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联合认知行为训练治疗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ADHD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实验组在采用认知行为训练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前后采用数字划消测试(Number Cancel Test,NCT)和Conners父母量表(Parents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数字划消测试及Conners父母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前后数字划消测试及Conners父母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1)。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数字划消测试划在对数、划漏数和净分三项评分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Conners父母量表评分中学习问题和多动指数两项评分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训练、r TMS联合认知行为训练治疗ADHD患者均有显著疗效。r TMS联合认知行为训练在治疗ADHD患者与单纯认知行为训练相比有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和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0-01/2005-02在淄博市第五医院儿童心理门诊完成。纳入对象标准:①年龄6~12岁。②病程1~6年。③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④自愿参加,符合纳入标准患儿41例。进行疗程为20周的认知训练、行为干预、感觉统合训练。儿童为研究人群。运用数字划消测验、听觉广度及记忆测验,于治疗后10周、20周对患儿进行测评,评估患儿的认知能力使用联合型瑞文测验量表、儿童感觉统合量表,评估智力水平及感觉统合能力。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患儿41例,剔除资料不全者9例,最后有32例进入结果分析,男27例,女5例。①治疗前后儿童注意力的比较:视觉注意力、数字划削测验,错误率明显降低,听觉注意广度和记忆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10周:数字划消10.95±9.40,顺背9.42±1.20,倒背4.24±0.98,P均<0.05)和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0周:数字划消3.96±4.80,顺背10.37±1.29,倒背5.15±1.21,P均<0.001)。②治疗前后智力水平及感觉统合能力比较:治疗前瑞文测验平均智商86.23±9.14。治疗后20周,瑞文测验平均智商91.12±8.60,与治疗前相比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t=2.20,P<0.05)。儿童感觉统合量表4项得分均有显著提高,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10周P均<0.05)和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0周P均<0.001)。③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总有效率为88%。结论:综合性康复训练可使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智力水平及感觉统合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认知和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和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0-01/2005-02在淄博市第五医院儿童心理门诊完成。纳入对象标准:①年龄6~12岁。②病程1~6年。③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④自愿参加,符合纳入标准患儿41例。进行疗程为20周的认知训练、行为干预、感觉统合训练。儿童为研究人群。运用数字划消测验、听觉广度及记忆测验,于治疗后10周、20周对患儿进行测评,评估患儿的认知能力使用联合型瑞文测验量表、儿童感觉统合量表,评估智力水平及感觉统合能力。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患儿41例,剔除资料不全者9例,最后有32例进入结果分析,男27例,女5例。①治疗前后儿童注意力的比较:视觉注意力、数字划削测验,错误率明显降低,听觉注意广度和记忆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10周:数字划消10.95&;#177;9.40,顺背9.42&;#177;1.20,倒背4.24&;#177;0.98,P均〈0.05)和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0周:数字划消3.96&;#177;4.80,顺背10.37&;#177;1.29,倒背5.15&;#177;1.21,P均〈0.001)。②治疗前后智力水平及感觉统合能力比较:治疗前瑞文测验平均智商86.23&;#177;9.14。治疗后20周,瑞文测验平均智商91.12&;#177;8.60,与治疗前相比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t=2.20,P〈0.05)。儿童感觉统合量表4项得分均有显著提高,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10周P均〈0.05)和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0周P均〈0.001)。③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总有效率为88%。结论:综合性康复训练可使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智力水平及感觉统合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心理行为干预疗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研究方法,纳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门诊确诊为ADHD的6—12岁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ADHD患儿按照患儿意愿分组为非随机分组,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试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30周的沙盘游戏心理治疗,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两组均予治疗前后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symptom questionnire, PSQ)进行疗效对照评定。在治疗前后对患儿家长各进行1次半结构式的访谈。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onners量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2)治疗后试验组Conners父母量表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因子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3)对试验组患儿家长的半结构式访谈前后对比在情绪方面、行为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心身躯体方面及治疗依从性有明显好转。结论:沙盘游戏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ADHD患儿的多种症状,对ADHD患儿的身心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托莫西汀和行为矫正综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ADHD患儿38例为观察组,采用药物盐酸托莫西汀联合行为矫正治疗;2011年ADHD患儿38例为对照组,采用利他林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后第12周末采用Conners家长评定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进行评分。结果 2组患儿治疗12周后,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因子和多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托莫西汀联合行为矫正治疗能有效改善ADHD患儿的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伴铅中毒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认知和行为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02-09/2005-06在佛山、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和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童心理科确诊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102例。根据患儿血铅水平及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分为非铅中毒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简称单纯组)52例和铅中毒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简称合并组)50例。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数字划销测验、节律测验、连线测验(甲式)、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及Achenbach教师报告量表,对两组患儿的智力、记忆力、注意力、计划功能和学业行为情况进行测评。结果:102例患儿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韦氏记忆量表测试中,合并组患儿全量表智商、注意/不分心及长时记忆分显著低于单纯组(97±10,101±9;96±10,101±10;38±9,42±7,P<0.05)。②在数字划销、节律、连线测试中,合并组患儿数字划消净分显著低于单纯组(158.21±32.92,182.12±45.09);而连线测试得分合并组显著高于单纯组(33.08±15.02,27.19±11.02,P<0.05),而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分类测试中,合并组患儿持续性错误数则显著高于单纯组(21.82±11.18,14.85±8.06,P<0.05)。③在Achenbach教师报告量表评定中,合并组患儿学业情况显著差于单纯组(2.11±1.01,2.52±0.92,P<0.05),同时,注意问题、违纪问题、攻击性行为及外化性行为、行为问题总分则显著高于单纯组(10.02±3.01,8.29±2.91;7.21±3.11,6.01±2.59;13.82±5.88,10.62±6.11;19.69±8.84,16.08±8.14;55.14±20.98,46.09±21.29,P<0.05)。④相关分析表明:血铅水平与注意问题和攻击性行为得分显著正相关(r=0.201,0.181,P<0.05)。结论:伴铅中毒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认知和行为受损更广泛和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抽动秽语综合征(TD)患儿的智商及学习困难关系。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 WISC)对ADHD和TD病组及正常学龄儿童(对照组)各100例进行智力测验,分别计算各分测验的量表分、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DHD组言语量表中的知识、词汇、理解分测验及操作量表中的填图、积木分测验及PIQ、FIQ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D组中言语量表中的算术、词汇、理解分测验以及PIQ、FI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ADHD和TD病组儿童智商均在正常范围或处于边缘水平,但均存在智力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郭明  喻芳  李鸿艳  黄国明  钞雪林  李梦倩  黄佳 《临床荟萃》2011,26(22):1936-1939,1943
目的研究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干预模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最佳干预模式。方法将102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药物干预组及综合干预组,分别应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疗程3个月。使用持续注意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使用不良反应量表评估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共85例患者完成治疗;干预3个月后3组患者持续注意测验及C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3组患者持续注意测验及C因子得分较干预后成绩有所回落(P〈0.05);综合干预模式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作用优于其他两组(P〈0.05),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对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相当(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两组低(P〈0.05),药物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干预模式对ADHD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单纯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安全性较高,是理想的ADHD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9.
背景学习困难儿童不仅有认知能力的偏异和智力结构发展不平衡,还伴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学习困难儿童认知、心理、情绪等多方面的干预效应.设计以患儿为观察对象的病例分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内科.对象选择1998-07/2001-07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童医学心理专科门诊就诊的6~12岁儿童,其学习困难的诊断符合ICD-10中特殊学习技能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其中智商>70是诊断学习困难的必备条件.同时予以排除情绪障碍、智力缺陷、多动症、视听觉障碍及脑器质性疾病,并经过神经心理学专业1名教授确诊.自愿参加认知训练、行为干预、感觉综合训练,疗程满1年的患儿为观察人群.治疗技师与参与儿童比例为12,时间为90~120 min/次,每周二三次,24次为1个疗程,连续干预4次即1年.31名患儿进入最后的统计分析,男24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7.7±1.2)岁,平均智商87.5±8.6.方法应用认知训练、行为干预、感觉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治疗6~12岁学习困难儿童31例,连续干预1年.使用联合型瑞文测验测定儿童推理能力,用拜瑞视觉动作统整发展测验测评儿童的视觉-动作的统合能力,用视觉注意数字划消测验和听觉注意广度和记忆顺背和倒背测评儿童注意力.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定行为问题,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定多动指数.主要观察指标干预前后患儿推理能力、视觉-动作统合能力、注意力及心理行为的变化.结果31例患儿进入1年后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干预后,儿童的推理能力得分、视觉-动作统合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瑞文测验干预前87.51±8.64,干预后90.03±8.70,t=-9.610,P<0.001;拜瑞视一动统合测验干预前6.75±1.74,干预后8.27±1.94,t=-9.002,P<0.001).②视觉注意力数字划消测验错误率明显降低,听觉注意广度和记忆也显著提高(数字划消干预前15.90±20.11,干预1年2.74±3.67;记忆的顺背干预前7.70±1.60,干预1年11.23±1 23;记忆的倒背干预前3.52±0.93干预1年6.97±0.16,P<0.01).③conners量表多动症总分在干预后的3个月、6个月、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干预前22.65±3.53,干预3个月18.87±4.14,干预6个月15.65±3.92,干预1年12.65±3.36,t=7.35-15.36,P<0.01).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定心理行为9项因子分在不同疗程明显下降.④学习成绩提高达87%(26/31).结论认知训练及行为干预和感觉综合综合干预学习困难儿童,其针对性综合疗效可改善学习困难儿童认知、心理、情绪等多方面的症状,使视功能,听功能和大脑功能均得到刺激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道癌伴抑郁患者脑电频率变化和额叶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对60例食道癌伴抑郁患者(研究组)和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额叶认知功能评定和脑电图检查,同时研究组分为有和无精神病性症状组(PD组和NPD组),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eck抑郁量表)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1)研究组和PD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Stroop测验、数字颜色连线得分均显著延长,言语流畅性成绩均显著减小;NPD与对照组相比,Stroop测验、数字颜色连线得分均显著延长;PD组与NPD相比,Stroop测验、数字颜色连线得分显著延长。(2)研究组前额脑波α1、δ、θ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左右前额脑波功率进行比较,发现α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控制Beck抑郁评分后,研究组左前额α1波和θ波功率与言语流畅性得分负相关,与数字颜色连线、Stroop测验均正相关。结论前额脑电功率变化与食道癌伴抑郁患者额叶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aldeficithyperkineticdisorder,ADHD)儿童的注意缺陷和学习困难国内研究较多,但对其记忆和执行功能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评估ADHD的记忆和执行功能。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病例组患儿共45例,为2001-08/2002-02到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儿童,男39例,女6例,年龄7~14岁。对照组儿童共45例,为镇江市某小学1~6年级学生,男39例,女6例,年龄7~14岁。方法:采用儿童韦氏智力量表中的数字广度测验和韦氏记忆量表中的逻辑记忆和视觉记忆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分别对45例正常儿童和45例ADHD患儿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ADHD患儿和正常儿童记忆之间以及ADHD各亚型之间的执行功能的比较。采用龚耀先标化的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定记忆和执行功能。结果:ADHD组中的数字广度、逻辑记忆、视觉记忆和威斯康星卡片中的总测验次数、正确反应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以及分类数(15.12±2.00,9.98±4.16,17.06±3.83,105.52±24.75,21.17±3.43,45.87±21.02,22.99±8.47,1.09±0.31)与正常对照组(22.23±1.08,20.17±2.72,21.88±6.15,63.36±12.37,41.13±10.25,23.97±7.12,10.68±5.80,3.91±1.6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药物和心理综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疗效。方法将97例ADHD的患儿分成2组,治疗组48例,采用药物利他林和心理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药物利他林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conners量表父母症状问卷评定和学习成绩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8.33%及97.92%;对照组分别为77.55%及81.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结合利他林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ADHD患儿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名注意缺陷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40次;治疗前后分别采用CONNRS量表、注意力(划消测验、数字记忆能力)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评定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学习问题、冲动多动有显著改善;注意错误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大肌肉与平衡不良及本体感觉不佳因子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触觉防御不当及学习能力发展不足因子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智力特点。方法抽取ADHD儿童60例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中文版进行测量。结果 ADHD儿童的总智商及四个合成指数的得分均低于总平均分(P<0.05);各分测验中,除译码外,ADHD儿童的其他分测验的得分均低于总平均分(P<0.05)。结论 ADHD儿童的总体认知能力及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和心理加工均在正常范围,但低于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媒体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BBB-1A对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疗效及有效的护理指导方法。方法 60例ADHD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多媒体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BBB-1A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专业护理指导:治疗前通过自制教育资料向患儿讲解,通过直观的图片让患儿更易理解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在治疗时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增强ADHD儿童与屏幕中画面的互动反馈,治疗结束后根据电脑配置的评估系统相应给予实物奖励。首次治疗及疗程结束后,通过电脑配置的评估系统获得2组θ波/β波比值,并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评分记录多动指数平均分。结果 2组患儿多动指数平均分及θ波/β波比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1)。结论 ADHD患儿经脑电生物反馈诊断治疗仪治疗,注意力、行为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脑电生物反馈是一种干预措施,配合其他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种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智力结构特征的差异。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对185例ADHD儿童进行诊断和临床分型,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65例,多动-冲动为主型8例,混合型112例。对3组患儿均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智力测试,并分析比较3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以及10项测验结果。结果注意缺陷为主型PIQ显著低于混合型(P<0.05),3种亚型组间FIQ和VIQ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注意缺陷为主型填图测验结果显著低于混合型和多动-冲动型(P<0.05)。结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与另两种亚型有不同的智力结构,注意缺陷为主型以右半球脑功能缺陷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家庭环境特征及其与自我意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对79例ADHD儿童、71名正常儿童分别进行评估。结果 PHCSS中,AD-HD儿童行为、智力与学习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及总分低于正常儿童(P<0.05);ADHD儿童在FES-CV中亲密度、独立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得分低于正常儿童(P<0.05),矛盾性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回归分析显示,ADHD儿童FES-CV中的道德宗教观是影响PHCSS总分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ADHD患儿的家庭存在家庭功能缺陷,并与患儿自我意识水平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3例孤独症患儿采取应用行为分析法(ABA)、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音乐治疗、游戏治疗等综合康复训练10月,并请家长培训后参与医院的部分训练过程,训练前后分别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评估康复效果。结果:康复训练后,63例孤独症儿童ABC量表各因子得分及量表总分较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ARS量表评估综合分较前下降,SM量表评估标准分较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儿童孤独症的各种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认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6 0例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 2、4、6w末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 ,并在治疗前及治疗 8w末分别进行临床记忆量表评价记忆功能 ,数字划销测验评价注意功能。结果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3% ,显效率 78%。治疗各周记忆商、指向记忆、无意义图象再认及数字划削测验净分均高于治疗前 ,数字划削测验的失误率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阳性症状量表分下降 ,与记忆商呈负相关 ,与数字划削测验的失误率呈正相关 ,而阴性症状量表分下降与记忆和数字划削测验各项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利培酮能有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 ,改善记忆及注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治疗与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性障碍的关系.方法对983例已确诊为弱视的儿童进行注意力缺陷多动性障碍(ADHD)调查,229例可疑ADHD,其中147例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对这147例患儿采取传统综合治疗和加强心理治疗、中西医结合、集中治疗、加强心灵相融等治疗措施.通过conners父母问卷和ADHD症状调查项目,经DXC-Ⅱ型多功能心测仪评估和对弱视治疗效果统计分析来检测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结果147例治疗前后conners和ADHD症状调查表得分有不同程度下降,弱视治疗总有效率达81.76%. 结论弱视儿童伴发ADHD机率高,弱视治疗更困难,对此类儿童除传统方法外,必须注重加强心理治疗与护理,中西医结合,营造良好环境和治疗氛围,不仅能提高弱视治疗效果,还能改善ADHD症状,二者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