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终末期肾病(ESRD)是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最终阶段,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终末期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非终末期肾病患者,在70岁以下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每年死于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肾脏病(CKD)是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痛风肾、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肾病等肾脏疾病的临床统称,其病程虽缓慢,但具有进行性发展趋势,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诊治,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近年来,CKD发病率不断增高,给患者和家人  相似文献   

3.
控制血压对慢性肾脏疾病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NKF)K/DOQI工作组将慢性肾脏疾病(CKD)定义为,无论何种原因,只要存在肾损伤,或肾功能下降,且持续时间≥3月。高血压是一种营养卫生性疾病.既可以是CKD的病因,也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高血压导致的CKD已成为透析患者的重要病因,而高血压也是CKD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更易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其不仅可发生糖尿病肾病,还可合并各种非糖尿病肾病,导致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作为常见共病体。此外,糖尿病长期病程中伴发的高血压、高尿酸、心血管疾病、感染等各种合并疾病,均促使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最终发展至CKD5期。在西方国家和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糖尿病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原因。糖尿病合并CKD5期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模式的选择,及不同透析模式在此人群的特殊性,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糖尿病合并CKD5期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策略,其他腹膜透析治疗的普遍性问题不在此赘述。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1]。2016年,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报道,在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中,CKD患者占4.86%,在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中,CKD的罹患占比更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CKD住院患者的最常见病因(26.70%)[2]。DKD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我国香港人群的研究显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占0.5%,糖尿病病程在15年以上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定量检测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κ、λ)在慢性肾脏疾病(CKD)中的水平,分析在不同情况下肾损伤时血清游离轻链的变化,探讨其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将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分为3组,62例非骨髓瘤性慢性肾脏疾病患者,22例骨髓瘤性肾病κ型患者,12例骨髓瘤性肾病λ型患者,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采用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游离轻链(κ、λ)的含量并计算κ/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2例非骨髓瘤性慢性肾脏疾病患者sFLCκ和λ,κ/λ比值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2例骨髓瘤性肾病κ型患者sFLCκ和λ,κ/λ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2例骨髓瘤性肾病λ型患者的sFLCκ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FLC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κ/λ比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随着CKD分期的进展,血清游离轻链κ、λ进行性地升高,尤其是在Ⅰ、Ⅱ、Ⅲ期的慢性肾脏疾病中,肾脏功能的损伤对血清游离轻链λ比对血清游离轻链κ的影响更显著。结论血清多克隆游离轻链(sFLCκ、λ)水平检测,尤其κ/λ比值可反映肾损伤程度,当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辅助诊断时,可作为肾损伤情况的评估,提高临床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在CKD患者肾损伤程度评估中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慢性肾病与正常肾脏实质部的弹性差异,以探讨剪切波定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肾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分别测量60名健康体检者与57例慢性肾病(CKD)患者肾脏实质部杨氏模量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CKD患者肾实质部杨氏模量值为(6.363±2.944)kPa,健康体检者杨氏模量值为(3.671±1.861)kPa,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02,P=0.000).CKD患弹性模量值在5.0~6.0 kPa所占百分比较多,约为26%(15/57),而健康体检者弹性模量值在1.5~2.0 kPa所占百分比较多,约为18%(11/60).结论 CKD患者肾实质部杨氏模量值大于健康人肾实质部杨氏模量值.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可能为肾脏疾病提供常规超声之外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病,Chronickidney diseases,CKD)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慢性肾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GFR<90ml/min)和肾脏其它功能损害及由此产生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则称为慢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9.
随着糖尿病、高血压及与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大量使用某些对肾脏有损伤的药物,肿瘤病人的放化疗等,使慢性肾病(CK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在出现明显的症状之前,有较长的无症状阶段,只有通过筛查,才能发现相对早期的患者。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病情的进展及预防并发其它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抵抗力低,容易合并各种感染.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CKD患者相对安全,成为临床医生的首选.然而,由于患者肾脏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导致部分患者出现抗生素脑病.回顾我院2005-05-2009-11收治的9例CKD并发抗生素脑病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彭炎强  卢娟娟  史伟  梁馨苓  陈业群 《新医学》2007,38(11):716-717,760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基础上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病因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8例CKD基础上的AKI患者按照RIFLE标准对AKI进行分层诊断,并对38例患者的病因、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38例中,符合R标准2例(5%)、I标准3例(8%)、F标准5例(13%),L标准11例(29%),E标准17例(45%);其中符合F、L、E标准33例,占87%.导致AKI最常见的病因是恶性高血压(32%)和严重感染(21%).CKD患者发生AKI后的血清肌酐较发生AKI前明显升高,GFR则明显降低(均为P<0.01).需要肾脏替代治疗28例(74%),其中发生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21例,占55%;无需肾脏替代治疗7例(18%);死亡3例,病死率8%.多变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恶性高血压分别是CKD基础上的AKI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r=2.42,P<0.05)和发生ESRD(r=2.08,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少尿、感染和CKD的基础病因与患者的肾脏预后无关 (P>0.05).结论:恶性高血压和严重感染是CKD患者并发AKI的主要病因,恶性高血压是这类患者肾脏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是预防CKD患者并发AKI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害的病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将其分为Ⅰ组和Ⅱ组,分析两组患者基础病因、诱发因素和转归。结果:Ⅰ组患者急性肾损害的基础病因以糖尿病肾病(23.2%)、高血压肾损害(18.8%)、慢性肾小球肾炎(17.4%)为主,Ⅱ组患者急性肾损害的基础病因以慢性肾炎(26.3%)、高血压肾损害(18.4%)、狼疮性肾炎(13.0%)为主,诱发因素以感染、高血压、药物性肾损害为主。结论: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害的基础病因危险因素在两组中是不同的,Ⅰ组中的老年人更应重视感染、各种药物肾损害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在慢性肾脏病(CKD)和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普遍存在,其严重程度与上述患者的病死率 呈正相关。然而,由于支持相应指南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足,CKD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目前尚不明确。目前 大多数随机对照研究均将严重肾功能不全的人群排除在外,而现行的心力衰竭指南又以此作为循证医学证据,故适应 大多数人群的心力衰竭指南并不适合CKD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逐年升高,慢性肾脏病患者随其肾功能下降并发骨矿物质代谢紊乱(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MBD),主要表现为钙磷代谢异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等,严重影响患...  相似文献   

15.
汤晓静  郁胜强 《检验医学》2011,26(8):508-511
目的观察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指标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高凝状态中的关系,评价TEG在CKD患者高凝状态中的诊断作用。方法根据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计算67例CKD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按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标准分成3组[CKD1~2期20例、CKD3~4期20例、终末期肾脏病(ESRD)27例]。检测所有患者常规凝血功能、血常规及TEG。结果凝血功能各指标和血小板(PLT)计数在CKD1~2期、CKD3~5期及ESRD患者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D患者及CKD3~5期患者TEG结果中的R值、K值均较CKD1~2期患者显著降低,夹角(Angle)、血栓最大弹力度(MA)、凝血指数(C I)值显著升高。提示CKD 3~5期及ESRD患者存在高凝状态。结论与其他常规凝血指标比较,TEG是反映CKD患者高凝状态的一个更为敏感的指标。根据TEG得到的不同高凝状态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抗凝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单中心肾内科门诊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基础状况,判断CKD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门诊就诊的CKD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的前瞻性横断面调查.结果 共有780例CKD病例入选.前4位CKD的病因分别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9.0%),高血压肾病(7.6%),狼疮肾炎(6.4%),糖尿病肾病(6.3%).病例平均年龄41.9岁.CKD各期的分布为CKD 1期47.8%、2期18.7%、3期14.0%、4期8.1%、5期11.4%.多因素回归提示年龄、蛋白尿、高血压与CKD患者的肾功能下降独立相关.结论 目前针对中国CKD患者最大规模的单中心横断面调查,有助于确定CKD患者的基本状况,为进一步纵向随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肾损伤后常出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慢性肾脏病表现,甚至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发病机制包括小管上皮细胞适应不良性修复、免疫炎症过度反应、毛细血管稀疏、氧化应激等。随着人们对急性肾损伤后慢性化转归机制的深入认识,近年来相关的干预新靶点和新策略相继问世,展示了人类攻克急性肾损伤预后不良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病由于患病率和发病率的日益增加,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慢性肾病的发生及发展均与肾血流的灌注密切相关。准确评估肾血流灌注可为临床诊断慢性肾病提供重要信息。超声造影可用于评估慢性肾病的肾血流灌注情况。本文就超声造影评估慢性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情况,探讨引起老年CKD诊断率差异的因素。方法以1 042例具有3个月以上完整病历资料的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病历首页资料齐全的4 984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首页内科诊断目录进行对比分析。采集尿常规、尿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尿素氮、肾脏B超检查结果,用CKD-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 1肾病科医师依据2012年KDIGO-CKD诊断标准进行诊断,CKD诊断率为33.49%;内科医师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作为CKD诊断依据,CKD诊断率为10.6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18.33%的老年住院患者被漏诊,CKD G2期和G3a期患者是被漏诊的主要人群;3随年龄增加,CKD诊断率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师认知不同、加上肾功能随增龄的变化,是老年患者CKD诊断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提高医师对老年CKD的认知,能及时、准确诊断老年CKD。  相似文献   

20.
Several philosophers of medicine have attempt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disease?” In current clinical practice, an umbrella term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encompasses a wide range of kidney health states from commonly prevalent subclinical, asymptomatic disease to rare end‐stage renal disease requiring transplant or dialysis to support life. Differences in severity are currently expressed using a “stage” system, whereby stage 1 is the least severe, and stage 5 the most. Early stage CKD in older patients is normal, of little concern, and does not require treatment. Howeve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any patients find being informed of their CKD distressing, even in its early stages. Using existing analyses of disease in the philosophy literature, we argue that the most prevalent diagnoses of CKD are not, in fact, diseases. We conclude that, in many diagnosed cases of CKD, diagnosing a patient with a “disease” is not only redundant, but unhelpf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