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一例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进行分析 ,阐明结构异常性质 ,并精细定位断点。对一先天性表型异常及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病例 ,分别选用 5号染色体探针池以及用酵母人工染色体作为DNA来源制备的断点区位点特异性探针 ,进行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结果证实 ,患者染色体异常属平衡易位 ,并将 5号和 10号染色体的断点分别定位到 1.5Mb及约 3Mb的范围。患者的先天性表型异常可能由断点处染色体细微重排或致病基因断裂所致。用FISH技术分析一例表型异常的染色体平衡易位@朱冠山!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Oli…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间期细胞13q14缺失、1q21、p53缺失以及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组合探针(1q21/RB1、D13S319/p53、IgH)对21例MM患者骨髓进行FISH检测,分析其分子遗传学异常,比较其与常规染色体检查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1例MM患者中,19例(90.48%)检测出1种或1种以上的细胞遗传学异常,15例(71.43%)同时检测出2种及以上的异常。其异常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1异常(66.67%),IgH基因重排(57.14%),13号染色体缺失(47.62%)和p53基因丢失(23.81%)。3例(14.29%)通过G-显带常规染色体检查发现异常,与FISH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IgH基因重排及13q14缺失在MM中的发生率较高。FISH技术能提高MM分子遗传学异常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西方人群,探索在中国人群中染色体异常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实验组为初发膀胱移行细胞癌及术后复发癌和临床上高度怀疑泌尿系恶性肿瘤患者32例;对照组为正常人20例。实验组应用FISH及细胞学检测,对照组应用FISH建立阈值。结果 FISH检测敏感度96.8%,特异度50%。细胞学检敏感度19.4%,特异度100%。实验组3、7、9p21及17号染色体多倍体发生率依次为74.2%、58.1%、61.3%、77.4%;单体发生率依次为83.9%、83.9%、96.8%、67.7%;纯合性缺失发生率为25.8%、32.3%、22.6%、16.1%。实验组中9p21缺失在肿瘤初发与复发病例之间有显著差异(P=0.041);9p21及7号染色体的多倍体在T1期与T2~4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26及0.038);7号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及7、17号染色体的多倍体在G1级与G2-3级之间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38,0.025及0.047),9p21的多倍体在G1级与G2-3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99)。结论证实中国人群的膀胱癌尿脱落细胞中存在较高的3、7、9p21及17号染色体变异率,且FISH检测敏感性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肝脏》2017,(1)
目的了解家族性胆红素异常患者和正常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UGT1A1)的变异情况。方法分别检测29例家族性胆红素异常患者和22例正常人群的UGT1A1,比较分析其多态性分布。分别设计UGT1A1基因各个外显子及增强子区扩增引物,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主要检测到UGT1A1基因中三个区域的变异,增强子区,外显子1和TATA盒区的变异。其中29例Gilbert综合征患者中,增强子区UGT1A1*603279(TG),10例G/G变异,15例T/G杂合;TATA盒区,15例TATA(7)变异,2例TATA(6)/TATA(7)杂合;外显子1中,UGT1A1*6211(GA),3例A/A纯合变异,15例G/A杂合变异;UGT1A1*27686(CA),3例A/C杂合变异。20例正常对照组中,增强子区UGT1A1*60 3279(TG),2例G/G变异,11例T/G杂合;TATA盒区,7例TATA(6)/TATA(7)杂合;外显子1中,UGT1A1*6211(GA),5例G/A杂合变异;UGT1A1*27686(CA),无A/C杂合变异。结论家族性胆红素异常患者中UGT1A1变异率高于正常对照组,UGT1A1变异可作为Gilbert综合征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lport综合征(AS)听力异常与肾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04—2013年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确诊的21例AS患者的听力异常、病理改变及临床特点并进行随访。根据听力异常情况分为听力异常组和听力正常组,比较基线资料,选取肌酐升高1.5倍或终末期肾脏疾病作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基线资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听力异常组AS患者电镜下足细胞病变较为显著,肾功能预后差。听力异常组有5例进入终点事件,听力正常组2例进入终点事件(P=0.05)。结论耳部病变是AS的常见症状,听力异常是显著足细胞病变及肾功能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左房异常与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患者根据心电图特征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持续性房颤(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大于7 d)患者为A组;既有窦性心律P波时限增宽,又有阵发性房颤(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小于7 d.一般小于48 h,多为自限性患者为B组;仅有窦性心律P波时限增宽,无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为C组.对3组患者的P波异常,P波离散度及心脏超声波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电图P波切迹明显、P波离散度大者房颤发生率高;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直径增大者房颤发生率高,持续性房颤比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直径大(P<0.01),显示左房扩大、房内阻滞及P波离散度增大者易发生房颤,危险比增高.结论 左房扩大可能是发生房颤的先兆,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左房内径增大可作为发生房颤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外泌体中miR-122的表达。方法 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 d和7 d的血液标本作为实验组,40例健康人群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收集血液标本后,进行血清分离,提取血清中的外泌体,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外泌体中miR-122的表达水平。最后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miR-122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 d血清外泌体中的miR-122的表达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 d血清外泌体中的miR-122的表达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miR-122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发病后1 d, miR-122 ROC曲线下面积0.76(95%CI:0.66~0.86),最佳临界点为0.58,敏感性为70.00%,特异性为87.50%;发病后7 d, miR-122 ROC曲线下面积0.83(95%CI:...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然流产患者胎盘绒毛染色体数目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染色体数目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42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的胎盘绒毛,采用FISH技术以GLPl3/GLP21、GLP16/GLP22、CSPl8/CSPX/CSPY三组探针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测。结果42例中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18例(42.85%),其中三体型8例(19.04%)、三倍体3例(7.14%)、四倍体2例(4.76%)、单倍体5例(11.91%);29例首次流产和13例复发性流产者中分别有11例(37.93%)、7例(53.85%)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两者比较,P〈0.05(x2=5.153)。结论自然流产者胎盘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率较高(尤以复发性流产者为著),FISH技术检测染色体数目有助于某些疾病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0.
CEBPs及其调节的基因与大鼠肝再生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因转录水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s)及其调节基因在肝再生(LR)中的作用.方法:将与肝再生相关的CEBPs家族转录因子输入NCBI(www.ncbi.nlm.nih.gov)和RGD(rgd.mcw.edu)等网站查找与其转录功能相关的文献,从中得出大鼠、小鼠和人的CEBPs家族下游基因.然后将人和小鼠基因与大鼠比对,筛选出与大鼠不重复的人和小鼠基因.再将他们与Rat Genome 230 2.0芯片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确认,把其中表达上调或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视为有意义变化的大鼠同源基因.用Rat Genome 230 2.0芯片检测他们在大鼠再生肝中的表达情况,用真、假手术比较方法确定肝再生相关基因.结果:27个基因与肝再生相关,其中11个基因表达上调,6个基因表达下调,10个基因在有的时点表达上调,有的时点表达下调(简称上/下调表达).他们的上调范围为对照的2-128倍,下调范围为对照的2-16倍.肝再生启动[部分肝切除(PH)后0.5-4 h]、G_0/G_1过渡(PH后4-6 h)、细胞增殖(PH后6-66 h)、细胞分化和组织结构功能重建(PH后72-168 h)等4个阶段起始表达的基因数分别为18,3,8和1;基因的总表达次数分别为18,11,25和16.表明相关基因主要在肝再生启动阶段起始表达,在不同阶段发挥作用.他们共表达上调126次,下调76次.表明肝再生中表达上调基因多于表达下调基因.结论:CEBPs及其调节的基因与肝再生中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应激反应、脂类代谢和细胞外基质变化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脐带长度异常、脐带附着异常与产时并发症的关系。表明胎儿窘迫者出生时新生儿窒息或死亡者半数伴有脐带异常,提示脐带异常与新生儿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体内自身抗体阳性率、细胞内定位及荧光模式特点,分析自身抗体与食管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92例食管癌以及135例不同年龄段正常人血清中自身抗体.结果:92例经IIF检查的食管癌患者中,51例自身抗体阳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7例的检出率(55.43% VS 20.00%,P<0.01).两者在荧光模式、靶抗原细胞内定位上均有显著差异.两组人群的自身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χ2=4.68,χ2=3.93;P<0.05,χ2=5.93,χ2=3.86),在不同年龄段食管癌组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χ2=5.0l;p<0.01,χ2=9.43,χ2=18.1).在正常人及食管癌患者中女性自身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1,χ2=8.34,χ2=6.90).结论:食管癌患者中的自身抗体谱与正常人生理性自身抗体谱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自身抗体谱不同,有助于鉴别诊断健康人与癌症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与异常黑胆质型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将维吾尔族不同异常体液人群138例分成异常黑胆质型高血压组和非异常黑胆质型高血压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I/D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异常黑胆质型高血压组和非异常黑胆质型高血压组基因型分布ID、II和DD分别为68.33%、23.33%、8.34%和64.10%、11.54%、2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黑胆质型高血压组等位基因I、D频率为57.5%、42.5%,而非异常黑胆质型高血压组为43.6%、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基因ID、II基因型及I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异常黑胆质型高血压病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HBV基因分型构成特点及其与肝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HBV感染者1018例。其中检测出基因型、资料完整的828例。根据实验室检查及彩超或CT结果将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采用PCR法对HBV基因分型,运用列联卡方、秩和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HBV基因型与临床病情及相关慢性肝病结局进行分析。结果828例患者中,以C型为主,占总样本的54.11%(448/828),B型占25.15%(200/828),D型占16.18%(134/828);各基因型病情程度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1689,P>0.05);116例肝硬化患者中基因C型占20.84%,与B型和D型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486、20.947,P值均为0.000);乙型肝炎病程10年以上、基因C型、HBV DNA高病毒载量、ALT>ULN进入回归模型(P<0.05)。其中基因C型与肝硬化的相关度最高(OR=2.819,95%CI:1.582~5.021)。结论新疆地区HBV基因分型以C型为主,其次为B型、D型。基因C型是HB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小儿Sotos综合征的染色体变异/缺失情况.方法 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育落后、头颅巨大及特殊面容的疑似Sotos综合征患儿,抽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患儿基因情况.结果 患儿5号染色体长臂5q35.2-35.3(chr5:175665361-177462201)处缺失核受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阴道毛滴虫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基因的克隆,以便探讨其功能。方法提取阴道毛滴虫总核酸为模板,根据所克隆的阴道毛滴虫病毒部分序列和GenBank中发表的阴道毛滴虫病毒TVV-T1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经RT-PCR得到与预计大小一致的PCR特异性产物,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并与GenBank中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搜索与分析。结果目的基因片段长度为2271bp,与阴道毛滴虫病毒T1株(U08999)的同源性最高为85.2%。结论国内首次成功克隆出阴道毛滴虫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Hp)的研究已普遍受到关注。毒力因子中,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是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已知所有的Hp菌株都产生HSP,它作为分子伴侣对于Hp的生存及其致病具有重要作用。HSP位于细菌表面,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抗HSP免疫反应可使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因而存在着发展为疫苗成分的可能性。目前在我国对于Hp的HSP研究较少。因此,克隆中国菌株的HSPB基因,阐明其基因结构特征,对于研究它的生物学功能及探索其基因产物作为疫苗成分的价值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pGEM-T克隆载体、DNA Clean Up System为Promega产品;大肠杆菌JM109、Taq DNA聚合酶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实验所用Hp菌株CAPMN62株由本实验室中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 SEREX方法筛选人肝细胞癌 (HCC) c DNA表达文库 ,克隆能引起机体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编码基因 ,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以指导对新克隆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 采用 ZAP- c DNAGigapack Gold Cloning试剂盒构建人 HCC c DNA表达文库 ,用患者自体血清进行筛选 ,对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通过生物信息学对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 HCA5 6进行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分析、蛋白序列预测以及相似性搜索和功能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HCA5 6的组织表达谱。结果 通过对一个c DNA表达文库的筛选 ,获得了一个血清反应阳性克隆 HCA5 6 ,全长 2 0 2 1bp,编码 5 84个氨基酸 ,定位于染色体1q31~ q32。数据库搜寻表明它与人 ligatin编码基因片段有 95 %的相似性。 RT- PCR显示 HCA5 6广泛分布于各种正常组织。结论  HCA5 6很可能是 ligatin的全长编码基因 ,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相互结合是进行新基因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钙磷蛋白基因,纯化表达产物。 方法 从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中挑出钙磷蛋白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进行表达,组氨酸标签亲和柱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并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免疫原性。然后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结构域和功能作用位点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绘制该蛋白的进化树。 结果 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了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可以被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兔血清识别。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的编码蛋白含有4个EF手型(exchange factor hand,EF-hand)功能结构域,另外具有3种潜在的功能作用位点,即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8个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和1个N-肉豆蔻酰化位点,属于II型(type-II)钙磷蛋白。 结论 日本血吸虫钙磷蛋白基因编码蛋白为钙结合蛋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抗原和药物及诊断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胃癌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结果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118例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8例胃癌组织中,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0)40例,(+)33例,(++)16例,(+++)29例,Her-2蛋白过表达率24.6%;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38例,无扩增80例,Her-2基因扩增率32.2%.40例Her-2蛋白表达为(0)的标本中38例经FISH检测Her-2基因无扩增(95.0%);33例表达为(+)的标本中30例无扩增(90.9%);16例表达为(++)的标本中9例无扩增,7例扩增;29例表达为(+++)的标本中26例扩增(89.7%).结论:Her-2蛋白表达为(0-+)或(+++)时,IHC和FISH检测结果较一致,两种方法总符合率为85.6%,两者呈显著相关(P<0.01),IHC可作为初步筛查胃癌Her-2的首选方法.当Her-2表达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