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先入院的30例患者)和试验组(后入院的30例患者),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抗凝血酶Ⅲ(AT-Ⅲ)、中国重症乙型肝炎研究学组-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COSSH-ACLFs)模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诊治的277例HBV相关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90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好转组(108例)和恶化组(169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4 h内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肝性脑病分级、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吸入氧流量,结合患者年龄,计算出PNI、慢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COSSH-ACLF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NI、AT-Ⅲ、COSSH-ACLFs预测HBV相关ACLF患者90 d短期预后的价值。 结果恶化组COSSH-ACLFs明显高于好转组(Z = 11.189,P<0.001),PNI、AT-Ⅲ水平均明显低于好转组(Z = 6.815、6.000,P均<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PNI[比值比(OR)= 0.886,95%置信区间(CI)(0.815,0.963),P = 0.004]、AT-Ⅲ [OR = 0.925,95%CI(0.893,0.958),P<0.001]、COSSH-ACLFs[OR = 11.456,95%CI(5.700,23.023),P<0.001]为HBV相关ACLF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NI、AT-Ⅲ、COSSH-ACLFs预测HBV相关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7、0.720、0.893;三者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佳,AUC达到0.926。 结论PNI、AT-Ⅲ、COSSH-ACLFs对预测HBV相关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良好的价值,联合应用预测价值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衰竭组)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乙肝组)各50例,以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20名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CD4+和CD8+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及比直、CD4+CD25+调节l生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结果肝衰竭组外周血CD31淋巴细胞[(35.48±23.44)%]、CD8+T淋巴细胞[(37.66±13.28)%]、CD4+CD25+调节陡T淋巴细胞[(0.72±1.07)%]所占比例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0.31±12.09)%、(42.05±9.26)%、(2.93±1.31)%]和慢乙肝组[分别为(49.72±20.11)%、(41.95±8.63)%、(3.47±2.29)%1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一旦形成,有别于慢性乙型肝炎时期,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以及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等效应T淋巴细胞便处于耗损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国重型乙型肝炎研究组-慢加急性肝衰竭(COSSH-ACLF)评分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预测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住院病房收治的129例HBV-ACLF患者(HBV-ACLF组)、同期我院消化内...  相似文献   

5.
总结38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加强病情观察,督促患者卧床休息,施行灵活饮食护理,结合中西医药物特点细化用药护理。随访48周1例因腹腔感染死亡,37例存活。  相似文献   

6.
刘海英  邹喜荣 《当代护士》2023,(10):130-132
总结了l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序贯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加强休息与活动的宣教、严密的病情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序贯血浆置换治疗的配合护理、饮食护理、加强长期使用血液制品的安全管理、预防感染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患者住院55 d,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87例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及失调程度,分析不同临床资料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程度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LF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应用人工肝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变化情况。方法连续性收治38例ACLF患者,其中18例接受人工肝支持治疗(ALSS)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2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检测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28d生存率为66.6%(12/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28d存活的8例患者中,可见CD4+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上升,而CD8+T淋巴细胞水平下降,CD4+/CD8+比值上升(P0.05)。而在治疗组存活的12例患者中,这种变化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以及国际化标准比值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水平可以了解ACLF患者免疫功能情况,有助于评价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在评价HBV感染相关急性失代偿肝硬化(acute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D)患者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患者疾病进展多器官系统衰竭和28 d死亡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447例未使用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患者,其中ACLF患者269例、AD患者178例,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及实验室指标,采用Sysmex CS5100血凝仪发色底物法检测ATⅢ活性。结果 AD组中住院进展为ACLF的患者基线ATⅢ活性显著低于未进展组[36.2%(22.7%, 49.3%)vs 47.8%(38.3%, 61.4%),P=0.021],ATⅢ活性用于鉴别诊断ACLF与A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06。ACLF患者中,ATⅢ活性与MELD评分(r_s=-0.344,P=0.000)、CLIF-C ACLF评分(r_s=-0.311,P=0.000)和CLIF-C OF评分(r_s=-0.315,P=0.000)呈负相关;ATⅢ活性在凝血功能衰竭及肾衰竭患者中显著降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TⅢ活性≥20.1%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ATⅢ20.1%组患者(22 d vs 17 d,P=0.001)。治疗5 d后28 d死亡组患者ATⅢ活性也较存活组明显降低[17.8%(12.6%,25.2%) vs 22.6%(18.1%,30.9%),P=0.020]。结论基线ATⅢ活性水平可作为临床医生鉴别诊断ACLF和失代偿性肝硬化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作为评估ACLF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密切监测血浆ATⅢ活性有助于准确评估AD和ACLF患者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肝移植等待期接受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的乙肝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血清可溶性致瘤抑制蛋白2(sST2)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收治并经过ALSS治疗的HBV-ACLF患者30例为HBV-ACLF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HBV-LC)患者20例为HBV-LC组,另选取该院体检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ST2、白细胞介素(IL)-2、IL-12、IL-17、干扰素(IFN)-γ水平,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指标和患者治疗结局的关系。结果 血清sST2水平在HBV-ACLF组中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和HBV-LC组(P<0.05)。利用ROC曲线获得sST2最佳临界值,并根据其将30例HBV-ACLF患者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结果发现低值组患者30 d生存率明显高于高值组(P<0.05)。sST2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炎症相关指标IL-12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75,明...  相似文献   

12.
窦侠玲  庄玉  周秋 《当代护士》2024,(2):138-142
目的 探究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患者治疗期间90 d内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凝血指标、人工肝治疗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并依据90 d的转归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出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结果 对10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进行调查发现,死亡数为36例(36.00%),生存数为64例(64.00%),死亡率较高。构建的CHTIAN模型的AUC值明显高于MELD评分与MELD-Na评分,CHTIAN模型的Youden指数、预测预后生存情况的特异性均优于MELD评分与MELD-Na评分。结论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伴有肝硬化、伴有肝性脑病、总胆红素(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均为影响其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Alb、Na+为独立保护性因素,本研究基于以上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人工肝血浆透析滤过(plasma diafifiltration,PDF)干预启动时间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院内预后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7年01月01日~2021年12月31日确诊HBV-ACLF的患者,按院内预后分为改善组与未改善组,对2组人口统计学、基线实验室检查及院内预后等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独立影响因素,平滑曲线拟合探索PDF干预启动时间与院内预后的关联。结果共纳入88例患者,改善组60例(68.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F干预启动时间(OR=1.03,95%CI:1.01~1.04,P<0.001)、年龄(OR=1.06,95%CI:1.02~1.11,P=0.005)、基线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0,95%CI:1.00~1.00,P=0.012)、基线合并腹腔感染(OR=3.13,95%CI:1.20~8.14,P=0.019)是可能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F干预启动时间(OR=1.04,95%CI:1.02~1.05,P<0.001)、年龄(OR=1.08,95%CI:1.01~1.14,P=0.038)、HBV-ACLF早期(OR=0.13,95%CI:0.02~0.98,P=0.048)是院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DF干预启动时间与院内不良预后之间可能存在阈值效应;分段回归模型显示最佳阈值为72小时,小于72小时OR=0.75,95%CI:0.53~1.05,P=0.089;大于72小时OR=1.04,95%CI:1.02~1.06,P<0.001。结论PDF干预启动时间与患者院内不良预后之间存在阈值效应,确诊HBV-ACLF后72小时以内完善手术前评估并立即启动PDF干预可能是潜在的临床救治时机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328-3p表达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8年 12月~2021年 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 HBV-ACLF患者 120例(HBV-ACLF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 120例(CH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120例为健康组。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及血清 miR-328-3p表达水平,比较不同分期 HBV-ACLF患者血清 miR-328-3p表达水平;分析 HBV-ACLF患者血清 miR-328-3p表达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 HBV-ACLF患者基线资料及血清 miR-328-3p表达水平;评估血清 miR-328-3p和 MELD评分对 HBV-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COX回归分析 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健康组、 CHB组和 HBV-ACLF组血清 miR-328-3p(1.03±0.34,1.85±0.62和 2.76±0.9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0.241,P< 0.05);早期、中期、晚期组 HBV-ACLF患者血清 miR-328-3p(2.30±0.58,2.88±0.72和 3.63±0.9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23,P< 0.05);HBV-ACLF患者血清 miR-328-3p表达水平与 MELD评分、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呈正相关(r=0.598,0.418,0.375,0.339,均 P< 0.05);死亡组 HBV-ACLF患者 MELD评分(28.62±5.72)和血清 miR-328-3p(3.34±0.67)表达水平均高于生存组(21.14±4.23,2.32±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37,9.878,均 P< 0.05);血清 miR-328-3p和 MELD评分预测 HBV-ACL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 0.861(95%CI:0.791~0.932),0.853(95%CI: 0.781~0.925),且二者联合预测 HBV-ACLF患者预后的 AUC为 0.945(95%CI:0.902~0.989),高于 miR-328-3p和 MELD评分单独预测(Z=1.991,2.137,均 P< 0.05),且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6.2%,86.8%;回归分析显示, MELD评分 [OR(95%CI)=2.532(1.635~3.920)]和 miR-328-3p[OR(95%CI)=2.928(1.836~4.668)]均是 HBV-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 P< 0.05)。结论 HBV-ACLF患者血清 miR-328-3p表达水平较高,与 HBV-ACLF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显著相关,且血清 miR-328-3p与 MELD评分联合能较为有效地预测 HBV-ACLF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空腹血糖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发生空腹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和预防低血糖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9年12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感染科住院的93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空腹血糖的情况,根据血糖结果 分为低血糖组和非低血糖组,采用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采用人工肝联合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倒.对照组接受人工肝血浆灌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42例HBV?ACLF患者为HBV?ACLF组,随访90 d根据患者结局分为死亡组(n=52)和存活组(n=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丛生蛋白(Clusterin)及趋化因子受体5(CCR5)在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failure,ACLF)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两者联合检测对ACLF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 2020 年12月唐山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4 例ACLF 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该院体检的8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Clusterin 和CCR5 水平;根据患者预后28 天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48)和死亡组(n=36)。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Clusterin 与CCR5联合检测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Spearman 相关性分析血清Clusterin 和CCR5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 评分、慢性肝衰竭-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chronic liver failure-sequential organ failureassessment,CLIF-SOFA) 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ACLF 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lusterin(87.37±9.99μg/ml vs 104.85±15.14μg/ml) 及CCR5(11.55±2.86μg/ml vs 15.68±3.01μg/ml) 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67,9.010,均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Clusterin(77.40±9.26μg/ml vs94.85±10.54μg/ml)及CCR5(8.58±1.98μg/ml vs 13.78±3.52μg/ml)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04,7.962,均P<0.05)。ROC 曲线显示,血清Clusterin 与CCR5 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27)最大,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0% 和83.30%。经Spearman 相关性分析Clusterin 与MELD,CLIF-SOFA 评分呈负相关(r=-0.524,-0.457,均P<0.05),CCR5 与MELD,CLIF-SOFA 评分呈负相关(r=-0.611,-0.35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lusterin,CCR5 及IL-6 为ACLF 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均P < 0.05)。结论 Clusterin 及CCR5 在ACLF 患者血清中表达下调,且联合检测二者在预测ACLF 患者短期预后方面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HBV-ACLF住院患者184例,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在疾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HBV相关ACLF患者24例(治愈者13例,死亡者1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和正常对照者15名,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8、IL-10、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并结合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CLF组IL-6、IL-8和TNF-α水平高于CHB组和对照组(P0.01),CHB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ACLF死亡组IL-6、TNF-α水平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明显高于治愈组(P0.05);TNF-α、IL-6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712,P0.001;r=-0.521,P=0.009);TNF-α、IL-6与MELD评分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491,P0.015;r=0.379,P=0.048)。细胞因子与HBV DNA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V相关ACLF患者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明显升高,其中IL-6和TNF-α水平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检测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转归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