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和二冬膏对乌拉坦诱发性肺肿瘤小鼠的肿瘤发生情况和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33只,使用乌拉坦(1 g·kg-1·d-1)注射诱发小鼠肺肿瘤,随机分为对照组、六味地黄丸组(ig 1.56 g·kg-1·d-1)和二冬膏组(ig 0.78 g·kg-1·d-1),连续给药100 d后肉眼及病理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药物对小鼠肺肿瘤发生的影响,测定脾指数、胸腺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六味地黄丸和二冬膏给药组小鼠肺肿瘤诱发率明显降低,诱发率分别是63.6%,18.2%,36.4%.与对照组比较,六味地黄丸和二冬膏给药组小鼠脾指数、巨噬细胞活性明显增高(P <0.05或P<0.01),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和二冬膏均能通过提高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和减少炎症因子产生来延缓乌拉坦诱发肺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清燥救肺汤对乌拉坦诱导肺癌模型鼠TGF-β1、Smad2和p38 MAPK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洁级KM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六味地黄丸4.6g/kg组、清燥救肺汤33.6g/kg、16.8g/kg、8.4g/kg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乌拉坦800mg/kg,每周两次,连续五周,复制小鼠肺癌模型。给药与造模同时进行,1次/d,连续15周。清燥救肺汤33.6g/kg、16.8g/kg、8.4g/kg组、六味地黄丸4.6g/kg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药物,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5周后,取肺脏检测。肉眼及镜下计数双肺小鼠肺肿瘤结节数,并计算小鼠肺肿瘤发生率;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TGF-β1、Smad2和p38 MAPK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TGF-β1、Smad2和p38 MAPK活性的表达。结果:清燥救肺汤(8.4、16.8、33.6g/kg)均能使肺肿瘤发生率从91.7%降至58.3~75.0%,平均肿瘤结节数从5降至3,明显降低肺癌模型鼠肺组织TGF-β1、Smad2和p38 MAPK蛋白的表达,并可使肺组织中TGF-β1、Smad2和p38 MAPK活性的表达也显著下降。结论:清燥救肺汤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2和p38 MAPK的过度表达,从而多靶点调控TGF-β1/Smad2及p38 MAPK等信号通路来实现延缓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二冬膏对LPS致急性肺损伤(ALI)模型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及水通道蛋白-1(AQP-1)、AQP-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二冬膏10 g/kg组、二冬膏5 g/kg组、二冬膏2.5 g/kg组、地塞米松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iv LPS 6 mg/kg复制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首次给药在造模后0.5 h,二冬膏分别ig二冬膏生药10、5、2.5 g/kg,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ig生理盐水l ml/100g,地塞米松组腹腔ip地塞米松0.01g/kg,1次/d,连续4 d。末次给药后2 h,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检测。计算肺系数、肺湿干比(W/D);采用ELISA检测大鼠肺组织TNF-α、IL-6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肺组织AQP-1、AQP-5 mRNA表达;Western bloting测定大鼠肺组织AQP-1、AQP-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系数、肺湿干比(W/D)和肺组织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肺组织AQP-1、AQP-5 mRNA和AQP-1、AQP-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二冬膏10、5、2.5 g/kg组均能明显降低肺系数、肺湿干比(W/D)和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肺组织AQP-1、AQP-5 mRNA和AQP-1、AQP-5蛋白的表达。结论:二冬膏通过降低急性肺损伤模型鼠促炎因子TNF-α、IL-6含量,提高肺组织AQP-1、AQP-5蛋白的表达,减轻肺水肿状态,从而有效防治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皮下多点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glycoprotein,MOG)35-55与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的混合抗原,辅以ip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X),建立EAE模型。免疫后第12,25,40天取小鼠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脑中TNF-α,TGF-β,IL-17的变化。结果:免疫后第25天,模型组小鼠脑中TNF-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组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小鼠脑中TGF-β蛋白表达在第40天时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各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其中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组还显著高于激素组(P<0.05或P<0.01)。模型组小鼠脑中IL-17蛋白表达在第25,40天时均高于正常组(P<0.01),而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并优于激素组(P<0.05)。模型组小鼠脑中TNF-α/TGF-β和IL-17/TGF-β比值在第40天时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各治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能够调节EAE小鼠中紊乱的TNF-α,TGF-β,IL-17细胞因子,推测可能是其改善EAE病情的机制之一。二方在调节细胞因子的作用方面优于醋酸泼尼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逍遥散对愤怒小鼠脑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影响。方法:用5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高剂量组(11g/kg)、中剂量组(7g/kg)、低剂量组(3g/kg)。夹尾刺激7天后测定其智力水平,小鼠断头处死取脑组织,匀浆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IL-1β,TNF-α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动物记忆力下降,IL-1β、TNF-α升高,使用逍遥散治疗后IL-1β、TNF-α降低。结论:逍遥散能够有效改善愤怒引起的食欲下降、学习能力降低等。同时逍遥散能够降低愤怒应激引起的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异常升高,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二冬膏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模型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及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二冬膏高、中、低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LPS 6 mg·kg-1复制ALI大鼠模型。首次给药在造模后0.5 h,1次/d,连续4 d。二冬膏高、中、低剂量组分别ig二冬膏10,5,2.5 g·kg-1;正常组与模型组ig生理盐水10 m L·kg-1,地塞米松组ip地塞米松0.01 g·kg-1。4 d后处死大鼠,取血清和肺组织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ABC-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的含量,Western bloting测定大鼠肺组织AQP-5蛋白的表达,苏木素和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AQP-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肺部病理炎症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二冬膏各组均能明显降低TNF-α,IL-6含量(P0.05,P0.01),显著升高肺组织AQP-5蛋白的表达(P0.05,P0.01)并且减轻肺部病理炎症。结论:二冬膏通过降低ALI模型鼠促炎因子TNF-α,IL-6含量,升高肺组织AQP-5蛋白的表达,改善肺部病理炎症,减轻肺水肿状态,从而有效防治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2):180-184
目的:探讨蒙药平喘灵胶囊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及白细胞介素17A (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mad2/3和Smad7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片组及平喘灵胶囊1、2、4 g/kg组,采用鸡蛋清白蛋白(OVA)建立实验性哮喘小鼠模型,激发第21 d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连续给药8 w。末次给药后24 h内,眼球取血处死,细胞计数器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分类数目;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肺组织Smad2/3、Smad7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BALF及血清IL-17A、TGF-β1、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BALF白细胞分类、BALF及血清IL-17A、TNF-α及TGF-β1含量显著升高、哮喘小鼠肺组织smad2/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小鼠肺组织Smad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蒙药平喘灵胶囊各组BALF白细胞分类、BALF及血清中IL-17A、TNF-α及TGF-β1含量显著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Smad2/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小鼠肺组织Smad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结论:蒙药平喘灵胶囊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ALF及血清IL-17A、TNF-α、TGF-β1含量及下调小鼠肺组织smad2/3蛋白表达水平和上调小鼠肺组织smad7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N-甲基-N-亚硝基脲(MNU)诱C57BL/Ks J-db/db小鼠胃癌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同批22只雄性糖尿病模型动物C57BL/Ks J-db/db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六味地黄丸组,隔周给予新鲜配制的MNU120ppm自由饮水20周诱导胃癌模型,21周起两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及六味地黄丸,持续10周,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末次给药后测量体质量,空腹血糖,分离胃组织,HE染色观察各实验组胃组织的病理学改变,Real-time PCR法检测胃癌相关炎症因子IL-6,IL-1β,IL-10,IL-18,TNF-α及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六味地黄丸组C57BL/Ks J-db/db小鼠胃黏膜异型增生占10%,无肿瘤形成;对照组小鼠异型增生占67%,1例(11%)胃肿瘤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胃癌相关炎症因子1L-6,1L-1β,1L-10 mRNA的表达(P0.05),TNF-α的相对表达量降低58%,IL-10及IFN-γ的表达所有所下调,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六味地黄丸可通过抑制胃癌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糖尿病小鼠胃癌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芩对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肝肺脏器氧化应激及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7.5×10-4g/kg)、黄芩组(10 g/kg)、黄芩组(5 g/kg)、黄芩组(1.5 g/kg)、黄芩组(0.75 g/kg)。每天早晚各给药一次,连续给药7次,于末次给药0.5h后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 mg/kg)生理盐水溶液建立内毒素血症模型,然后每0.5 h测量一次肛温,记录体温变化趋势,于造模后6 h处死动物,测定脾脏和胸腺的脏器系数,肝、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D)及其含水百分比,以及肝肺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肺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运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肝肺脏中TLR4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大鼠肝肺脏中TLR4蛋白的表达、IL-1β、IL-6、TNF-α、MDA含量均明显升高,而SOD的活力显著下降,表明模型动物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黄芩1.5 g/kg能显著升高肝脏和肺脏中SOD活力,同时降低肝肺脏中MDA、IL-1β、TNF-α的含量及下调TLR4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论:黄芩可能通过下调肝肺组织炎症信号通路中TLR4蛋白的表达来阻止炎症信号的转导,从而减少下游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以及过度累积的自由基而发挥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肝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Ren J  Lei LS  Yu CL  He GY  Chen NN 《中药材》2012,35(1):102-105
目的:探讨开口箭皂苷(STCB)对内毒素所致小鼠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铜绿假单胞菌脂多糖(LPS)60 mg/kg或10 mg/kg分别制备昆明种小鼠内毒素中毒死亡模型和内毒素血症模型,STCB预防性灌胃给药,观察中毒小鼠存活率、存活时间;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LPS刺激小鼠腹腔渗出细胞活化作为体外炎症模型,STCB干预,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经STCB(2004、00 mg/kg,连续5 d)预处理的动物存活率略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存活时间显著长于模型组(P0.05)。经STCB(2004、00 mg/kg,连续5 d)预处理的动物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体外STCB(204、0μg/mL)明显抑制由LPS诱导的小鼠腹腔渗出细胞分泌IL-1β和TNF-α(P0.05)。结论:STCB对LPS中毒所致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1β和TNF-α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调衡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及瘤组织、肺脏组织中Foxp3、IL-10、TGF-β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衡方对荷瘤体免疫抑制细胞的调节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荷瘤组、贞芪组及调衡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将传代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建立肺癌模型。接种24 h后,贞芪组给予贞芪扶正胶囊41.5 g/kg灌胃,调衡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调衡方流浸膏12.5 g/kg、25 g/kg、50 g/kg灌胃,荷瘤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8 d。灌胃结束后,HE染色观察瘤组织及肺组织细胞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IL-10、TGF-β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及肺组织中Foxp3、IL-10、TGF-β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荷瘤组小鼠瘤组织中瘤细胞坏死面积很小,有少量的凋亡瘤细胞;肺组织可见细胞排列混乱的肿瘤转移灶,病理性的核分裂较多,肿瘤实、间质间边缘不清。调衡方各组瘤组织中多处瘤细胞核固缩,瘤细胞胞膜皱缩不完整,瘤细胞残留坏死物随处可见,尤其是调衡方高、中剂量组明显;调衡方低剂量组肺组织可见肿瘤细胞,调衡方中、高剂量组未见明显的肿瘤细胞聚集,且调衡方高剂量组细胞排列与正常肺组织形态接近。荷瘤组血清IL-10、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贞芪组和调衡方各组血清IL-10、TGF-β水平均明显低于荷瘤组(P均<0.05),调衡方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调衡方低、中剂量组(P均<0.05);调衡方各组血清IL-10水平与贞芪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调衡方高剂量组血清TGF-β水平明显低于贞芪组(P<0.05)。贞芪组和调衡方各组瘤组织及肺组织中Foxp3、IL-10、TGF-β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荷瘤组(P均<0.05),调衡方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调衡方低剂量组(P均<0.05)。结论调衡方可能通过下调Lewis肺癌荷瘤小鼠Foxp3、IL-10、TGF-β表达,改善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状况而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13(IL-13)表达情况,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机制及血必净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4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中毒组和血必净组,每组28只。中毒组和血必净组均腹部注射百草枯染毒,之后对照组和血必净组每天分别注射0.9%NaCl及血必净注射液4 mL/kg,分别于注射后1 d、3 d、7 d、14 d、21 d、28 d、35 d每组各取出4只大鼠,开胸留取肺脏标本,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TGF-β_1、IL-13表达情况。结果中毒组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中TNF-α、TGF-β_1、IL-1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必净组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中TNF-α、TGF-β_1、IL-13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中毒组(P均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TNF-α、TGF-β_1、IL-13参与了百草枯中毒肺损伤;血必净注射液能够通过抑制TNF-α、TGF-β_1和IL-13的表达改善百草枯中毒导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肺纤方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14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肺纤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4只.按Szapiel法建立模型,次日灌胃给药.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阳性组用醋酸泼尼松混悬液(6 mg/kg)灌胃,肺纤方高、中、低剂量组(3.2、1.6、0.8 g/kg)均为10 mL/kg药液灌胃,1次/d,给药21 d.分别在造模后第7、21日后分2次取材,每次随机杀检10只.腹主动脉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PDGF和TGF-β1.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肺纤方各组TGF-β1、PDGF和TNF-α明显降低(P<0.05,P<0.01);其中肺纤方中、高剂量组TGF-β1、PDGF和TNF-α含量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肺纤方能有效降低血清中TGF-β1、PDGF和TNF-α的水平,对博来霉素所致的大鼠肺纤维化具有干预作用,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上皮-间质转分化(EMT)的影响,研究其对肺泡上皮细胞EMT过程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实验小鼠随机平均为纤维化组、黄芪组、PBS对照组。纤维化组小鼠气管内灌注博莱霉素3 mg/kg;PBS对照组小鼠于气管灌注等量PBS;黄芪组小鼠给予气管灌注博莱霉素3 mg/kg,并且于实验造模后10 d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5 m L/kg,连续给药2周。实验第24天处死小鼠,肺组织切片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碱裂解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和间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纤维化组比较,黄芪组小鼠肺组织肺纤维化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胶原沉积减少;黄芪组小鼠肺组织中HYP含量和α-SMA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纤维化组(P均<0.05),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纤维化组(P<0.05);黄芪组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纤维化组(P均<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下调TNF-α和TGF-β1表达,抑制肺泡上皮细胞EMT现象,从而改善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膝痹膏摩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兔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月龄左右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手法组,膝痹膏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采用石膏铁丝固定法制备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8周后膝痹膏3个浓度组给予膝痹膏摩法干预,手法组给予单纯推拿手法,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干预;干预8周处死动物,取血清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IL-6、IL-1β、TNF-α。结果膝痹膏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和手法组都能降低膝痹兔血清中的IL-6、IL-1β和TNF-α浓度,且膝痹膏中浓度组IL-6、IL-1β和TNF-α浓度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0)。结论膝痹膏中浓度配合推拿手法即"膝痹膏摩法"可以有效地降低IL-6、IL-1β和TNF-α浓度,抑制膝骨性关节炎软骨基质降解和关节软骨的破坏,从而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肺俞"穴对病毒性肺炎小鼠肺指数及其肺组织和血清中白介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针灸抑制病毒性肺炎的效应机制,为针灸介入小儿病毒性肺炎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KM小鼠采用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滴鼻感染复制病毒性肺炎模型,造模后小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和艾灸组,同时选健康K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电针组及艾灸组电针及艾灸小鼠背部双侧"肺俞"穴,每日灸或针刺两次,共治疗1周;西药组腹腔注射炎琥宁,每日1次,治疗1周。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小鼠肺组织及血清中IL-10、TNF-α水平,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肺指数及血清TNF-α、肺组织TNF-α及IL-10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西药组、电针组及艾灸组肺指数及血清TNF-α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电针组较西药组降低更明显(P0.05)。造模后血清IL-10较空白组变化不明显(P0.05),各组治疗后血清IL-10较模型组升高(P0.01)。各治疗组肺组织TNF-α及IL-10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正常组小鼠肺脏无充血水肿,模型组肺脏充血水肿明显,西药组、电针组和艾灸组小鼠肺脏轻度充血水肿。结论:针灸"肺俞"穴辅助治疗病毒性肺炎可能是通过抑制或调节相关炎性因子IL-10、TNF-α水平来发挥作用,同时通过进一步抑制TNF-α的过量产生而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7.
牛盼迪  郑皎碧  张盛昔  范辉  郭姣 《中药材》2022,(10):2487-2491
目的:探究贞术调脂胶囊对脂肪组织纤维化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建立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0.2 g/kg)阳性对照组及贞术调脂胶囊低(0.6 g/kg)、高(1.2 g/kg)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及体脂质量;HE、Masson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附睾脂肪组织病理学;ELISA法和RT-qPCR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水平及附睾脂肪中ColⅠ、FN、α-SMA、HIF-1α、LOX水平及mRNA表达和TGF-β1、Smad3、 Smad7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贞术调脂胶囊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附睾脂肪炎症浸润和胶原沉积改善,ColⅠ、FN、α-SMA、HIF-1α、LOX、TGF-β1、Smad3 mRNA表达显著降低,Smad7 mRNA表达显著升高,以贞术调脂胶囊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贞术调脂胶囊通过降低HIF-1α水平,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减弱炎症因子和纤维化因子的表达改善小鼠脂肪组织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宣肺平喘方对卵清蛋白(OVA)致敏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及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55只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7.5 mg·kg-1·d-1)、宣肺平喘方低、高剂量组(16.72,66.88 g·kg-1·d-1),每组11只。除正常组用生理盐水注射及气道雾化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OVA致敏及激发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各干预组于哮喘激发后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连续15 d,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的肺组织损伤均有减轻,IL-4,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TGF-β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血液中Th17细胞水平低于模型组,Treg细胞水平高于模型组。宣肺平喘方低、高剂量组在降低IL-4,TNF-α水平,升高TGF-β水平方面与泼尼松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降低血液Th17细胞比例,升高血液Treg细胞比例方面优于泼尼松组。结论:宣肺平喘方对哮喘小鼠的肺组织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h17细胞水平,上调Treg细胞水平,恢复Th17/Treg细胞平衡,从而使得血清中炎症因子IL-4,TNF-α的含量降低,抑炎因子TGF-β的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21,(9)
目的探究天麻素对盲肠穿刺致小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肺胀炎症及肺脏TLR4/ASK1信号的影响。方法通过盲肠穿刺手术在C57BL/6小鼠上建立脓毒症模型,将存活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250 mg/kg组、天麻素50 mg/kg组、天麻素10 mg/kg组,每组10只。分别于术后0、6、12、18、24 h,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给药5次。末次给药1 h后,取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和肺脏。ELISA测试盒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及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肺脏炎性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脏中TLR4及p-ASK1的表达,蛋白印迹检测肺脏中TLR4、ASK1及p-ASK1的蛋白表达。结果对脓毒症小鼠,天麻素能降低血液及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及TNF-α水平(P0.05,P0.01),减轻肺脏中的炎性浸润(P0.05),抑制肺脏中TLR4及p-ASK1的表达(P0.01)。结论天麻素能抑制盲肠穿刺致小鼠脓毒症模型的肺脏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ASK1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20.
裘晓芬  孙丹 《新中医》2020,52(5):1-5
目的:探讨桔梗总皂苷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基因1 (IRG-1)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和桔梗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备RSV肺炎小鼠模型。模型制备后第2天利巴韦林组按0.150 g/(kg·d)的剂量给予利巴韦林灌胃,桔梗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依次按照0.014 g/(kg·d)、0.028 g/(kg·d)、0.056 g/(kg·d)的剂量给予桔梗总皂苷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5天,计算小鼠肺指数,进行病理学检查,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活性氧(R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中IRG-1 mRNA的含量。结果:对照组小鼠肺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小鼠肺组织见肺泡壁增厚,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腔内有大量脱落炎细胞及渗出物,存在肺实变表现;利巴韦林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与对照组接近;桔梗总皂苷各剂量组小鼠肺泡壁部分增厚,肺泡内炎症细胞渗出较模型组轻,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指数、IL-6、IL-1β、TNF-α、ROS含量及血清中IRG-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利巴韦林组和桔梗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肺指数、IL-6、IL-1β、TNF-α、ROS含量及血清中IRG-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桔梗总皂苷各剂量组小鼠肺指数、IL-6、IL-1β、TNF-α、ROS含量及血清中IRG-1 mRNA相对表达量均增高,除桔梗总皂苷高剂量组肺指数及TNF-α外,差异均有统讨学意义(P<0.05)。结论:桔梗总皂苷能改善RSV感染所致的小鼠肺炎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RG-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