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下关为主三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将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4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针刺下关、合谷、足三里穴治疗,对照组对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2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下关、合谷、足三里穴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自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以下关、颧髎穴为主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 20例均为我科门诊收治病例,男3例,女17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83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3年;CT或MRI排除颅内古位性病变引起者,全部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3.
4.
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无原因的在颜面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突然出现短暂的阵发性闪电样剧痛。本病以女性为多,通常在40岁后起病,目前尚无理想的疗法。笔者在常州市中医院实习期间,在张鑫海老师指导下,以深刺患侧下关穴为主,治疗了32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2例,均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且多数经中西药治疗而未效。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8岁,以40~60岁居多;病程最短  相似文献   

6.
芒针深刺下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的烧灼样、刀割样疼痛,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表现的病症。由于其疼痛剧烈,病因不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针刺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短时间内易复发。为寻找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自2000年3月~2  相似文献   

7.
芒针深刺下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2000年3月—2005年10月采用芒针深刺下关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病人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28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2年。1.2诊断标准参照贝政平主编《3200个内科疾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活体蜜蜂尾部的蛰刺,按中医针灸经络学说,采取循经、局部取穴,施行不同的蛰刺手法,佩戴蜂宝热敷袋,应用消炎、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进行综合治疗,37例病人全部治愈,5年内未见复发.文章的重点讨论了可能诱发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及其症状,阐述了蜂针液(活体蜂毒)具有亲神经性的功能,促进病态的神经纤维发生结构的改变,使病变的三叉神经得到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下关穴齐刺温通法为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1例(脱落1例)。观察组给予下关穴齐刺温通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评分、疼痛发作时间及频次、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和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变化,并于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F-MPQ量表各子项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发作频次均显著减少(P<0.01);随访3个月与治疗后相比,上述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评分和血清5-HT水平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关穴齐刺温通法为主治疗原...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芒针深刺下关穴联合督脉埋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对vas评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对照组给予督脉埋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芒针深刺下关穴,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vas评分、odi评分、头痛发作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和中医症侯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明显降低(p <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 <0.05);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和中医症侯评分明显降低(p <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 <0.05)。结论:采用深刺下关穴联合督脉埋针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vas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反复出现阵发性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剧烈疼痛、无感觉缺陷等神经功能障碍,病理检查无异常的一种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较多见。疼痛多于上下唇、鼻翼、眼眶等处开始向外放射。由于疼痛的部位在面部,故中医称之为面痛。根据三叉神经痛的发病部位与发病特点,近10年来笔者以管氏经验听宫五针、医风双针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55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5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其中男11例,女44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1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6a,平均1~3a;三叉神经第Ⅰ支…  相似文献   

12.
下关穴深刺久留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萍  曹荣禄  杨峥 《陕西中医》2009,30(2):201-202
目的:观察下关穴深刺久留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采用下关穴深刺久留针,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42例服用卡马西平。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5%和97.6%,对照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7.6%和80.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提示:下关穴深刺久留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且优于常规西药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独刺下关治疗三叉神经痛2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组28例患者中,男8例,女20例;年龄37~56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年。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用30号25寸毫针针刺下关穴,进针后,针尖以80度角向后下方朝对侧乳突方向深刺2寸左右;用紧提慢按手法,不捻转,使针感向下颌方向或四周扩散,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间,隔10~15分钟用提插手法行针1次;出针前,再予提插手法行针30秒左右,然后出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停针1周。本组28例患者中,治疗次数最少8次,最多30次。其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以上无再次发作为痊愈13例,占4643%;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时尚有轻微疼痛为显效9例,占3214%…  相似文献   

14.
王玲姝  罗守滨  李萍 《河南中医》2015,35(2):398-400
下关穴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穴位之一,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颊部,距离三叉神经节及蝶腭神经节都非常近,针刺可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局部功能的恢复,以达到止痛的目的。下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刺灸方法包括针刺、电针、穴位注射、隔姜灸、皮内针等,毫针刺法包括合谷刺、齐刺、芒针深刺、透刺等。针感以酸胀感和电击感为主。在本文所检索的文献中,大部分都是采用了深刺的方法,或是向对侧目内眦、乳突透刺,或是刺入三叉神经节或蝶腭神经节部位,以有放射性针感或酸胀感为佳,大部分的学者皆认同深刺下关穴可以取得更好的止痛效果。但是,还有很多文献因没有清楚准确的描述下关穴的刺灸方法而没有纳入本研究,而且也没有严格的临床试验来证实各种刺灸方法的疗效差异,所以认为深刺下关穴一定好于浅刺的论点尚显证据不足,需要更严格的试验来为临床医生提供确切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5.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表现为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数秒至一二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面痛"范畴.  相似文献   

16.
下关穴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重要穴位之一,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颊部,距离三叉神经节和蝶腭神经节都非常近,针刺可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达到止痛的目的。下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针灸方法包括针刺、电针、平衡针、穴位注射、温和灸、刺络、针刺结合推拿、针刺结合偏振光等,毫针刺法包括合谷刺、齐刺、芒针、互刺、口针刺、深刺、透刺等。针感以酸胀感和电击感为主。在本文所检索的文献中,主要阐述怎样运用下关穴来治疗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中起到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抑肝散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进 《四川中医》1998,16(3):23-23
近年来,笔者以内服抑肝散(柴胡、甘草、川穹、当归、白术、茯苓、钩藤)辨证加减,配合经络导平仪穴位、循经刺激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病取得较满意效果。兹将典型病例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唐XX,女性,52岁。就诊日期:1993年3月明日。患者自述:右侧头面疼痛8月余,加重3月。先前曾求医于市内两家医院,均诊为“三叉神经痛”,服用过西药(卡马西平、苯妥因销、阿斯匹林、谷维素等)、中药(清热苦寒、虫类搜剔方药)及采用针灸按摩、穴位注射、神灯电针等方法治疗,效果均不明显。3月前在某口腔医院接受过右下颌第2磨牙龋齿拔除术,疼痛…  相似文献   

18.
黄进 《四川中医》1998,16(5):30-30
近年来,笔者以内服抑肝散(柴胡、甘草、川芎、当归、白术、获警、钩藤)辨证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较满意效果。兹将典型病例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唐XX,女性,52岁。就诊日期:1993年3月18日。患者自述:右侧头面疼痛8月余,加重3月。先前曾求医于市内两家医院,均诊为“三叉神经痛”,服用过西药(卡马西平、苯实因钠、阿斯匹林、谷维素等)、中药(清热苦寒、虫类搜剔方药)及采用针灸按摩、穴位注射、神灯电针等方法治疗,效果均不明显。三月前,在某口腔医院接受过右下颌等二磨牙龋齿拔除术,疼痛仍无缓解。现右侧颜面呈反复性阵发…  相似文献   

19.
正三叉神经痛是由刷牙、冷刺激、情绪、说话等诱发因素引起的三叉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疼痛的疾病,患者发作期间疼痛难忍。中医所说的"面痛"、"眉棱骨痛"都属于三叉神经痛,以上颌支和眼支疼痛多见,常被患者误以为牙痛,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可通过消除继发病因治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西医暂无完全治愈的治疗方法,多以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或手术、伽马刀等手段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都不理想,副作用大,易复发,而中医可通过  相似文献   

20.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顽固难愈的疾病,具有发作性剧痛,针刺、电击、刀割、烧灼样疼痛的特点,易反复发作,由于进食、语言等易诱发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为寻求简单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经过20余年的临床探索,笔者取得一定经验,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