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并胸腔积液病例的临床特点、影像特征、胸水化验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主要症状是胸痛,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全部病例均有胸腔积液,其中10例为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4例是经皮胸膜活检确诊,胸水病理加胸水免疫组化确诊4例。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其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三者综合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恶性胸膜间皮瘤鉴别诊断中最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病历介绍:34岁男性,1个月来左胸痛并呼吸困难,多次胸穿抽出血性液体,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癌。图像:见图片(封4)。左前胸肋间扫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针刺胸膜活检术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胸腔积液患者在B型超声定位下行胸膜活检术。结果取材成功率91.2%,确定诊断率为59.2%。结论胸膜活检术简捷、安全,在胸腔积液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1例胸腔积液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并进行文献复习,以加强对淋巴瘤细胞学诊断的认识。方法胸腔积液常规细胞学涂片、沉渣包埋,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从细胞学角度明确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果胸腔积液涂片中细胞丰富,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肿瘤细胞有3种:单核、双核和多核细胞;单核淋巴细胞核浆比高,核呈肾形,核仁明显;多核细胞核排列成花环状或马蹄形,可见多个核仁;双核细胞类似霍奇金淋巴瘤中的R-S细胞。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胞质内可见空泡。背景可见小的成熟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沉渣包埋免疫组化示CD30、ALK、CD68、granzyme B和CD4(+),CD15和MUM1(-);散在瘤细胞CD5(+),CD3、CD8和CD20、CK5/6、calretinin和pan-CK(-)。颈部淋巴结活检证实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为(-)。结论胸腔积液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少见,难度高。诊断对免疫组化的依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脾脏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足非霍奇金淋巴瘤总数的1%[1]。这里我们报告了3例不同临床表现的脾脏原发的 B 细胞淋巴瘤,发病年龄52-65岁,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时间为2个月-1年。其中3例发病时有脾大,1例出现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 B 组症状,3例均无其他结外受累,均为脾切除后经病理明确诊断。2例化疗后随诊一直处于完全缓解状态,1例化疗后曾先后多次出现骨髓浸润,但经化疗后再次达完全缓解,现已患病近8年,目前无病生存。现将这3例患者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细胞病理学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通过胸腔积液诊断浆母细胞淋巴瘤的特点。方法对1例浆母细胞淋巴瘤胸腔积液进行常规细胞学涂片、沉渣包埋、免疫组化染色、基因重排及EBV检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胸腔积液涂片中细胞丰富,由单个散在或松散聚集的细胞组成,细胞大,有一定量的胞质,核浆比明显增高;部分胞质空泡状;核大,单核、双核或多核,圆或卵圆形,部分细胞核形不整,染色质细颗粒状,可见单个或多个核仁。大细胞间可见核偏位的浆细胞样细胞,核分裂易见,可见凋亡小体和易染体巨噬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8和CD138(+),棕黄色颗粒沉积在细胞膜或部分胞质;MUM-1(+);B细胞标记物CD20、CD79α和PAX-5(-),T细胞标记物CD3、CD4和UCHL(-),CD15、CD30、ALK、calretinin、TTF-1、AE1/AE3和EMA(-)。Ki-67指数为90%。颈部淋巴结活检证实为浆母细胞淋巴瘤。免疫球蛋白Ig重链(IgH)单克隆性基因重排,EBV(-)。结论经胸腔积液诊断浆母细胞淋巴瘤少见,难度高。诊断及鉴别诊断对免疫组化的依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胸腔镜胸膜固定术在肺癌并胸腔积液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肺癌并胸腔积液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肺癌合并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的患者行胸腔镜滑石粉、紫衫醇喷洒胸膜固定术,术后1周开始MVP方案(顺铂,依托泊苷,异长春花碱)全身化疗。以肺癌合并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并全身化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1月后复查X线胸片或胸部CT。结果胸腔镜组胸腔积液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1例,有效率95.4%(21/22)。对照组胸腔积液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稳定5例,进展9例,有效率30%(6/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腔镜胸膜固定术配合全身化疗能有效控制胸腔积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68例胸腔积液患者行经胸壁胸膜活检术。结果:268例患者共行胸膜活检289次,二次及以上活检者19例,获取胸膜组织244例,穿刺成功率91%,经病理检查有18例为正常胸膜组织,阳性诊断者为226例,阳性率92.6%(226/244),其病理诊断为结核104例(46%)、肿瘤54例(23.9%)、慢性炎症68例(30.1%);发生并发症者19例(6.6%),全部为气胸,肺压缩均小于30%,未做特殊处理数日后自行吸收。结论: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经胸壁胸膜活检术对于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相比胸水涂片或病理检查具有更高的阳性率。因此经胸壁胸膜活检术由于它的简单、安全、高效等特点,目前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方面仍是一项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化学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Walker-Renand,etal.AnnInternMed,1994;120:56)为提供化学胸膜固定术有效药物方面的信息,作者采用“恶性胸腔积液”和“胸膜固定术”为术语,进行MEDLINE数据库(1966~199...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与胸膜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的间皮细胞数;根据患者胸腔超声、胸片以确定胸腔积液患者有无胸膜纤维化及胸膜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研究无胸膜纤维化组与胸膜纤维化组的间皮细胞数的差异,用相关回归分析研究胸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与胸膜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胸膜纤维化组间皮细胞数明显培高,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与胸膜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胸膜积液中间皮细胞数增加,说明胸膜损伤重,发生胸膜纤维化的几率及严重程度增加;它可能成为观察胸腔积液患者预后的指标,对于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胸膜纤维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25例胸腔病变B超诊断分析。应用日本EVB-26型B型超声仪。探头3.5MHz,病人检查时体位,必须根据胸腔内病变的部位和性质选择理想的扫查体位,一般采用坐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或头后仰位。坐位时采用双手略前倾,从肩胛线,腋后、中、前线逐肋向下扫查至膈肌。  相似文献   

12.
13.
14.
胸腔积液可由不同病因引起,主要由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局部淤血及全身性疾病等引起,临床上以肺部感染、结核和肿瘤转移性多见.但临床上对于一些经常规检查原因仍不明的胸腔积液常难以及时作出病因诊断,为了提高诊断率.我院自 1986年4月~1994年4月对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50例均行胸膜活检病理诊断,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0例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19岁~78岁、平均34岁.1.2 症状、体征 50例中胸痛41例(82%),咳嗽35例(70%)、发热32例(64%).盗汗19例(38%)、气促39例(78%).气管偏移34例(68%).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特征为骨髓与淋巴结内有淋巴细胞样浆细胞恶性增生,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IgM,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对合并胸腔积液报道甚少。现将本院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肖正文  陈勇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11):766-766
1 病例资料男 ,5 4岁。因左侧胸闷半年入院。病程中偶有胸痛 ,既往体健 ,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血常规、尿常规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正常。X线胸片示 :左肋膈角有条片状密度增高影 ,上缘呈外高内低弧形 ,与侧胸壁呈钝角相交 ,X线诊断为左肋膈角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予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多次复查X线胸片无明显变化 ;B超检查左侧胸腔未见液性暗区 ;胸部CT扫描示左下胸腔肋膈角处见 1cm× 5cm大小的低密度影 ,边缘清楚 ,CT值- 10 0~ - 12 5 0Hu ,与侧胸壁胸膜呈宽基底相连 ,CT诊断为左肋膈角胸膜脂…  相似文献   

17.
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300例胸腔积液病人应用上医疗器械公司生产胸膜活检针进行胸膜活检,将活检的胸膜组织及胸水送病理检查。结果:300例胸膜活检病理结果显示特异性病理诊断140例,占52.24%。恶性胸腔积液138例中胸膜活检阳性率为68.84%,胸水细胞学阳性率为31.8%。12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胸膜活检阳性率为32.81%,胸水抗酸杆菌均为阴性。300例胸膜活检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3.90%,并发症发生率为12.67%,主要为气胸。作者认为胸膜活检安全、简单、可靠,有很高的实用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评估波形蛋白(VIM)、神经特异度钙结合蛋白(CR)、间皮细胞(MC);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问皮瘤鉴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胸腔积液细胞学诊断或胸膜活检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胸膜间皮瘤(11例)和胸膜转移性肺腺癌(3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胸腔积液脱落细胞中TTF-1、CEA、VIM、MC和CR五项指标,计算其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评估五项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VIM、CR、MC、TTF-1和CEA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的表达与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中的表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VIM在恶性间皮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0.9%(10/11),特异度为51.6o.4(16/31)。CR在恶性间皮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1.8%(9/11),特异度为83.9%(26/31)。MC在恶性间皮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为72.7%(S/11),特异度为77.4%(24/31)。CEA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为74.2%(23/31),特异度为90.9%(10/11)。TTF-1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为77.4%(24/31),特异度为90.9%(10/11)。【结论】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的TTF-1、CEA、VIM、CR和MC在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胸膜转移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膜肺结节病(pleuropu lmonary sarcoidosis,PP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本病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PPS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重点讨论PPS的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3例均以胸闷、气促为主要症状就诊,伴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肺部感染各1例,另1例以胸腔积液原因待查收入院。例1、例2电视辅助胸腔镜检查见脏层胸膜有多个淡红色或紫红色结节,胸膜肺组织活检示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例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右肺上叶支气管和左主支气管黏膜表面有少量粟粒样结节状改变。局部活检示支气管壁肉芽肿性炎症,未见干酪样坏死。3例抗酸染色、结核杆菌检查均阴性,明确诊断为PPS。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缓解出院。结论 PPS临床较少见,病理、生理基础为肺实质、胸膜非干酪肉芽肿浸润,确诊需依赖胸膜、肺(支气管)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