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5年以来,我们在"标准"治疗心衰基础上,应用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合用治疗顽固性心衰,收到心衰纠正快,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线诊断左心衰肺水肿的特征性表现,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左心衰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X线特征性表现。结果胸部X线片示肺血管纹理增粗模糊,两肺部"蝶翼征"、支气管"袖口征"等特征性X线征象。血管蒂宽度和心胸比例也明显增大。结论肺水肿胸部异常X线改变比临床表现出现早,根据肺部X线特征性表现和临床症状,提高诊断左心衰肺水肿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衰中医辨证分型与神经内分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心衰研究的不断深入,心衰的本质被逐步揭示,心衰时神经内分泌变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利用神经内分泌指标探讨中医诊治心衰的研究刚刚开始,有利于对心衰"证"的实质性研究.本文综述了慢性心衰的辨证分型、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心功能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内利用神经内分泌指标研究慢性心衰的现状,探讨心衰辨证客观化研究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衰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不足,表现为全身血液循环减少和静脉瘀血的一种综合性疾病.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识到脾胃病变可导致慢性心衰的形成或者加重,为了进一步探讨从脾胃论治慢性心衰的可行性及其疗效,从而对李东垣脾胃论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李东垣脾胃损伤理论与慢性心衰的关系浅述于下. 1 脾胃损伤是慢性心衰的重要病因病机 中医学中并无"心衰"这一病名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心悸"、"胸痹"、"怔忡"、"水肿"、"积聚"、"喘证"等范畴.  相似文献   

5.
<正>难治性心衰属中医"心悸"、"水肿"、"痰饮"范畴。多年来,笔者用滋阴法治疗难治性心衰取得很好疗效,体会如下。难治性心衰是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悸、劳累后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阳微阴弦"理论,探究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及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4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呋塞米片及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观察组采用院内自拟温阳利水方加减口服,连续治疗3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心功能分级、Lee心衰疗效计分、脑钠肽(BNP)含量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心率、心功能分级、Lee心衰疗效计分、BNP含量以及心功能(LVEF)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在心功能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阳微阴弦"理论指导下的温阳利水法对慢性心衰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心衰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其发病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探讨慢性心衰的发病及论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慢性心衰属于中医学"心痹""心胀""心水"等范畴,其病性当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为阳虚、气虚,标实乃血瘀、痰饮、水湿。"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肝、脾、肾之病变均可导致慢性心衰的发病;其中,心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脾与心衰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析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与脾主运化水湿的关系。在发病因素方面,从五大病因探讨慢性心衰的发病,认为外邪侵袭,久客经络,脾虚损阳,痰饮内生,发为心衰;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不运湿,心脉不畅,发为心衰;情志失调,损伤脾胃,化血无力,心失所养,发为心衰;劳倦内伤,耗伤脾胃,脾虚湿停,心脉痹阻,发为心衰;失治误治,耗伤脾阳,痰湿积聚,上凌于心,发为心衰。在致病机理环节,从"气""水""血"三个方面探讨慢性心衰的发病,从"气",认为脾气虚弱,气血匮乏,心失所养,气阳两虚,发为心衰;从"水",认为脾失健运,化生痰饮,困遏心阳,水饮上犯,发为心衰;从"血",认为脾气不足,化湿无力,血行不畅,血瘀于脉,发为心衰。为临床从脾从痰湿论治慢性心衰提供重要的辨证思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张仲景"血不利则为水"的观点分析心衰的病机特点及证治,提出在心衰病变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血瘀或血瘀倾向,水瘀交阻是心衰恶化的一个重要病机,活血化瘀法应贯穿心衰治疗中的全程。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出现的循环功能障碍已有较为完善的认识,中医学对心衰病机的相关研究多从宏观脏腑着眼,而结合"玄府气液说"—中医学对病机的微观认识,试以探窥心衰形、气、神同病的中医病机。"脏腑—气液—玄府"以"气液"介质联系宏观之脏腑、微观之玄府,以丰富中医药对心衰基础与临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运用《内经》中"平治于权衡"、"疏涤五藏"、"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等治"水"法则治疗现代慢性心衰及其引起的水肿有独特功效,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冠状动脉循环改变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不平衡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疾患。临床上有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表现,属祖国医学中"胸痹"心痛"心胃痛"等范畴。论述了张仲景《伤寒论》中有关治疗冠心病的方剂,对现代诊断的急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用之得当,也每多奏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脉散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法制作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生脉散灌胃2h及8h后,检测血清大肠杆菌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一氧化氮(NO)、总一氧化氮合酶(z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等水平。结果生麦散作用2h后可显著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LPS、TNF-α和iNO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LPS诱导8h后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NO、zNOS和iNOS显著升高(P〈0.001),生脉散能显著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NO、iNOS水平(P〈0.001),而对zNOS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SD大鼠在急性肝衰竭状态下,存在严重内毒素血症,并引起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炎症级联反应,生脉散可通过调节一氧化氮水平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黄帝内经》"治未病"论高血压病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阐述<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的科学内涵,探讨"治未病"理论对高血压病防治思路及方法的指导作用,以期拓宽高血压病防治思路及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内经》提出的"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天地阴阳之运转,影响人体阳气之盛衰,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必然导致人体相应的产生气血盛衰和阴阳起伏的的节律性变化。初步探讨了《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对临床疾病治疗的指导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郁洁  杨茜芸  罗坚  李南  刘迈兰 《光明中医》2014,29(12):2678-2679
针灸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中医药院校针推专业毕业生主要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的技能操作训练和考核,理所当然成为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对象.本研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核心内容,率先采用“3+2模式”在三年制针推专业《刺法灸法学》课程考核中进行改革试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认为"脾主思",即脾主导着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与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关系非常密切。研究表明,大脑与消化系统在解剖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大脑分泌的一些物质对胃肠的分泌和运动有影响,反之,胃肠分泌和运动活动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大脑的功能。药理研究表明,调理脾胃药物可以改善人的思维、意识活动,对神经、精神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从解剖学、生化学、药理学等方面来探讨"脾主思",即脾与意识、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医学美容技术》是医学美容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学科发展迅速。笔者根据近5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提出了调整教学内容,补充新技术,改良实践教学等教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燕 《四川中医》2009,27(6):10-12
目的:观察“益胃法”对初老雌性大鼠CFS模型动物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影响。方法:4-6月龄雌性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0~12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采用复合刺激法造模。模型动物随机分为:(1)空白对造组、(2)益胃汤高剂量组、(3)益胃汤中剂量组、(4)益胃汤低剂量组、(5)氟西汀组。灌药4周后,断头处死,取脑组织进行检测。结果:益胃汤通过调节单胺类递质降解的主要酶MAO的含量,使MAO含量减低,使NE、5-HT含量升高;DA含量呈降低趋势。结论:益胃汤可能通过改善中枢神经递质代谢从而促进疲劳状态的恢复,提高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据中医学"五神藏"学说,从心、肝、肺、脾、肾五脏论"脏躁"之脏,提出"脏躁"的病机可概括为五脏的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且"脏躁"常与多脏相合为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芪地肾膜汤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糖皮质激素,对照组同时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组予芪地肾膜汤。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治疗后24h尿蛋白含量、血总蛋白、白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64.71%;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血白蛋白、总蛋白均明显改善(P〈0.05,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除24h尿蛋白定量和尿素氮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地肾膜汤联合激素可以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减少24h尿蛋白含量,提高白蛋白水平,降低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