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小艳  邱涛  常青 《重庆医学》2007,36(2):F0003-F000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5岁,因"发现盆腔包块6d"入院.患者绝经5年,绝经后无阴道流血流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阴性,腹软,未扪及包块.妇检:阴道通畅,阴道后穹隆触及质硬包块;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子宫后方扪及7cm×6cm×5cm质硬包块,固定;双附件未扪及明显包块.三合诊:经肛门扪及包块位于骶骨前直肠后方;直肠无阳性发现.腹部平片示:盆腔高密度影(考虑子宫肌瘤钙化或膀胱结石).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38岁。3年前左面颊部黑痣,手术后病检示:恶性黑色素瘤。未做任何治疗。3月前发现右乳房包块,渐增大,无疼痛。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5cm×5cm包块,质软,无压痛,右乳房及周围皮肤无异常。B超提示:囊性包块。手术见右乳房实质内5cm×5cm×3cm囊性包块,呈黑色,无明显包膜,完整切除送病检。病理巨检:灰褐囊性肿物1个,体积5cm×5cm×3cm,似有包膜,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54岁.发现下腹部包块1年.查体在下腹部可触及一约4个月妊娠大小包块.呈实性,质硬,不活动,无痛.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增大如孕4个月大小,不活动,质地硬,无明显凹凸不平,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包块并无触痛.B超检查:于子宫体肌层内可见一130×90×10cm3的低回声区.临床诊断: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4.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1岁.因发现双侧睾丸肿块4月伴阴囊坠胀就诊.查体:正常男性乳房,双侧肾区及输尿管行径区无阳性体征,阴茎正常,阴囊外观无异常,触诊左侧精索稍增粗,静脉Ⅰ-Ⅱ°曲张,右侧精索正常,右侧睾丸下极触及两枚约2 cm×1 cm大小实质性包块,左侧睾丸触及一约1.5 cm×1 cm包块,均质硬,无明显压痛,包块与睾丸关系紧密,活动度差,双侧附睾触诊正常,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郭春梅 《四川医学》2008,29(7):819-819
患者,女,59岁.发现左上腹包块20多天,于2004年8月25日入院,包块质硬,光滑,无压痛及畏寒、发热等.查体无特殊.入院后CT检查诊断:左上腹巨大包块,其内密度不均,有散在低密度影,包块轮廓光整,对脾肾胃有明显推压.治疗: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腹腔无渗出液,肝、胆、脾、胰腺及盆腔未见异常,未见肿大淋巴结,左上腹大小约20cm×14cm×10cm巨大包块,边界清晰,质地较硬,肿物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表面有较多血管,有较完整包膜,局部同左侧膈肌粘连,一带状血管蒂同胃大弯相连,周围脾胃等器官被推压.术中冷冻报告良性肿物.术后病理:胃体间质瘤,镜下见细胞密度不高,无异形性及出血坏死,未见核分裂象.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7岁.因发现前额包块半年,伴明显增大近2个月入院.查体:前额可见一圆形大小约4.5cm×4.5cm包块,明显突出于皮肤,表面皮肤颜色正常,皮温正常,无血流杂音,质地中等,活动性差,未触及明显搏动,无压痛,无破溃.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5岁,发现左上腹部包块2周入院,无明显自觉症状。查体:腹软,肝脾未触及,全身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于左上腹部可触及12cm×9cm包块,固定,边界尚清,压痛明显,血常规及肝功化验正常。X线钡灌肠所  相似文献   

8.
患者,21岁,因外院人工流产时发现阴道前壁包块,人工流产术后B超提示:盆腔内见10.7 cm ×7.4 cm大小混合性包块,遂于2007年11月6日入我院治疗.查体:阴道前壁上段扪及10 cm ×6 cm的囊性包块,边界清,固定,无压痛,包块顶端与子宫颈、子宫分界不清,阴道顶端见单个子宫颈,宫底稍凹陷,双附件区软.  相似文献   

9.
胆道异位胰腺临床罕见,我院近年收3例,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1 临床资料 例1:女,55岁,因反复上腹疼痛伴胸背部不适7个月入院.体检: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腹平、软;肝、胆囊未触及.B超:肝内胆管轻度树枝状扩张,胆囊多次重复探查未探及,总胆管起始段明显扩张,内径约1.5cm,内可见一直径不小于3.0cm之强回声.CT:肝内胆管扩张、肝门区胆管内结石.手术发现,大网膜与右肝有广泛粘连,肝、胰质中,无包块.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2岁,因"左侧颌下逐渐长大的包块2年"于2001年4月入院.患者家长诉两年前发现患者颌下有一包块,包块无疼痛,发现包块前无畏寒发烧史.亦无牙痛史和扁桃体发炎史.在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和甲硝唑输液治疗5 d,包块无任何变化.2年来自觉包块逐渐长大.检查见左侧颌下有一约3 cm×4 cm大小包块,位于颌下腺前方,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无压痛.包块活动度好,与皮肤无粘连.双合诊未扪及左侧颌下腺肿大,未触及导管结石.导管通畅,涎液清.牙列完整,无病灶牙.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2岁,因发现左上腹部包块1个月,黑便伴头晕乏力2 d于2010年7月15日入院.约1个月前发现左上腹部有一20.0 cm×20.0 cm×25.0 cm大小可活动之包块,未予进一步诊治,后包块进一步增大,偶感左腰腹部隐痛,体重较前下降约3 kg,入院前2 d出现黑便,自感头晕乏力,18年前有胃出血病史.入院体格检查:营养中等,轻度贫血貌,左腹膨隆,可扪及20.0 cm×25.0 cm×30.0 cm包块,质软光滑,有囊性感,可推动,轻压痛,左肾叩击痛(+),右肾叩击痛(-),双输尿管行程无明显压痛.入院后行胃肠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住院期间给予输血、制酸及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后,消化道未见出血.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1岁因发现左腹股沟包块5天来就诊,查体:左腹股沟处皮肤无红肿,可触及一大小约3.0×2.5cm囊性包块,无压痛,按压时变小.超声检查:左腹股沟探查,于左侧大隐静脉上段入股总静脉口约2cm处其后方可见范围约2.8×2.3cm囊性包块,内透声差,呈云雾状浮动的密集点状回声,借一0.7cm口与大隐静脉相通,站立时包块增大,半卧位或加压时明显变小.CDFI探头加压囊性包块内可见血流信号,且与大隐静脉干血流相连,PW:静脉频谱.超声诊断:左大隐静脉瘤形成.  相似文献   

13.
病人,男,52岁.上腹部触及包块伴腹胀、消瘦3月余.查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于脐部上方可触及一10 cm×8 cm 的包块,质软、固定、边缘不清,无明显压痛及血管杂音,余未见异常.腹部CT提示腹膜后可见一8 cm×10 cm×5 cm之占位性病变,包裹腹主动脉,考虑为腹膜后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55岁。5年前发现左踝后外侧部约有一黄豆大小的包块,包块渐增大,近来左踝部有胀痛不适感,查体:左踝关节周围肿胀畸形,皮下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包块,质地硬,活动度差,局部无压痛,界限清楚。关节屈伸活动无受限。于左踝后上方、前外侧及前内侧均可触及大小分别为4cm×3cm×2cm;3cm×2cm×1.5cm包块。MRI检查提示:左踝关节周围肌层见多处软组织肿物,边界清楚,信号均匀。彩超检查:左侧脚踝部皮下探及56个大小不等异常回声区,内、外踝前侧方的两个较大,其中一个较大包块的大小为5.8cm×4.2cm×2.  相似文献   

15.
孙青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2):117-117
患者男,49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内侧痛,为间歇性隐痛,夜间发作,白天自行缓解,自扪及右膝内测一1.5 cm×1.5 cm大小包块.10年间包块逐渐增大,疼痛逐渐加重.查体:右侧股骨下端内髁处可扪及一5.5 cm×3 cm大小包块,与骨质结合紧密,质中偏软,不易推动.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检查:右侧股骨下端内髁可见2.8 cm×1.5 cm×2.6 cm囊性透光区,内有少量骨嵴,与正常骨组织交界处有硬化带.CT诊断:右侧股骨下端内踝骨囊肿.手术所见:右股骨内髁有一5.0 cm×3.0 cm囊肿,质软,边界清楚,内容物为粉红色胶冻样物质.病理结果:动脉瘤样骨囊肿.  相似文献   

16.
胆总管囊肿是先天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成人非常少见,现将我院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6岁,农民,维族.因上腹部间歇性疼痛四年,疼痛常发生在进食后,加重两个月而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无黄疸,右上腹部可触及约8×9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差,此包块在进油腻饮食后触及明显.B超检查胆襄下方显示有8×7×6cm囊性暗区.X线钡透: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改变.初步诊断:假性胰腺囊肿.手术探查见:胆总管扩张成憩室样约有8×7×6cm大小.行憩室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空肠  相似文献   

17.
患儿女,5岁。在1岁时其父母发现上腹部膨隆,可扪及约鸭蛋大小包块,无压痛,当地县医院做B超诊断为“肝包虫”而行手术,术中未发现肝包虫,也未做任何处理即关腹。术后至今,包块仍渐增大,前来我院就诊。B超所见: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表面光滑,肝内管道结构清晰,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剑突下扫查,于肝左外叶后下方见一巨大囊性包块,大小约13.5cm×12.8cm,囊壁薄,光滑规整,于囊内近前壁可见一3.6cm×3.2cm强回声团块,呈球形,后方伴典型声影(附图)。胆囊、脾,双肾均未见异常回声,胰腺受挤向前上移位。超声诊断:巨大腹膜后囊性畸胎瘤。手术所见:胰腺推挤上移,其后下方见一巨大囊性包块,囊腔穿刺吸出巧克力色液体约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9岁.因发现上腹部无痛性包块2年入院.患者2年前偶然发现上腹部一包块,并进行性增大,平时无明显自觉症状,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黄疸等不适,未行任何处理.既往否认胆囊结石,胰腺炎病史,否认上腹部手术史及外伤史.查体:血压110/70 mm Hg,脉搏78次/分,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上腹部正中稍右可触及一约14 cm×12 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边缘尚清,活动欠佳,有囊状物感,无明显压痛.  相似文献   

19.
孟刚  柳凤轩  章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7):1526-1526,1532
例1,患者,男,69岁,发现右乳包块1年.患者1990年发现右乳包块,质硬、界清、移动,无压痛,包块逐渐增大,入院前1月增大至3 cm×4 cm,双侧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未扪及.家族史、个人史无异常.人院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无异常,于1991年3月行右乳单纯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切除右乳腺组织12 cm×8 cm×2 cm,乳头下有灰白色组织,大小2.5 cm×2cm×1.5 cm.镜检:癌细胞排列成小片状、巢状或梁索状,偶见少量腺管状,癌细胞呈多角形或椭圆形,核圆形、核膜清楚、核分裂像可见,癌组织间纤维组织分隔,部分纤维组织呈透明变性,癌细胞呈浸润性生长,浸润周围脂肪组织.病理诊断: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5个月,以左腰部包块4个月收入院,家属代诉发病中无任何不适.入院查体:心肺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不大,左腰部有一约3 cm×4 cm×4 cm的包块,质中度,压痛不明显,表面欠光滑,边界欠清,活动度差.B超提示:左肾区后腹膜外实质性包块,与左肾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