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同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同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一部分患者的环境、宿主背景,发病机制和病理,临床表现、肺功能情况,对治疗的反应等颇多重叠和相似之处。甚或两种疾病可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给临床医生尤其基层医院医生的临床诊断治疗带来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并和哮喘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用 62 0 0AutoboxDL体积描记仪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肺通气功能 ,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COPD组和哮喘组的基础肺通气功能并无差异 (P >0 .0 5 ) ;吸药后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 (P <0 .0 1) ,且COPD患者的PEF %Pred、FEV1%Pred等指标的改变率显著小于哮喘组 (P <0 .0 1) ;COPD患者中有 16.7%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哮喘患者中91.5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论 COPD患者气道阻塞具有一定可逆性 ,但可逆程度明显低于哮喘患者 ;部分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稳定期COPD病人不同时间的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江汉  赵志强  王金平  钱桂生 《重庆医学》2004,33(12):1812-1812,1816
目的观察一天内不同的测定时间对稳定期COPD病人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38例稳定期COPD病人在一天内上午和下午的肺通气功能,将上午和下午的测定值设计成配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稳定期COPD病人一天内上午和下午的肺通气功能测定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天内不同的测定时间(上午和下午)对稳定期COPD病人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OPD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前后气道阻力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不同严重程度的61例COPD患者、42例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的气道阻力,以2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析两种疾病不同的气道阻力特征及变化情况。结果 COPD和哮喘支气管患者在舒张试验前除X5外各项气道阻力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轻度哮喘患者与中重度患者比较除X5、Rc外各阻力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中度及重度COPD与轻度比较仅有Z5、Fres、Rp有明显差异(P0.05),重度与中度间各气道阻力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COPD及哮喘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比较除X5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Z5、Fres、R5、Rp指标变异率均明显高于FEV1%pred(P0.05),哮喘组中差异较COPD更为明显(P0.05)。Z5、Fres、R5、Rp在COPD及哮喘均与FEV1%pred呈显著负相关(P0.01),两组均以Fres相关性最好(r值分别为-0.561、-0.761)。结论 IOS法测定气道阻力是判断COPD及哮喘气流阻塞的敏感指标,通过测定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气道阻力对早期诊断COPD和哮喘及其鉴别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细胞因子IL-13、TNF—α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浓度变化,探讨IL-13、TNF-α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机理以及诊疗中意叉。方法40例支气管哮喘C Asthma),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入院时进行肺功能检杳,同时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13(白细胞介素13),TNF-α(肿瘤坏死因子)的浓度。结论支气管哮喘及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清IL-13、TNF-α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提示IL-13、TNF-α细胞因子参与支气管哮喘及COPD发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病,尤其近10余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特征,是哮喘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测定气道反应性对哮喘的临床诊断日益重要。气道反应性是指气道受到某种刺激而发生收缩的程度,如果这种刺激在正常人常呈无反应状态或反应程度较轻,而在某些人却引起了明显的气道狭窄,  相似文献   

8.
陈勤汉 《吉林医学》2012,(6):1266-1267
目的:探讨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体征之间的区别。方法:选取45例单纯COPD患者以及42例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其临床体征进行总结与统计学分析。结果:肺部无啰音、单纯湿啰音、干湿啰音并存主要见于COPD患者,而单纯哮鸣音则主要见于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肺部体征以湿性啰音或干湿性啰音并存为主,较少见单纯哮鸣音;而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者肺部几种啰音可同时存在,变化复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COPD患者随机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DP合并II型呼吸衰竭23例,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PH值、PaO2、PaCO2的变化。结果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经过治疗后PH值、Pa02升高、PaCO2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症状改善。结论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患者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为探讨该病的发病提供依据.方法:住院治疗达到稳定期的单纯COPD患者70例(单纯COPD组),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COPD患者39例(扩张试验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体重指数(BMI)及使用沙丁胺醇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1秒率(FEV/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FEF 50%)、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FEF 25%)肺功能指标.结果:扩张试验阳性组年龄<单纯COPD组(P<0.05),吸入沙丁胺醇前扩张实验阳性COPD组MMEF、FEF50%、FEF 25%较单纯COPD组低(P<0.05);吸入沙丁胺醇后这些指标和单纯CO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小,小气道功能较单纯COPD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功能测定对鉴别支气管哮喘、慢阻肺及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者90例,以病症类型将其分为三组,其中支气管哮喘患者(n=30)为观察A组、慢阻肺患者(n=30)为观察B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n=30)为观察C组;对三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内容包括弥散功能测定、肺通气功能及肺容量测定,详细记录所获相关数据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A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明显高于观察B、C组,观察B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高于观察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FEV1/FVC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肺容量功能指标低于观察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A、B、C三组的TLC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DLCO、Dm预计值%及DLCO/VA明显高于观察B、C组,观察C组患者DLCO、Dm预计值%及DLCO/VA高于观察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测定(肺通气、肺容量、肺弥散功能检测)鉴别支气管哮喘、慢阻肺及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吴轶赟  廖浪霞 《海南医学》2016,(23):3807-3810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COPD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药物治疗,连服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CRP、PA值以及肺功能指标,同时对两组患者做出院随访,观察其再次住院率.结果 治疗后1个月、3个月、1年,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41/50)、88.00%(44/50)、96.00%(48/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36/50)、78.00%(39/50)、80.00%(40/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CRP含量为(19.48±4.42)mg/L,较对照组的(21.99±3.48)mg/L明显下降,PA含量为(135.24±2.60)g/L,较对照组的(129.58±1.99)g/L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用力呼吸容积(FEV1)为(3.19±0.62)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0±0.54)L,用力肺活量(FVC)为(3.31±0.23)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1±0.55)L,肺功能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随访发现,观察组的1个月、3个月、1年再次住院率分别为2.00%(1/50)、8.00%(4/50)、8.00%(4/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3/50)、14.00%(7/50)、10.00%(5/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再次住院率率为18.00%(9/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1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辛伐他汀治疗COPD临床疗效显著,且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恢复良好,肺功能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高分辨CT (HRCT)容积成像特点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2月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HRCT容积扫描及肺功能检查,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记录肺容积、肺密度各项参数,并按照COPD严重程度分组,分析HRCT参数与患者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随着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上升,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比例(FEV1%)降低,残气量/肺总量(RV/TLC)上升;Ⅳ级COPD患者FEV1、FVC、FEV1/FVC、FEV1低于Ⅰ级者[(0.8±0.1) L、(2.2±0.3) L、(34.6±10.2)%、(56.3±3.6)%vs (2.3±0.3) L、(3.5±0.3) L、(81.6±8.3)%、(73.2±5.3)%],RV/TLC高于Ⅰ级者[(75.2±8.6)%vs (45.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上升,患者深吸气、呼气末肺密度均上升;Ⅳ级COPD患者深吸气、呼吸末肺密度高于Ⅰ级者[(-956.8±22.4) HU、(-899.5±22.7) HU vs (-865.3±24.5)HU、-744.2±30.2) 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深吸气末容积(Vin)、深呼气末肺容积(Vex)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Ⅱ级、Ⅲ级、Ⅳ级与Ⅰ级Vin对比,Ⅳ级与Ⅱ级Vin,Ⅲ级、Ⅳ级与Ⅰ级Vex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气肿体积(TEV)、肺气肿指数(EI)上升,Ⅳ级COPD患者TEV、EI高于Ⅰ级者[(1.1±0.2) L、(17.8±3.4)%vs (0.3±0.2) L、(6.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全肺体积(TLV)无明显变化(P>0.05);Vin与FVC、FEV1、FEV1/FVC相关,Vex、TEV、EI与所有肺功能指标均相关,深吸气肺密度、TLV与FEV1/FVC相关(P<0.05)。结论 HRCT容积成像可清晰显示COPD肺实质破坏,其定量参数与肺功能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评定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15-117+131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COP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呼吸内科因COPD收治住院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NLR、CRP、血气分析及症状改善时间等情况。结果 经有效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6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LR、CRP、血气分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LR、CRP水平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下降,pH值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均显著上升,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促、咳嗽、咳痰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降低炎症指标水平,改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