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病人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SAH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的脑脊液中IL-6含量,同时检测同期20例患非神经系统疾病病人作为对照.结果SAH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的脑脊液IL-6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01;SAH后第一日至第三日达峰值,第二周至第三周逐渐下降.SAH组6例脑血管痉挛患者的脑脊液IL-6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无血管痉挛的SAH患者,P<0.01.结论SAH患者脑脊液中IL-6含量显著升高,SAH后脑血管痉挛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无血管痉挛患者,动态观察SAH病人的IL-6水平有助于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缝合加压包扎联合微波治疗腰椎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效果。方法 27例腰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患者分为3组进行治疗,A组(10例)进行单纯引流,B组(7例)行缝合后加压包扎,C组(10例)行缝合加压包扎缝合联合微波局部伤口治疗,记录治疗前脑脊液日平均引流量、治疗后脑脊液漏停止时间、伤口愈合级别、脑脊液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进行统计分析。随访4个月至5年。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脑脊液平均日引流量分别为(378.5±53.0)ml、(379±57.0)ml、(369±55.0)ml,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脑脊液漏停止时间分别为(12.4±5.0)d、(7.9±2.2)d、(6.0±1.4)d,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口乙级愈合8例,丙级愈合2例,B组、C组均为乙级愈合。三组中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随访4个月至5年,A组有1例出现硬膜外脑脊液囊肿。结论加压包扎联合微波是治疗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冯建容  李介华等 《新医学》2002,33(6):345-34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SAH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的脑脊液中IL-6含量,同时检测同期20例患非神经系统疾病病人作为对照。结果:SAH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脑脊液IL-6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01;SAH后第一日至第三日达峰值,第二周至第三周逐渐下降。SAH组6例脑血管痉挛患者的脑脊液IL-6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无血管痉挛的SAH患者,P<0.01。结论:SAH患者脑脊液中IL-6含量显著升高,SAH后脑血管痉挛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无血管痉挛患者,动态观察SAH病人的IL-6水平有助于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脑脊液引流对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并接受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行术后早期脑脊液引流,B组术后1周行脑脊液引流,比较2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交通性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切口脑脊液漏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B组的颅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患者于术后早期引流脑脊液可降低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切口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运用3.0 T磁共振诊断外伤后脑脊液循环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65例脑外伤后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患者,采用MRI 2D-PC cine法序寰枢关节间隙水平测量患者的脑脊液流速、流量,同时运用2D-TOF法获得颅脑静脉窦图像,然后对脑脊液的流速与脑脊液压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流速明显改变患者多次回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37岁 ,2 0 0 0年 11月 2 9日因脑外伤在当地医院急行颅脑及气管切开手术 ,术后患者一直昏迷、持续高热、刀口不愈合 ,于 12月 16日转入我院神经外科治疗。 2 0 0 1年 2月 5日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第 7天患者开始发热 ,体温达 38.2~ 39.4℃ ,腰穿脑脊液混浊有凝块 ,蛋白++,糖 2 .8mmol/L以上 ,细胞 0 .15 6× 10 9/L ,血WBC 10 .4× 10 9/L ,N 0 .86、L 0 .0 9、M 0 .0 4、E 0 .0 1,多次脑脊液培养均为非发酵棒状杆菌生长 ,经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及脑室 腹腔分流改为脑室外引流 ,脑脊液曾逐渐变清 ,体温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 采集40例破裂动脉瘤患者脑脊液标本,采集时间为入院后即刻、出血后第3、5、7、10、14天,采用放免法检测脑脊液中ET-1浓度。结论 出血后第3天脑脊液中ET-1浓度即有明显升高,在出血后第7天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血管痉挛患者ET-1浓度明显高于未痉挛者。结论 脑脊液中ET-1浓度的升高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0 0 4年 6月 ,我院从一例腰推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出屎肠球菌 ,报道如下 :患者 ,男性 ,6 6岁 ,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2 0 0 4年 5月 7日因腰 4 ,5、腰 5骶 1推间盘突出入住我院骨科。入院后对其进行控制血糖、降血压等对症治疗。 5月 18日骨科为其实施了稚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AF钉内固定手术。术后患者出现尿潴留、大便失禁、AF钉刺激神经根致左踝活动受限。6月 11日行AF钉取出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 ,体温正常 ,伤口敷料干燥 ;6月 19日 ,伤口敷料湿渗 ,查见渗出液自引流口处渗出 ,考虑为脑脊液渗出 ;6月 2 4日 ,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接受开颅术后早期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与患者脑脊液及外周血CRP和D-二聚体(D-dimer,D-D)的相关性,为判断重度颅脑损伤病情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37例重度颅脑损伤、接受开颅术患者,均于术后留置颅内测压导管,持续监测ICP。术后3 d内,每12 h采集患者脑脊液及外周血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和D-D水平,并统计对应时点ICP指标。结果:37例患者共获得6组、222份数据,其中105份ICP20 mmHg,117份ICP≤20 mmHg。ICP20 mmHg时患者血清CRP、血清D-D、脑脊液CRP、脑脊液D-D水平均明显高于ICP≤20mmHg时的水平(P0.05)。血清CRP、血清D-D、脑脊液CRP、脑脊液D-D与ICP均呈明显正相关(ρ=0.742,0.884,0.805,0.886;均P0.001)。血清CRP、血清D-D、脑脊液CRP、脑脊液D-D对诊断ICP20 mmHg均有较可靠的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0.943,0.870,0.951。脑脊液D-D是ICP20 mmHg的独立影响因素(OR=4.115,P=0.001)。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ICP与脑脊液及外周血CRP,D-D均呈明显的正相关,且与脑脊液D-D的关系最密切。联合检测脑脊液及外周血CRP及D-D有助于反映患者ICP变化情况,从而对患者术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MRI与脑脊液检查对颅内结核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MRI检查的400例颅内结核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病变大小、数量、脑脊液生化指标(脑脊液蛋白、葡萄糖、脑脊液腺苷脱氨酶)、脑脊液细胞学指标(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中粒细胞计数、颅内压、淋巴细胞计数).结果MRI影像学图片显示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病灶数、病灶大小均减少(P<0.05),治疗6个月内病灶的消失率为71.59%(5767/8056);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脑脊液蛋白、葡萄糖、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低于治疗前,氯化物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中粒细胞计数、颅内压、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6个月后MRI检查显示316例治愈,治愈率79.00%,脑脊液检查显示298例治愈,治愈率74.50%,两者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0.595.结论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的病灶数目和大小均降低,脑脊液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所改善,颅内结核的MRI检查和脑脊液检查对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一致性较高,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而且在垂体瘤患者中也越来越常见,给垂体瘤的手术治疗带来的一定的困难。2005年4月我科成功地收治了1例垂体瘤伴脑脊液鼻漏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垂体瘤于1999年5月行伽玛刀治疗,2005年3月8日突发脑脊液鼻漏,经CT检查示垂体瘤于2005年4月18日收入我科。患者有多年糖尿病及高血压史,入院时已有脑脊液鼻漏,空腹血糖20.8mmol/L,血压正常。入院后予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等对症处理,于4月30日在气管内麻下行经…  相似文献   

12.
选取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与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各40例,行腰椎穿刺术取得脑脊液标本检测蛋白质、氯化物、糖定量。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组患者脑脊液蛋白质水平较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升高(P0.05),氯化物及糖定量水平较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下降(P0.0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组患者治疗2w后脑脊液蛋白质水平较确诊时下降(P0.05),氯化物及糖定量水平较确诊时升高(P0.0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较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脑脊液蛋白质升高、氯化物及糖定量降低,治疗后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检测脑脊液白蛋白、氯化物及糖定量对判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进展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能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漏口大小、漏口位置、既往有无颅内感染、预防性抗生素、术后应用抗菌药物7 d、手术次数、手术是否使用人工材料、修复材料的选择、脑脊液鼻漏修补失败与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80例患者中4例(5.00%)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对4例患者进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共分离出8株病原菌,包括3例革兰阴性菌和5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鼻漏修补失败、手术操作不当、修复材料的选择、既往有颅内感染病史和漏口大小直径1 cm与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鼻漏修补失败、手术操作不当、既往有颅内感染病史、修复材料的选择和漏口大小直径1 cm为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底漏口大小直径1 cm、有既往颅内感染史、脑脊液鼻漏修补失败和手术失败因素等多种因素均可能会增大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蒂骨膜瓣经额修补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13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术前漏口定位手段、手术方法与效果。结果 13例患者术后鼻漏即刻停止10例,3例患者术后脑脊液鼻漏明显减少;所有患者随访至今未出现鼻漏,无术后感染。结论带蒂骨膜瓣柔韧性强,存活率高,来源丰富,用于修补脑脊液鼻漏临床效果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13例脊柱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体会。患者均为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后1~3 d出现脑脊液漏。护理要点为:术中对硬脊膜破裂及时发现,尽量避免死腔形成,术后早期仔细观察,早期发现脑脊液漏,配合医生采取各种治疗护理措施,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认为绝大多数脑脊液漏的患者均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微胶囊)植入癌痛患者脊髓蛛网膜下产生镇痛的同时对脑脊液中内源性阿片肽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APA-BCC微胶囊注射入晚期癌症并伴有中、重度疼痛患者的腰段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分别采取移植前、移植后6~8d的脑脊液,部分患者又采取了移植后13~17d的脑脊液;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脊液中亮氨酸脑啡肽(L-EK)、β-内啡肽(β-EP)、强啡肽(DynA)的含量。结果:与移植前比较,移植后患者脑脊液中L-EK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中移植剂量为1.0×107时,升高最为显著;而移植后脑脊液中β-EP和DynA的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APA-BCC微胶囊植入对癌痛患者的镇痛效应可能与脑脊液中L-EK的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脑脊液检测正常狼疮性脑病(neuropsychiatic lupus erythematosus,NPLE)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NPLE的诊断。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NPLE的住院患者95例,收集患者入院第一次留取的脑脊液标本检测结果,其中脑脊液正常者18例(研究组),脑脊液异常(压力、细胞数、蛋白任何一项指标异常即为脑脊液异常)者77例(对照组)。对两组性别、年龄、入院症状、起病方式、累及系统、炎症学指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果、治疗情况及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一步对18例脑脊液正常NPLE患者的年龄分布、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ypus erythematosus,SLE)病程、治疗方案及MRI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8例脑脊液正常患者中以精神症状起病者10例,77例脑脊液异常患者中精神症状起病者10例,两组起病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比13.0%,P0.05);脑脊液正常患者中NPLE复发患者12例,脑脊液异常患者中NPLE复发患者20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66.7%比26.0%,P0.05)。18例脑脊液正常NPLE患者中育龄期女性16例(88.9%),诊断SLE后一年内发病9例(50.0%),因激素量不足起病17例(94.4%);9例MRI结果亦正常患者48 h后脑脊液复查均出现异常。结论以精神症状起病的SLE患者,既往有NPLE病史,入院首次脑脊液即使正常,也应及时行MRI检查或复查脑脊液,防止漏诊NPLE。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525-5527
选取对照组人群20例,测定其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选取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评分≤8分)44例,分别于伤后的6、12、24、48、72h提取脑脊液标本,检测其S100b水平,同时连续监测患者颅内压变化,比较伤后不同时间的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颅内压的相关性。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蛋白峰值发生在伤后第24h,各时间点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外伤后颅内压在也呈上升趋势,峰值发生在伤后48h,且伤后一段时间内脑脊液S100b蛋白水平与颅内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伤后早期脑脊液S100b蛋白水平与颅内压升高呈正相关,且脑脊液S100b蛋白升高峰值早于颅内压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脑出血(ICH)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PCT和NSE水平的变化,旨在为ICH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治提供评估指标。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9月50例ICH术后并发颅内感染者作为感染组,115例ICH术后未并发感染者作为非感染组,留取所有受试者术后CSF和血清,进行CSF培养以及CSF和血清PCT、NSE检测,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50例ICH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CSF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56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分别占46.43%、33.93%和19.64%。感染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PCT、NSE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细菌感染亚组血清和脑脊液PCT、NSE高于非细菌感染亚组;感染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PCT、NSE水平升高趋势:轻度感染组中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存活亚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血清和脑脊液PCT、NSE水平明显低于死亡亚组;存活亚组患者抗感染治疗后血清和脑脊液PCT、NS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和脑脊液PCT、NSE可作为ICH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诊断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术巾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脊液流动在Chiari电图I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Chiari I型患者行术巾超声检查,在手术过程中实时监测脑脊液流动及其流动速度。结果20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可实时监测到脑脊液的流动。颅骨减压术后,19例患者脑脊液呈低速流动或消失,进一步行硬膜成形术后脑脊液呈双方向流动,即收缩期由头侧向足侧流动,舒张期反之;最大流速为4~13cm/s,并可见随呼吸节律的变化。1例患者在颅骨减压术后即出现上述典型脑脊液流动频谱,超声提示减压充分,未再进行硬膜成形术;余患者在超声显示脑脊液双向流动后结束手术,除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外,其他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结论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监测Chiari I畸形患者腩脊液流动,并可提示脑脊液循环流动的恢复,客观评价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