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4.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4.4)、维普数据库(1999~2014.4)、万方数据库(1990~2014.4)、Pub Med(1990~2014.4)、Cochrane Library(2014第4期)。纳入伊布利特(实验组)与胺碘酮(对照组)比较治疗房颤和房扑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5.1手册推荐的简单评估法进行纳入研究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489篇,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5篇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1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的总有效率高于胺碘酮(OR=3.26,95%CI:2.60~4.08,P0.00001);2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有效率高于胺碘酮(OR=2.71,95%CI:2.04~3.58,P0.00001);3伊布利特转复房扑的有效率高于胺碘酮(OR=7.05,95%CI:4.13~12.04,P0.00001);4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平均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WMD=-67.16 min,95%CI:-87.27~-47.04,P0.00001);5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OR=1.02,95%CI:0.72~1.43,P=0.93)。结论目前研究显示,伊布利特治疗房颤和房扑的有效性高于胺碘酮,且平均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在安全性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有限,该结论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作用.方法72例房颤持续时间<48h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胺碘酮组(n=36):胺碘酮150mg 生理盐水10ml,静注,10min注完;普罗帕酮组(n=36):普罗帕酮70mg 生理盐水10ml,静注,5~10min注完.观察30min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最大累积量胺碘酮为450mg,普罗帕酮为210mg.结果转复率:胺碘酮组77.8%(28/36),普罗帕酮组75.0%(27/36),二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70,P>0.05).转复时间:胺碘酮组(50.1±14.8)min,普罗帕酮组(39.6±13.7)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124,P<0.01).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但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比较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PSVT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被随机均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相应药物治疗24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心率、心功能指标:LVEDV、LVESV和LVEF,对比两组的转复时间、60min内转复成功率以及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SVT转复率(普罗帕酮组91.11%比胺碘酮组93.33%)无显著差异(P=1.00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h后两组血压水平、心率均显著降低,P均=0.001;但治疗前后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普罗帕酮组转复时间[(12.66±2.06)min比(22.80±2.28)min]显著短于胺碘酮组,P=0.001。与普罗帕酮组比较,胺碘酮组治疗24h后LVEF显著升高[(63.24±3.67)%比(66.83±4.01)%],LVEDV显著降低[(96.65±5.24)ml比(92.09±4.37)ml],LVESV显著降低[(38.40±2.87)ml比(30.13±7.34)ml],P均=0.001。胺碘酮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89%比24.44%)显著低于普罗帕酮组,P=0.048。结论: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显著疗效,普罗帕酮转复时间短,胺碘酮不良反应少且可提高心功能水平,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20例)与普罗帕酮组(20例).分别给予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静脉注射过程中.转为窦性心律后停用。结果普罗帕酮组房颤转复率为75%.胺碘酮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律时间普罗帕酮组短于胺碘酮组(P〈0.01)。对血压的影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对Q—T间期的影响,胺碘酮组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复律后窦律的维持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随访1年胺碘酮组对于窦律的维持率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高于胺碘酮,而对于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律维持胺碘酮高于普罗帕酮,但胺碘酮组对Q—T间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丽娟  王建春 《心脏杂志》2010,22(1):111-113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老年人房颤和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并与普罗帕酮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年龄≥60岁的频发室性早搏和房颤患者70例,分入胺碘酮组(Am组,36例)和普罗帕酮组(Pr组,34例)进行治疗,对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访1个月,对房颤患者随访6~12个月。结果:两组频发室性早搏,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对房颤的转复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但维持窦性心律方面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两组阵发性心房颤动转复率无显著差异,Pr组转复时间短于Am组(P0.05);Am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高于Pr组(P0.05)。Am组4周时QTc,P-R间期显著延长(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显著变化。Am组不良反应多于Pr组,因不良反应停药者多于Pr组。结论:胺碘酮对于老年人频发室性早搏及房颤疗效显著,对心功能影响小,致心律失常作用少见。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房颤动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内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8~2006年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系统评价,对胺碘酮(胺碘酮组)与普罗帕酮(普罗帕酮组)治疗心房颤动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1)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合并检验分析,综合检验结果为:Z=3.44,P=0.000,OR=1.68,95%CI:1.25~2.26,漏斗图分析结果未发现显著偏倚;(2)口服胺碘酮与普罗帕酮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合并检验分析,综合检验结果为:Z=2.51,P=0.010,OR=1.49,95%CI:1.09~2.03,漏斗图分析结果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综合检验结果:OR=0.85,95%CI:0.62~1.16,漏斗图分析结果未发现显著偏倚。结论胺碘酮组治疗心房颤动的总有效率高于普罗帕酮组;目前国内在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试验中,设计仍不够严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尼非卡兰与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6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尼非卡兰组给予尼非卡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房颤转复情况、复律时间、心室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尼非卡兰组转复25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83.3%(25/30);胺碘酮转复24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80.0%(24/30),两组治疗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05)。尼非卡兰组转复时间比胺碘酮组转复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4.2±60.87)min vs.(162.77±70.82)min,t=-5.91,P0.01]。胺碘酮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尼非卡兰组出现10例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2,P0.05)。结论在阵发性房颤患者转复治疗中,尼非卡兰与胺碘酮均有较好的疗效,尼非卡兰转复时间较胺碘酮更短,能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心律平)和胺碘酮注射液(可达龙)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7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36例和胺碘酮组31例,分别给予静脉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观察对PSVT的转复有效率、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普罗帕酮组转复有效率91.7%(33/36),胺碘酮组转复有效率100.0%(31/3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组(13.0±4.58)min,明显短于胺碘酮组(24.3±7.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和胺碘酮转复PSVT效果均好,但普罗帕酮组平均转复时间较胺碘酮组快,适用于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者;胺碘酮平均转复时间较普罗帕酮慢,但适应证广,对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患者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加镁极化液对持续性房颤的转复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房颤病人随机分为胺碘酮组(19例)和联合治疗组(20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150~300mg静脉注射,接着静滴维持24h;联合治疗组胺碘酮的用法与胺碘酮组相同,同时给予500ml加镁极化液静滴,观察24h内的房颤转复情况。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和房颤持续时间等基本临床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均>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明显降低(P均<0.01),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恢复窦性心律:胺碘酮组有3例(15.8%)联合组10例(50%),经Pearsonx2检验差异显著(P=0.023,OR=5.3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加镁极化液对房颤转复起重要作用(Wald值4.70,P=0.03)。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镁极化液能提高胺碘酮转复房颤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3期)、PubMed、EMBASE(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2008年6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房颤效果的文献,并用RevMan5.0统计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累计胺碘酮治疗组262例,普罗帕酮治疗组255例。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房颤效果的合并OR值为1.26,95%可信区间为0.83~1.91,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房颤的效果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转复老年(65岁)新发持续性心房颤动(PAF)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LV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00例老年新发PAF合并LV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伊布利特组(n=50)采用伊布利特静脉注射转复,首次剂量1 mg,稀释后缓慢注射;胺碘酮组(n=50)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转复,首次剂量150 mg,稀释后缓慢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30 min内、60 min内、4 h内、24 h内的转复率,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48 h左心室功能指标(LVEDD、LVESD、LVEF及NTproBNP),并记录两组患者转复用药过程中(24 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伊布利特组患者用药后30 min内、60 min内、4 h内、24 h内PAF转复率均高于胺碘酮组(P0.01或P0.05),伊布利特组患者PAF的平均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组(t=-3.232,P=0.002),伊布利特QTc平均恢复时间短于胺碘酮(t=-17.743,P=0.000)。治疗48 h后,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LVEF及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而伊布利特组改善更显著(P0.01或P0.05)。伊布利特组患者短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胺碘酮组(χ~2=4.762,P=0.029),伊布利特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短于胺碘酮组(t=-11.622,P=0.000)。结论与胺碘酮相比,伊布利特用于转复老年新发PAF合并LVD起效快,转复率高,左心室功能改善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伊布利特和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PA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选取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2例PAF患者,随机分为2组.伊布利特组(33例)采用伊布利特静脉注射转复窦性心律,用量: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1 mg,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0.01 mg/kg.胺碘酮组(39例)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转复窦性心律,用量:体质量≥60 kg的患者,首次剂量300 mg,体质量<60 kg的患者,首次剂量5 mg/kg.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30 min内、3h内、12 h内、24h内的转复率,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伊布利特组患者用药后30 min内、3h内、12h内、24h内转复率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x2=10.7330,10.6500,8.4538,5.1932,P<0.01或P<0.05);伊布利特组患者的平均转复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组(t=7.9009,P<0.01);伊布利特QTc平均恢复时间短于胺碘酮(t=15.783,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90,P>0.05),但伊布利特组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较胺碘酮组更短[(0.38±0.10)h比(16.75±8.39)h,t=11.195,P<0.01].结论 与胺碘酮相比,伊布利特对持续性房颤的转复率高,转复时间短,不良反应消失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胺碘酮与普罗帕酮静注治疗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PSVT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分别静脉推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0%比92.0%)和复律成功率(84.0%比86.0%)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胺碘酮组比较,普罗帕酮组复律平均时间[(27.45±9.72)min比(15.36±5.67)min]显著缩短,而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比36.0%)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普罗帕酮较胺碘酮复律时间较短,而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分别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复律情况(复律成功率、复律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复律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复律时间短于胺碘酮组,复律时间分布优于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胺碘酮组,心悸例数多于胺碘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复律成功率无差异,但普罗帕酮见效快、患者耐受差,适于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及心功能正常者;而胺碘酮见效较慢、不良反应低、适应证广,适于器质性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患者。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对特发性房颤心房重构逆转作用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特发性房颤的治疗及对逆转心房心肌重构的作用。方法 :选择 1998- 0 6~ 2 0 0 0 - 0 7住院的特发性房颤患者 (除外房颤持续时间小于 6月和阵发性房颤间隔小于 1月 ,每次持续时间少于 48h者 ) 94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 32例 ,普罗帕酮治疗组 32例及安慰剂组 30例。治疗前后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肝、肾功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出院后嘱患者 1,3,6 ,12月复查上述项目 1次。结果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组 ,均可使特发性房颤复律 ,但胺碘酮组较普罗帕酮组复律时间稍长 (约 1周 ) ,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中 ,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组 ,12月后转复成功率分别为 81%和 5 6 % ,与安慰剂组自动复律 2 0 % (6 / 30 )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随访 1,3,6 ,12月胺碘酮组左心房直径缩小 ,左心室舒张早期经二尖瓣血流的最高值 (E峰值 )和左心房收缩时经二尖瓣血流的最大值 (A峰值 )、E/ A增大。1,3,6 ,12月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普罗帕酮组上述指标有所改善 ,但差异不显著 (P>0 .0 5 ) ,安慰剂组则无变化。结论 :胺碘酮对特发性房颤复律及对逆转心房心肌重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联合胺碘酮与单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NKI、万方、CBM、维普、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全面收集他汀类药物联合胺碘酮治疗房颤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773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联合胺碘酮(他汀类药物组)组与单用胺碘酮(对照组)治疗房颤比较,他汀类药物组房颤复发率(21.02%)低于对照组(41.11%,RR=0.51,95%CI:0.45~0.58,P0.00001),他汀类药物组治疗后左房内径(LAD)小于对照组(MD=-3.20,95%CI:-4.15~-2.25,P0.00001),C反应蛋白(CRP)小于对照组(MD=-1.88,95%CI:-2.32~-1.43,P0.0001)。他汀类药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00%)较对照组(3.93%)高(RR=1.73,95%CI:1.11~2.71,P=0.02)。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胺碘酮对治疗房颤有较好疗效。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样本质量较低,增加了本次系统评价结论产生偏倚的风险,因此他汀类药物联合胺碘酮治疗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阵发性房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应用胺碘酮150m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于10min静脉注入。转复窦性心律后静脉维持(600μg/min),同时口服胺碘酮,每周5d。第1周600mg/d,第2周400mg/d,第3周200mg/d。对照组用普罗帕酮70mg,加入5%葡萄糖液稀释,5min~10min静脉注入。转复窦性心律后次日口服普罗帕酮200mg,8h口服1次,一周后逐渐减量至150mg/d维持。观察两组转复窦性心律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维持率。结果治疗组转复率为86%,维持率为81%;对照组转复率为84%,维持率为56%。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均可静脉应用于转复阵发性房颤。但胺碘酮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较普罗帕酮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比较伊布利特和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46例接受房颤射频消融后复发房速的患者,男性3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12)岁,分别静脉应用伊布利特(ibutilide,1.0mg/次,1~2次,10min内静脉推注)和胺碘酮(150me,/次,1~2次,10min内静脉推注)。观察转复率和转复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4h内伊布利特组和胺碘酮组转复率分别为86.4%和41.7%(P=0.0023);24h时内转复率分别为90.9%和62.5%(P=0.0376)。伊布利特组对持续时间〈24h的房速转复率为100%,胺碘酮组转复率为66.7%(P=0.0421)。伊布利特组平均转复时间为(13±8)min,胺碘酮组转复时间为(364-25)min(P〈0.01)。两组均未发生致命性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伊布利特和胺碘酮均能终止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房速,伊布利特更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顿服转复心房纤颤(简称房颤)的疗效。方法:42倒房颤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普罗帕酮1次顿服450mg,对照给予胺碘酮150mg,10分钟内静脉推注,继之以1mg/min速度静脉滴注,维持8小时以上,复律成功后停用。结果:普罗帕酮组复律时间为2.4~5.5(平均3.6±1.8)小时,3小时内转复成功率59.1%,8小时内转复成功率72.7%。胺碘酮组复律时间为2.0~7.5(平均4.4±2.5)小时,3小时内转复成功率50.0%,8小时内转复成功率75.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顿服转复心房纤颤方便、安全、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于2009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罗帕酮组(静脉给药)和胺碘酮组(静脉给药),各40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h的心率、转复窦性心律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胺碘酮组比较,普罗帕酮组复律时间明显缩短[(18.9±3.2)min比(7.3±1.0)min],治疗后24h心率明显降低[(99.6±8.4)次/min比(81.2±5.9)次/min],P均0.05。结论:静脉注射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相当,但普罗帕酮复律快,且能显著降低心率,安全性亦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