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介绍中医"治未病"理念及发展现状和现代健康管理的理念及发展现状,分析现代健康管理的规范化程序,提出在其中融合中医"治未病"理念的设想。方法详细介绍了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干预。结果 "治未病"理念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和建设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新模式有着积极意义。结论发挥"治未病"思想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了"治未病"思想,其理论研究可谓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整体观念和自然观念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此后,历代医家对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不断发挥,使其成为中医养生保健的主导思想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而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等预防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念、自然观念、道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都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形成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3.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次,体现着中医的养生观和疾病观,是具有高度前瞻性的健康管理理念。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慢性病管理模式,将"治未病"思想与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融合,借助互联网技术探索新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医者早已提出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与现代预防医学发展方向基本相一致。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在"治未病"上,中医体质辨识便体现出关键的基础作用。从"治未病"的医学发展方向出发,中医体质辨识具有弥补西医体检不足、管理健康以及养生等作用。为了完善未来医疗保健体系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们应当进一步提高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治未病"是一种中医学的健康观,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构建的健康医疗模式,有助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理念,降低社会医疗负担,节约医疗资源,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为中西医结合搭建优势平台。  相似文献   

6.
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年来,"治未病"健康工程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广大群众对"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有了明显提高;行业内对"治未病"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未病”体系建设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虹  臧镭镭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84-84,86
通过对中医“治未病”思想内涵的阐释,对如何促进并落实中医“治未病”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大众保健意识,形成一套完整的疾病预防系统,以取得“治未病”思想在疾病预防、保健上的成效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8.
浅谈针灸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述针灸"治未病"。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阐明针灸"治未病"的含义,并对汉、唐、宋、明著名医家运用针灸"治未病"的思想作以阐述。结论: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针灸"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不断完善。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是祖国医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人们的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事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述针灸"治未病"。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阐明针灸"治未病"的含义,并对汉、唐、宋、明著名医家运用针灸"治未病"的思想作以阐述。结论: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针灸"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不断完善。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是祖国医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人们的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事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允辉 《西部医学》2015,46(6):65,67
<正>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就儿科而言,治未病思想中的"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应用更为广泛,现就以上三方面在小儿临床与保健工作中应用体会进行阐述。1中医"治未病"理论治未病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刺热》中指出"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这些中医思想均  相似文献   

11.
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治病为目的”,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1].这一重大转变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医学由治病转向保健,二是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三是重视科技也注重人文关怀[2].人们的思想意识由治已病转变为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预防保健为先的治未病思想[3].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新科技、新材料研发治未病的适宜技术、适宜产品,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需求与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健康指导中应用未病先防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对我基层医院自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接收并进行健康指导的人员186例,并按照其健康指导的模式和思想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健康指导)与研究组(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各93例,并分析两组人员通过不同健康指导后其发生疾病的情况。结果抽取的两组研究人员分别通过常规健康指导与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指导,研究组护理人员通过对未病先防思想宣传,结果显示,对治未病知识的掌握、疾病发生率、满意度分别为(92.5±6.8)、5.4%、9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6±5.9)、22.6%、78.5%,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基层医院健康指导中选择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提高了人们对治未病的认识,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了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值得在健康指导中选择。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通过阐述"治未病"的含义和"治未病"思想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提出摸清基线资料,建立预警机制以"未病先防";见微知著,实施早期干预机制以"既病防变";持续随访,发展长效机制以"瘥后防复"。并进一步分析了"治未病"思想对教师的要求,包括树立"治未病"观念,指导心理工作;提高个人素养,灵活运用"治未病"思想;扩展"治未病"思想,正人先正己。"治未病"思想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议“治未病”之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治未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养生保健、药物预防等方面论述了治未病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是指运用中医干预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防治理念,是中医学注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因此成为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介于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也称为第三状态,一般认为是机体仅有某些功能性改变而未有器质性病变的状态。对亚健康状态的重视即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良好体现。  相似文献   

16.
李美娜  何滨  戴菲  徐芳云 《吉林医学》2009,30(24):3198-319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医学模式MH疾病治疗为主转向人的健康医学为主。这正契合了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思想。所谓“治未病”就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亦是指导我们治疗疾病与养生保健的关键原则之一。两千年后的今天,在各种疾病和亚健康问题肆虐的情形下,"治未病"为人类提出超前性的现世指导。该文将从治未病的哲学渊源、具体涵义、指导意义及基因启示等方面作了简要探析、思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防治的关联。方法通过分析阐述中医治未病思想,揭示其对亚健康状态防治的有效干预措施。结果中医治未病思想从心理调节、生活方式、理疗保健和中医药几个方面加以干预,可有效防治亚健康状态。结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治未病思想给予相应干预,有利于培养健康的生活、工作及行为等习惯和方式,从而达到防治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在《金匮要略》中所涉及的范围就有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5个方面。所以,医学有2个目标,一是治病,二是防病。从根本意义上讲,医学应该是关于"健康"的学问,而不是关于"疾病"的学问。故而医学关注方向也从"已病人群"的"疾病医学"逐渐向‘"未病人群"的"健康医学"扩展,对疾病的策略从"有病求医"向"预防为主"转变,与中医的"治未病"相一致。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的中医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方式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亚健康,《黄帝内经》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  相似文献   

20.
以传统文化的视角,从不同文化层面系统分析研究儒家、道家、易家、兵家思想对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及思维方法形成的影响,揭示传统文化思想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内在联系,阐明"治未病"理论的文化渊源、发展过程,从而为未病学的发展提供文化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