性中苦、甘、辛三类药物 ;归经属性中归肝、脾、肺、胃四经的药和有效成分中含生物碱类及甙类成分的药物方面。结论 :中药药性理论及有效成份与其消化系统毒性之间有一定关系 ,应用文献统计归类分析的方法 ,分析研究已有资料中中药毒性是确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有关文献资料中中药肝毒性的报告及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文献研究方法 ,对 55种具有肝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及其有效成分与肝毒性有一定相关性。肝毒性主要集中在寒、热类 ,苦、辛类 ,归肝、脾、肾经类和有效成分中碱、甙类药物方面。结论 :中药药性理论及有效成分均与肝毒性有一定的关系 ,应用归类分析的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是中药毒性研究中确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Apriori算法的中药气-味-效三维数据关联规则挖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是在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指导下,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生物学表现建立起来的药性核心理论,与药物的具体功效密不可分。本研究以经典中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的365味中药性味及药效记载为数据源,在建立气-味-效三维数据立方体的基础上,运用关联规则挖掘中的Apriori算法,寻找气-味-效三者之间的频繁模式和强关联规则并进行分析,尝试理清中药四气五味与具体功效的复杂相关性,为中药四气五味药性理论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李思三(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郑州450004)主题词炮制,四气五味/分析中药炮制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及药物毒性等具有一定影响,本文就炮制对药性的影响,综述如下。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五味又称性味,药物的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归经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文献研究方法,对144种具有肝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中药中寒温性药物、苦辛甘味药物、归肝肺经药物居多,有肝毒性中药也有这种趋势,肝毒性中药与一般中药在四气五味归经方面分布趋势大致相同。结论:提示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归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马静  凌霄  王盼盼  孟菲  李学林 《中医学报》2020,35(9):1870-1874
传统取象比类法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是将中药的性能、功效与其形态、质地、颜色、气味、生长环境、入药部位、采收季节、物性等自然属性相关联,联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五运六气等学说,结合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以推演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功效等药性。尽管取象比类法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与中医理论紧密相连,且对中药药性的研究逐渐成熟化,但依旧具备了主观性较强、注重特殊性和典型性而忽略普遍性等缺陷。对于取象比类法的研究需正确认识,取其精华,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最终构建一个传统与现代兼备的取象比类法,为现代中药药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金锐  张冰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11):1198-1205
中药药性是中药有别于现代药物的根本属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的各种属性和性质。中药药性理论肇始于四气五味,经过几千年不同历史时期的补充完善,形成了目前以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为主体的中药药性理论。由于阴阳五行哲学思维的渗透和不同历史时期格物传统的差异,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具有复杂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药性确定的途径具有多源性,除了药效反推法,还有以药材质地、颜色、生长环境、加工处理等自然属性为依据的取象比类法,并受到易家、道家、巫家思想等的影响;第Z-,就药效反推法来看,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多选性普遍存在,同一药性可以通过不同的功效反推得到。因此,中药药性形成具有多源性特征,药性实质研究应密切关注特定药物的认知起源及相对应的功效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药五味在说明药物功效方面的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五味有说明药物功效的作用,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前人在应用中药五味来说明药物功效时,不可避免地掺杂有片面、偶然、牵强的因素,产生诸多不合理的现象,有的已失去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意义。为此,就中药五味在说明药物功效方面的不足现象进行探索,以期客观正确地认识中药五味在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方面的价值。1 特征不明显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显著标志,任何事物都有属于自身并与他事物相区别的特征。在药性理论中,四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辽宁省溪湖区植物资源状况,探讨基原植物光照生境与中药药性的关系,是否可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光照-寒热药性"假说规范该区中药材种植栽培.方法 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辽宁省溪湖区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查阅《中国植物志》确定植物光照生境,并与其中药材四气、五味、功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辽宁省溪湖区分布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0.
代俊萍  蒲雪 《中医学报》2019,34(1):103-106
目的:探讨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效果和中药药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含有挥发油成分的中药进行提取,通过常规检测方法确定折光率和相对密度等参数。采用气质联用仪分析获得不同挥发油成分,并根据骨架及官能团进行分类,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药挥发油与药性之间的关联。结果:五味与单萜、倍半萜、倍半萜氧化物、芳香族挥发油4种成分具有相关性,其中与单萜、倍半萜、芳香族挥发油呈正相关,该3种成分含量越高,苦度越高;与倍半萜氧化物呈负相关,该种成分含量越高,苦度越低。四气与单萜、单萜与芳香族复合物2种成分具有相关性,并且均呈正相关,成分含量越高,热度越高。归心经与挥发油单萜、倍半萜呈正相关,归肝经与挥发油单萜氧化物、倍半萜、二萜及其氧化物呈正相关,与挥发油倍半萜呈负相关;归肺经与挥发油倍半萜氧化物、单萜与芳香族复合物呈正相关,与芳香族挥发油呈负相关;归脾经与挥发油倍半萜、二萜及其氧化物呈正相关,与芳香族挥发油呈负相关;归肾经与挥发油单萜与芳香族复合物呈正相关,与挥发油倍半萜与芳香族复合物呈负相关。结论:中药挥发油中不同成分与中药药性四气、五味存在相关性,不同类别的挥发油呈现不同的透皮效果,可见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效果和中药药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检索有关文献资料中中药肝毒性的报告及其与中药药性、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中药药性及其有效成分与肝毒性有一定相关性.肝毒性主要集中在寒、热类,苦、辛类,归肝、脾、肾经类和有效成分中碱、甙类药物方面.配伍、炮制可降低药物肝毒性.掌握中药致肝毒性损伤的途径、靶点,对临床早期诊断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是中药学最重要的特色理论之一。药性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一般认为,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其中,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中药药  相似文献   

13.
从《中华本草》筛选出具有利水功效的豆科药物(豆科利水药物)共计74味,将所选取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分别录入Excel中建立数据集,分析归纳各项统计数据,以探析豆科利水药物的药性规律。结果:豆科利水药物主归脾胃经,无毒者占大部分,可入食者多,主要高频功效为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止痛、止咳平喘等,以治疗气虚水肿、疮痈肿毒、淋证、咳喘痰多、脘腹胀痛等为主。  相似文献   

14.
对417种植物类药与其中101种降压中药药性的比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植物类中药与所含降压中药药性的比较分析。方法:从《中国药典》所载417种性味、归经记载齐全的植物类中药中选取具有降低血压药理作用的中药101种,对其四气、五味、归经和主要功能与417种中药作药性的比率分析。结果:四气、五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归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植物类降低血压中药以性辛者多、味苦者多,多归肝胆经,提示可依此类药的化学成分在植物中筛选有效的植化成分、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药性是指药物的药效和性能,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把药物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  相似文献   

16.
中药功效分类的药性表达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明清本草文献为主体,结合现代认识与研究,探索中药分类中药性(性能)与功效之间的相关信息特征,分析其相关规律性,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思路。认为中药功效是基于性能与病证相关性的高度概括。中药功效分类具有一级三层次规律,常以五味-四性-归经为主线,结合"证-效"概括,表现为以"性能-病证-药效"方式综合表达的分类特点。因此,主张按功效分类研究中药药性理论,尤其应重视各性能之间、性能与病证以及药效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7.
植物皮类中药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为探寻此类药物的药性特点,笔者对《中华本草》进行梳理,筛选出604味药物;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此类药物分布在100个科属中,其中樟科和五加科数量最多;药用部位最多者为树皮,其后依次为根皮、茎皮、果皮、种皮、假种皮。四气属性以温性药物数量最多,其次为平性、凉性、寒性和热性。五味分析中味苦者最多,其次是辛味、甘味、酸味、咸味。在有归经记载的药物中,归肝经的药物占比最大,其后依次是归脾、胃、肾、大肠经。有毒药物64味,占比10.6%。可外用的药物418味,占比69.2%。现代研究表明:植物皮类中药多含生物碱、挥发油、黄酮、三萜、酚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功能等药理作用,广泛用于眼科、皮肤科、妇科以及呼吸和消化等系统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归肺经中药的药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以探讨药性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之间的相关性,为归肺经中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中国药典》所载归肺经中药进行统计,从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50味归肺经中药中寒凉性药物占50.4%,温热性占28.4%;五味中以苦味居多,其次是甘味和辛味;功效以清热、祛湿、化痰为主;化学成分以苷类最多,其次是黄酮类、糖类、挥发油类;药理作用主要是抗菌、抗病毒、祛痰、镇咳、平喘。结论:归肺经中药多苦寒、含苷类成分,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抗菌、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的性能概括地说有“四气”、“五味”的特点。“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药物的味与作用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开窍药药性与物质基础及其效应的关联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芳香开窍类中药药性与物质基础及其药理作用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分析方法,结合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成果探讨芳香开窍类中药的性、味、归经与功效。结果:该类药所含挥发性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脑脊液屏障等产生明显影响,表明芳香开窍类中药的醒神回苏功效是通过其所含挥发性成分产生的综合药理效应实现的,并表达药性系统。结论:芳香开窍类中药药性与其物质基础及其药理作用之间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