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多排CT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临床应用不断扩大,320排CT160mm的探测器覆盖范围首次实现了同时相器官容积成像,不仅优化了多排CT的临床应用,同时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此文主要介绍320排CT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以及在心脏及冠状动脉成像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应用多排CT评估他汀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进行完多排CT检查后让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的服用,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一段时间后再对患者进行多排CT的检查。结果通过多排CT检测技术的采取,他汀类药物和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存在都会诱发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病变现象的产生,冠状动脉斑块的体积和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变化关系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也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关系。结论他汀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影响中多排CT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多排螺旋 CT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其在冠心病无创诊断方面的作用日渐重要.伴随着64 排螺旋CT的普及,其在成像和诊断中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钙化病变对多排CT冠状动脉成像狭窄准确性判断的影响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对有明显钙化血管段的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影像结果进行诊断试验评价(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从而明确钙化病变对多排CT冠状动脉成像狭窄准确性判断的影响,及CTA评估钙化冠脉管腔狭窄程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影像学检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胰腺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超声及PET等, 近年来进展很快,其在胰腺疾病的检测和诊治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多层CT已从几年前4排探测器的多层CT发展到目前64排探测器的多层CT, 其扫描层厚可在0.5 mm以下,扫描速度已达0.4 s, 覆盖整个腹部的CT扫描可在10 s左右完成。多层  相似文献   

5.
320排CT在心脏成像中,不仅能缩短扫描时间、减少造影剂的使用、降低射线曝光剂量、较少受快心率及心律不齐的影响;在评价心肌存活和心肌灌注等方面,320排CT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本院的初步应用经验和相关文献,试论述宽探测器320排CT与传统多排螺旋CT相比较所具有的优缺点,以及其在心脏检查方面新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在诊断矽肺的价值.方法 研究已经确诊为矽肺的150名病人的影像资料,分析矽肺在多层螺旋CT冠状面重建图像上的应用价值.结果 各期矽肺的小结节影的显示,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面重建图像要比高千伏胸片精确得多.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面重建图像比高千伏胸片诊断矽肺病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CAD)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45例应用64排螺旋CT疑诊为CAD的糖尿病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指标,评价64排螺旋CT在CAD诊断中的价值。对3568支冠状动脉血管进行选择性CAG检查,将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与C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显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项可靠的CAD诊断方法,作为一项非创伤性检查技术,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近20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的应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与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已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研究中。但传统CT设备的灌注成像由于受探测器宽度的限制,无法覆盖全脑范围。随着128、256甚至320排CT的应用,CTP的覆盖面大幅提高,由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与MRI鼻泪管成像对泪道阻塞的诊治。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重庆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泪道阻塞23例(46侧)。采用64排螺旋CT和MRI鼻泪管成像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结果23例患者中泪小管或泪囊阻塞共18侧,64排螺旋CT检测出1侧(5.6%),MRI鼻泪管成像检测出15侧(83.3%);鼻泪管阻塞共23侧,64排螺旋CT检测出19侧(82.6%),MRI鼻泪管成像检测出18侧(78.3%)。与64排螺旋CT和MRI鼻泪管成像相比,内镜检查诊断正确率为67.5%(27/40)。结论多层螺旋CT与MRI鼻泪管成像检测泪道阻塞的准确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门静脉造影(CT portal venography,CTPV)显示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分别进行CT门脉造影,获得门脉侧支循环血管的清晰图像,测量门静脉主干和胃左静脉直径,将胃镜与CT门静脉造影两种技术进行比较。结果应用CT门静脉造影能清晰显示和测量门脉侧支循环的血管。CT门静脉造影与胃镜两种方法对食管和胃底曲张静脉的显示能力具有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02和0.478。结论应用多排螺旋CT门静脉造影能很好显示和测量门体间侧支循环血管。联合应用多排螺旋CT门静脉造影与胃镜两种方法,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诊断、病情判断和估计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多排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群  尹化斌  韩敏  魏涛  林丽萍 《山东医药》2011,51(22):103-104
目的观察多排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 603例无症状的体检者用多排螺旋CT进行低剂量胸部扫描,并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结果共检出113枚非钙化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的有6例,总体人群肺癌检出率为0.37%(6/1 603),高危人群组与非高危人群组肺癌检出率分别为1.3%(2/153)和0.3%(4/1 450)。结论多排螺旋CT用于早期肺癌筛查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多排螺旋CT已广泛应用于肝脏临床检查.由于螺旋CT扫描时间短,并可以进行多期扫描,在肝异常血运灌注的诊断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肝异常血运灌注产生的机制、多排螺旋CT上的特征性表现及临床资料,找出相应的病因,对及时发现病变、病变性质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益林  陈军 《临床肺科杂志》2014,(12):2310-2312
目的总结分析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多排螺旋CT表现。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检查资料,分析其影像特点及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结果 7例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14岁~62岁(平均年龄47.3岁),7例患者CT平扫均表现为胸膜孤立性肿块,其中2例与邻近肋骨关系密切,增强扫描肿块显著强化。结论多排螺旋CT可明确肿块来源,显示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并与其他胸膜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4.
64排螺旋CT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术后3~20个月接受64排螺旋CT检查,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患者同时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的检查结果显示,18例患者接受植入的28个支架中,22个支架通畅,3个支架完全闭塞,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一致;另外3个支架因为伪影的影响不能被评价.结论 64排螺旋CT是评价支架通畅与否的一项新的很有价值的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多排(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 tidetector rowspiralCT,以下简称MDCT)问世,CT技术在心血管病诊断的临床应用加速发展。2001年研制出16排MDCT,相继2004年64层螺旋CT投入临床应用,在冠状动脉检查受到特别关注。临床医生如何正确认识和应用MDCT冠状动脉造影做扼要介绍。1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技术MDCT类型主要区别在于检测器。依照检测器的排数分为4排,8排,16排及64排。已经成熟应用于临床的16排及最高端的64排MDCT检测器均为0.625mm,扫描一周(360°)采集时间均为0.375~0.5秒。用于心脏检查时,目前的16或64排MD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检出准确性和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疑似小肝癌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分析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和比较多排螺旋CT、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将确诊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按照病灶直径分为微小肝癌(1cm)和小肝癌(1~3cm),比较CT、MRI对不同大小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120例纳入病例中,共有8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包括35例微小肝癌、53例小肝癌。经计算,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6.59%、96.88%、96.67%,均高于CT诊断的86.36%、75.00%、83.33%(P0.05)。MRI对微小肝癌、小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14%、96.23%,均明显高于CT诊断的80.00%、81.13%(P0.05)。结论:相比于多排螺旋CT,采用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更加优越,可有效检出微小肝癌病灶。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标志之一,反映了粥样硬化斑块,特别是钙化斑块的存在和分布。在过去10余年里,大量电子束CT研究围绕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价值、检测方法和可重复性以及冠状动脉钙化演变等热点课题而展开。随着多排螺旋CT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它在冠状动脉钙化检测方面的价值也在进行研究,该文就多排螺旋CT在这些方面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多排螺旋CT问世,2004年CT冠状动脉成像应用于临床,从最初的4排到现今的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迅速发展。除了设备厂商的大力推动、技术进步,以及软件、硬件的明显改善,最重要的是临床医师的认可与患者的需求推动了CT冠状动脉成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CT冠状动脉成像已经改变了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就诊模式。  相似文献   

19.
《肝脏》2018,(10)
目的探讨双源多排螺旋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初诊为肝脏肿瘤的患者采用双源多排螺旋CT增强延时扫描,观察图像特征和诊断符合率。结果肝脏肿瘤发病率最高的是肝血管瘤、肝细胞癌、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等;肝血管瘤延迟期呈等密度影,呈"慢进慢出"特征;肝细胞癌延迟期呈低密度影,包膜呈高密度环状带影,呈"快进快出"特征;转移性肝癌延迟期边缘强化明显呈"牛眼征"特征。双源多排螺旋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与手术病理等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脏肿瘤采用双源多排螺旋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辐射量低、图像质量高等特点,对肿瘤的检出率和定性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1,2〕。心率及呼吸的平稳是该项技术成败的关键,因此对检查过程中护理配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我院体检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护理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