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东临沂分会定于今年十月份召开“伤寒论”学习,运用的专题学术会议,并聘请国内对“伤寒论”素有研究的专家,教授作学术专题讲座。笔者是“伤寒论”的爱好者,闻讯高兴倍至。但由于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断断续续,学得很肤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 :“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 ,汗出恶风者 ,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 ,筋惕肉 ,此为逆也。”“伤寒 ,筋脉缓 ,身不疼 ,但重 ,乍有轻时 ,无少阴证者 ,大青龙汤发之。”发之乃法之之说也。法者 ,道也 ,道者自然也 ,其中无穷无尽矣 ,此乃圣人立方于法之中 ,后人错看而至。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引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此汤险峻 ,须风寒俱甚 ,又加烦躁 ,乃可与之 ,不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为稳 ,尤不若九味羌活汤加石膏、知母、枳壳也。”徐大椿对此持怀疑态度云 :“此条必有误。脉…  相似文献   

3.
引火归原的认识及临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火归原是针对“肾虚火浮”这种病理现象而设的一种特有的理论和治法。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内寄阴阳。水火为人生的根本。张景岳说:“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深刻地指出了肾阴肾阳的重要性。肾火藏于肾中,赖肾阴充养,藏而不露,蕴而...  相似文献   

4.
腹痛做为一个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在仲景伤寒论中已经有着精辟的阐述,但散见于各章之中,本文对伤寒论腹痛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做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大黄在临床方剂配伍中较为重要,其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以泻火、破积、行瘀著称,适应症为里、热、实.如能辩证准确,配伍周密,其效甚捷,如欲误用,危殆立至.柯氏云:“承气入胃,阴盛则亡”,此之谓也,管窥之见,尚乞正气.1 名家高论与病证举例1.1 陈修园曰:“大黄荡涤肠胃功在推陈,即所以致新.”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五泻心汤主治心下痞满,按之自濡等证,但其证治与组方各有所异。本文试将自己对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五方的证治组方规律、临床运用谈几点意见。五泻心汤证治组方规律五泻心汤所治皆以心下痞满,按之自濡为主证。如论中第156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但因其病因病机的不同,各方证治及组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发展日新日异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1700多年以前的医籍《伤寒论》?如果不深入思考,不具体分析,必然得出否定的结论。这不仅是认识问题,而且是能否学习好这门课程的前提,假使这一问题没有真正解决,要想提高《伤寒论》的学习效果,势必成为一句空话。个人对此有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兹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厥阴的内涵实指厥阴为阴尽阳生(?),阴中含阳的经脏,禀风木之气,内寄相火,下连寒水,上接心火,与少阳相表里,心包之火假少阳三焦为通路。其病理及证候特征为阴阳气不相顺接;阴阳不调,极造其偏,(?)横克脾胃;易干血脉。厥阴病的性质,属里证。由于其病邪有从阴阳偏胜偏衰而化的特点,故既有寒证,又有热证和寒热错杂证。  相似文献   

9.
厥阴病以厥证为主,它的病理特点是邪实,与现代医学感染性休克属同一范畴,性质上有寒化与热化的两种转归,治疗上强调“厥应下之”,根据不同病邪进行祛邪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0.
厥逆,常见于疾病的严重阶段,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症候。《伤寒论》言厥、有厥、厥逆、厥冷等称,或冠以“手足”二字。历代注家,对此看法不一。有的认为诸词在寒冷的程度上有轻重之别;或者认为在寒冷的面积上有大小之差。细研本论原文,四逆与厥,是互言不分的。其中差别,要综合其他见症来进行辨别。因此,拟将本论有关厥逆证治的内容,加以探讨,根据个人临床实践的体会,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1.
著名《伤寒论》专家海门吴考盘教授,悉心研究《伤寒论》数十年,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其学识之渊博,造诣之精深,久已蜚声医界。早年辑有《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金匮要略五十家注》等书问世,为当时学习祖国医学之津梁。在六十年代,吴老曾历任全国中医学院教材编审委员会顾问,对发掘祖国医药学宝库,做出卓越贡献。此次,吴老为本刊撰文阐明伤寒奥义,对编者是个鼓舞,对读者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13.
14.
“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一个重要宗旨和行为规范,它既是教师的职业,又是教师的事业,它还包含着教师的基本道德等含义。可以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事业、道德等多种含义的综合统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古书《礼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作为一部辨证施治的专书,其六经辨证的总治则,不外祛邪与扶正两个方面,而其治法在具体运用上实该“八法”。其中之汗法适用于一切外感病之初期,以求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故后来冠于“八法”之首,可见其重要性。 汗法是本于《内经》“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理论确立起来的。其作用主要在于开泄腠理,逐邪外出。故主要适用于一切外感病邪在表的病证。但是,由于患者的体质不同,或因本有宿疾,所以感受风寒后内因和外因互相结合就常使病情复杂化。因此就  相似文献   

16.
评述张山雷论文《〈伤寒论.阳明脉证篇〉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解》,浅析历代沿袭的来路说、证型说失当之处,引用《内》、《难》三阳体现阳气之多少理论阐发新义,其提出三阳明实为区分阳热之甚微论突破固有观点,更符合原文主旨,对当今深入研究《伤寒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阐释<伤寒论>六经与针灸学中的经络的关系,以及<伤寒论>在针灸方面的贡献.会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推进临床实践教学综合改革”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三连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连续三届蝉联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源自该院近年来一贯相承、坚持不懈推进临床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破冰之旅”的成功探索。本报记者通过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综合体系建设理念,以及以临床专业课程体系、临床技能循环训练体系、全程素质教育培养体系“三系合一”的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希望以此为国内其他高校临床实践教学的全面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伤寒论”血证治则初探吕喜龙,钱毅东(包头市第二医院)血证早在《内经》就有记载,但真正把血证作为专篇论述,始于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干血胸满淤血症》。仲景在其著作中,列举了很多关于血证的条文和方药,对于后世血证理论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所创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