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systemictreatment,NST)也称术前全身治疗.把全身治疗作为原发性乳腺癌的首治方法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其初衷是为了解决不可切除或切除困难的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和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的手术切除问题,首先采用化疗(新辅助化疗)使肿瘤缩小变为可手术切除,术后再巩固化疗或加以放疗,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均有提高,新辅助化疗便成为LABC和IBC的一种规范疗法.这激发了人们对新辅助化疗深入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指对非转移性的乳腺癌患者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系统性的内分泌治疗.研究证实,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应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他莫西芬(Tamoxifen,TAM),并且能够明显提高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的手术切除率,改善巨大肿瘤和不可手术切除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Li XR  Li R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0):653-656
近年来乳腺癌的术前化疗,即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米兰肿瘤研究所首先用于治疗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疗效,一些不可切除的经化疗后变为可切除。随后被推广到其他可手术乳腺癌的治疗,化疗后肿瘤缩小,降低临床分期,提高保乳手术率。最近,临床上重视乳腺癌病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适应证有扩大应用的趋势。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冯奉仪 《北京医学》2009,31(9):513-515
局部晚期头颈鳞癌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可手术者手术切除及术后放疗.不能手术者局部放疗后手术切除或化疗.近年大量随机临床研究资料已证实了与放疗同时进行的同步化、放疗的治疗作用。并推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同步化、放疗优于传统的放疗及序贯化、放疗.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无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在术前或同步化、放疗前行诱导化疗患者可同样获益.尚无充分证据显示术后辅助化疗能延长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细胞毒药物化疗的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靶向药物治疗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5.
任黎萍  李娟娟 《广东医学》2008,29(8):1408-1409
目的观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中药健脾补肾法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确诊的LABC患者行动脉灌注化疗,期间联合健脾补肾中药口服,测量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评价疗效。结果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5例,扩展(PD)2例,总缓解率(OR)65%,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17例化疗后肿块缩小行手术治疗。结论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中药健脾补肾法治疗LABC不仅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可能提高生存率,同时降低了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患者通常肿瘤原发灶较大,并可能伴有皮肤和胸壁组织的侵犯和区域淋巴结广泛转移,常无法直接手术切除,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低。近年来局部晚期乳腺癌发病率虽呈下降趋势,但其治疗仍然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我院应用术前介入化疗治疗LABC28例,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60例乳腺癌病人(Ⅱ期89例,Ⅲ期71例)施行根治性手术后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及放疗加化疗等辅助疗法。结果 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 2 %(77/ 89)、47.89% (3 4/ 71) ;术后单纯放疗组、术后放疗加化疗组局部复发率均低于术后单纯化疗组(P >0 .0 5 ) ;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单纯化疗组及术后放疗加化疗组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术后单纯放疗组(P <0 .0 5 ) ;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加化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术后单纯放疗组和术后单纯化疗组(P <0 .0 5 )。结论 Ⅱ、Ⅲ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Ⅲ期乳腺癌术后化疗可以降低远处转移率;Ⅲ期乳腺癌术后放疗加化疗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166例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166例乳腺癌病人(Ⅱ期90例,Ⅲ期76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及化疗加放疗等辅助治疗。结果: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51.1%(46/90)、22.4%(17/76)。术后放疗组、术后放疗加化疗局部复发率(局部及区域淋巴结复发)均低于术后单纯化疗组(P<0.05);术后化疗组及术后放疗加化疗组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术后单纯放疗组(P<0.05);术后放疗加化疗组10年生存率较术后单纯化疗及单纯放疗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Ⅱ、Ⅲ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可以减少局部复发率,术后化疗可以减少远处转移率,术后放疗加化疗可以明显提高10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郭欢  孔玲玲  邢力刚 《浙江医学》2018,(9):1011-1013,1019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PMRT)有利于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新辅助化疗(NAC)最初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以使不可手术切除患者转变为可手术切除患者。近年来,NAC不仅被广泛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早期可手术乳腺患者也可选择NAC。由于NAC降低了术后病理学诊断对放疗的指导价值,NAC后乳腺癌PMRT的应用存在争议。本文就国内外乳腺癌NAC加PMRT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局部晚期乳腺癌一般指原发乳腺肿瘤较大,伴有腋窝淋巴结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伴有胸壁、皮肤的侵犯而无远处器官转移的Ⅱb~Ⅲ期乳腺癌。这类患者直接行手术切除有一定困难,一般实施化疗、放疗、手术、中药等综合治疗。复方苦参注射液主要成分为苦参、白土苓,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具有抗肿瘤作用,还有较强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1]表明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乳腺癌患者,虽未明显提高有效率,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好。本院乳腺中心近年来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腹壁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或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40例LABC行吡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方案(PT组)或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方案(PE组)行新辅助化疗。记录患者每周期肿块大小、术后病理以及毒副反应分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共6个疗程的化疗。其中39例新辅助化疗2~4个周期后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完成剩余疗程;1例新辅助化疗6周期后行手术治疗。PT组20例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临床完全缓解率(cCR)以及临床部分缓解率(cPR)分别为10.0%、20.0%和75.0%,PE组为5.0%、30.0%、70.0%,两组总有效率(RR)无统计学差异。化疗过程中两组心脏毒性和造血系统毒性均为Ⅰ~Ⅱ度,且无统计学差异;PT组Ⅲ度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45.0%,低于PE组的90.0%(P<0.05)。结论吡柔比星或表柔比星联合紫杉类新辅助化疗治疗LABC近期疗效较好,化疗后手术切除率高,心脏毒性及骨髓抑制较轻,但PT较PE方案胃肠道毒副反应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配合保乳手术治疗中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46例Ⅱb、Ⅲa和Ⅲb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新辅助化疗后有16例患者符合保乳手术治疗指征,行保乳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36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其他部位的转移或死亡病例.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分期,使其能够得到保乳手术治疗的机会,手术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24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肿块局部扩大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均予以辅助放疗和全身化疗。结果 24例患者均获随访1.5~5.0年,1例于术后3年内发生局部复发并肺转移死亡。病侧乳房外形均较好,两侧乳房基本对称。结论 保乳手术联合辅助放疗和全身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肯定,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已成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advancedbreastcancer,LABC)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但部分患者在治疗初始阶段,对治疗无反应或反应缓慢,需继续化疗才能判断疗效。如何准确有效监测NAC早期反应、预测疗效、鉴别治疗无反应者,以免遭受无效治疗、毒副反应和术后化疗盲目用药,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4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患者的治疗,观察TEC方案作为一种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客观缓解率、外科手术切除率以及毒副作用.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40例活检组织学诊断证实的LABC患者,应用TEC方案术前化疗.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病灶进行评估,以决定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前是否继续进行1~2个疗程的TEC化疗.观察记录化疗效果和毒副作用.结果40例患者在接受2~4个疗程的TEC方案化疗后,临床分期降低32例(80.0%);临床完全缓解7例(22.5%),部分缓解23例(57.50%);全部手术切除(100%).常见毒副作用:轻中度脱发、肌肉关节疼痛、恶心呕吐及体液潴留等,处理后均可缓解;I I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8例、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例.结论 TEC方案是LABC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临床分期,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加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治28例LABC患者,Ⅲa期18例,Ⅲb期10例,中位年龄45岁.化疗剂量为多西紫杉醇75mg/m^2静滴、表柔比星60mg/m^2和环磷酰胺500mg/m^2静推,每3周为1个周期.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决定是否继续予1~2个周期TEC方案后再接受手术或放疗.结果28例患者接受2~4个周期TEC方案的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及临床部分缓解率分别为14.3%、21.4%、53.6%.本组的手术切除率为89.3%.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占总周期数的11.9%和14.2%,3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性发热.常见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为轻中度脱发、恶心、呕吐、体液储留、肌肉关节疼痛等.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是LAB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和探讨新辅助化学治疗(NAC)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头颈乳腺外科收治Ⅱb、Ⅲa和Ⅲb期LABC患者80例,根据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NAC 2~3个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2周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排除禁忌证后即行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化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率、局部复发及肿瘤转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42.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瘤转移率为12.5%,复发率为12.5%,对照组患者的瘤转移率为32.5%,复发率为22.5%,观察组患者术后转移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70.0%和42.5%,对照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40.0%和17.5%,观察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能显著提高LABC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能降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复发率和转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58例Ⅱb、Ⅲa和Ⅲb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新辅助化疗治疗后的有效率为56.9%,26例病理分期降低,Ⅲa期与Ⅲb期分期低于Ⅱb期(P<0.05)。有18例患者符合保乳手术治疗指征,均行保乳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30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或死亡病例,仅有1例发生肝转移。结论乳腺癌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能有效的降低乳腺癌分期,达到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标准,且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曾令源 《四川医学》2000,21(6):524-526
1 化疗的几种类型1.1 晚期或播散性癌症的全身化疗,包括治疗和姑息性两种化疗。1.2 辅助化疗:指在采取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后,主要针对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防止复发转移所进行的化疗。如乳腺癌病例,腋窝淋巴受累4个以上者,术后有50%~80%的机会存在远处亚临床转移,骨肉瘤截肢术后1年内约有85%病例出现肺转移。通过辅助性化疗提高治愈率及延长无瘤生存期。1.3 新辅助化疗或称先期化疗:指局限性肿瘤可使用局部治疗手段者。在术前或放疗前先期使用化疗。目的在于:1使局部肿瘤缩小,从而可能减少切除范围,缩小手术造成的伤残。2消除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在预防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局部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将我院收治的86例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抽签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两周给予辅助化疗,视患者淋巴转移情况行对应序贯放疗,研究组术前先给予为期4周的CAF化疗,1周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同对照组相同的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局部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提升Ⅲ期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预防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