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使用高剪切乳化机制备全氟化碳乳剂(PFCE),通过静脉注射PFCE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PFCE对AS大鼠血管舒缩活性因子的调控作用及对内皮的可能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Wistar雄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PFCE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用普通维持饲料外,其余均以维生素D3加高脂饲料喂养诱导实验性大鼠AS模型,PFCE低、中、高剂量组在造模同时给予不同剂量药物干预。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NO、ET-1、TXA2、6-K-PG的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NO、TXA2含量显著降低,ET-1、6-K-PG含量显著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O/ET-1比值、TXA2/6-K-PG比值平衡失调;PFCE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血清NO、TXA2含量显著升高,ET-1、6-K-PG含量显著降低(P0.05),并改善NO/ET-1及TXA2/6-K-PG的比值(P0.05);PFCE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CE高剂量组与PFCE低剂量组相比血清NO、TXA2含量显著升高,ET-1、6-K-PG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中等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PFCE高、中剂量组较PFCE低剂量组减轻AS大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更明显。结论:中等剂量以上PFCE可能通过调控AS大鼠血管舒缩活性因子,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的功能,发挥阻止AS进一步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黄蛰虫丸对血脂、内皮素、内皮舒张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体重220~300 g,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药组,每组8只,共40只.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AS模型,用大黄蛰虫丸灌胃12 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 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ET含量显著升高,NO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大黄蛰虫丸组较模型组血清ET含量明显降低,NO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大黄蛰虫丸通过降低血清ET含量,升高血清NO,保护内皮功能,发挥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当归挥发油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造模组60只,造模组大鼠高脂饲料喂养并灌胃丙基硫氧嘧啶溶液(50 mg/kg),连续4周,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氟伐他汀组(0.5 mg/kg)、当归挥发油(ASVO)高、中、低剂量组(60、30、15mg/kg),每组各12只,连续灌胃给药3周,末次给药60 min后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分离胸主动脉,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形态改变,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的含量。结果模型大鼠血清TC、LDLC水平及AI显著升高(P0.05或P0.01),当归挥发油高、中剂量能够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TC、LDLC水平及AI(P0.05);模型大鼠血浆ET-1和血清v WF水平显著升高、血清NO水平显著下降(P0.01),当归挥发油高、中剂量均能降低血浆ET-1和血清v WF水平(P0.05),升高血清NO水平(P0.01)。光镜下可见模型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结构改变明显,而当归挥发油高、中剂量组病变减轻。结论当归挥发油对高血脂模型大鼠有一定的降脂作用,并能有效改善血管内皮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姜靖  庞继恩  曹熙 《山东医药》2013,53(17):26-27
目的探讨全氟化碳(PF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大鼠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将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RI)组、PFC低剂量组、PFC中剂量组、PEC高剂量组各15只。结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制成心肌IRI模型。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NO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总NOS(tNOS)、内皮型NOS(eNOS)、诱导型NOS(iN-OS)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心肌组织中的NO水平及tNOS、eNOS活性降低(P均<0.05);与RI组比较,PFC中、高剂量组各指标升高(P均<0.05)。各组iNOS活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FC可减少心肌IRI后大鼠心肌组织中的NO水平,提高其eNOS活性,改善心肌IRI。  相似文献   

5.
刘敏  张玉东 《山东医药》2013,53(24):41-43,105
目的探讨抑制Rho/Rho激酶信号对动脉粥样硬化(AS)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设置对照组、模型组、Y-27632低剂量组、Y-27632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饮食配合钙超载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并给予Y-27632抑制Rho/Rho激酶信号通路。末次给药后颈动脉取血检测血清TC、HDL,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肌球蛋白磷酸酶抗体(MYPT-1)磷酸化情况,RT-PCR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HDL含量降低(P<0.05),TC、AS指数升高(P均<0.05),心肌松散、细胞排列紊乱;与模型组相比,Y-27632低、高剂量组TC含量以及AS指数降低(P均<0.05),心肌组织状态得到明显恢复;模型组MYPT-1磷酸化水平以及PAI-1 mRNA的表达升高(P均<0.05),而与模型组相比Y-27632低、高剂量组显著降低(P均<0.05);模型组eNOS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Y-27632低、高剂量组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采用Y-27632抑制Rho/Rho激酶信号通路,能够减缓AS进程从而保护心血管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补肾中药女贞子、淫羊藿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主动脉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及收缩因子内皮素(ET-1)的影响,探讨补肾中药调节主动脉内皮舒缩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40只12~1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女贞子组、淫羊藿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以同龄同种系正常血压的京都种大鼠(Wistar-Kyoto rat,WKY)10只作为正常组;女贞子组、淫羊藿组、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女贞子、淫羊藿水煎液,依那普利水溶液,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蒸馏水灌胃.2 w后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检测大鼠血压,处死大鼠后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的含量,取主动脉检测内皮eNOS、ET-1蛋白及eNOS mRNA、ET-1mRNA的表达.结果 用药后女贞子、淫羊藿使SHR大鼠的血压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贞子组、淫羊藿组血液NO、主动脉内皮eNOS蛋白及eNOS mRNA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5),血液ET、主动脉内皮ET-1蛋白及ET-1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单味中药女贞子、淫羊藿虽然没有明显降低血压,但略有下降的趋势,且能调节主动脉血管内皮舒缩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消臌软坚丸对肝硬化大鼠模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6(IL-1、IL-6)、一氧化氮及其合酶(NO、NOS)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为主的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臌软坚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及阳性药对照组(复方鳖甲软肝片),5组均于造模结束后第2天连续灌服0.85%氯化钠液或药物28 d后断头取血,分别检测血清TNF、IL-1、IL-6、NO、NOS及ET-1含量.结果:①消臌软坚丸各治疗组TNF、IL-1、IL-6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低剂量组IL-1、TNF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而IL-6的含量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②消臌软坚丸各治疗组NO、NOS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高剂量组NO、NOS的含量均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NOS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③消臌软坚丸各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浆ET-1的含量(P<0.01).高、低剂量组ET-1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ET-1的含量低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①消臌软坚丸可显著下调肝硬化模型大鼠血清异常升高的TNF、IL-1、IL-6的水平;②消臌软坚丸可显著降低肝硬化大鼠血NO、NOS、ET的含量.从而减轻炎症损害,改善系统高动力循环状态,缓解门脉高压及肝微循环障碍,减缓或抑制腹水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消栓通络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维生素D建立AS模型,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喂食基础饲料)、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消栓通络颗粒低高剂量组(1.8 g/kg和7.2 g/kg),12周后处死各组实验大鼠,取主动脉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经消栓通络颗粒治疗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血管组织中过氧化物代谢产物MDA则明显减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实验大鼠血管组织中SOD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消栓通络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ET-1水平,升高VEGF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消栓通络治疗组血管组织样本中NO水平变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消栓通络颗粒对AS模型大鼠有一定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缓解组织氧化应激状态,减轻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萎防变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血清胃泌素(GAS)、血浆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法成功复制CAG动物模型。施药治疗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NO/NOS及GAS、ET-1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NO/NOS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血清GAS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ET-1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萎防变胶囊可显著降低胃黏膜组织NO/NOS和血浆ET-1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GAS含量(P<0.05),且以治萎防变胶囊大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治萎防变胶囊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损伤;降低血浆ET-1含量,促进血清GAS分泌,增加胃动力,改善胃黏膜血流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增龄伴随着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相关内皮细胞的损害,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加强增龄有关的内皮功能障碍的研究,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增龄对大鼠血管结构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增龄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其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早期延缓增龄性内皮功能障碍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青年组(3月龄)、成年组(9月龄)、中年组(15月龄)健康雄性大鼠,通过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浆NO、eNOS、iNOS、ET-1及主动脉组织NO、eNOS、iNOS),测定离体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观察大鼠主动脉的形态学变化,寻找出早期出现内皮功能明显改变的月龄组大鼠。结果青年组、成年组、中年组大鼠血浆NO、eNOS、iNOS及主动脉组织的NOS活性随月龄增加逐渐降低(P<0.05),NO、eNOS、iNOS与月龄呈负相关;ET-1则逐渐升高(P<0.05),ET-1与月龄呈正相关;主动脉环对于乙酰胆碱所致的最大血管舒张程度随着月龄增加降低(P<0.05),对硝普钠所致的舒张反应各组基本一致(P>0.05);主动脉形态随着月龄的增加,内膜中膜厚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顺气化痰活血方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间歇性低氧舱复制CIH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离体血管灌流技术,观察乙酰胆碱(ACh)、硝普钠(SNP)对苯肾上腺素(PE)预收缩产生的舒张效应;HE染色观察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形态变化;Western印迹测定主动脉组织内皮素(ET)-1蛋白表达的变化;酶转化法测定主动脉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H后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受损,主动脉组织NO含量明显降低,ET-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对ACh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降低(P<0.01);经中药干预后,主动脉内皮细胞受损显著减轻,NO含量显著升高,ET-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对ACh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显著增强(P<0.01或P<0.05)。结论顺气化痰活血方可促进CIH大鼠主动脉NO分泌并抑制ET-1表达,恢复NO/ET-1平衡,有效保护内皮细胞形态及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舒血通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腹主动脉壁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炎症细胞的比例、一氧化氮(NO)影响.方法 采用维生素D3连续灌胃3 d,标准饲料喂养9周,造成AS模型.观察舒血通络胶囊对AS大鼠血脂、腹主动脉壁AngⅡ致炎症细胞的比例、血清中NO含量的影响.结果 舒血通络胶囊可以显著降低AS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模型组大鼠腹主动脉壁中AngⅡ致炎症性细胞的比例较空白组、方药组明显升高(P<0.05);方药组大鼠血清中NO含量较空白组、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舒血通络胶囊抗AS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AS大鼠血管壁AngⅡ的生成、升高血清中NO的含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炎饮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冰醋酸腐蚀法建立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以奥美拉唑为对照,观察胃炎饮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粘膜溃疡面积和血清ET-1、NO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血清ET-1含量明显升高,NO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溃疡面积均明显缩小(P0.01或P0.05),血清ET-1含量明显下降(P0.01),胃炎饮高、低剂量组的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胃炎饮可调节血管舒缩因子,改善胃黏膜循环,从而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马齿苋口服液对高血脂大鼠瘦素(LEP)、脂联素(ADP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5只和正常对照组、马齿苋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给基础饲料,模型对照组大鼠给高脂饲料,其余组大鼠给高脂饲料同时,进行药物干扰,喂养12 w后结束实验,腹主动脉抽血检测大鼠血清中TC、TG、ALT、AST的含量,酶联吸附方法测LEP、ADPN。结果 1LEP:罗格列酮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模型对照组、马齿苋口服液低、中剂量组显著升高(P0.01),马齿苋口服液高剂量组无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较其余组均显著升高(P0.01);低剂量组较中剂量升高(P0.05),马齿苋口服液高剂量组、罗格列酮组无差异(P0.05);2ADPN:其余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对照组较药物干预组显著降低(P0.01);马齿苋口服液低剂量、中剂量组无差异(P0.05),低剂量较高剂量组显著降低(P0.01),马齿苋口服液高剂量组、罗格列酮无差异(P0.05);3TG、TC:马齿苋口服液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较其余组显著升高(P0.01);中、高、罗格列酮组降低(P0.05);4ALT、AST:马齿苋口服液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组较高剂量显著升高(P0.01);正常对照组、马齿苋口服液高剂量、罗格列酮组无差异(P0.05)。结论马齿苋口服液是通过提高大鼠血清中ADPN、降低LEP含量,有效减少高脂大鼠血清TG、TC含量,降低其ALT、AST活性,预防大鼠高血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随机原则,35只大鼠平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模型(DM)组和血栓通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1.d-1),除NC组外,其余各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和高脂喂养诱导T2DM大鼠模型,血栓通组每日腹腔注射血栓通,NC组和DM组每日腹腔注射同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4 w后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内皮素(ET)-1,然后迅速分离胸主动脉,连接张力传感器,将血管张力变化用生物信号定量记录分析系统对进行分析。于浴槽中加入浓度为5×10-8mol/L的去甲肾上腺素(NE),待动脉环收缩达峰值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观察血管的舒张反应,以占NE收缩值的百分比表示(%)。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NO水平、eNOS活性降低,ET-1水平升高(P<0.01)。与DM组比较,血栓通治疗组NO水平、eNOS活性升高,ET-1水平降低,其中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改善明显(P<0.05)。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胸主动脉对ACh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减弱(P<0.01);与DM组相比,血栓通治疗组对ACh累积剂量舒张百分率有所提高,中剂量和大剂量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血栓通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辛伐他汀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内皮一氧化氮(NO)系统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成年大鼠40只,分为4组:对照组(N组);模型组(H+P组);辛伐他汀低剂量干预组(H+L组);辛伐他汀高剂量干预组(H+H组)。模型组及干预组置于减压舱,模拟海拔5000m高原,23h/d,持续21d。模型组每日以药物等容积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低剂量及高剂量干预组每日分别以辛伐他汀2mg·kg-1·d-1及20mg·kg-1·d-1灌胃,共21d。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压、右心室肥大指数。荧光定量PCR测定肺组织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mRNA,比色法测定肺组织eNOS活力及NO含量。结果:1肺动脉压、右心室肥大指数指标,H+P组均高于其余3组(P0.01);H+L组与H+H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4组肺组织eNOS的mRN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3N组、H+L组、H+H组间肺组织eNOS活力、NO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高于H+P组(P0.01)。结论:辛伐他汀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可增加eNOS活力,促进NO合成有关,10倍剂量差异未造成降低肺动脉高压及影响eNOS的差异,为临床应用相对小剂量辛伐他汀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中药五灵脂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中药五灵脂(FT)水提取物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及动脉内膜病变的影响,探讨五灵脂抗AS作用的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清洁级6周龄Wistar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五灵脂低剂量组(FWL)、五灵脂高剂量组(FTH).采用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复制AS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给予五灵脂水提取物不同剂量(2.5、10g/kg)灌胃干预.用药6w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大鼠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免疫组化观察主动脉ICAM-1表达,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内膜病变情况.结果 成功复制了大鼠AS模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ICAM-1含量显著升高(P<0.01).同给药前相比,给药后FTL、FTH大鼠血清sICAM-1含量显著降低(P<0.01),也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ICAM-1表达强阳性,药物干预后FTL、FTH大鼠ICAM-1表达明显减少(P<0.01),FTH低于FTL(P<0.05)但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电镜显示,FTL、FTH大鼠主动脉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FTH病变轻于FTL.结论 FT能降低实验性AS大鼠ICAM-1表达,减轻血管内皮病变程度,高剂量优于低剂量,这可能是其抗AS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氯吡格雷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尼古丁2 mg/kg)、尼古丁损伤+氯吡格雷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尼古丁损伤+氯吡格雷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尼古丁损伤+氯吡格雷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尼古丁造模4周后,测定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NO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eNOS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NO、eNOS及SOD浓度明显下降,而内皮素1浓度明显上调,eNOS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大鼠NO、eNOS及SOD浓度明显升高,eNOS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且中、高剂量组大鼠增多更显著(P0.05,P0.01)。结论氯吡格雷可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内皮细胞中eNOS的正常表达,从而缓解尼古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果糖诱导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管内皮素-1(ET-1)及内皮素-A受体(ETA-R)和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变化,探讨内皮功能变化在果糖诱导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饮用10%果糖水3周,尾套法测量血压,并留取血清及尿标本分别测定血清胰岛素、血脂、血糖及血和尿中血ET-1水平后,处死大鼠。ELISA法测定血清及尿中ET-1水平,RT-PCR法测定大鼠主动脉中ET-1及ETA-R表达,Western杂交检测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饮水大鼠相比,高果糖饮水3周后,大鼠血压明显升高[(132.8±1.49 vs 120.5±1.7)mmHg,P<0.01]、血胰岛素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饮水组[(12.2±2.3 vs 9.5±1.2)mIu/L,P<0.05]。两组间血清ET-1的水平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尿中ET-1的水平,果糖饮水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果糖饮水组大鼠主动脉ET-1和ETA-R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而eNOS蛋白质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ET-1和ETA-R高表达及eNOS表达的降低参与了果糖诱导高血压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果糖诱导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管内皮素-1(ET-1)及内皮素-A受体(ETA-R)和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变化,探讨内皮功能变化在果糖诱导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饮用10%果糖水3周,尾套法测量血压,并留取血清及尿标本分别测定血清胰岛素、血脂、血糖及血和尿中血ET-1水平后,处死大鼠.ELISA法测定血清及尿中ET-1水平,RT-PCR法测定大鼠主动脉中ET-1及ETA-R表达,Western杂交检测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饮水大鼠相比,高果糖饮水3周后,大鼠血压明显升高[(132.8±1.49 vs 120.5±1.7)mmHg,P<0.01]、血胰岛素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饮水组[(12.2±2.3 vs 9.5±1.2)mIu/L,P<0.05].两组间血清ET-1的水平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尿中ET-1的水平,果糖饮水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果糖饮水组大鼠主动脉ET-1和ETA-R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而eNOS蛋白质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ET-1和ETA-R高表达及eNOS表达的降低参与了果糖诱导高血压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