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食蚊罗索虫(Romanomermis culicivorax Ross and Smith,1976)是一种专性寄生于蚊幼虫体内的索科线虫。自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路易斯安那等地发现该线虫以来,经过大量的实验室和现场研究,证明是一种颇有前途的生物防制剂。198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近期开发对象之一。但迄今为止,食蚊罗索虫的培养还只能采用体内培养的方法,即用寄生前期幼虫实验室感染蚊宿主幼虫,获得寄生后期幼虫。这种方法虽然不算复杂,但必需饲养蚊虫,需要  相似文献   

2.
食蚊罗索虫是一种寄生于蚊类幼虫的索线虫,一般用体内方法进行大量培养。近来为了实验研究的需要,有人偶用体外培养技术。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体内试验包括控制宿主的饮食量和蛋白含量,确定营养不足对食蚊罗索虫寄生期发育的影响。实验方法:将埃及伊蚊1龄幼虫放入37×23×4cm的玻璃皿内与寄生前期线虫接触,两者比例为1:10~16/ml蒸馏水。感染后的蚊幼虫在27℃  相似文献   

3.
旌德罗索虫在中华按蚊蛹和成虫体内寄生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试验表明.近期国内发现的旌德罗索虫(Romanomermis jingdeens-is),是一种有前途的蚊虫生物防制剂.1984年5月间在广东南海地区,在释放旌德罗索虫作防制中华按蚊的试验中,发现该种线虫可伴随被感染四龄幼虫的发育而进入蛹和成虫期寄生,并在检查被感染的成蚊中,有1只雌蚊逸出2条寄生后期幼虫.这种寄生现象在实验室已予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结果表明集安罗索线虫为按蚊专性寄生虫,对伊蚊和库蚊不感染。其性比与其在蚊幼体内寄生密度有关,密度愈大雄虫愈多而雌虫愈少,此特点可能与营养有关。本线虫孳生地具有pH中性、浑浊度低、含氧高、盐分低、水质污染轻和腐植酸含量低的水质特点。完成一个生活史约需36d。索线虫的季节消长  相似文献   

5.
1980年我县蚊种调查时,发现尚阳、信磊两地采集的按蚊幼虫,体内有白色细长形线虫寄生。解剖四龄幼虫12只,线虫阳性8只,虫数1~5条/只。从蚊幼虫体内逸出之线虫,常扭结成团沉于饲养盆底部,移入湿沙盆后,能迅速钻入砂砾,并继续发育。 1981年7~9月间,又在我县的徐村、江湾等六个乡的7个村采集中华按蚊10批计776只,库蚊2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塔吉克城市中,由于生态条件改变,蚊种发生变化,蚊数增多。寄生于蚊体内的食蚊罗索虫是蚊虫密度自然调节因素之一。乌克兰、哈萨克、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亚库梯亚的某些地区蚊幼虫的罗索虫自然感染率达90%,然而塔吉克至今尚未发现罗索虫。本文为证实罗索虫在塔吉克引进和适应的可能性,于1985年进行了实验室和野外实验。实验罗索虫来源于马尔齐诺夫斯基医学  相似文献   

7.
食蚊罗索线虫(Romanomermis culicivoraa Ross & Smith 1976)是蚊幼虫的体内寄生虫。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卵,虫卵沉于水底,卵渐发育为胚胎,其幼虫在卵内脱皮一次,卵期7天左右。幼虫自卵孵出后,在水中营自由生活,称寄生虫前期幼虫(pre-parasitic juvenile),为感染期。此期幼虫浮于水之表面,在孵化后1~2d内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此间若不能钻入宿主体内,最多活3d便死亡。寄生前期幼虫钻入蚊幼虫体内后营寄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化学杀虫剂的广泛使用,造成抗药性的增加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昆虫的生物防制已受到国内外人们的重视。宜宾地处川南,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合蚊类的繁殖孳生,传播疟疾、乙型脑炎、丝虫病、登革热等的媒介蚊虫种群数量大,危害严重。为了寻求对媒介蚊虫有持效、安全的防制手段,作者等于1988年8月采用成都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及华西医科大学提供的豫南罗索线虫进行了杀灭致倦库蚊幼虫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不同蚊种的蚊龄对班氏吴策线虫传播的影响,进行了此项研究。实验于距开罗20km的El-Kashish村采蚊,经计数、鉴定、区分性别。实验蚊为羽化后4,14,21天的雌性尖音库蚊与黑海伊蚊(Ae.caspius)。于志愿者血内微丝蚴中等密度(20—30mf/20μl)时供蚊吸血。吸血后3,5,8天解剖以确定感染率及幼虫发育期。记录每一日龄组平均感染密度及幼虫数。取部分雌蚊解剖估计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于食蚊线虫(Romanomermisculicivorax)能否在污水池内的致乏库蚊幼虫体内寄生和发育,以确定该种线虫是否能防制该种库蚊孳生,在太平洋佛罗里达岛的一个污水处理站内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室试验:取污水池内的污水用去氯的清水稀释成浓度为100、50、25和0%(即100%清水),然后各取200毫升分别置于400毫升玻璃器内,并各放入300条令期为1~6小时的感染期R.c.和25条1~2期的致乏库蚊幼虫,使两者比例为12∶1),置于26C下饲养。7天后每组各取15条4令的致乏库蚊幼虫,在显微镜下检查库蚊幼虫体内有无线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不同温度下每2毫升水内放150条索科的奈氏线虫(Reesimermis nielseni)感染期幼虫,半数致死时间在15℃时为5.33天,25℃时为1.79天。但对蚊类幼虫的寄生率,25℃时高于15℃。如果线虫感染期幼虫和库蚊二龄幼虫的比例超过3:1,可以得到100%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中华按蚊、东乡伊蚊、淡色库蚊分别人工感染亚周期型马来丝虫,通过观察其微丝蚴摄人数、幼虫穿壁率、幼虫发育成熟率及感染24h 幼虫的黑化率等指标探讨了蚊种对亚周期马来丝虫的易感性。结果表明,中华按蚊、东乡伊蚊对亚周期型马来丝虫易感,淡色库蚊不易感。黑化反应在三蚊种体内均可发生,从多方面影响幼虫在淡色库蚊体内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简称Bs)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前途的生物杀虫剂,具有灭蚊效果好、作用特异性强、不污染环境等特点,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利用Bs灭蚊已成为蚊虫综合控制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影响Bs灭蚊效果的有关因素做一介绍。一、生物性因素研究表明,Bs对库蚊、按蚊、曼蚊、鳞蚊、阿蚊及脉毛蚊幼虫均有较高的毒效,对库蚊幼虫的毒效最高。淡色库蚊幼虫对Bs毒素的敏感性是中华按蚊幼虫的133~600倍、是白纹伊蚊幼虫的20~1075倍,是埃及伊蚊幼虫的1000~10000倍以上。大多数伊蚊属幼虫对Bs毒素的敏感性低,如埃及伊蚊、自纹伊蚊、带喙伊蚊等,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型脑炎病毒媒介在人房的季节消长、嗜血习性和叮人行为,以及其幼虫相关的生物学习性, 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媒介控制措施。 方法 2001 年 6~12 月,在云南南部湄公河上游,选取一个种植场,采用 CDC 诱蚊灯和人工诱捕的方法捕蚊;蚊胃血源环状沉淀法鉴定其嗜血习性以及孳生地调查幼虫孳生习性。 结果 共捕获乙脑病毒媒介蚊虫5属、11种、5 726只。无论是诱蚊灯还是人工诱蚊法,三带喙库蚊、伪杂鳞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的季节密度高峰都出现于 6~8 月的雨季;3 种库蚊在村内和村外有整夜叮咬活动,但中华按蚊的叮人高峰出现在 21:00 之前。人房室内诱蚊灯捕蚊与室外人诱观察发现,室内捕捉乙脑病媒数量远高于室外。蚊胃血检测结果发现它们的人血指数都比较高;幼虫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分布。 结论 湄公河上游地区人房优势蚊种三带喙库蚊、伪杂鳞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的生物学及行为与以往畜圈调查的结果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1980~1985年,先后在原金华地区的13个市、县进行了蚊种调查和有关生态观察,结果如下: 五年来共捕获成蚊31498只;幼虫4750条,羽化成蚊502只,经鉴定分类为五属24种。 按蚊属:中华按蚊。 库蚊属: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伪杂麟库蚊、迷走库蚊、中华库蚊、桔尾库蚊、纹腿闸蚊、贪食库蚊、褐尾库蚊、五指库蚊、棕头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乙型脑炎病毒媒介在人房的季节消长、嗜血习性和叮人行为,以及其幼虫相关的生物学习性,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媒介控制措施。方法 2001年6~12月,在云南南部湄公河上游,选取一个种植场,采用CDC诱蚊灯和人工诱捕的方法捕蚊;蚊胃血源环状沉淀法鉴定其嗜血习性以及孳生地调查幼虫孳生习性。结果 共捕获乙脑病毒媒介蚊虫5属、11种、5726只。无论是诱蚊灯还是人工诱蚊法,三带喙库蚊、伪杂鳞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的季节密度高峰都出现于6~8月的雨季;3种库蚊在村内和村外有整夜叮咬活动,但中华按蚊的叮人高峰出现在21:00之前。人房室内诱蚊灯捕蚊与室外人诱观察发现,室内捕捉乙脑病媒数量远高于室外。蚊胃血检测结果发现它们的人血指数都比较高;幼虫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分布。结论 湄公河上游地区人房优势蚊种三带喙库蚊、伪杂鳞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的生物学及行为与以往畜圈调查的结果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7.
Petersen等曾于1977年进行了食蚊索线虫防制白魔按蚊幼虫的试验。在7周内先后11次共释放寄生前索线虫幼虫393×10~6条,在处理后检查按蚊幼虫的线虫感染率为58%。试验结束后,幼虫数比试验开始时减少了94%。本文作者也于1977年和1978年在萨尔瓦多滨海地区的按蚊孳生地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 释放的寄生前索线虫幼虫先经定量计数,而后运送至现场。初试的现场有洪水留下的积水、路边水坑、池塘和沼泽等,均查明有白魔按蚊孳生。水体中植被密度从少至中  相似文献   

18.
食蚊鱼可减少稻田内蚊幼虫数量,但报道不一,这可能与替代性被捕食种类的存在,鱼的捕食者的存在以及食蚊鱼对蚊幼虫食物的影响有关。作者于1984,1985年夏在加州稻田中,研究了水生植物和替代性被捕食种类对食蚊鱼捕食环跗库蚊(Culex tarsalis)幼虫的影响。捕食实验前一月,选择长度在35—45mm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选用实验室培育的6种蚊虫即:致倦库蚊、咸水库蚊、埃及伊蚊、带喙伊蚊、四斑按蚊及它的一种变异株、白端按蚊和它的3个地理株及变异株(这些变异都能用肉眼鉴别)。将上述蚊虫分别置于透明、无色的塑料盒内(12×17×6cm~3),容器的表面漆成白色、黑色或绿色。每盒内放幼虫60条,用日光灯照明,光周期控制在12:12(L:D)。取白端按蚊的变异株进行色素变化的可逆性试验。选另一白端按蚊变异株、咸水库蚊和埃及伊蚊的正常株,进行蚊幼虫的颜色选择性试验。6种蚊幼虫以日光灯或自然光光照,放在背景为黑色、白色、绿色容器内或黑暗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球孢白僵菌对室外蚊虫的防制效果,为拓展蚊虫的生物防制思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韩庄镇利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检测成蚊密度,利用球孢白僵菌固体混合物处理蚊虫孳生地,定期观察记录蚊幼虫和成蚊密度,评价其对孳生地蚊虫的防制效果。结果在媒介蚊虫流行季节,球孢白僵菌处理组能够显著控制蚊幼虫密度,其中5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中旬对照组与处理组蚊幼虫密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6、11.85、19.41、9.45、4.58,均P<0.05),其余时间段(5月上旬、5月中旬、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8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上旬、9月中旬)与对照组蚊幼虫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02、1.16、1.50、-0.25、-1.29、-0.37、0.22、1.27,P>0.05)。该地区的优势蚊种分别为淡色库蚊、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在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密度高峰期,球孢白僵菌混合物的防制效果较好。结论在媒介蚊虫流行季节,球孢白僵菌混合物能控制孳生地蚊幼虫密度,可用于蚊虫的生物防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