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护理。方法选取60例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83.33%,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出现上肢血肿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止血,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约束带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心脏介入治疗术后约束带使用情况,提高心导管术后的护理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2004年1月至12月687例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约束带,加压固定止血;对照组仅加压止血,未使用约束带。应用约束带固定24h后,分刖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失眠、皮下血肿、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应用约束带患行的治疗组中失眠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局部感染率较对照组失眠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局部感染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常规使用约束带,能提高心导管术后的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StarClose血管闭合系统对股动脉穿刺处止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16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将术后采用StarClose血管闭合系统对股动脉穿刺处进行止血的106例作为实验组,将采用常规人工压迫止血的110例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穿刺侧肢体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舒适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穿刺侧肢体制动时间短、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舒适度高(P〈0.05)。结论:在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StarClose血管闭合系统对股动脉穿刺处进行止血,能够缩短肢体制动时间,降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StarClose血管闭合系统对股动脉穿刺处止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16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将术后采用StarClose血管闭合系统对股动脉穿刺处进行止血的106例作为实验组,将采用常规人工压迫止血的110例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穿刺侧肢体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舒适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穿刺侧肢体制动时间短、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舒适度高(P<0.05).结论:在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StarClose血管闭合系统对股动脉穿刺处进行止血,能够缩短肢体制动时间,降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心脏介入术后约束带应用的护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8):698-698,700
目的观察心脏介入治疗术后约束带使用情况,提高心导管术后的护理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008年1月至l2月669例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约束带,加压固定止血;对照组仅加压止血,未使用约束带,应用约束带固定24h后,分别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失眠、皮下血肿、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应用约束带患者的治疗组中失眠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局部感染率较对照组失眠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局部感染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常规使用约束带,能提高心导管术后的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在胶质瘤介入治疗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1例行胶质瘤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比并发症和护理满意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包括局部穿刺点和全身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可降低胶质瘤介入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择期经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术中、术后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心理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 选取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及并发症、负性效应发生率与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负性效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过程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提出增加患者舒适度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80例行介入治疗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实施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在术中疼痛、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尿潴留、迷走神经反射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前馈控制护理对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收的82例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前馈控制护理;出院前,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穿刺总操作用时、平均穿刺次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总操作用时短于对照组,平均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馈控制护理应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中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操作用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无创股动脉止血贴在冠脉介入术后止血中的疗效,并探讨应用股动脉止血贴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69例经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的患者分为止血贴组 (n=40)和对照组(n=29),观察2组患者在止血按压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卧床时间、穿刺口出血并发症、患者术后舒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止血贴组在止血按压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卧床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因卧床制动引起的不适感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穿刺点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无创止血贴用于冠脉介入术后的股动脉止血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舒适度,减少止血按压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出血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左肱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优缺点,并总结经左肱动脉穿刺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将40例肝癌病人随机分为经左肱动脉穿刺组和经股动脉穿刺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及平均总费用.结果经左肱动脉组穿刺术后无出现尿潴留,发生疼痛例数也较经股动脉穿刺组少(P<0.05);住院天数比经股动脉穿刺组平均缩短1.5 d,总费用减少1 400元,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左肱动脉途径穿刺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ACS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CS介入治疗患者给予积极且完善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肱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nmery interuention,PCI)患者的护理对策。方珐选择28例接受经肱动脉穿刺行PCI患者,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28例患者顺利完成PCI,其中2例患者发生上肢肿胀,1例发生假性动脉瘤,经过正确处理,症状消失。结论对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上肢血管条件观察,术中密切监测心电、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做好并发症的护理,是手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动脉压迫止血带在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2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手法压迫结合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止血时间及肢体制动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止血时间及肢体制动时间均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脉压迫止血带用于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中止血,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直视下有效止血、操作简便、节时省力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止血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压迫止血器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1日~2020年3月31日收治的60例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工压迫进行穿刺点压迫止血,研究组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穿刺点压迫止血。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止血。研究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股动脉血栓、穿刺点出血、皮下血肿等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失眠、尿潴留、腰酸背痛、皮肤损伤、心情烦躁等不适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迫止血器应用于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护理可提高止血效果,缩短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术后约束带使用效果,完善介入治疗术后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125例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约束带,加压固定止血;对照组仅加压止血,未使用约束带。应用约束带固定24h后,分别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失眠、皮下血肿、局部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失眠13例,占21.7%,对照组发生失眠28例,占4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23,P〈0.05)。治疗组发生皮下血肿1例,占1.67%,对照组发生皮下血肿4例,占6.1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结论介入治疗术后常规使用约束带,能提高术后的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采用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管并发症、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减少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经桡动脉和肱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以了解两种途径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66例经肱动脉和230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桡动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肱动脉组,但肱动脉组血管穿刺成功率以及平均穿刺用时均优于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可减少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但血管穿刺成功率低,而肱动脉途径可弥补这一缺点,且可在同一侧肢体进行,避免了重复消毒和铺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