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6例腔隙性脑梗塞中医证候学观察及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16例腔隙性脑梗塞急性期的中医证候学特征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火、痰、瘀是腔隙性脑梗塞的主要致病因素,而风痰上扰、脑脉痹阻力基本病机;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与性别、年龄及既往病史有密切关系。其中高血压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眩晕、肢体麻木为较常见的先兆症状;单纯运动性轻偏瘫、感觉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单纯感觉性卒中为主要表现形式,与Fisher所归纳的腔隙性综合征的主要类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眼针治疗腔隙性脑梗塞7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毓英 《山西中医》1995,11(6):35-36
眼针治疗腔隙性脑梗塞75例临床观察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045000)郑毓英关键词脑梗塞,眼针自CT问世以来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报告逐渐增多,临床主要表现有纯运动性卒中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症、纯感觉性卒中、伴有锥体束征的共济失调性偏瘫综合症。现将应用眼...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腔隙性脑梗塞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腔隙性脑梗塞在临床中十分常见 ,近年来其发病率在逐渐上升。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 ,多能康复 ,预后良好。我院于 1998年 3月以来对 72例腔隙性脑梗塞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72例病例中 ,有高血压病史者 2 9例 ,其中 10a以下高血压病史者 9例 ,10a以上高血压病史者 2 0例 ;有糖尿病史者 2 3例 ;有冠心病史者 2 0例。纯运动性卒中 2 2例 ,纯感觉性卒中 10例 ,感觉运动性卒中 18例 ,轻偏瘫共济失调 10例 ,构音不全—笨手综合征 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6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 4 7~ 75岁 ,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类。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中的一种。因此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腔隙性脑梗塞是临床并不少见的疾病。但由于症状较轻、恢复较快、后遗症轻,往往被忽视。临床CT的广泛使用,为腔隙性脑梗塞的及早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将44例经CT诊断确诊并经住院观察治疗一个月以上的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1 腔隙性脑梗塞 2 抗栓胶囊的作用机理 的病因病机 8 年 中 共 观 察 治 疗 腔 隙 性 脑 梗 死 病 例 302 例 。笔 者 将 患 者 分 为 纯 运 动 性 对“ 中 风 ”病 因 病 机 的 认 识 ,古 人 轻 偏 瘫 性 卒 中 、单 纯 感 觉 性 卒 中 、构 音早 有 论 述 ,其 中 多 以 风 、火 、痰 、瘀 为 中 障 碍 — — 手 笨 拙 综 合 征 、共 济 失 调 性 卒 —心 加 以 论 述 。 究 其 根 本 , 以 …  相似文献   

6.
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infarction,11)首先由fisher于1965年提出,它是一种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或脑干的小灶性梗死,梗死灶直径一般在0.2-15mm之间,最大直径不超过20mm。主要由高血压所致的脑内细小动脉硬化引起,少数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或心源性栓子有关,现将中医治疗腔隙性脑梗塞近年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腔隙性脑梗塞血瘀证血小板体积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彦  李明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5):198-198
腔隙性脑梗塞血瘀证血小板体积的变化田彦李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深圳518116)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腔隙性脑梗塞属于脑梗塞的一个分类。然而近年发现微动脉瘤破裂小量出血,也可以形成腔隙,引起腔隙综合征[1...  相似文献   

8.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塞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腔隙性脑梗塞约占脑梗塞的20%,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常见,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作者自1989年以来,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塞20例,并设对照组20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9.
天蝎蜈蚣汤治疗腔隙性脑梗塞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腔隙性脑梗塞是由脑深部穿动脉闭塞所致的脑软化灶。笔者自拟天蝎蜈蚣汤,对52例临床观察,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人群已趋于年轻化且发病率逐渐攀升。李应存教授认为气虚血瘀是腔隙性脑梗塞发生的重要病因之一,并善用敦煌医学卷子法国编号P.3930疗风虚瘦弱方治疗此病。文章总结李应存教授运用敦煌古医方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1.
腔隙性脑梗塞系大脑动脉的深支闭塞所致的脑干和大脑深层非皮层部位的小梗塞灶,主要分布于壳核、尾状核、桥脑、内囊和脑回的白质。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对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分别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杏丁及丹参分别治疗共36例,对比观察其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腔隙性脑梗塞3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腔隙性脑梗塞32例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郭俊杰邢台钢铁公司职工医院张增建关键词糖尿病,腔隙性脑硬塞,中西医结合疗法我们自1993年4月至1995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Ⅱ型糖尿病(NIDDM)并发腔隙性脑梗塞3...  相似文献   

13.
补阳还五汤治疗腔隙性脑梗塞1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腔隙性脑梗塞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腔隙性脑梗塞10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经颅多普勒(TCD)与血液流变学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16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同时进行颅多普勒与血液流变学检查分析。结果:116例患者高粘血症75例,占64.6%;正常血粘度41例,占35.4%。高粘血症组75例中TCD异常的有73例,异常率为97.3%;正常血粘度组41例中TCD异常的有24例,异常率为58.5%,两组异常率比较(χ2=29.13,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高粘血症是引起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腔隙性脑梗塞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死率高。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1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49~82岁。  相似文献   

16.
补肾活血法治疗腔隙性脑梗塞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1986年~1991年间,用自拟益脑活血治疗48例腔隙性脑梗塞病人(下称治疗组),同期用维脑路通对33例本病患者对照治疗(下称对照组)。经临床验证,本方具有疗效高、安全、可靠等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腔隙性脑梗塞是口前中老年人多发病,是中老年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临床症状多样,有的症状轻微.临床不易确诊,多数经头CT或核磁共振检查确硷。现将我院近2年来治疗的40例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艳  李青 《中医研究》2006,19(9):49-50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由于累及脑内大动脉穿通支的原发性小动脉病引起的小的深部梗死部位主要位于基底节,特别是壳核、丘脑、内囊的白质及桥脑。2004—10—2005—10,笔者采用丽珠脑力隆治疗多发腔隙性脑梗塞43例,并观察其对血液流变性、血脂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近几年来50例经CT及MRI证实有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以基底节区部位为主,双侧病灶多见,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易患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过度劳累、脱水等。结论:经CT证实出血性腔隙综合征,避免误诊误治。以预防复发为主,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灯盏花素合用脑复素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塞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卒中的常见发病类型之一,文献报告约占10,30%,随着国人生活环境变化、饮食习惯及生活节奏等因素的影响,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CT、MRI等影像诊断技术的普及和成熟,腔隙性脑梗塞的检出率实际上已超过此比例,临床迫切需要有较好的治疗方案。我们应用灯盏花素合用脑复素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腔隙性脑梗塞,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