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科用中药煎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200余例,其中能随访的91例,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85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进行合理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和护理后,治愈48例,好转31例,无效6例。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进行盆腔炎治疗,治疗中进行合理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盆腔炎多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但也有急性期并不明显,待发现时已属慢性。中药保留灌肠是通过灌肠的方法将中药药液注入肠道,通过肠壁吸收而发挥作用。我科从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了慢性盆腔炎病例108例,通过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及消症散外敷治疗,总治愈率达97%,现将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138-139
目的:回顾参与护理的68例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结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措施。结果: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治愈55例,好转13例。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患者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护理人员应给予精心护理,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6.
活血消症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曹县公费医院(274400)邢复新曹县人民医院(274400)杨月华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活血消症汤保留灌肠慢性盆腔炎属于中医妇科瘀症范畴。几年来,用自拟活血消症汤加减观察治疗本病10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7.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海鸥 《新中医》2008,40(5):84-85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显效53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对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次,10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愈率达到92%。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哈尔滨市第五医院贺志英,刘宏贤,项军玉哈尔滨市动力区医院许风琴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西药治疗效果欠佳。我们自1990年1月至1994年12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加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加理疗治疗。结果: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1例。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100例采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另外100例采用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2者所用的保留灌肠中药配合口服药与物理疗法均相同,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2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改进法比传统法保留时间长,2者比较,X2=13.79,P<0.01。改进法有效率也明显优于传统法,X^2=11.97,P<0.01,结论: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延长了保留时间,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三联疗法(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以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符合中医气滞血瘀兼郁热证型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口服组(采用重庆市中医院药剂科提供的盆腔炎方合剂)、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采用重庆市中医院药剂科提供的盆腔炎灌肠方)及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组(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行离子导入)各60例。1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后,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组总疗效明显优于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口服组(P0.01),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总疗效明显优于中药口服组(P0.01);在改善中医症状、局部体征、疼痛的程度上,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组分别与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口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组与中药口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中医三联疗法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中医三联疗法(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离子导入)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疼痛)可以明显改善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临床症状、局部体征,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随机将86例慢性盆腔炎病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86,P<0.05),提示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提高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加用中药蜡泥热敷治疗的综合疗法与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西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蜡泥外敷下腹部及腰骶部及抗生素口服,对照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加抗生素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治疗后评分及治疗前后评分差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加用中药蜡泥热敷治疗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优于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西药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36例,采用中药灌肠配合微波治疗。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25例治愈,9例有效,总有效率94.4%。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和总结护理方法。方法:50例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加强临床护理。结果:治愈26例,显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加强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是否优于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将1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2组,改进组采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观察2组有效率及治愈率、药液肠内保留时间等治疗指标是否有差异。结论:改进法治愈率达55.00%,总有效率达96%,而传统法治愈率仅为21.05%,总有效率为73.64%,改进法组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长于传统法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及药渣外敷热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中药内服组、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药渣外敷热疗组各3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药渣外敷热疗组总疗效明显优于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内服组(P0.05),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总疗效明显优于中药内服组(P0.05);在综合疗效、中医证候、中医症状、局部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药渣外敷热疗组分别与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内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与中药内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药渣外敷热疗法的总疗效为96.7%。三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及药渣外敷热疗法治疗盆腔炎临床疗效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每晚1次,对照组22例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每晚1次,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2%、10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0%、95.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较单纯中药灌肠效果更显著且缩短疗程,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并配合护理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对照组24例,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83.3%(P<0.05)。结论: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并通过精心的护理和严密观察,疗效确切,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