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和孕酮检测在先兆流产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40例早孕孕妇分为正常妊娠组(n=76)、先兆性流产组(n=87)和流产组(n=77)。比较3组孕妇血清孕酮和β-h CG水平。结果妊娠第4、5、6周,流产组孕妇的血清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先兆性流产组孕妇的血清孕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妊娠第4周时,3组孕妇血清β-h C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第5、6周,3组孕妇血清β-h CG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流产组孕妇的血清β-h CG水平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P0.05),先兆流产组的血清β-h CG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妊娠早期孕妇的血清β-h CG水平和孕酮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先兆妊娠和预测妊娠结局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ICGGTs)患者脑脊液和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甲胎蛋白(αFP)、胎盘碱性磷酸脂酶(PLAP)表达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9例ICGGTs患者(病例组)、22例中枢神经系统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LCP)患者(对照组)的脑脊液和血清β-h CG、αFP、PLAP水平,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ROC曲线分析。结果病例组脑脊液和血清β-h CG、αFP、PLA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GGTs患者中脑脊液β-h CG水平高于血清β-h CG水平,而血清αFP水平高于脑脊液αFP水平(均P0.05);脑脊液β-h CG曲线下面积为0.93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4%和100.0%;血清αFP曲线下面积为0.93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6%和100.0%。结论脑脊液和血清肿瘤标志物β-h CG、αFP和PLAP在ICGGTs与LCP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脑脊液β-h CG和血清αFP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绒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 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了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近年来收治的3例原发性非松果体区绒癌(2例鞍区、1例基底节区)的诊治。 结果病例1位于鞍内并侵袭右侧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术前诊断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前1 d突发肿瘤卒中,急诊开颅手术,术后全垂体功能低下,未接受其他治疗,1个月后死亡。病例2位于鞍上三脑室,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2300 mU/mL,行前纵裂入路手术,术后行放化疗,出院10个月后死亡。病例3位于右侧基底节区,血β-HCG 25 mU/mL,行立体定向活检明确绒癌诊断后行化疗随访中。 结论颅内原发性绒癌非常罕见,以松果体区居多,鞍区、基底节区极为罕见,好发于青少年,松果体及基底节区多为男性,鞍区多为女性,其症状进展迅速,影像表现多有陈旧或新鲜出血,β-HCG是其特征性的肿瘤标记物,绒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目前手术结合化疗已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原发性膀胱NEC 2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就膀胱镜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误差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讨论。结果本组2例均为男性,均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肿瘤均位于侧壁,例2因肿瘤体积大而广泛,侵犯前列腺并堵塞尿道内口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2例膀胱镜活检均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分别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例1)、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例2),术后均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膀胱NEC。例1术后行全身化疗,随访9个月未见肿瘤转移,10个月后失访;例2术后6个月随访存活且未见肿瘤转移。结论原发性膀胱NEC是一种临床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提高术前活检标本采集水平及病理检查认知度,有助于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安全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HIFU联合清宫术治疗的62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下降情况、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62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成功接受HIFU联合清宫术治疗,其中显效57例,有效4例,总体有效率98.4%。血β-h CG平均下降17 811.59 m U/ml,住院时间5~48 d,平均10.2 d,月经恢复时间1~3个月,平均1.5个月。62例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出现皮肤烫伤、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HIFU联合清宫术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孕中期唐氏筛查血清中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游离雌三醇(u E3)及微小RNA200C(miR-200C)与病理妊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862例孕中期妊娠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清。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血清中AFP、β-h CG、u E3水平,RT-PCR法检测血清中miR-200C水平。根据血清标志物中位数值的倍数(MOM)值、miR-200C平均值进行分组,对比不同水平AFP、β-h CG、u E3、miR-200C病理妊娠发生情况。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性分析血清检测指标与病理妊娠的相关性,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比不同指标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102例妊娠者发生病理妊娠,占11.83%,主要包括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早产以及胎儿先天畸。AFP、β-h CG升高组、u E3降低组以及miR-200C高表达组在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早产、胎儿先天畸形病理妊娠中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性分析显示病理妊娠的发生与血清AFP、β-h CG、u E3、miR-200C均具有显著相关性(OR=1.536,1.732,1.248,1.67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FP、β-h CG、u E3、miR-200C预测病理妊娠AUC值分别为0.782、0.869、0.806、0.713,其中β-h CG预测价值最高。结论孕中期血清AFP、β-h CG、miR-200C升高,u E3降低与病理妊娠的发生相关,推测其可作为病理妊娠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胃原发性绒毛膜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胃原发性绒毛膜癌(胃绒癌)很少,国内尚未见报告,故复习文献报告1例。方法53岁男性,慢性胃炎患者,活检证实为腺癌。术后77天发生肝转移和腹水死亡,全程6个月。放射免疫检查:血清和尿HCGβ异常升高。双侧睾丸(包括死后穿刺活检)细查,无异常。标本作组织学和抗HCGβ抗体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胃小弯有慢性溃疡病,其边缘有癌瘤,该原发癌有绒癌和管状及乳头状腺癌两种成分,腺癌与绒癌和胃粘膜移行。部属淋巴结转移癌全部是绒癌,并有丰富的合体滋养型癌细胞(合体型癌细胞),合体型癌细胞和少数单核滋养型癌细胞抗HCGβ抗体强阳性,正常胃粘膜腺体和肠化上皮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结论胃原发性绒癌,可能是胃溃疡病癌变,然后逆分化为绒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后的效果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喋呤化疗联合清宫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清β-h CG水平变化、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天、4天、7天、14天时血清β-h CG下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在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清β-h CG转阴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病灶缩小时间、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经阴道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后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治疗安全性高,明显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原发性绒癌又称非妊娠性绒癌,是极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男、女性腺生殖系统内,如女性卵巢和男性睾丸,生殖器外的绒癌同生殖细胞肿瘤相似,有沿身体纵轴线分布的倾向。胃绒癌在生殖器外绒癌中最多见,而以脑为原发的绒癌则较为罕见[1]。Askanazy于1906年首次报道原发性颅内绒毛膜癌,占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3%~5%[2],总体临床预后极差[3-4]。李海龙等[5]报道,原发性颅内绒毛膜癌4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发生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四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简称药流)后发生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5年7月至2001年12月米非司酮药流后发生恶性滋养细胞肿瘤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1例、绒癌3例.自米非司酮流产至恶变的潜伏期较短,仅4~6个月,4例药流时未证实为葡萄胎,流产后均有不规则阴道出血.2例并发子宫穿孔,经手术病理证实分别为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尿HCG持续阳性,血β-HCG值异常增高,B超检查2例有宫旁低回声包块、1例子宫角部蜂巢状低回声区;X线胸片1例有肺转移.结论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可发生滋养细胞肿瘤,药物流产前应常规B超检查删除葡萄胎及异位妊娠;流产后如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等特殊情况,应动态行血清β-HCG测定及影像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32例子宫绒毛膜上皮癌(绒癌)的B超诊斯资料,报告了子宫绒癌所致的子宫穿孔及转移性病灶的声象图特性,对子宫绒癌声象图特性的病理学基础进行了探讨。B超对于宫绒癌的诊断符合率高(91%),能对子宫穿孔及腹、盆腔转移作出诊断,对绒癌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的观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胃平滑肌肉瘤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肉瘤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医院1993年1月~2002年12月20例胃平滑肌肉瘤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胃平滑肌肉瘤占同期胃恶性肿瘤的0.98%.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包块,贫血及体重下降.肿瘤瘤体大,多位于胃的近侧部,以胃内、胃外型为主.转移方式以肝和瘤体附近淋巴结多见,肿瘤转移与其大小、生长部位、生长方式无关(P>0.05).胃镜下活检成功率较低,手术及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方法.结论:胃平滑肌肉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肿瘤容易转移至肝和附近淋巴结,手术及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02-280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清宫术对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囊内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清宫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β-h CG回归正常值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血β-h CG回归正常值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身体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董文广  王天宝 《新医学》2005,36(11):644-646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诊治方法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0例胃肠道类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的胃肠道类癌病人有腹胀,27%出现腹痛或便秘,未发现类癌综合征病例.术前53%的病人经胃镜或结肠镜检查确诊.直肠类癌占33%,胃类癌及十二指肠类癌各占20%.所有病人均经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直径0.5~6.0 cm,20%的肿瘤侵及浆膜层,伴淋巴结转移者占20%.中位随访时间70个月,5年生存率占60%.平均生存期为(73±26)个月,其中肿瘤直径不超过2.8 cm者为(82±5)个月,超过2.8 cm者为(52±6)个月,P=0.0142;肿瘤浸润深度不超过肌层者为(78±5)个月,肿瘤侵及浆膜者为(47±10)个月,P=0.007;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为(49±10)个月,不伴淋巴结转移者为(77±5)个月,P=0.0081.生存分析提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影响患者预后.结论:胃镜与结肠镜检查有利于胃肠道类癌的诊断,完整切除病变为治疗的有效手段,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联合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接收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将两组临床效果、β-h CG水平、β-h CG转阴时间、包块吸收时间、住院时间、输卵管再通率、2年内再次宫内妊娠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输卵管再通率、2年内再次宫内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d、1周及2周后血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β-hCG转阴时间、包块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局部注射具有较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及胃未分化癌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误诊为胃恶性淋巴瘤的胃NEN及胃未分化癌各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例1因腹痛、腹胀1个月,加重伴排柏油样便、乏力半个月就诊;例2因腹痛、腹胀2个月就诊。2例胃镜及活检均考虑胃恶性淋巴瘤,术前对症治疗后症状未改善,因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及贫血,遂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分别确诊为胃NEN及胃未分化癌。结论胃NEN及未分化癌症状、体征不典型,易误诊、误治,胃镜活检多点、足量、足够深度取材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双侧卵巢恶性淋巴瘤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下腹部胀痛6个月,加重伴发现盆腔肿物15 d入院,B超检查提示子宫后方偏右侧实性肿物.妇科检查发现盆腔质硬肿物.入院诊断怀疑右侧卵巢癌或盆腔结核,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双侧卵巢肿物,并盆腔广泛转移、粘连.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遂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原发性双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后行环磷酰胺加平阳霉素等方案化疗,2年后因肿瘤多发转移死亡.结论 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术前易误诊,确诊需依据手术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预后不佳,需加强随访治疗.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发生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四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简称药流)后发生恶性滋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5年7月至2001年12月米非司酮药流后发生恶性滋养细胞肿瘤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1例,绒癌3例。自米非司酮流产至恶变的潜伏期较短,仅4-6个月,4例药流时未证实为葡萄胎,流产后均有不规则阴道出血。2例并发子宫穿孔,经手术病理证实分别为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尿HCG持续阳性,血β-HCG值异常增高,B超检查2例有宫旁低回声包块,1例子宫角部蜂巢状低回声区;X线胸片1例有肺转移。结论: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可发生滋养细胞肿瘤,药物流产前应常规B超检查删除葡萄胎及异位妊娠;流产后如阴道异常出血等特殊情况,应动态行血清β-HCG测定及影像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王晓晶  郑丹萍  刘茜  秦瑛 《护理研究》2013,(18):1891-1892
原发性绒癌又称非妊娠性绒癌,是一种极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原发灶多见于生殖系统,也见于身体其他部位。男性中极为罕见,而且因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妊娠性绒癌差,现目前多为散发、个案报道,国内外无确切发病率的统计。现将我院1989年—2012年收治男性原发性绒癌病人13例,从临床表现、治疗、预后、护理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典型肺癌的X线表现已被大家重视。但是,一部分不典型肺癌的X线表现往往被忽视,造成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旨在通过临床和X线分析,探讨鉴别要点,提高对这类肺癌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对本院1954~1989年误诊的89例原发性肺癌病例中,因X线表现不典型而误诊的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甚为困难,多数经过反复多次随访检查,才逐步明确诊断。包括:①最初X线检查并不怀疑肺癌,而临床查痰、胸水、淋巴结活检等方法找到癌细胞;②临床和X线检查均未怀疑肺癌,临床出现其它脏器转移行活检发现癌;③一直误诊到尸检才发现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