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量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扩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探索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上述疾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本院内科门诊或病房,分为4组:对照组,观察组1(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2(单纯冠心病患者),观察组3(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测定四组FDM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三个观察组FMD值均有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冠心病、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均能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但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血管内皮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10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血Hcy进行检测,根据其水平分为正常组(n=49)与高Hcy组(n=60),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及评分观察冠脉病变情况;肱动脉超声评估动脉内皮功能状态.[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Hcy组冠脉损伤评分显著升高,三支病变所占比例显著上升,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血症可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损伤及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可作为临床辅助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5-7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拟行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97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和病变组,均于术前及术后第2天应用Endo-PAT无创测定患者右手臂血管内皮功能指数(RHI),分析比较术后外周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正常组术前RHI为2.1±0.3,术后为1.6±0.2;病变组术前RHI为1.5±0.4,术后为0.8±0.3,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术侧外周血管RHI均低于术前,正常组和病变组术前与术后RHI差值各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术前及术后术侧RHI均低于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可损伤外周血管内皮功能,在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病变组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细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房颤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8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体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脂氧素A4(LXA4)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共156例,根据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评定表(HADS)得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抑郁焦虑组(81例)和非抑郁焦虑组(75例),另匹配80例体检者为对照,检测MPO、LXA4及两者比值。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MPO、LXA4及两者比值(M/L)显著高于对照组。抑郁焦虑组血清MPO水平、M/L显著高于非抑郁焦虑组,但LXA4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MPO、LXA4及两者比值与HADS亚量表得分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439~0.581,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血清MPO、LXA4水平及其比值上升,对于合并焦虑抑郁之冠心病病人而言,炎症及其消退间的平衡失调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合并焦虑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3月我院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予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单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联合抗焦虑抑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西雅图冠心病调查量表(SAQ)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DS评分以及SAS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SAQ评分总分为65.32±8.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37±9.86,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单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进行抗焦虑抑郁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双心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病情管理能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结果经双心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绪波动、用药情况、应急处理、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实行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SAS评分为(45.11±5.03)分、SDS评分为(47.15±4.1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5.14±6.06)分、(58.34±6.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心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为(56.51±2.29分),相比对照组患者的(57.02±2.36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双心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为(91.03±8.63)分,高于对照组比较的(85.19±6.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其病情管理能力,焦虑、抑郁情绪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短期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潘茹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0):1376-137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50)与观察组( n=50),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与躯体功能、机体疼痛、社会功能等指标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机体疼痛、社会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健康状况、心理健康两项指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起重要作用,有效缓解了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洁  韩月 《当代护士》2018,(9):135-137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老年患者护理中使用情绪管理晴雨表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脑梗死患者中选取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5)、观察组(情绪管理晴雨表护理干预,n=45),观察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16.28±3.45)分,低于对照组的(23.53±5.36)分(P0.05),SAS评分为(53.63±1.02)分,低于对照组的(61.00±1.12)分,SDS评分为(52.36±2.16)分,低于对照组的(58.62±2.17)分(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5.56%)也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情绪管理晴雨表,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控制效果,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杨斌  张玉堂  常鹏  王莉  刘建斌 《临床荟萃》2009,24(17):1479-148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干预对伴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3例伴有抑郁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干预组(常规治疗+西酞普兰),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危险积分的改变。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且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35);TIMI危险积分比较,治疗后干预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2.1±0.8 vs 2.6±1.2,P=0.000);干预组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从治疗前到治疗6周的HAMD评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9.2±6.5)分降至(11.7±6.1)分vs(28.5±7.1)分降至(16.8±6.9)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干预对合并抑郁的冠心病患者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