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的效果。通过双相正压通气(BiPAP)治疗夜间低氧血症,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方法:对20例伴夜间呼吸紊乱和低氧血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未吸氧、鼻导管吸氧、双相正压(BiPAP)面罩压力支持通气3种状况下的夜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呼吸指标的监测。结果:未吸氧状况下患者夜间低氧血症明显,SaO2≤0.72;BiPAP面罩压力支持通气时SaO2的升高明显优于鼻导管吸氧,SaO2>0.85(P<0.001)。结论:BiPAP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对改善COPD患者夜间睡眠和呼吸紊乱,纠正低氧血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时低氧血症与静息时常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运动后呼吸生理改变及最大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30 例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前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应用自行车功率仪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试验,运动过程通过呼吸感应性体表描记仪监测胸腹呼吸运动之和与潮气量之比(TCD/VT) 。结果:30 例受试者中14 例运动时出现低氧血症,其常规肺功能指标和最大运动能力指标均显著低于其余16例。极量运动时血氧饱和度(SaO2min) 与静息时PaCO2 和RV/TLC 显著负相关,与FEV1 % pred 、FVC% pred、MVV% pred 和PaO2 等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极量运动时SaO2 下降幅度与静息时PaCO2 、PaO2 和RV 显著相关;SaO2min与TCD/VT 的变化负相关;ΔSaO2 与VEmax 相关;SaO2min 和ΔSaO2 与最大运动能力指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COPD患者运动时可出现低氧血症,肺充气过度和通气功能损害是引起运动时低氧血症的主要因素,运动时诱发的胸腹矛盾呼吸和运动时通气不足对低氧血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运动时低氧血症与最大运动能力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观察经导管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血氧在术后不同时间的变化,以便及早发现低氧血症,指导术后氧疗和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和TACE疗效。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法,分别测定 TACE患者术前、术后1h、6h、24hSpO2,术前、术后1h、24h血气分析。结果 术后1h患者SpO2 和PaO2 即有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6h、24hSpO2、PaO2 较术前显著下降(均P<0.05);pH 值术后1h、24h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 TACE可引起术后患者血氧下降,使机体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对于 TACE术后患者应常规进行血氧持续监测,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血氧改变,及时处理。关键词: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 低氧血症; 氧疗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15-0028-02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伤患者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后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重型颅脑创伤患者33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平均5.46分,入院后经皮穿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监测SjO2,同时监测颅内压(ICP)、动脉氧饱和度(SaO2)、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颈静脉、动脉血气水平,每8小时测1次,监测1~7天。结果:33例患者中有25例出现脑氧不饱和状态,其中脑充血19例,脑缺氧6例。创伤程度和颅内压影响SjO2,并密切相关(创伤程度:r=-0.877,P<0.001;颅内压:r=0.468,P<0.001)。结论:严重颅脑创伤后,脑充血(脑过度灌注)较为常见,并与颅内压密切相关;SjO2增高提示脑过度灌注。重型颅脑伤后若SjO2持续0.50或>0.70都表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普胸术后拔气管导管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湖南省肿瘤医院周靖夷,黄健白,刘凯丰我院自1989年使用血氧饱和度仪,连续监测全麻普胸手术中周围循环中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开胸手术100例,发现在麻醉诱导、插管、术中维持各步骤中SPO2变化不大,而麻醉毕拔...  相似文献   

6.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意义在于其通过瞬间和连续显示指(趾)端毛细血管内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程度,从而反映血中氧含量和组织耗氧的状况,也间接地了解心脏术后病人循环,呼吸功能的好坏,预测病情的转归,本文介绍了连续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心脏手术后监护的应用。它具有瞬间性、连续性、无创性和可移动性的特点。我院自1991年至1994年的4年间,对29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病人采用SpO2监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摸索出SpO2在监护中应如何正确使用,SpO2监测的结果受到体温,二氧化碳分压、2-3磷酸甘油醛、pH值等的影响,以及SpO2监测在心脏手术后监护中的意义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用去囊后的气管导管(简称去囊导管)下咽部给氧,快速纠正无痛胃镜检查中肥胖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无痛胃镜肥胖患者1274例,随机分为鼻导管组(A组)和下咽部导管组(B组),当无痛麻醉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10%以上时,A组采取加大鼻导管氧流量、抬高下颌等方式纠正低氧状态,B组通过去囊导管下咽部供氧纠正低氧状态.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10%以上者分别为617例(96.86%)和598例(93.86%),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中303例(49.11%)采取加大鼻导管氧流量、抬高下颌等方式改善通气量后完成检查,B组中577例(96.48%)插入去囊导管后完成检查,明显高于A组(P〈0.05);A组麻醉后的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3.12±1.65)%,与B组无明显差异(84.92±1.78)%,其中A组采取纠正措施后的SpO2升至(90.57±1.74)%,明显低于B组(96.41±1.56)%(P〈0.05).结论 利用去囊后的气管导管下咽部给氧可快速纠正无痛胃镜肥胖患者血氧饱和度的下降,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部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总结血氧饱和度(SPO2)的监测在胸部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使用日本产TL—101S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对胸部肿瘤术后和危重病人的缺氧程度进行监测,准确及时发现了病人的缺氧情况,寻找缺氧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结果:SPO2低于95%的病人,在采取了措施后,维持SPO2在95%以上的有效率:术毕为8202%,术后第一日为7404%,术后第二日为7770%,术后第三日为7134%,有效的纠正了病人的缺氧情况。  相似文献   

9.
蹇华胜  毕敏 《急诊医学》1995,4(4):219-219
应用HP M1165A组合式心电监护系统,M1020A脉搏氧饱和度手指探头和Siemens900C呼吸机观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脉搏氧饱和度/吸入氧浓度(SpO2/FiO2)变化。结果表明,机械通气时ARDS的SpO2及SpO2/FiO2显著低于对照组,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2小时时相点SpO2/FiO2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提示2例小时相点的SpO2/  相似文献   

10.
预充氧对减少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1  
为研究预充氧对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影响,在非预充氧和预充氧条件下,观察14 例危重患者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吸痰后5 分钟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与吸痰前相比,非预充氧组吸痰结束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均显著降低( P<0.05),吸痰结束后5 分钟,SvO2 仍未恢复正常。如给予预充氧,吸痰结束时无低氧血症,组织缺氧较轻,虽然PaO2 、SaO2 、PvO2 、SvO2 亦低于吸痰前水平,但明显高于非预充氧组吸痰结束时的水平。吸痰结束后5 分钟,组织缺氧完全纠正。结论:预充氧可以预防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相似文献   

11.
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按常规做好术前准备,低氧血症病人应同时予鼻导管吸氧或呼吸机辅助通气以维持血氧饱和度(SaO2)在90%以上,将纤支镜从鼻腔或气管切开内套管进入下呼吸道,观察各叶、段、支气管及病变部位,支气管刷洗...  相似文献   

12.
肺部手术后麻醉清醒期低氧血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护理肺部手术后麻醉清醒期低氧血症。方法: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低氧血症。通过术前改善患者肺功能;术中充分供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术后拔管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量的氧供给等措施有效地避免和救治低氧血症。结果:本组发生低氧血症5例均成功救治。结论:严密监护能及时发现低氧血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足够氧供是术后有效地避免和救治低氧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血氧饱和度仪对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动脉血氧合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无创伤性血氧饱和度(Sao2)仪可正确反映机体动脉血氧合情况。作者对57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有杉血氧饱和度仪监护,认为可及时调节机械通气方式及参数,指导氧疗给予合适流量,避免发生低氧血症和氧中毒,安全地旅行各项治疗和操作。  相似文献   

14.
周燕斌  谢灿茂  严英硕  高修仁 《新医学》2000,31(11):655-65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拟诊OSAS患者60例和正常对照组20名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结果:①OSAS组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大于0.04总次数、SaO2低于0.90的时间及其降低幅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睡眠中SaO2最低值、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用DS-100A脉搏血氧监测仪(MICRO2),对80例病人分组进行血氧饱和度(SPO2)的监测。选择组为急症手术(n=40)SPO2〈94%需用O2,对照组为择期手术(n=40)SPO2〉94%不需用O2,着重记录麻醉前SOP2基值和围手术期SPO2值。并且设定低氧后具备“临床给O2指征”如BP、HR、SPO2接近于临界点来指导给O2。结果表明:两组病人麻醉前SPO2值相差有高度显著性(P〈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191次血气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对不同类型酸碱失衡患者的实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标准状况下动脉血氧饱和度之差,即SaO2偏移度作了分析,以探讨COPD酸碱失衡患者氧离曲线偏移状况。结果显示酸中毒患者SaO2偏移度为负值,氧离曲线右移;碱中毒患者SaO2偏移度为正值,氧离曲线左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夜间低氧的发生情况并探讨鼻导管及无创通气Bi-PAP方式吸氧对夜间低氧的疗效。【方法】220例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便携式初筛诊断仪进行睡眠监测,对存在夜间低氧患者行鼻导管及无创通气BiPAP方式进行氧疗下重复睡眠监测。【结果】夜间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为41.8%(92/220),夜间低氧与日间血氧饱和度(SaO2)相关;其中64%(59/92)患者经鼻导管氧疗效果好,而36%(33/92)患者改为无创通气BiPAP方式进行氧疗夜间低氧得以改善。【结论】COPD患者夜间睡眠时出现低氧或低氧血症加重,COP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存可加重夜间低氧血症,部分患者需要无创通气进行氧疗才能改善夜间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8.
ICU中的监测项目很多,因SaO2监测方便、准确而成为ICU中监测必不可少的项目,主要用于诊断机体的低氧血症,间接判断各种危重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状态。通过对SaO2的监测,了解氧输送和组织利用氧的情况,并从SaO2下降的早期获得信息。在为改善氧输送而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导管经口给氧治疗老年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 观察因各种疾病所致老年低氧血症患者48例.除常规抗感染、扩张支气管、营养支持外.根据吸氧途径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鼻导管经口给氧)22例和对照组(鼻导管经鼻给氧)26例.比较两组患者吸氧30min后的临床症状、动脉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及PaO2、SaO2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为77.27%。结论 鼻导管经口给氧可显著改善老年低氧血症患者的缺氧症状.且利于接受。  相似文献   

20.
临床常用吸氧方式对氧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氧气疗法是指用各种方法使患者吸人气体中的氧浓度高于大气氧浓度,以提高肺胞内氧分压,改善和纠正低氧血症的治疗措施。对危重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氧疗是抢救患者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鼻导管、鼻塞(双孔、单孔)、面罩、婴幼儿双侧孔吸氧对患者血氧饱和度提高的速度及效果进行监测,以便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